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锦衣卫平常工作做什么?为什么还要养大象?

锦衣卫平常工作做什么?为什么还要养大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526 更新时间:2024/1/9 0:34:47

一说起锦衣卫,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都是影视剧里面,他们作为“特务”时候的画面,影视剧里面当然是帅气无比,穿梭在各种皇室恩怨、国家危难之中的他们,成了很多人心中一个神秘的符号。不过,历史上真实的锦衣卫,他们的日常工作都会做些什么你知道吗?在没有电视剧里面的情节的时候,锦衣卫的工作是什么?

锦衣卫是明朝一种非常特殊的官职。锦衣卫制度由朱元璋首创,朱棣在位的时候将锦衣卫的权柄进一步扩大。锦衣卫直属于皇帝统辖,除了负责皇帝的人身安全之外,还担负着帮助皇帝搜集情报的作用。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多疑的人,他总是怀疑自己的大臣们私下有所图谋。因此他创办锦衣卫,是为了让锦衣卫作为他的耳目,帮助他管控朝臣。

但是他交给锦衣卫的权柄实在是太大,锦衣卫最终成为了明朝一个尾大不掉的毒瘤。锦衣卫既不完全属于侍卫,也不能说他们就是朝臣。在皇帝出巡的时候,锦衣卫不仅要近身保护皇帝,还要起到仪仗队的作用。锦衣卫的服饰特别的精美,而且还个个佩戴着绣春刀。

绣春刀在明朝可不是人人都能佩戴的,必须有皇帝的恩旨才可以。很少有人知道,锦衣卫除了要搜集情报和保护皇帝之外,还有三个很有趣的日常工作。毕竟情报不需要日日搜集,而皇帝也总是待在宫中,不需要他们近身陪侍。那么锦衣卫平常都要做些什么呢?首先,锦衣卫的日常工作中有一项,就是清扫街道、疏通沟渠。

锦衣卫内部也分三六九等,那些刚刚成为锦衣卫的“基层人员”,就必须要从零做起,每天上值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辖区的街道清扫干净。如果遇到哪个沟渠拥堵了,他们还得亲自抄家伙去疏通。

第二件事,则是要管理“野太监”。古代想要入宫做太监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首先得找到一个在官府登过记的专业人士来为自己净身。在净身手术成功之后,从他那里获得一个凭证,证明自己已经净身成功了,然后才有入宫的资格。但是有很多人不愿意去花钱找人为自己净身,干脆挥刀自宫。

这种自己个儿自宫的,一般是不能入宫的。但是他们已经把自己变成了“太监”,不能入宫的话也实在找不到别的工作。于是这些人就整日在京城厮混,希望能够获得入宫的机会。锦衣卫的责任就是要管束这些“野太监”,可能的话最好是把他们遣送回原籍,免得他们在京城惹是生非。

第三件事,锦衣卫还要饲养大象。在中国,大象一直被视作祥瑞的象征。皇帝出巡的时候,总会在队伍中安排几头大象,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权威。大象的价值非常昂贵,它们的体型又比较庞大,一般的小太监很难照顾。于是有武功在身的锦衣卫们就成为了照顾大象的最佳人选。除了让这些大象吃饱、保证它们身体健康之外,锦衣卫们还有一项职责,那就是训练这些大象。

只有经过训练的大象,才能跟着皇帝出巡。而皇帝一次出巡至少要有6头大象随行,如若遇上大型的祭祀活动,大象的数量还会更多。锦衣卫们每日照顾大象,跟大象很亲密。所以一旦大象有什么异样,他们也能迅速察觉。

锦衣卫是明朝特有的机构,担负着护驾、侍卫、巡察、搜捕查案等任务。虽然曾一度被朱元璋撤销,但很快又被永乐皇帝朱棣重新恢复,并在此后与明朝共始共终。

这些年,由于各类影视剧的渲染,锦衣卫的名声越来越响。锦衣卫有巡捕搜查、秘密办案的职能,本来就有点“皇家密探”的意思,再加上各种影视作品对锦衣卫那些神乎其神的描写,大家便逐渐对这个略显神秘的机构产生了种种误解。以下就是对锦衣卫常见的五大误解,不知道你中枪了没?

