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十大军师排名,有哪些人可以入围?

三国十大军师排名,有哪些人可以入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21 更新时间:2023/12/20 22:17:06

要说三国的军师有那么多,如果要评选出十大军师,你觉得谁可以入围?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诸葛亮,的确,诸葛亮的名气非常大,他作为军师也是很厉害的,正是在他的帮助下,刘备才终于跻身三足鼎立的行列。不过除了诸葛亮还有谁能够入围呢?一起来看看,这十个人你是否都认可呢?

三国乱世,群雄并起,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各色人才层出不穷,但是对于各方势力来讲,作为军师的谋士,作用往往要比猛将更加重要。

君不见天下无双吕奉先,有勇无谋、刚愎自用,最后被曹操玩的团团转而死于非命。君不见桃园结义刘关张,创业前期:只有猛将、而无军师,根本打不下基业,只能四处颠沛流离。君不见孙策得周瑜相助,方才打下了江东基业,孙权继位也是外事问周瑜,内事问张昭。足可见军师对于一方诸侯的重要性。

那么谁才是三国最厉害的十位军师呢?

第十名:法正

卧龙凤雏若得一人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孝直便是法正,是可以和诸葛亮庞统等人相提并论的存在。法正原来是刘璋部下,只是发现刘璋暗弱,不是明主,便想了办法迎接刘备入川,投靠了刘备。

法正擅奇谋,汉中之战时全靠法正的计谋,刘备才能攻取汉中,大败曹操,更是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只可惜法正英年早逝,刘备当上汉中王的第二年法正就去世了终年四十五岁。刘备追谥法正为翼侯,也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个死了有谥号的大臣。

第九名:庞统

所谓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得天下,庞统和诸葛亮齐名这一点,便足见庞统的实力之强。庞统字“士元”,外号“凤雏”,以为新生的凤凰,和诸葛亮齐名,并称为“卧龙凤雏”,皆有治世之才,据说得一人,便可得天下。

庞统曾秘密向曹操献铁索连舟之计,导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从根本上大败,可以说是赤壁之战的幕后黑手。只可惜庞统早死,没有完全施展出他的智谋,所以就排在第九。

第八名:鲁肃

周瑜死后,江东的大任直接一下子压在了鲁肃这个看上去本本分分的老实人身上,可也是这个老实人,为东吴的崛起打下了根基。鲁肃字“子敬”,堪称是三国时期最出色的外交家,他一直致力于联刘抗曹的基本主张,在孙刘两家之间充当一个和事佬的角色,可以说没有他的这一片苦心,孙刘两家达不成一致,也抗不了曹操,早就被灭了。

周瑜死后鲁肃接任大都督,实行止戈屯田的政策,大力发展吴国的国力,为吴国积攒了大量的兵力钱粮,以此应付后世之变。鲁肃还曾对孙权提出过和诸葛亮隆中对差不多的榻上策,直接决定了东吴的治国方针。

第七名:陆逊

如果说对于东吴,周瑜是打天下最大的功臣,陆逊就是扩展和守护东吴的最大功臣。没有陆逊,东吴不说会是三国中最弱小的郭嘉,甚至很有可能都已经被灭了。陆逊字“伯言”,作为东吴四都督的最后一位,比前三位,完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扩展上他直接配合吕蒙使用白衣渡江计打下了荆州了。荆州其实一直以来就是东吴的一块心病,费尽心机都想要得到,可是周瑜孙权再怎么努力都不能成功,还是到了吕蒙时,陆逊配合吕蒙才成功拿下了荆州,几乎将东吴的江山扩展了一倍,而是使东吴完成的占据了长江两岸的天险,有了建国之基业。后来吕蒙身死,刘备举大军复仇,此时的东吴早已经人才凋零,很难挡得住刘备的大军,还是陆逊,临危受命,大败刘备与夷陵,保住了江东。

第六名:周瑜

周瑜一早就投奔孙策,辅佐孙策打下了江东基业,可以说没有周瑜就没有江东吴国,而早期的吴国也几乎完全是靠周瑜一个人撑起来的。周瑜字“公瑾”,更有江东周郎之称,被很多人评价为三国第一美男。所谓“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就可以见周瑜的地位和能力,而且作为长辈的张昭有很多问题都还要请教周瑜获得周瑜的同意。

