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的外交手段是怎样的?非常成熟的联姻政治战略

秦国的外交手段是怎样的?非常成熟的联姻政治战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51 更新时间:2024/1/22 22:45:29

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背后往往有着多重原因。为了能够取得胜利,各地的诸侯君主都是不择手段,即便是自己的女儿或是父母也会被当成政治交易的筹码。就比如说政治联姻,这种方式在诸多诸侯国之间所采用,尤其是秦国,用的的是格外的炉火纯青。关于这些联姻过程中的细节,也可发现历史中的蛛丝马迹,可看出当时之秦国的发展情况,试整理如下,且供诸君共享:

秦国联姻诸侯有数十次之多,分别为秦襄公的妹妹穆赢与西戎丰王联姻,此时正当秦襄公继位,时间处于周宣王、周幽王之际,犬戎部落常年侵扰中原,秦襄公此举,可谓是具有相当的战略眼光,通过与西戎联姻,秦国后方得以稳固。

秦穆公将梁女嫁给晋惠公,生下了太子晋怀公,于此开秦晋之好的序幕。其后,将怀嬴嫁给了晋怀公,亦是希望借此加深秦晋关系,但是这个晋怀公显然对秦国不够重视,逃归晋国后,甚至与秦国开战,这直接导致秦穆公愤怒之余,将怀赢又转嫁晋文公。至于文赢及更多秦国女子,在跟随怀赢嫁给晋文公后,可说彻底将晋国后宫变成秦国天下,其后晋国文公之后的储君之争,多由秦国派系所引发。

秦穆公可说是秦国联姻政治的先行者,在结好晋国的同时,更是结好楚国,将秦国女子嫁给了楚国楚成王,这个楚成王也算是楚国的中兴之主,北方强大的是晋国,南方则是楚国。晋国的强大与晋献公、晋文公有关,楚国的强大则也跟楚成王是有关系的。

秦景公时代,晋国是晋悼公执掌大权,这位年少有为的君主,会盟诸侯,东征西伐,晋国俨然呈现复兴之势。秦楚两国与晋国为敌,互有交战,而其中秦楚撕破晋国防线,两国力量搅乱中原,双方关系遂亦有联盟之意,秦景公为感激楚国,便将女儿嫁给了楚国。

楚平王时代,秦国与楚国的关系似乎更加紧密,多有秦女南嫁楚国之事,其中伯赢嫁楚平王,还引发楚国动乱,伯嬴生子熊珍,即为楚昭王,这可算是秦国联姻政治的最大成功。其后,秦女嫁给楚怀王、楚襄王等,皆可见秦楚之间的联姻,已呈现常态化。

春秋末期,秦女嫁越国,亦是发现中原诸侯呈现衰败之相,而吴越战争频繁,攻灭楚国都城,甚至大有北进中原之意,秦国遂是与之结交,可作为秦国远交近攻的最早探索。

秦惠文王时代,秦国选拔美女联姻巴国蛮夷君长。当年秦惠文王正在频繁与诸侯开战,其中司马错攻灭巴蜀,张仪进攻中原和楚国,这个巴国的地位都相当明显,其处于秦国攻伐的中间地带,可谓是与多方皆可能有利益往来,秦国以此收买巴国,既能以之监控楚国动向,又能遏制楚国发展,秦国可以腾出双手,安心对付中原,这是一石多鸟之计。同时,秦惠文王将女儿嫁给燕国太子,更是秦国远交近攻的继续尝试,这也是为对付齐国所安插的一枚棋子。

秦昭襄王时代,秦国与义渠交战之际,秦国选好女百名,赠送给义渠君,这自然就是秦国的缓兵之计,无非是要稳固秦国大后方,以聚焦聚力对付中原诸侯。此时对付中原之力量已经成熟,秦女又有远嫁齐国的,成为齐湣王嫔妃的。种种迹象表明,任何重大事件发生的阶段,秦国女子多有出现在诸侯列国之中,可见秦国的联姻政治乃是非常成熟的战略。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同样都是汉臣,张廷玉配享太庙,曾国藩功劳更大为什么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臣子如果能够到配享太庙的地步,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而清朝时期,大部分大臣都是满清人,原本汉人臣子就不多,然而在这些汉人臣子当中,还是有唯一一位汉臣张廷玉,能够做到配享太庙。不过在后人看来,曾国藩的功劳其实比张廷玉更大,为什么曾国藩就不能配享太庙,而只有张廷玉可以呢?中国古代的太庙,是皇家的专门祭

