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为何那么穷?制度是怎样的?

明朝为何那么穷?制度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49 更新时间:2024/1/24 6:45:10

如果要细说中国历史上最穷的朝代,那肯定就非明朝魔术了。一般来说,各朝代开国之初,通常情况下会迎来一段人口上升以及税收大增的增长期,随后马上就会迎来一段年岁的承平盛世,后面即位的皇帝也可以在祖上留下的家底支撑下肆意挥霍,或是大兴土木。就比如说隋炀帝或是对外扩展的汉武帝、唐高宗及乾隆,当然也有关起门自己吃吃喝喝的北宋皇帝等等。

总体说来,如果没有强大的外族崛起(军事开支,通常是王朝财政的最大支出),如辽金之于北宋,或者内部的叛乱,如黄巾和安史之乱等,朝廷的财政收入基本可以维持开支,不说大富大贵,求个温饱还是没问题的。

一、含着木汤匙出生的帝国

明朝却是个例外,明朝的财政状况自开国之初就不甚宽裕,永乐一朝国力还算强盛,但明朝中期开始,国家财政很快就陷入了危机,彼时蒙古草原上的部落虽然仍不时骚扰明帝国的北部边境,但早已远不如他们的祖先强大,东南沿海的倭寇则是随着明朝海禁令而週期性地起復,而努尔哈赤的女真还只是东北的小部落,尚未统一女真各部。

国内虽有几个零星的籓王造反,除了燕王朱棣,其他都属于小打小闹。但就是这样的明朝,整个国家的财政从中期开始就一直是辛苦支撑。即便军费开支不算巨大(晚明另说),外加明王朝的官员薪水已经是历代最低,朝廷仍然常常发不出薪水,经常以折色代之。

何谓折色,就是以实物代替银两发给官员,最着名者,便是在万历元年由张居正主导的胡椒苏木折俸事件。具体来说,就是所有在京公职人员的月俸,一律以国库里堆积如山的香料胡椒和染料苏木来折抵,但是市场的供需法则是不可违逆的,京城的市场上一口气出现了数万斤胡椒苏木,导致价格立刻崩盘,价格之低,致使官员根本无法餬口,最后仅三个月便叫停政策。这次的事件之所以着名,并非因为是第一次发生,而是朝廷做的太过分。

二、重农抑商

明代的财政困难,其实是骨子带来的。导致财政困难的因素,撇开晚明巨额的辽东战事费用,主要有两个部分,首先是税收进项的大幅减少,其次,就是庞大的内政开支。首先说税收,朱元璋身为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屌丝逆袭案例,骨子裡对农民跟土地是有特殊感情的。对于那些做买卖的商人阶层,是相当不待见的,认为他们不事生产。

他还曾下令,商人不得穿丝。如此先入为主的心态,自然大大影响明朝的政策制定与执行。首先,明王朝以田税作为帝国税收的主轴,恢復了两税制(夏税秋粮),并以实物交纳为主。为此明朝曾多次丈量天下土地,绘製成着名的鱼鳞图册,此后更被清朝所沿用。以此类税收作为国家主要税收的一大好处便是,减少官员都过钱粮汇兑中饱私囊,也避免了官府巧立名目盘剥百姓。然而只从相对有限的土地中收税的政策,势必造成税收减少。据统计,自明朝中期开始,田赋税收长期以来维持在2700万石(由于气候因素外加土地大量兼併,随后开始递减),这个数量约是明朝整体收入的四分之三左右。对比四百年前的北宋,大概只有一半不到。其中最大的差距便是商业税,首先自明朝开国便颁布海禁令,禁止海外贸易,使宋元以来的世界第一大港,泉州港,就此没落。此外,还大幅降低商业税的税额。根据洪武年间的一份圣旨,商业税定为“三十税一“,就是三十分之一,这使得明朝的税收远远不如宋元。

三、回到明朝当王爷

除了税收进项减少,明代的巨额内政支出,更是一大负担。其中最大的支出便是奉养朱元璋遍佈天下的龙子凤孙们。朱元璋规定,皇子封亲王之后,每年的俸禄最低万石,是明朝一品大员的七倍之多,这还不包括大量的土地皇庄等各种赏赐。

每一个朱家子孙的一生消费都由朝廷买单。一个王府成员自十岁起就开始领朝廷俸禄,凡遇生辰庆典或是结婚,更有朝廷发放土地及婚礼费用等,以至于当时的人不禁感慨说:「我朝亲亲之恩,可谓无所不用,其厚远过于前代矣。」且自靖难之役后,藩王被严加看管,不准离开所居地,也不得与任何官员来往,甚至即便是兄弟间,二王却不可相见。

