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皇帝画像中,为什么大多数穿着红色衣服而不是黄色?

宋朝皇帝画像中,为什么大多数穿着红色衣服而不是黄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160 更新时间:2024/1/20 2:49:54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龙袍”就应当是黄色的,而且黄色也是皇权的象征,除了皇帝,其他任人都是不能穿的。但其实这种印象是来源于电视剧的,很多电视剧中的皇帝龙袍都是黄色,也就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不过我们在看到朝皇帝的画像的时候却会发现,他们大多数穿着的其实都是红色的袍服,这就令人有些不解了,为什么宋朝皇帝不是穿着黄色龙袍呢?

在古代九五之尊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握臣民的生死。皇帝在古代中国是上天派来的,统治人间的领袖,那是真龙天子,被尊为神。因此,皇帝穿的是龙袍,而后世人们留下的画像中都是身着绣着九条进龙,皇帝专用的蟠龙朝服,来彰显帝威仪。而皇帝在穿着用度也都是本着独一无二的原则,来显示“唯我独尊”伟岸形象。自然也就与其他诸侯、大夫不一样。

可也不是每个朝代皇帝都是“龙袍加身,黄龙在世”的着装,其中宋朝皇帝就是个典型,凡事喜欢宋史的人在研究宋朝皇帝的时候,都能从他们的皇帝画像中发现,宋朝皇帝画像并不是龙袍加身,而是穿着相似于宋朝官员所穿的红色官服画像,衣冠不仅没绣龙形图案,而且给人一种就是一个正官员的表现,毫无皇帝具有的九五至尊的大气。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古代皇帝画像应当是非常正式的行为,像明清两代皇帝都是一身龙袍着身,来彰显自己威仪与华贵。为何宋朝确是皇帝身着官服画像,难道是因为宋朝的龙袍与官服相像?

原来龙袍上古时就有,不过当时不叫龙袍。《周礼》记载:帝王的冕服已经绘绣龙形章纹,称作龙衮。所以,龙袍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从周至明,皇帝的正式着装都是黑色的冕服,虽然秦至西汉早期的冕服全黑无纹章,后来的朝代又喜欢把十二纹章的排列方式改来改去以显示自己比前朝更尊重周礼,但大体是不变的,遵循周礼的总路线也是不变的。秦朝是水德,汉朝是火德,唐朝是土德,宋朝是火德。水德尚黑,火德尚赤,土德尚黄,但是火德的赤并非现在流行的中国红,而是发黑的暗红,土德的黄也不是明黄,而是带点红又有点发暗的朱黄。

唐代的皇帝,依旧是以黑底十二纹章的冕服为上朝祭祀的正式服装,但是平时也穿朱黄色的常服。初唐时,普通臣民还可以穿明黄色衣服,只是不能穿朱黄色,但是到后来,由于明黄和朱黄太容易混淆,所以凡是黄色系的衣服都被禁止了。“明”音与“冥”通,明黄色的衣冠通常是作为明器(冥器),也就是皇帝的寿衣。宋朝和明朝都是火德,尤其明朝皇帝姓朱,都以红色为贵,皇帝的常服也多为红色,日常也有黄色,但不是那种会发亮的明黄。现存的明代皇帝画像中的明黄色常服,是因为那些画像多是死后遗像。而那种纯金打造的黄澄澄的金冠,更是只有在皇帝的墓穴里才能找到的陪葬用品。

宋代服饰总体来说可分官服与民服两大类。官服又分朝服和公服。朝服用于朝会及祭祀等重要场合,皆朱衣朱裳,佩带和衬以不同颜色和质地的衣饰,还有相应的冠冕。公服是官员的常服,自位极人臣的宰执到一命之士通用,但各级服色有显著差异:三品以上用紫色,六品以上朱色,七品以上绿色,九品以上青色(《宋史*舆服志四》)。公服的式样是圆领大袖,腰间束以革带,头上戴幞头,脚上穿革履或丝麻织造的鞋子。依照规定,凡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高级官员,都必须佩带用金、银装饰为鱼形的“鱼袋”。

通天冠

宋朝皇帝服饰,有裘冕、衮冕、通天冠服、履袍、衫袍及御阅服等。北宋皇帝画像穿戴并非官服,而是履袍,是宋代帝王祭祀用黑革履和绛罗袍作礼服。宋代皇帝朝服——为绛纱袍、蔽膝、方心曲领穿戴展示图及通天冠、黑舄图。这种服装仅次于冕服,是皇帝在大朝会、大册命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服饰,相当于群臣百官的朝服。

