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为何不反抗,而是直接选择投降?

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为何不反抗,而是直接选择投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12 更新时间:2024/1/16 15:35:18

司马懿晚年又上演了一出装病大戏,只不过这次不再是为了躲避出仕,而是要拿下整个曹魏江山。司马懿计划在曹芳还有曹爽出城前往高平陵扫坟之时,发动兵变控制整个京城,此后司马懿计划得逞,曹爽直接选择投降。很多人不理解曹爽为什么竟然一点反抗的心思都没有,如此轻易便选择缴械束手就擒。难道曹爽不明白只要他投降,整个曹氏就会变成司马家待宰的羔羊吗?

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陪皇帝曹芳出外祭拜曹叡陵墓的机会,发动高平陵政变。控制了京城。然后派人前去要求曹爽投降,把皇帝曹芳送回来。当时大司农桓范从京城逃脱出去,前往曹爽处,为曹爽出谋划策。桓范认为,不应该投降,而是应该奋起反抗,而且奋起反抗也是能够成功的。

桓范当时讲了四点成功的理由:一是手中有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所有的命令都可以说是天子的命令,天下人谁敢不听。二是虽然城中军队已经被司马懿控制,但是中领军别营还在城南,洛阳典农也在城外。中领军别营是曹爽的直属部队,典农是屯田的军队,这两部分军队都可以由曹爽控制。三是许昌有充足的武器库,两天就可以到许昌,用这武器库的武器,足以装备军队。四是桓范作为大司农,手中有大司农印,可以调集天下的粮草。有这四个条件,和立足未稳的司马懿打一仗,完全可以打败司马懿,重新夺取权力。

可是曹爽从半夜想到天亮,得出的结论是:拱手投降!气得桓范哭骂道,曹真英雄一生,怎么生了你们这么一窝猪,连累得我家也将遭受灭族!

桓范确实应该生气。本来,他和曹爽的关系也不是很密切,也没想过一定要帮助曹爽。当司马懿发动政变后,派人去让他归顺。当时他就准备归顺的,谁知道他儿子却说,天子在曹爽手里,咱们还是去投奔曹爽吧。桓范这才决定去投奔曹爽的。

由此可见,桓范之所以决定去投奔曹爽,是因为他认为曹爽有必胜的把握。目的也并非是帮曹爽,而是为自己的将来考虑。谁知道曹爽却决定拱手投降,自己一家老小也就这么白白地死掉了,你说他心中的后悔与愤怒有多大!

那么,明明曹爽有必胜把握的,为什么偏偏会选择投降而送死呢?

一、曹爽顾念家眷。

这个道理,是太尉蒋济讲的。当时桓范前往投奔曹爽的时候,司马懿叹息说,糟了,曹爽的智囊去了。蒋济说:“范则智矣;然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意思是,桓范确实有智慧,但是,曹爽顾念自己的家眷,肯定不会用桓范的计策。

蒋济说得确实很有道理,曹爽三兄弟虽然随曹芳去祭陵了,但是,他们的家眷都在城中。如果曹爽反抗,司马懿必然把他们的家眷杀得干干净净。所以,为了保住家眷的命,曹爽不想对抗。

二、曹爽错判司马懿。

曹爽在决定投降前,说:“亦不失作富家翁。”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投降后,无非就是把权力还给司马懿,司马懿不会下手杀自己。自己最多就是没权了,但是好吃好喝,还是可以的。

曹爽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理由有这么几点:其一,曹爽之前只是夺了司马懿的权,没有杀过司马懿的人。他和司马懿不存在“血债”,司马懿最多也就是把权重新夺回去,不会对他“血还”。其二,司马懿之前从未残杀过人,而且一直表现出很低调很逆来顺受的样子,因此,他不可能动刀杀人。其三,自己毕竟是皇家贵胄,司马懿不敢轻易对皇族开刀。

三、曹爽没有取胜信心。

虽然桓范给曹爽讲了四点理由,但是曹爽依然对战胜司马懿没有信心。

曹爽之所以没信心,也有三点理由:

一是司马懿能征善战,在打仗上自己绝对不是他的对手。曹丕曹叡的时候,魏国的军队就基本上是司马懿在带领。司马懿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而自己刚带兵和蜀国打了一仗,却打得大败。因此,无论是能力,还是在军队中的威信,自己都不如司马懿。

