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顺利崛起鲍信有多大功劳?他才是曹操最重要的盟友

曹操顺利崛起鲍信有多大功劳?他才是曹操最重要的盟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057 更新时间:2024/6/8 1:07:58

如果没有鲍信的支持,恐怕曹操的崛起之路将会充满变数。鲍信一生最大的成就有两点,一是讨伐董卓;而是迎接曹操坐稳兖州牧。鲍信待人宽厚,年少时便心怀远大志向,董卓进京以后鲍信便建议袁绍尽早除掉董卓,但袁绍并没有当一回事。此后鲍信联合曹操一起讨伐董卓,双方结为联盟,但鲍信为了救曹操不幸战死沙场,曹操也是十分惋惜。如果曹操前期没有鲍信的支持,恐怕也没办法成就此后的伟业。

一、鲍信是曹操人生中的第一位“伯乐”

首先要说鲍信具有极强的识人之明。

董卓刚到洛阳,鲍信就看出董卓将来必然祸乱天下。于是鲍信便规劝“带头大哥”袁绍,趁董卓刚到洛阳,人困马乏、人生地不熟、人心不稳,抓紧时间发动突袭,“关门打狗”干掉董卓。

但关键时刻,袁绍“干大事而惜身”的致命性格缺陷暴露了出来。袁绍畏惧董卓兵多,不敢行动,鲍信只好自己回乡募兵。

不久董卓之乱爆发,袁绍、袁术、曹操等人先后逃离洛阳。额,要是听鲍信的,董卓之乱原本可以不爆发。

190年,袁绍与董卓正式决裂,在渤海通告天下讨伐董卓。讨伐军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任奋武将军,鲍信以济北相身份与其弟鲍韬起兵响应曹操。

当时“带头大哥”袁绍势力很大,天下豪杰都推崇他。但鲍信遍观十八路诸侯这群“狼虫虎豹”后,只对曹操情有独钟:“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

之前乔玄曾经评价曹操“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名士许劭也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说实话,这些评价不过是对大官僚及其子弟们的“吹捧”罢了,红后白牙并无卵用,但鲍信却是肯为曹操的职业成长“下血本”的!

同年,董卓迫于压力胁迫献帝迁都长安,关东联军全都屯兵酸枣一带踯躅不前。当时董卓精锐的凉州军团战力尚在,关东诸军名为讨伐董卓,实际各怀鬼胎,所以无人敢向关西推进。曹操认为此时要尽快与董卓进行决战(毕竟他们是干啥来的),便独自引军西进,只有“铁杆粉丝”鲍信带领鲍韬、卫兹等人跟随着进兵荥阳。因为士兵数量悬殊,曹操与董卓部将徐荣激战一天,曹操大败,曹操、鲍信负伤,鲍韬、卫兹等人战死。

事后,看透这些“牛鬼蛇神”真实面目的曹操、鲍信选择脱离联盟。不久,关东联军为了争夺地盘发生内斗,除了喊口号基本上无所作为的联盟正式解散。

二、鲍信帮助曹操建立了第一块根据地

曹操兵败后带着残余势力驻扎到了河内,彷徨无计。这时鲍信跟曹操进行了深入的谈话,“指导”曹操建立了最初的根据地。

鲍信的观点是:现在奸臣乘机出来颠覆皇室,英雄豪杰愤然对抗,而天下响应的原因,是因为大义所在。袁绍作为“领头羊”不想着为国家效力,光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谋私,这已经跑偏了。将来袁老大即便成功了,也不过是第二个董卓。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如果和袁绍直接对抗,一来实力不够,二来作为老相识也不好公开撕破脸皮。最好的做法是选个黄河以南的地方先待在,静观其变。

曹操听了深以为然,继续在河内驻扎,不久机会便悄悄地赶来了。

191年,黑山军以十万大军占领了魏郡和东郡,威胁袁绍的安全。曹操主动出击,在东郡大败黑山军于毒、白绕、眭固等,袁绍表其为东郡太守。曹操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小根据地。

