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夷陵之战刘备犯了哪些失误?原本可以避免一场惨败

夷陵之战刘备犯了哪些失误?原本可以避免一场惨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92 更新时间:2024/1/22 16:36:48

夷陵之战刘备孙权兵力相当,但最后的结局却是刘备大军几乎等同于全军覆没,这种结果在三国时期还是比较少见的。况且当时正处蜀汉鼎盛时期,刘备伐吴的决心也让部队的士气达到鼎盛,为何结果却是一边倒呢?这就要看看刘备在夷陵之战上究竟犯下哪些失误了。其实刘备统病的能力和经验不输蜀汉任何一人,出现这样的结果只能说明刘备失去了往日的冷静,才会一步步主动踏入敌方的陷阱。

一意孤行

刘备登上帝位之后,为了报仇东吴夺荆州杀关羽之仇坚持要出兵伐吴。《三国志 蜀书法正传》记载: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由此可见,刘备力主伐吴在蜀国内部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就连诸葛亮也不赞同刘备出兵伐吴,可惜刘备被仇恨冲昏了头脑面对群臣的劝谏他仍然下定了伐吴的决心。

《三国志 蜀书先主传》记载: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刘备出兵伐吴时,孙权已经表示出了服软的迹象。然而刘备却拒绝和孙权谈判表示出和东吴势不两立的态度,这显然是刘备一意孤行的另一种表现。当时以蜀国的实力是没法灭掉吴国的,就算刘备后来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吴、蜀两国还是要回到谈判桌上的。此时对于刘备来说最佳的策略是一边出兵一边和东吴谈判,以大兵压境迫使吴国在谈判桌上妥协。而刘备却让吴国断绝了和蜀国讲和的念头,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理智的。

急于求胜

夷陵之战前期,刘备在用兵方面就表现出了急于求胜的一面。《三国志 蜀书黄权传》记载: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刘备出兵伐吴时,蜀国将军黄权认为蜀军从水上行军前进容易后退难。于是黄权便自告奋勇率水军为先锋替刘备御敌,而刘备不仅没有遵从他的意见反而将他调到了江北用于防范魏国的军队。刘备的想法是自己率大军寻找吴国主力决战。

《三国志 吴书陆逊传》记载:先遣吴班将数千人於平地立营,欲以挑战。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刘备为了引诱吴国出战曾派大将吴班率数千人向吴军挑战,他则带八千精兵埋伏在山谷中等待吴军上当。可惜吴国统帅陆逊识破了刘备的计谋坚守不出,刘备求战不得只得将伏兵撤走。刘备急于求胜却求战不得,这给蜀军的士气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分兵作战

夷陵之战初期,刘备率领蜀军打的很顺畅。蜀军向吴国占据的地区推进了五、六百里,后来陆逊命令吴军坚守不出更是让刘备误认为吴军怯战。刘备对吴军的误判让他犯了致命的军事错误,那就是分兵作战。《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於夷道猇亭驻营,自佷山通武陵。起初,刘备从蜀国出兵是水陆并进。后来刘备干脆命令水军同步军一同上岸扎营,蜀军被分为了四十多营连营七百余里。

《三国志 魏书文帝纪》记载:初,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馀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魏国皇帝曹丕在听说刘备分兵作战连营七百余里时也惊讶地认为刘备此举是在自取灭亡。《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记载: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刘备分兵作战连营数百里的疯狂之举,令陆逊找到了破敌之策。陆逊当初之所以按兵不动就是因为忌惮刘备大军水陆并进,此时刘备没有分兵水军、步军的战斗力都令陆逊担忧。现在刘备不仅让水军上岸扎营还将军队分为四十多营,他的这种自我削弱战斗力的作法让陆逊有了必胜的把握。因此陆逊才敢给孙权吃定心丸让他不要为刘备伐吴而担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少帝刘辩怎么死的?董卓为何要废少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少帝刘辩是东汉第十三位皇帝,汉灵帝去世后,刘辩以长子的身份继位。不过刘辩仅仅当了四个月的皇帝,就被董卓给废掉了,而且最后还被毒死。为何刘辩会落得一个如此悲惨的下场呢?刘辩继位时只有13岁,所以朝中大权都是掌握在太后和大将军何进手中,此后朝廷发生了外戚和宦官集团之间的内斗,导致东汉政权每况愈下。最后董

