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秀一生有哪些功绩?光武中兴开创东汉盛世

刘秀一生有哪些功绩?光武中兴开创东汉盛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824 更新时间:2024/1/20 20:18:29

光武中兴是指,在光武帝刘秀时期所出现的治世。西汉末年遭遇王莽篡汉,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几乎停滞,等刘秀建立东汉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逐渐恢复了民间正常的发展秩序。其实东汉的皇帝,好像也只有刘秀比较出名,再就是末年被当做傀儡的汉献帝刘协。很多人还不太清楚光武帝刘秀一生究竟做出过哪些贡献,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光武中兴的具体措施和政策,一起来看看吧。

自新末大乱到天下再次一统,历经近二十年的时间,此间百姓伤亡惨重,战死和病饿而死者不计其数,到刘秀再次统一天下之后,天下人口是“十有二存”。

为了使饱经战乱的中原大地尽快的恢复和发展,刘秀则“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儆急,未尝复言军旅”。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功臣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灭之,立“万世刻石之功”。刘秀下诏说:“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

刘秀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奴婢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使得战乱之后,大量土地荒芜,而人口又不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实行轻徭薄税,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救济粮,减少租徭役,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罢免贪官污吏,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光武帝刘秀还大力裁撤官吏,合并郡县,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到刘秀统治的末期,人口数量达到了两千多万,增长了一倍还多,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下面略述“光武中兴”改革举措:

中央官职改革:刘秀以优待功臣贵戚为名,赐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禄,但免其军政大权。刘秀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虽设三公之位,但一切行政大权归于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秩千石;尚书仆射一人;六曹尚书各一人;秩皆为六百石,分掌各项政务。以下设有丞、郎、令史等官,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从此,“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府”;“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但是,到了东汉后期,有权势的大臣,多加“录尚书事”的职衔,从而权柄再度下移,尚书台又蜕变为权臣专政的工具。

精简地方机构:建武六年(公元30年),刘秀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合并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刘秀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整顿官场风气:刘秀鉴于西汉后期吏治败坏、官僚奢侈腐化的积弊,即位以后,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因而,经整顿后,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故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之誉。

善待开国功臣:刘秀善待功臣,分封三百六十多位功臣为列侯,给予他们尊崇的地位,只解其兵权。并且招揽大批文吏入朝。

军制改革:刘秀废除西汉时的地方兵制,撤销内地各郡的地方兵,裁撤郡都尉之职,也取消了郡内每年征兵训练时的都试,地方防务改由招募来的职业军队担任。但是到东汉后期,州牧刺史逐渐权重,兼有军政财大权,地方兵力又逐渐兴起。

边防政策:刘秀以“柔道”治国,致力于稳定统治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实行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的军制改革,针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威胁,制定了以保守为主的边防政策。刘秀的边防政策基本上维护了东汉政权边境安全与社会稳定,成为"光武中兴"的重要原因,但其保守性,也对东汉边防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与民休息:东汉初年,针对战乱之后,生产凋敝,人口锐减的情况,刘秀注意实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薄赋敛征。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其次偃武修文,不尚边功。刘秀“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警急,未尝复言军旅”不轻易发动边功。

释放奴婢、刑徒:自西汉后期以来,农民之沦为奴婢、刑徒者日益增多,成为西汉末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一个重要问题。王莽末年,不少的奴婢、刑徒参加起义;同时在一些割据势力的军队中也有不少的奴婢、刑徒。刘秀在重建汉朝政权中,为了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力量,也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并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另外,还规定不许任意杀伤奴婢以及废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说明奴婢的身份地位较之过去有所提高。同时,在省减刑罚的诏令中,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试行度田制度:刘秀为了清查核实垦田亩数和户口、年龄,下诏度田,刘秀还严厉打击"度田"不实的官员,平息由此引起的叛乱,使"度田"取得了成功。"度田"事件后,与此相关的户口调查,与上计制度一直得到贯彻执行,因此,东汉时期的户口统计数据是真实可信的。

抑制豪强:与"度田"措施相一致,光武帝执行抑强政策以限制和打击豪强势力。东汉本是在豪强势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但豪强势力的发展,土地兼并的逐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响百姓生活,以及为了加强朝廷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平均赋税徭役负担,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刘秀下诏,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又命考察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

诏下之后,遇到豪强势力的抵制。刘秀下令将度田不实的河南尹张伋及其他诸郡太守十余人处死,表示要严厉追查下去。结果,引起各地豪强大姓的反抗,“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青、徐、幽、冀四州尤甚”,给予东汉政权极大威胁。面对两种不同性质的反抗,光武帝采取镇压与安抚并用的手段,一方面“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拖,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很快,贼便解散了;另一方面,把捕到的作乱首领人物迁往他郡,“赋田授廪”,切断他们与原所在郡的联系,给了豪强地主严重的打击。

度田事件后,郡国大姓的抗衡平静下来,出现了“牛马放牧,邑门不闭”的大好局面。度田也成为东汉的定制。因各项政策措施的实行,为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垦田、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从而为东汉前期八十年间国家强盛的“明章之治”奠定了物质基础。