192年,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时任兖州刺史刘岱是个“没头脑”,不采纳鲍信“坚壁清野”的策略,直接派兵迎击,结果兵败被杀。此时,兖州在短时期内出现了“权力真空”。

兖州是一大片土地,是一块诱人的肥肉。这时还在曹操手底下效力的谋士陈宫站出来了:主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呀!你要是实在没空,我凭一张嘴就能“忽悠”他们来迎接你当老大。

陈宫赶到兖州,对战战兢兢的别驾、治中发表演讲:同志们、朋友们,黄巾军人数众多,形势万分危急,袁绍、袁术都没有能力来拯救你们。离这里最近的是我们老大曹操,要想过得好,就去请曹操!

其他官员还有所犹豫,实力派鲍信果断带头站了出来:曹操是天下的英雄,跟着他干“有肉吃”!咱们要去迎接他当领导!在鲍信的引领下,兖州尚在的主要官员喊着“同去!同去!”一起赶到东郡迎接曹操担任兖州牧。

在鲍信的“规划与运作”下,曹操终于从一个地级市长升格到省长级别的封疆大吏,合法合理的占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广阔“根据地”。

三、鲍信为了掩护曹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曹操虽然成为了兖州合法的主人,但在当时这个位子并不好坐——入侵的黄巾军还在不停地劫掠。

这股黄巾军究竟有多少人一直众说纷纭。《三国志》中鲍信的说法是这批攻打兖州的黄巾军有百万人,全部携家带口而来,军队不带给养,依靠抢劫为生。后来曹操击败他们,说的是“受降卒三十馀万,男女百馀万口”。可见他们虽然是一股“流寇”,但用于一线作战的士兵确实不少,要想打赢他们并不容易(客观来看刘岱以少击多,死的并不算憋屈)。

曹操是兖州的“军政一把手”,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击败黄巾军是眼下的当务之急。曹操认为黄巾军杀掉了刘岱,连续打了几次胜仗,必然有着骄傲轻敌的情绪。所谓骄兵必败,这时出击定能大破敌军。

于是曹操与鲍信合兵一处,决定在寿张布设奇兵,与黄巾军大干一场。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曹操和鲍信带着先头部队赶到战场的时候才猛然发现主力部队还没到位,黄巾军的大部队已经将他们“包了饺子”。

曹操的部队被黄巾军所围困,一时间难以突破。“铁杆粉丝”鲍信为了掩护曹操,亲自带着队伍向黄巾军的指挥核心猛打猛冲。后续主力部队终于抵达战场,曹操大获全胜,但鲍信却战死沙场,年仅四十一岁。

后来曹操命人去找寻鲍信的尸体,但始终都没有找到,部下只好刻了鲍信的木头人呈送给曹操,曹操洒泪祭之。同年曹操再次进兵大破黄巾军,终于平定山东。建安十七年,曹操追思鲍信的功绩,上表鲍信的儿子鲍邵为新都亭侯,并征召鲍信的另外一个儿子鲍勋担任丞相掾。

没有鲍信,就没有曹魏的开天辟地;没有鲍信,曹操就失去了崛起的最佳时机;没有鲍信,曹操可能在创业初期就会丢掉身家性命。所以说,鲍信与曹操才是铁杆的cp。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周王室自己的土地那么小,其他封国却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周朝到了后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国土面积已经是非常小的了,基本上也就算是所有国家当中最小的一个,但是毕竟是周天子,作为诸侯名义上的首领,自己家的地盘却只有这么大一点,那为什么在分封的时候,周天子不把自己的土地保证是最大的呢?为什么其他封国的土地就那么大?这段历史又是什么样的呢?实际上,周王

  • 西周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不只是周幽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很久以来,很多人就把西周灭亡的原因,归结为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同样也还有“红颜祸水”褒姒,然而,西周时期毕竟已经有四百年的历史了,四百年的时间足够发生太多的事情,而导致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难道就只能归结在两个人身上吗?其实,周幽王有没有烽火戏诸侯尚