华夏之制,冠服都依周制,宋朝也一样。宋史*藇服记载:天子之服,一曰大裘冕,二曰衮冕,三曰通天冠,绛纱袍,四曰履袍,五曰衫袍,六曰窄袍,天子祀享、朝会、亲耕及亲事、燕居之服也,七曰御阅服,天子之戎服也。中兴之后则有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朝灭亡后强大的秦军去哪了?被刘邦收编用来击败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能够灭六国一统天下,就是因为他们当时拥有天底下最会打仗的部队。那秦朝灭亡后,这些骁勇善战的秦军究竟去哪了呢?当时刘邦率先攻入秦国国都,所以将三秦京师麾入自己营下。但在项羽的强压下,刘邦只能暂时交出三秦的军权,不过随着楚汉战争刘邦逐渐占据优势,最终三秦还是回到了刘邦身边。所以说最后能够击败项羽,还

  • 邯郸保卫战秦国伤亡多少人?秦国为什么会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元气大伤,此时白起提出围攻邯郸歼灭赵国的计划。但范雎却不同意,他认为目前秦军应该休养生息,让赵国割让六城求和为好。最后秦昭襄王采用了范雎的意见,不过赵国表面答应割让六城,背地里准备联合魏国、楚国抗秦。最后秦昭襄王洞察赵国意图,派出20多万大军伐赵,结果却被赵、魏、楚三国联军给守了下

  • 妲己墓存在吗,揭秘苏妲己墓被盗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苏妲己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的,也还是很有意思的,由于小说演义的描写苏妲己就慢慢变成了大家熟悉的狐狸精了,其实真正历史的上的苏妲己也并非如此,但是其实也算是比较坏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既然苏妲己现实中有这个人,那么这个苏妲己应该是有墓穴的,那么现在找到了吗?苏妲己的墓被盗了

  • 刘邦宠爱戚夫人为何不废吕后?刘邦不在戚夫人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宠爱戚夫人后,差点废长立幼,改立戚夫人儿子赵王为太子,还惊的吕后日夜惊恐,急忙去找张良商量对策。吕后和戚夫人也这样结下了梁子,如果哪天刘邦不在,刘盈继位,吕后就成了皇太后,这样的话吕后肯定会找戚夫人麻烦,为何刘邦就没帮戚夫人找条退路呢?其实刘邦当时也是无能为力,就算他心系戚夫人也不能做的太出格,

  • 宋江担任押司是什么官职?相当于今天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水浒传》中,宋江曾在山东省郓城县担任押司一职,很多朋友好奇,这个押司究竟是个什么官职呢?其实在北宋年间,押司不算大也不算小,对于当时的宋江来说已经非常有用了。押司是吏员职称,在县衙属于文书一职,负责办理案牍等事物,算是一个读书人才能胜任的职位。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押司这个官职,要是放在今天它又等

  • 诸葛亮声望比刘备高,为什么拥立刘备不拥立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作为一个被《三国演义》神化了的人物,他虽然在历史上并不是像在小说里面那样那么的神奇,但是其实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而且在声望方面,诸葛亮的声望远比刘备要更高一些。但是为什么最终拥立皇帝的时候,却还是拥立刘备,没有选择诸葛亮?诸葛亮与刘备相比又差在了哪里,为什么刘备要更适合当领导,而诸葛亮并不合

  • 秦国军队为何被称为虎狼之师?主要得力于军功爵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经历商鞅变法后,国力日益强盛,军队战斗力更是突飞猛进,导致其他国家都把秦军称为虎狼之师。其实秦军能将自己的战力提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实行了军功爵制,士兵论功行赏,只要有功便能封爵。这一项举措,就足以把士兵们的狼性给调动起来了。其实秦国也不是一夜之间就变强的,而是经历了数位国君的勤政&ldqu

  • 大月氏国是现在哪里?大月氏被谁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大月氏是古代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最早居住在我国河西一带,公元前2世纪被匈奴击败,随后迁徙至楚河。大月氏和匈奴互为劲敌,此后大月氏在妫水建立大月氏国,逐渐强盛后,大月氏又侵占了部分希腊人的地盘,变成大夏国。可能大部分人对于大月氏这个民族还比较陌生,但在历史上大月氏建立的国家曾和汉朝、罗马齐名,下面就为

  • 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为何不反抗,而是直接选择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晚年又上演了一出装病大戏,只不过这次不再是为了躲避出仕,而是要拿下整个曹魏江山。司马懿计划在曹芳还有曹爽出城前往高平陵扫坟之时,发动兵变控制整个京城,此后司马懿计划得逞,曹爽直接选择投降。很多人不理解曹爽为什么竟然一点反抗的心思都没有,如此轻易便选择缴械束手就擒。难道曹爽不明白只要他投降,整个

  • 元朝算是中国朝代,还是外族的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我国古代大部分时候都是汉人统治的,虽然他们之间也会产生很多的争斗,朝代更迭,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些朝代,饱受争议,因为他们的统治者并非是汉人,而是外族人,其中一个就是元朝。元朝是一个存在感并不高的朝代,至今为止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部剧是站在元朝的时期描写古代场景的,以至于很多人都快忘了还有这个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