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哪个省份出的状元最多?这个省包揽近半数状元

清朝哪个省份出的状元最多?这个省包揽近半数状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172 更新时间:2024/1/15 20:04:03

清朝一共出了114位状元,其中江苏省几乎包揽了一半,出了49位状元。在古代,江苏和浙江都算频出状元的省份,这也跟当地非常注重教育有关,而且江浙原本就有很多名门望族,他们自幼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就要更好一些。不过,还有三个省份在清朝一位状元都没出过,这三个省份分别是哪里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有关清朝科举的故事,要是感兴趣的话就来一起看看吧。

中国有1283年的科举历史,期间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则屈指可数。

数据显示,从唐朝到清朝,一共产生了592名状元。清朝近300年间,一共产生了114名状元。

那么,清朝的这114名状元,分别来自哪些地方呢?

它们分别是:八旗 3人、直隶省 4人、江苏省 49人、安徽省 9人、江西省 3人、浙江省 20人、福建省 3人、湖北省 3人、湖南省 2人、河南省1人、山东省 6人、陕西省 1人、四川省 1人、广东省 3人、广西省 4人、贵州省 2人。

显而易见,江苏省走出的状元最多,49人占了状元总数的4成。加上江西省的3人和安徽省的9人,两江地区的状元占了状元总数的一半有。两江地区繁华富庶,人烟稠密,老百姓比较重视教育,舍得花钱送孩子读书,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

有读者问了,八旗并不是行政省份,为什么会有3名状元呢?

清朝入关后,恢复了科举考试。在最初的科举考试中,满人和汉人同科考试。很明显,满人考不过汉人,连续3榜状元都被汉人收入囊中。因此,1652年,清廷分设汉、满两榜科考。汉人和满人分开进行考试。于是,当年就产生了第一个满榜状元——麻勒吉。

1655年,继续分设汉人、满人两榜科考,因此又产生了一名满人状元——图尔宸。从1655年之后,清廷不再分设汉人、旗人两榜科考,就这样图尔宸成了最后一个满榜状元。

200多年过去后,到了1865年,终于又出现了一名八旗学子考取了殿试第一名,成为状元,他叫崇绮。如果说麻勒吉、图尔宸能够考上状元,得益于分设汉、满两榜科考,算是“占了便宜”,成色多少显得有些不足,那么崇绮就是货真价实的状元。

就这样,八旗出现了3名状元:麻勒吉、图尔宸、崇绮。

顺便一说,崇绮的下场非常惨烈。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逃到陕西西安。崇绮和荣禄奉命留在京城,主持大局。不料,崇绮在保定时,留在京城的家人全部自杀。崇绮在极度悲愤之下,留下一首绝命辞“圣驾西幸,未敢即死,恢复无力,以身殉之”后,自缢殉国。

在这114名状元里,河南省、陕西省和四川省,分别只占据了1个名额。有意思的是,陕西省这名状元,是“捡来”的。

1761年,殿试结束后,乾隆皇帝亲自阅览试卷。他发现第一名是江苏阳湖才子赵翼时,皱了皱眉。前几次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多为军机、中书获得,有人便造谣,说殿试的前三甲都是为军机、中书们准备的。乾隆皇帝考虑到赵翼以内阁中书的身份入直军机处这一点,便继续往下翻,到第三名陕西学子杰的考卷时,眼前一亮。陕西不是许多年没有出过状元吗?干脆就把赵翼和王杰互相交换。

于是,会试中考了第一名的赵翼,成了探花;会试中考了第三名的王杰,成了清朝立国近300年间唯一的陕西状元。

河南省、陕西省和四川省还算幸运,毕竟没有在状元上“吃鸭蛋”。另外有3个省就可怜了,近300年间颗粒无收,1个状元都没有考取。

这3个省分别是山西、云南和甘肃。

山西在古代教育比较发达,产生了不少状元。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第一次科考,到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山西先后出现了25位状元,其中唐朝5人,朝4人,辽朝1人,金朝14人,元朝1人。这就是说,从明朝以后山西就不产生状元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关公月下斩貂蝉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在千百年的变化中,历史最真实的样子,其实早就已经模糊不清了,有很多后人牵强附会或者纯属想象出来的事情,让人分不清楚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样子,比如关公月下斩貂蝉,吕布死后,貂蝉自然就成了漂泊无依的人,有传言说她被曹操赏赐给了关羽,但是为什么还有关公月下斩貂蝉呢?关羽为何要杀了貂蝉?素有“闭