  • 雍正皇帝为乾隆留下多少遗产?除了钱财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皇帝在位时间并不长,和康熙、乾隆相比只有他们五分之一的时间,但雍正皇帝死后却给乾隆皇帝留下了一笔不菲的遗产,据说是有6000多万两白银。实际上,在雍正上位初期朝内就已经形成了贪腐的风气,可以说是雍正解决了颇为棘手的腐败问题,这才能让清朝的国库积累如此多的钱财。而且雍正给乾隆带来的财富也不仅仅是体

  • 揭秘元朝时期的“征东行省”到底是个什么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元朝时期的“征东行省”其实大家应该都没听说过吧,小编也没听说过,但是这个地方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而且啊,这个地方在历史上非常的重要,对于元朝来说的话,也十分的重要了,那么这个叫“征东行省”的省到底是个什么省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

  • 宣赞在水浒中属于什么级别?宣赞为何被封义节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宣赞外号丑郡马,因为他是郡王府的郡马,但因长相奇丑无比所以得来一个如此没有气势的外号。宣赞使用的兵器为钢刀,在梁山排名四十位,对应地杰星,其实小说中描写宣赞的篇幅并不算多,不过宣赞的能力或许是被低估了。他因为长相得不到郡主重用,此后归降梁山以后,应该是大显身手之时,却因各种原因让他的战绩也没那么好看

  • 安禄山和杨贵妃什么关系?安禄山墓中为何会有英文磁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安禄山和杨贵妃的关系,的确是会让人浮想联翩,虽然安禄山认杨贵妃做母亲,但是毕竟安禄山也是一个成年人,只是嘴上称呼杨贵妃为母亲,实际上年龄并没有差很远,而且杨贵妃还说自己要给“儿子”洗澡,安路上也曾经留宿杨贵妃宫中彻夜,难免让人想多,那他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还有安禄山墓中发现

  • 元祐皇后两次被废却能东山再起,还拯救北宋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元祐皇后是宋哲宗第一位皇后,元祐皇后一生经历极具传奇色彩,曾两次被废,不过每次又能复位,并在为北宋陷入危机时垂帘听政,因此拯救北宋根基。元祐皇后为什么会被废两次呢?原因是宋哲宗的宠妃故意陷害元祐皇后,而北宋新旧党之争也愈演愈烈,元祐皇后支持旧党,而宋哲宗支持新党,所以才酿成冤案。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下元

  • 曹冲称象的大象哪来的?大象是谁送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曹冲称象的故事人们也是耳熟能详了,当所有大人们都没有办法秤出大象的准确体重的时候,这个才几岁的小孩子,竟然解决了难倒了所有人的问题,不愧是神童。不过,大象这种动物,在当时就已经出现了吗?那头大象是谁送过来的,大象究竟有什么来历,这头大象是外国送来的,还是本国自己产的呢?据史料记载,曹操此生一共有二十

  • 张廷玉深得雍正信任,为什么乾隆却打击张廷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张廷玉,是清朝历史上不多见的,汉人身居高位官职,并且配享太庙的一位官员,雍正在世的时候,张廷玉是深得雍正的信任,但是因为雍正死的时候张廷玉还活得好好的,所以雍正交代乾隆,张廷玉死后一定要让他配享太庙,可见张廷玉在雍正心中的分量。然而在乾隆眼里,张廷玉却根本不值得,到了张廷玉晚年时期一直在打击他,这又

  • 历史上大玉儿、小玉儿、海兰珠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大玉儿、小玉儿还有海兰珠这三个名字,很多人应该不会很陌生吧,她们是清宫剧清初时期很有名的几个人,基本上从来都不会缺席,但凡背景设定在清朝初期,那么她们几个都是必然会出场的人物,不过听她们的名字,很容易让人感觉大玉儿和小玉儿之间是姐妹,那她们真的是姐妹吗?她们三个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大玉儿、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