崇尚儒术:建国后,刘秀在洛阳修建太学,设立五经博士,恢复西汉时期的十四博士之学。还常到太学巡视和学生交谈。在他的提倡下,许多郡县都兴办学校,民间也出现很多私学。

刘秀继承了西汉独尊儒术的传统,东汉建立后,即兴建太学,设置博士,各以家法传授诸经。刘秀巡幸鲁地时,曾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后来又封孔子后裔孔志为褒成侯,用以表示尊孔崇儒。特别是对儒家今文学派制造的谶纬迷信更是崇拜备至。同时,刘秀鉴于西汉末年一些官僚、名士醉心利禄,依附王莽的行为,为了表彰气节,对于王莽代汉时期隐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礼聘,表扬他们忠于汉室、不仕二姓的“高风亮节”。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初五,光武帝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遗诏说:“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

刘秀死后不久,其子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丁卯日,葬刘秀于原陵,上庙号世祖,谥曰光武皇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正的佘太君是怎样的?百岁挂帅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佘太君是北宋名将杨继业的妻子,也是古代一大女中豪杰。如果你读过《杨家将》的故事,那肯定就不会对佘太君感到陌生,其中佘太君百岁挂帅的典故最为出名。不过佘太君在演义中的形象被做了太多丰富的改动,导致很多人已经不知道真实的佘太君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了。其实史书对于佘太君的记载也不算多,下面就为大家讲简单讲讲

  • 司马懿为什么不敢伐蜀?或许他从没想过要一统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北伐,曹真重病,于是曹睿派出司马懿迎战诸葛亮。司马懿虽然比诸葛亮年长,但在战场上的经验远不如诸葛亮,双方第一次交手司马懿便接连掉入诸葛亮设下的陷阱,导致此后不再主动出击。此后无论诸葛亮使出怎样的激将法,司马懿就是闭门不出,最后活活把诸葛亮给熬死了。很多人觉得奇怪,既然诸葛亮都死了为什么司马懿还

  • 关羽狂傲看不起孙权怒斥刘备,为什么单单敬重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为人狂傲,这一点看过《三国演义》或者了解三国的人都是知道的,孙权年纪轻轻就执掌江东,就连曹操也不得不赞叹,羡慕别人家能有这样的儿子,但是关羽却根本看他不顺眼,一点也瞧不起他,直接拒绝了他的联姻请求,不仅面对孙权,面对刘备关羽也是没有什么情面,可是偏偏在曹操面前就很“听话”

  • 秦朝亡于秦二世?实则亡于赵高、李斯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死后,秦朝仅仅过了不到3年时间就被灭亡了。秦朝看似亡在秦二世之手,实际上是亡在赵高和李斯手上,对于秦二世来说他只是一个傀儡而已。秦始皇临死前曾下诏让长子扶苏继位,但赵高和李斯担心扶苏一旦登基,自己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于是赵高和李斯伪造诏书逼扶苏自杀,还帮助胡亥除掉了他二十多位兄弟姐妹,手段十分残

  • 清朝紫禁城怎样防火?古代建筑防火措施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古建筑来说,如何做好防火措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巴黎圣母院失火事件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毕竟这是属于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其实防火这件事在中国古代就已经非常受重视,因为我们古代的建筑都是用木头做的,一旦起火又没能及时控制火势,房子很有可能会被全部烧毁。像紫禁城这么大的皇宫,在明清时期究竟是如何防

  • 推背图内容是什么?推背图成功预测了哪些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推背图》的内容十分神秘,在历史上被称为中华道家第一预言奇书。传闻《推背图》是李世民请著名道士李淳风和袁天罡根据易经八卦演绎出来的。当时李世民想要推算出大唐国运,所以才下令撰写《推背图》。目前《推背图》存在六个版本,内容方面融合了易学、天文、诗词、图画等,很多人好奇《推背图》究竟准确预测出了哪些事件

  • 理论派和实践派的对决,结果张郃完胜马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街亭之战是马稷第一次担任统领,此前他只是在诸葛亮身边作为参谋,并没有亲自领兵的经验。可以说马稷和张郃之间的对决,也是一场理论派和实践派之间的对决。不过打仗这种事,明显还是更需要经验,从结果来看张郃完胜了马稷。张郃最早是自愿加入到镇压黄巾军的队伍中,后因立功在冀州担任军司马一职。等袁绍拿下冀州后,张郃

  • 曹操可以挟天子,为什么董卓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事情,作为展现曹操枭雄的一面的具体事例,已经被提起过无数次了,曹操手握汉献帝,以天子的名义行事,肯定会比自己要方便很多,但其实曹操也不是为所欲为,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过,为什么曹操可以这样做,但是董卓却不行?董卓当时废掉汉少帝改立刘协,可为什么他没有

  • 西晋不到百年时间,不仅是因为爆发八王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西晋国祚只有50年,如果是从东吴灭亡开始算起,西晋更是只有短短37年。作为一统的王朝,西晋只能说是昙花一现。不过晋朝怎么说也是经历了曹氏和司马氏几代人的努力,才建立起的强大政权,为什么持续时间会这么短呢?可能多数人会想到,那是因为在西晋时期发生了八王之乱,导致天下又陷入到了分裂当中。不过西晋的早亡不

  • 秦国是如何快速从巅峰走向覆灭的?为什么秦朝这么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创造了伟大的历史,是第一个做到一统全国的国家。只是秦朝仅仅持续14年就被灭了,为何秦国完成统一后,没能将自己的巅峰期继续延续下去呢?实际上秦朝灭亡的根源是来自百姓的不满,陈胜吴广起义直接导致秦朝政权受到重创,难道秦国只会打仗,不会治国?可能的确有这样的因素存在,秦朝最后等于是形成了墙倒众人推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