  • 康乾盛世是个笑话吗?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的盛世时期,这些时期我们虽然没有办法真切地体会到,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时代,但是也可以从一些流传下来的文献古籍当中去寻找它们的样子。而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时期,大概就是清朝时期的康乾盛世了,很多人可能都认为,那个时期是清朝高度发展的时期,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为什么会有很多人都认为,康乾盛

  • 曾子杀猪教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孔子的弟子众多,他的思想在当时就有比较深刻的影响力,到了现在更是将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孔子有位弟子,后世尊称他为“曾子”,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他生前有件事情一直为人称赞,那就是“曾子杀猪”。这件事情是一件怎样的事?

  • 宋襄公的仁义之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宋襄公,是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按理说能够混到五霸这个份上,在很多人看来,必定又是一个野心勃勃、宏图大略的标志性人物,具体大概可以参照同时期的其他霸主们。但实际上,让宋襄公闻名的,却并非是一连的凶神恶煞,反而是另一个词“仁义之师”。宋襄公的军队号称仁义之师,然而却就是这份&ld

  • 赵佗是中国最长寿的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长寿,或许是每个人的梦想,每个人对于这个世界都是很留恋的,都希望能够多停留一刻,古代的帝王们当然也不例外,我们也知道很多皇帝追求长生不老的故事。不过,长生不老是不可能了,长寿或许还能想一想,历史上就有一位寿命最长的皇帝,南越武帝赵佗。这个赵佗究竟有多长寿?“九朝元老”,自己称

  • 如果明朝官员不贪污的话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对待贪污的官员,惩罚力度是相当大的,这一点很多人都了解,朱元璋时期就诞生了很多酷刑,专门用来治理那些贪污的官员,听起来就让人感到很不舒服。可是,尽管是这样严厉的刑罚,明朝时期的贪污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就算是他们知道贪污没有好结果,却还是会去做,这究竟是为何?又为什么要说,明朝官员是必须贪污的呢?1

  • 辽朝的国号到底是什么?到底是契丹还是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中原民族,也就是汉族的历史,很多人可能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如果是宋朝、五代十国等这样有比较多的外族的历史,有些人可能会有点混乱,觉得这些历史不太能读懂,因为大部分的关注点并不在外族身上,所以觉得很奇怪。而宋朝时期还有一个辽国,有一个契丹,这两个其实都是同一个,但为什么它总是会改变国号,她到底是叫契

  • 李显之后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李显,在历史上也是个奇特的皇帝,因为他前后两度登基,但是这一生都没有逃脱女人的手掌心,先是被母亲的权势压制,后来又被妻女毒死,尽管也做过一些大事,但是总体看上去还是很窝囊的。然而他的下一任皇帝也没有比他好到哪去,被人称为“唯一被史书抹去的皇帝”。这个皇帝就是李显的第四子李重茂

  • 关于扁鹊的资料.神医扁鹊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历史上,不仅有很出名的政治人物、文学人物,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比如医生大夫。历史上也有很多名医,除了一直被讨论的究竟是不是死于曹操之手的华佗,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扁鹊在中医学历史上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他奠定了中医学切脉诊断方法,不过,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关于扁鹊的事?今天就一起来

  • 蔡伦是个怎样的人?真正历史上他的人品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纸的发明,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不过我们也知道,最开始的纸并不是像现在的纸这样,它也是在一个不断发展和改造的进程当中逐步演变过来的。蔡伦,他是对造纸术进行一次大变革的人,使得纸终于成为一种最常用的书写工具。不过,造纸术是了解了,你对于改进造纸术的蔡伦又有多少了解呢?1.造纸术造纸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