一、锦衣卫的最高长官是指挥使

在很多电视剧中,锦衣卫的最高长官都是指挥使。其实,虽然洪武初年锦衣卫最高长官确实是指挥使,但到了后来,锦衣卫最高长官已经变成了正一品的左都督,无论是地位还是待遇,都比当年正三品的指挥使要高得多了。而指挥使一职,有的还要办实事,有的则成了赏给功臣后人的虚衔。

锦衣卫的最高长官由指挥使、都指挥使变为左都督,是正德年间的事。正德皇帝朱厚照有自己的亲信班子,独立于朝中大臣之外。钱宁就是朱厚照最信任的人之一,他由锦衣卫指挥使升到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但依然掌管锦衣卫。自此之后,锦衣卫最高长官是左都督就成了惯例,这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嘉靖年间的陆炳,以及崇祯末年的骆养性。这个骆养性可不是一般人,清军入关后他迅速投靠清朝,可是却因为私自与南明使者往来又被革职,原本想两头讨好,最后却把双方都给得罪了。

二、锦衣卫都是特务密探

锦衣卫中的一部分确实是密探,他们在明朝各地都有耳目,一旦皇帝下令,就四处搜捕,捉到可疑人物,就投入诏狱中酷刑伺候。在朝廷处决犯人时,锦衣卫还会参与监斩。这也是锦衣卫恶名的最大来源。

但锦衣卫的职责很多,“密探”不过是其中之一。除了巡捕之外,锦衣卫还要干很多五花八门的事,有哪些呢?试列举一二。

首先是“直驾、侍卫”,就是说,每当皇上上朝,或是朝廷要举行各种典礼仪式活动的时候,锦衣卫都要准备好“卤簿仪仗”,在旁侍卫。这种场合非常多,什么献俘仪式、郊祀、祭祀太庙、经筵(皇帝听大臣讲课)、科举的殿试……统统都要锦衣卫负责仪仗工作,一年到头忙的根本停不下来。

其次,锦衣卫还要在北京城“修理街道、疏通沟渠”,这可是个苦力活。

还有一项比较囧的任务,就是在京城搜捕私自净身的人员。明朝太监待遇高,因此很多人挤破了头,不惜自宫都想当太监。问题是名额有限,那些已经净身了又当不成太监的,就会扰乱京城的秩序。所以,锦衣卫必须严加搜查,但凡捉住了,“枷号一个月、打一百,押回原籍”。

除此之外,另一个任务可能就要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了:养大象!这又是啥意思呢?

在明朝,大象可是各种典礼仪式中必不可少的动物。常常出现在一些朝廷的大型活动中,“以壮观瞻”。但是大象吃的那么多,体型又大,平时养它就成了件麻烦的事儿。这时,又是锦衣卫毅然决然的承担了养大象的任务,设立了“驯象所”机构,专门负责养大象。大祀时,最多要用三十一头大象,那么锦衣卫平时饲养的大象数量肯定更多一些。

既然锦衣卫有这么多不同的分工,那么说锦衣卫全是特务当然不对,至于“锦衣卫个个武功高强”,那更是无稽之谈,难道养大象、修路的锦衣卫,也身怀绝艺不成?