  • 明朝和北宋的灭亡有何相似之处?明末为什么不愿复制澶渊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北宋曾和辽国签订盟约,史称澶渊之盟。当时辽国萧太后御驾亲征,率领大军南下攻入宋境,宋真宗已经有了逃跑的想法,但最后还是决定亲自督战。实际上当时北宋和辽国的军事实力相当,北宋会吃败仗往往不是兵力的原因,而是输在人心。澶渊之盟虽然还是宋朝吃了亏,但却换来了百年和平。相比之下,崇祯皇帝就不愿像北宋那样复制

  • 吕雉的情人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都有传言,认为吕雉其实是有情人的,当年刘邦在外领兵,将吕雉和家人放下不管,吕雉身陷项羽军中,一定也是遭受过不少苦难,吕雉不得不让自己变得狠毒起来,才能有效的保护自己,以至于后来汉朝建立之后,吕雉也回不到以前的状态了。而相传吕雉有一个情人,或许也是因为刘邦有很多情人妃子吧,但这个情人到底是否真实存

  • 蔡国的始封君是谁?蔡国是如何被楚国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蔡国是由周武王分封的首批诸侯国,其始封之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叔度。不过叔度因为做了反叛之事,此后被周公流放,周公另封蔡仲重建蔡国。蔡国一共存在了599年,最后是在战国初期被楚国所灭。实际上在春秋时期,蔡国就经常受到楚国的威胁,毕竟当时楚国国力已经要远胜于蔡国。蔡国也曾计划灭楚,但反被逼迫迁都,下面就为大

  • 曹植和甄宓之间真的有私情吗?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长久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曹植和甄宓两个人才是真爱,而曹丕则是横刀夺爱,不仅夺走了曹植的爱人,还夺走了他的继承人的位置,还有后来的七步诗,一切都是在为曹植表达同情而贬低曹丕。但实际上,《洛神赋》真的就和甄宓有关系吗?曹植与甄宓之间,到底有没有私情,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又是如何?甄宓是中山国无极人,生于汉

  • 吴末帝孙皓是个怎样的人?吴国为何会亡在孙皓手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孙皓是三国时期吴国最后一位皇帝,孙皓继位时22岁,在位一共16年。虽然初期推出了一系列的良政,但孙皓并没有从一始终,此后慢慢沉迷酒色,而且变得昏庸暴虐。孙皓即位后曾大力封赏功臣,而且还发粮救济国内的穷人,但此后孙皓却开始骄傲自满,而且设立酷刑,并且连自己的宗亲也不放过。孙皓的所作所为曾震动华夏,下面

  • 司马昭是一个怎样的人?司马昭之心为何是贬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歇后语表达的含义更多的是一种贬义,那也是因为司马昭想要夺权的野心实在太明显。其实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就已经成为了曹魏的实际掌权人,只不过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没能称帝,但魏国皇帝已经沦为傀儡。司马昭心狠手辣,他发现曹髦有反抗之心后,

  • 曹操的身世是怎样的?曹操祖宗是曹氏还是夏侯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要想知道曹操的身世,就要从他父亲曹嵩下手。曹嵩一般被认为是曹参的后人,但《三国志》中又记载曹嵩原本姓夏侯,是夏侯惇的叔父,后来曹嵩被曹腾收养以后,才改为“曹”姓。经过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曹参和曹嵩并没有基因关系,所以曹嵩并不是曹参的后人,而且和夏侯氏的基因也不同,所以曹嵩原本也

  • 司马炎在刘禅棺材里放的三样东西,为什么让后人感到羞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刘禅的确算是一个悲情的人物了,后世人都认为他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不管用什么办法,都不能改变他傻的事实,很多人怀疑会不会是小时候被刘备摔了一下,把他给摔傻了。也有人认为这是大智若愚,如果不是这样,恐怕最终连善终都得不到。不过在刘禅死后,司马炎在他的棺材里面放了三样东西,究竟放了什么,竟然让后人感到无比的

  • 刘焉和刘备是什么关系?刘焉提出“废史立牧”却为刘备做嫁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刘焉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也是汉室宗亲。刘焉是刘璋的父亲,但他和刘备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不过刘焉提出的“废史立牧”却在此后为刘备做了嫁衣。面对汉室权利每况愈下的窘境,刘焉大胆提出让宗室还有朝廷重臣分别担任州牧,其权利比刺史、太守还高,这样便能保证天下还在汉室的掌控之中。不过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