周瑜更是亲手制定并完成了赤壁之战,一把火直接把曹操的几十万大军烧了个精光,也是赤壁之战的胜利才让天下促成了三足鼎立之格局,可以说三国鼎立,全是周瑜一人之功。

第五名:荀彧

荀彧有“王佐之才”之名,他出生于东汉名门、儒家世家荀家,自小便聪明无比,先是被袁绍招募视为座上宾,可惜荀彧早已看出袁绍不是可以辅佐之人,便直接改投曹操,曹操直接称荀彧为“吾之子房”,可见荀彧能力之强。

荀彧字“文若”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先行提出“迎奉天子而令天下”的政策,直接帮助曹操在乱世站稳了跟脚”;后来面对吕布攻伐时,更是独自守城保全了兖州三城,让曹操免除了后方之忧,之后再出奇谋扼袁绍于官渡。“王佐之才”,名副其实。

第四名:郭嘉

郭嘉,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曹操第一次和郭嘉见面谈话后,便直接对着麾下的所以臣子感慨的说“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可见评价之高。郭嘉字“奉孝”,外号“鬼才”,少年时便已经预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后来跟随曹操征战,屡立奇功,

郭嘉曾对曹操提出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当时曹操势力大不如袁绍,郭嘉的“十胜十败”直接大大鼓舞了曹军的士气,更是直接确定了他在曹魏谋士中的核心地位。只可惜天妒英才,大败袁绍后,郭嘉在跟随曹操征伐乌丸时就病逝,年仅三十八岁,不过哪怕是死了郭嘉也留下计策帮助曹操平定了辽东,也就是著名的郭嘉遗计定辽东之说。甚至还有人说诸葛亮早年不出山就是害怕和郭嘉对上,所谓“郭嘉不死,孔明不出”。

第三名:贾诩

文和先生贾诩,就算在三国谋略不是第一,但是聪明程度,如果他说自己第二,估计无人敢说自己的第一。

贾诩字“文和”,外号“毒士”,被称为三国时期最毒的谋士,用计必然是绝户一般的毒计,先是提前开出乱世局面,直接建议董卓率先进京,挟天子而令诸侯占据主动,又是献计毒杀皇帝把握朝政。董卓既败,大势不可为,更是说动李、郭而将攻取长安,直接在本质上结束了汉室的统治,打开了乱世的序幕。后来又帮张绣退曹操,再帮曹操败马超,无疑不是旷世的计谋。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贾诩从来只为保全自己而活,根本不会真正死心塌地的效忠某个诸侯,他完全是为了自己在乱世中能够活到好,也成功凭借自己的算计善始善终,是三国结局最好的一位谋士。

第二名:诸葛亮

蜀汉丞相、诸葛武侯,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蜀汉政权,如鱼得水是先主对他的最好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诸葛亮字“孔明”外号“卧龙”,一生可谓是算无遗策,除了后期面临蜀国的困境,不得不做拼死之斗,才吃了几回败仗。诸葛亮未出茅庐便已知天下大势,更是在先主请他出山之既,就制定了隆中对的战略部署,如果不是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导致蜀汉实力节节败退,大将兵力损失殆尽,很有可能蜀国就将成为三国最大的得利者。

第一名:司马懿

司马懿应该是三国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军师,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他是三国最后的受益者,更是活活熬死了所有的强敌。

司马懿字“仲达”,外号“冢虎”,被曹操称为“鹰视狼顾”,是让曹操一家上下几代君王都忌惮的可怕人物。

司马懿刚刚投奔曹操时,就让曹操都不得不对他心存忌惮,保持戒备,根本不敢直接让他担任高位。但是曹操又十分爱才,加之司马懿主动来投,背后又有河内司马氏这样的大势力,又不能直接除掉,就只能用主薄这种没有实权的职位来困住他。

可是曹操千算万算没算到自己还是输给了司马懿,司马懿利用曹丕急于上位之心,成功帮助曹丕上了位,连带着让自己也上了位,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纵然曹丕也遵从曹操的意志,依然在提防司马懿,可还是没斗过他这个老狐狸,一辈子没给他机会,最后被司马炎活活熬死了。

司马懿也成为了和曹操一样的人物,挟天子而令曹魏天下,成了曹魏的第一权臣,后来压制的曹魏皇室就如同一直生活在阴天看不见太阳一般。

司马懿更是和有神人之称的诸葛亮斗的有来有回,被诸葛亮视为生平第一大敌,几次三番都让诸葛亮中了招。

最后司马懿的儿孙更是取到了曹魏建立了司马氏的晋朝天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赵括只是替罪羊,导致赵国惨败给秦国其实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秦国,赵括成了众矢之的,还被贴上“纸上谈兵”的标签。难道战事失利都是赵括一人的错吗?实际上秦国和赵国一旦大规模开战,赵国国力根本办法和秦国进行持久战,最后肯定会落于下风,如何能在战事前期制定最合理策略才是重点。不然就算赵国将领是廉颇,最后也很难改变局势,当时的