二是曹爽不相信桓范让他带的兵能打仗。司马懿带的毕竟是主力部队,而无论是中领军别营,还是洛阳典农,都是一些杂牌军。靠这样的杂牌军,不会是司马懿的对手。

三是曹芳虽然是皇帝,但年龄尚幼,威望不高。“挟天子”命令不了“诸侯”,而司马懿那边,有太后支持。相对来说,更具有号召力。

正是因为曹爽没信心,所以他不想冒险,因此才决定投降。显然他完全判断错了,司马懿绝对不会留下后患,曹爽及身边的人,最终都遭遇了司马懿灭族的严厉处罚。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元朝算是中国朝代,还是外族的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我国古代大部分时候都是汉人统治的,虽然他们之间也会产生很多的争斗,朝代更迭,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些朝代,饱受争议,因为他们的统治者并非是汉人,而是外族人,其中一个就是元朝。元朝是一个存在感并不高的朝代,至今为止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部剧是站在元朝的时期描写古代场景的,以至于很多人都快忘了还有这个朝

  • 马谡在街亭布阵没有问题,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街亭一战,很多人都在嘲笑马谡,他本来想要效仿当年的项羽,所以才会有当时那样的布局,但是如果按照古代的兵法布阵来说,马谡当时的指挥其实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也就是说,从兵书的角度来说,马谡做的没有毛病,可是最后还是失败了,街亭失守,直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这是为何?马谡到底败在了什么地方?马谡的街

  • 秦二世杀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但是为什没杀子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在秦二世时期,就已经注定了不能长久,胡亥杀掉了自己的长兄,为了避免有人争抢自己的皇位,甚至不惜杀光了自己所有的兄弟姐妹,而且都死的很惨,可是唯独有一个至今身份不能确定的人,胡亥没有杀,那就是子婴,很多人说子婴是扶苏的儿子,可为什么杀了扶苏却不杀他的儿子?胡亥没有杀子婴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子婴真的是

  • 元朝的统治还不到一百年,为什么出了十一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元朝,可能很多人都会感到对这个朝代的陌生,的确,以元朝为背景的电视剧是非常少的,而很多人接触历史都是通过电视剧,虽然它们表现的未必真实,但影响力却是非常大的。元朝虽然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但是统治的时间非常短,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但是尽管只有这一点时间,前后却一共出了十一个皇帝,平均下来

  • 金圣叹为何被杀?金圣叹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古代文学历史的人,一定都知道“金圣叹”这个名字,他可是个奇人,曾经说出如果同时吃掉花生米和豆干,那么会吃出火腿味来这种话,既让人觉得很有意思,但是却又有一种悲凉。甚至金圣叹被砍头还有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充分展示了他的玩世不恭,让人觉得敬佩却又可惜,痛恨那个时代的同时,更是

  • 诸葛亮让关羽守华容道一石二鸟,他才是最大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在演义中,诸葛亮派关羽守华容道并没有在正史中发生过,这完全是一个杜撰出来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可没表面描述的那么简单,就是想让关羽还曹操一个人情。实际上这是诸葛亮一石二鸟的计划,他恐怕才是最大赢家。此前曹操虽然俘虏的关羽,但却待他不错,关羽也是有恩必报之人,所以关羽会释放曹操早在诸葛亮的意料之内。

  • 刘秀一生有哪些功绩?光武中兴开创东汉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光武中兴是指,在光武帝刘秀时期所出现的治世。西汉末年遭遇王莽篡汉,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几乎停滞,等刘秀建立东汉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逐渐恢复了民间正常的发展秩序。其实东汉的皇帝,好像也只有刘秀比较出名,再就是末年被当做傀儡的汉献帝刘协。很多人还不太清楚光武帝刘秀一生究竟做出过哪些贡献,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光武

  • 历史上真正的佘太君是怎样的?百岁挂帅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佘太君是北宋名将杨继业的妻子,也是古代一大女中豪杰。如果你读过《杨家将》的故事,那肯定就不会对佘太君感到陌生,其中佘太君百岁挂帅的典故最为出名。不过佘太君在演义中的形象被做了太多丰富的改动,导致很多人已经不知道真实的佘太君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了。其实史书对于佘太君的记载也不算多,下面就为大家讲简单讲讲

  • 司马懿为什么不敢伐蜀?或许他从没想过要一统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北伐,曹真重病,于是曹睿派出司马懿迎战诸葛亮。司马懿虽然比诸葛亮年长,但在战场上的经验远不如诸葛亮,双方第一次交手司马懿便接连掉入诸葛亮设下的陷阱,导致此后不再主动出击。此后无论诸葛亮使出怎样的激将法,司马懿就是闭门不出,最后活活把诸葛亮给熬死了。很多人觉得奇怪,既然诸葛亮都死了为什么司马懿还

  • 关羽狂傲看不起孙权怒斥刘备,为什么单单敬重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为人狂傲,这一点看过《三国演义》或者了解三国的人都是知道的,孙权年纪轻轻就执掌江东,就连曹操也不得不赞叹,羡慕别人家能有这样的儿子,但是关羽却根本看他不顺眼,一点也瞧不起他,直接拒绝了他的联姻请求,不仅面对孙权,面对刘备关羽也是没有什么情面,可是偏偏在曹操面前就很“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