在这种强监管的政策下,藩王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如流水线般地多生孩子,因为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份俸禄。在这个生育竞赛下,常看到官员呈报朝廷的一些荒谬喜讯,诸如某藩王有高达一百多个子孙,要请朝廷派人查户口,而同时也会看到令人心寒的财政数字,例如河南山西两省的一年税收,还不够供养该省的王府开销,如此下来,国家的财政当真陷入死结。朱家子孙从开国的朱元璋跟马皇后两人,一路演变到明末的数万人以上,怎麽看都像一窝兔子阿。

四、结语

明朝作为一个汉族政权,有着宋朝所没有的优势,就是北方民族已经式微,尤其是蒙古,倘若好好经营,是有机会青出于蓝,超越北宋。可惜,保守的财政政策与对子孙过度的溺爱,使这个王朝,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穷死这个结局。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操给曹丕留下三名武将,为何曹丕无一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在曹丕和曹植中,最后选择了曹丕,虽然曹植才华更胜一筹,但综合素质还是曹丕更为均衡。曹操一生都没有称帝,他把这个机会留给了曹丕,而且还给曹丕留下了一众能臣武将。不过曹丕行事风格和他父亲还是有区别的,例如曹操此前重用的三名武将,到了曹丕时却无一重用,还差点大义灭亲,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 三国武将是怎样炼成的?士兵与武将的差距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武将与士兵的差距有多大?说道这个问题,差距肯定是有的,要不然武将拿什么去统兵呢?我们就从三国时期的史料记载当中在具体分析一下吧。三国时期士兵与武将之间的具体差距在哪儿,分析一下将军斩杀士兵有没有其描述的那么轻松。那就从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一下,三国时期兵和将的差距。其一,史料当中将领斩杀士兵的记录。其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李世民的功臣,还是唐朝的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设立的,他让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出这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以此纪念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元勋们。不过有人提出一个问题,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到底算是李世民的功臣,还是唐朝的功臣呢?实际上从人选和排名来看,就可以洞察一二。李世民被称为千古一帝,他带领唐朝走向贞观之治,同时李世民

  • 若是明朝没有灭亡,撑到李1840年,中国会是个什么局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明朝,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1368年以后,从朱元璋开始建立明朝开始到1644年李自成入京,朱由检自缢殉国为止,享国祚276年。1944年,满军入关,建立大清,入主中原。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清朝同样的,享国276年。一直以来,关于明清两朝谁是谁非的问

  • 清朝名臣李卫是个怎样的人?李卫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李卫当官》是一部2001年播出的电视剧,在当时还挺火的,也让很多观众认识了这么一位官员。历史上李卫是清朝名臣,不过他不是通过科举入仕,而是先捐资员外郎,后来才入朝为官。李卫一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而且在雍正时期深受重用,也是李卫一生的高光时刻。很多人也好奇李卫最后的结局如何,这次就为大家做个

  • 清朝皇宫中规定一天只吃两顿饭,难道宫中的人不会觉得饿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清朝,大家都知道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共出现了有12位皇帝,统治了296年,每一位皇帝多少都有着自己的作为。同时他们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他们都会有着不同的表现程度。然自从清朝建朝以来,不论是哪位皇帝,宫中都会有一个不变的规定,那就是在皇宫中一天只吃两顿饭,不论是谁都不能例外,即便是皇

  • 唐玄宗一日杀三王是怎么回事?揭秘一日杀三王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长安十二时辰》中,李必曾提到圣人也就是唐玄宗“一日杀三王”这件事,很多观众也是好奇,这个“一日杀三王”到底是一起怎样的事件?实际上这件事和唐玄宗立太子有关,这三王正是他的三个儿子。李隆基晚年已经逐渐怠慢朝政,并且宠信奸臣导致安史之乱爆发,最后没办法才

  • 商朝的历史真的来自于西方吗?为何殷墟中出现白人遗骨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商朝,这是目前我国记载的第二个奴隶制的王朝,近代所发现的殷墟让世界轰动,在殷墟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不过在考古学家杨希木先生的研究中发现,在殷墟王陵区祭祀坑中一些人骨头有着高加索白人的特征。难道这意味着商朝文明来自于西方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支持商朝文明从西方来的人,提出了几个证据:从殷墟

  • 锦衣卫平常工作做什么?为什么还要养大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一说起锦衣卫,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都是影视剧里面,他们作为“特务”时候的画面,影视剧里面当然是帅气无比,穿梭在各种皇室恩怨、国家危难之中的他们,成了很多人心中一个神秘的符号。不过,历史上真实的锦衣卫,他们的日常工作都会做些什么你知道吗?在没有电视剧里面的情节的时候,锦衣卫

  • 田单火牛阵有多厉害?火牛阵的典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田单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将领,乐毅率领五国攻齐时,齐国正处关键的存亡之际。乐毅虽然接连拿下齐国70余城,但此后燕军败在了田单的火牛阵下,因此田单成功帮助齐国收复失去的70余做城池。火牛阵顾名思义,肯定是有牛的参与,当时田单把牛角绑上兵刃,又在牛的尾巴缠上芦苇并且浇油,最后点燃牛角,这些牛便会冲向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