  • 朱由校的乳母与太监勾结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客印月,相信大家都知道她是谁了,明朝皇帝朱由校的乳母。起初她进入皇宫的时候心中肯定是非常惶恐的,毕竟作为普通老百姓,若不是因为自己刚生了个孩子,有充足的乳汁,或许她可能终生都无缘于皇宫了。但这种惶恐很快就平复了,因为吵闹不休的皇太孙在她的怀中安静了,这就意味着她可以留在皇宫了。周围的人都松了一口

  • 夷陵之战后,陆逊为什么不继续追击活捉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战,对整个三国的格局都有很大的影响,刘备可以说是因此而死,刘禅继位,诸葛亮开启了连年北伐。而在夷陵之战结束之后,吴国陆逊原本可以乘胜追击,抓住刘备也不是没可能,但他为什么没有继续下去?相传是因为诸葛亮的阵法拦住了陆逊,但历史上真实情况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刘备登上马鞍山

  • 九子夺嫡为何没有皇十二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九子夺嫡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真的是很有意思的,我们再看电视剧的时候觉得非常的精彩,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九子夺嫡如果仔细的看看的话,会发现过程异常的惨烈,但是却又有人置身事外,图一个清净,这里面就有皇十二子了,那么这个皇十二子为何没有参与到这个九子夺嫡之战中来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 八王之乱为什么是司马越活到最后?八王之乱关系图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越是司马懿弟弟司马馗的孙子,他是司马炎从兄,也是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八王之乱将中原带入一片黑暗之中,王权贵族之间的争斗导致各方都损伤惨重,但司马越却是乱战中活的最久的人。实际上司马越也曾几度死里逃生,他独揽大权,不分黑白杀戮功臣,导致朝内人心惶惶。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当时司马越都做了哪些事,还有他

  • 马超父亲马腾怎么死的?马超和曹操为何结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马腾是东汉末年凉州一代军阀。马腾原本是汉朝偏将军,但汉室逐渐衰落,凉州刺史又被叛军所杀,马腾和韩遂等人便在凉州一起共事。马腾性格忠厚,对百姓很好,所以受人尊敬,马腾曾计划诛杀李傕、郭汜,但最后是以失败告终。等曹操入住朝廷后,马腾再三权衡决定入朝,但他的儿子马超却要对抗曹操,此后马腾被夷灭三族,马超和

  • 崇祯死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却按兵不动,为何还被称为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一般而言,一个被认为是忠心的忠臣的人,必然会在皇帝遇到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保护好皇帝,保护好江山,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个是例外,那就是明朝时期的将领左良玉。左良玉身为明朝大将,但是在崇祯遭遇危难,在他临死之前,手中握有重兵,却按兵不动,任由事态发展,但是最终他还能被称为是忠臣,这是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名垂青史,那真实的勾践也是如此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勾践是春秋末年越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相信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已经十分熟悉了,也正是通过这个典故,让勾践在很多人心中都是一位坚韧、敢去拼搏的正面人物,不过历史上真正的勾践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可能这是很多人还不了解的,勾践的确有很突出的优点,但也存在缺点。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勾践的缺点是什么,通过这则故

  • 张良的最后一计是什么?直接改写汉室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张良是刘邦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也是西汉开国功臣。刘邦称帝以后,疑心日益加重,导致朝堂之内人心惶惶,张良最后也只能选择明哲保身。不过张良的最后一计对于汉室来说十分重要,可以说直接改写了汉朝历史。当时刘邦宠爱戚夫人,一度打算废长立幼,这把吕后给逼到了绝境。吕后找上张良,问他有没有办法能够劝阻刘邦,张良

  • 李渊皇位受到威胁,不仅不反抗还将皇位主动让给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除掉了大哥李建成以及四弟李元吉,但就算如此李世民还不能保证一定可以继承皇位,他还要跨过李渊这关。而如何能让李渊接受李世民才是最关键的一点,很多人不理解李渊身为唐朝开国皇帝,被自己的儿子逼宫后不仅不反抗,还拱手送出皇位,这是个什么操作?实际上李渊也没别的选择,他也不想和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