  • 朱棣打进南京就当皇帝,那么剩下的几十个藩王都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共拥有着26个儿子,在朱元璋逝世以后,朱棣不满自己侄儿子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于是就高举“靖难”大旗,将朱允炆打败,自己当了皇帝。说到这里不仅有很多人就有疑问了,朱元璋总共26个儿子,朱棣不过就只是其中一个藩王,为何朱棣打败朱允炆攻占南京之后就登机当皇帝了,难

  • 明朝时期的锦衣卫到底有多恐怖?简直就像开挂似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锦衣卫,相信大家对这个词语非常的熟悉了,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古装影视作品中听到这个词。锦衣卫是明朝时期一个非常神秘的部门,在电影中,比如说《龙门飞甲》、《绣春刀》等等都有提到过锦衣卫的故事。在剧中我们看到锦衣卫的武功非常高强,让人生畏,让人谈之色变。那么在我国明朝历史上,锦衣卫这个神秘部门到底有多厉

  • 清朝时期皇帝为何会出现25颗玉玺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玉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那是古代皇帝的专属用品。其实说白了,玉玺其实就是皇帝的专属印章,只不过将皇帝使用的印章称之为玉玺。而当时老百姓所使用的印章被称之为作印。玉玺既然是皇帝的专属用品,国家也就一个皇帝,也就说皇帝的玉玺通常情况下就只有一个,但是带了清朝的时候却出现了25个玉玺,那么这是为何呢

  • 宋朝士兵为何宁愿饿死都不吃小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这个问题的记载很显然是比较极端的,但是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先来说说两个疑问吧,第一个就是在绍兴末年期间,为何宋军就只剩下了南方人?北方南迁的人都去了哪里?第二就是,明明有小米可以吃,为何南方士兵宁愿把自己饿死了也不愿去吃小米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我们知道,南宋刚开始时的主要将领,如岳飞

  • 蒙恬自杀之前说了什么,为什么曹操读一次哭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蒙恬是秦国的一员大将,从战国末期一直到秦国建立之后,蒙恬为秦国可以说是出生入死,对秦国也是绝对的忠诚,正因如此秦始皇才会放心的把边疆交给蒙恬,他也的确没有辜负秦始皇的希望。不过蒙恬最终却死在了小人赵高的手上,一代英雄就此落幕,实在是可惜,不过蒙恬在临死之前说了什么话,为什么会让曹操每读一次都会哭一次

  • 乐毅能攻占齐国七十余城,为何依然不能将齐国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乐毅虽然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但他也是战国后期最出色的将领之一。提到乐毅的高光时刻,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乐毅曾率领燕国等五国攻齐,并且接连拿下齐国70余座城池,为燕国一雪前耻。不过乐毅既然能攻占齐国这么多城池,为什么却不能将齐灭国呢?如果我们只是从数据上来看,乐毅的确十分强悍。但打仗并不是占领城池后就可

  • 刘邦论功行赏时候的排名?为什么张良只排在六十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论功行赏这是无可厚非的,很多人看来,这样做最重要的其实是公平,出了多少功劳,就应该有多少封赏。但是在汉朝初期,刘邦对当初协助自己建立汉朝的那些功臣们论功行赏,对张良的赏赐却实在是让人感到奇怪。明明张良为刘邦出谋划策,尤其是鸿门宴让刘邦捡回一条命,为什么到最后却只排在第六十二位呢?张良、萧何、韩信,并

  • 朱允炆削藩为什么只有朱棣决定反抗?其他封王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而且每个都有封王,为什么在朱允炆决定削藩时,只有燕王朱棣决定起兵反抗呢?朱允炆知道自己是皇孙继位,从辈分来说不及各位皇叔,所以为了稳固皇权朱允炆决定削藩。他先后将周王、代王、齐王等封王贬为庶人或者将其杀害,当时秦王、晋王和燕王的势力最大,但秦国和晋王都选择放还藩封,只有朱棣在

  • 高俅是一个怎样的人?高俅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高俅并非是《水浒传》中虚构的人物,而是在北宋末年真实存在的权臣。不过有一点很奇怪,高俅身为太尉,但史书对于他的记载却寥寥无几,就连一本列传都没有,而且对于他的一生也没做出清晰的评价,这在历史上都算一个比较少见的情况。当然在多数人眼里,高俅就是一位好名贪功的奸臣,高俅具体立过什么功劳也无记载,只知道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