三、锦衣卫人人都穿飞鱼服、佩绣春刀

在各种电视剧里,锦衣卫不论何时何地,总是人人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衣着光鲜,整齐划一,场面十分壮观,但实际上,这套装备,可不是人人都能穿的。

飞鱼服是一种赐服,因为衣服上有飞鱼花纹而得名。而绣春刀并没有实物流传下来,不过据推测,应该是一种比较短而细的刀具。

按照明朝规定,飞鱼服只有皇帝特别赏赐的才能穿着。锦衣卫自然也不可能人人有份,一般来说,只有锦衣卫的“堂上官”(衙署长官)在一些重大场合(如祭祀历代帝庙)时才能穿飞鱼服。而其他的锦衣卫,就算有仪仗任务,也只能穿“红紵丝纱罗衣”、“青绿锦绣服”一类的衣服,不允许穿飞鱼服。

四、锦衣卫只有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两个官署

这也是错的,北镇抚司的名气大,是因为其专管诏狱,而南镇抚司则负责处理锦衣卫内部的刑名事务。除了这两个官署之外,锦衣卫在北京城还有十几个千户所和一个负责来往公文的经历司,而在南京城也有一部分锦衣卫的机构。可不要以为,南北两个镇抚司就能把事情全搞定哦!

五、锦衣卫想抓谁就抓谁

锦衣卫抓人,是需要有驾帖的!而且就算你拿到了驾帖,也不一定就能去抓人,中间还得要刑科给事中批准才行,手续比较复杂。不过,随着制度的败坏,这一“刑科批准”制度也成了空文,一些胆子大的,甚至敢伪造驾帖,因此,这个误解,也就不算“误”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田单火牛阵有多厉害?火牛阵的典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田单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将领,乐毅率领五国攻齐时,齐国正处关键的存亡之际。乐毅虽然接连拿下齐国70余城,但此后燕军败在了田单的火牛阵下,因此田单成功帮助齐国收复失去的70余做城池。火牛阵顾名思义,肯定是有牛的参与,当时田单把牛角绑上兵刃,又在牛的尾巴缠上芦苇并且浇油,最后点燃牛角,这些牛便会冲向燕军,

  • 曹操早年为何能轻易掌控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早期实力并不强,甚至还被其他官员所嫌弃。当时曹操准备去刺杀董卓,还想以此名留青史,但最后暗杀失败只能仓皇而逃。不过董卓死后,曹操突然迎来了一个救驾的机会,他率先入住朝廷迎接天子,立下首功。此后曹操便开始把控朝政,并且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启了自己的称霸之路。不过曹操入住朝廷时可不像董卓是有军队为他背

  • 武力值爆表的马超为何投奔刘备后销声匿迹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时期,有两位武力值已经是达到巅峰的猛将,一个是吕布,另一个便是马超。马超在跟曹操多次对战中,屡次将曹操打得是找不着北,而且跟张飞相互切磋的时候也是分不出上下,是蜀汉当时最出名的五虎上将之一。但是自从马超投靠了蜀国之后,他的战绩就开始慢慢减少了,到了最后更是成为了默默无闻之辈,那么为何会有如此大

  • 王莽会是刘邦斩的白蛇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相传秦朝末年,刘邦斩白蛇起义,刘邦号称是赤帝之子,遇见白帝之子白蛇,一剑砍下去,白蛇就一命呜呼了,而从此之后,刘邦也算是名声大噪,逐渐成了农民起义的领袖,最终建立起汉朝。而有人说,后世的王莽,会不会就是当年刘邦斩的那条白蛇?王莽篡夺西汉建立新朝,虽然最终被刘秀扳了回来,但王莽的存在一直都让人匪夷所思

  • 宋仁宗赵祯无子,他是如何挑选自己继承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宋仁宗赵祯是北宋第四位皇帝,也是宋朝评价最高的皇帝之一。宋仁宗在位42年,期间领导了宋夏战争,开展“庆历新政”等,对于宋仁宗来说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他没有儿子能继承皇位。宋仁宗原本有三个儿子但全部早逝,所以如何选择继承人伤透了宋仁宗的脑经。好在宋仁宗是宋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他还有

  • 三国时期的女中豪杰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姜叙母杨氏,这就属于三国演义当中那种“三不知”类型的:“有姓无名”,其实真实的身份就是个老妇人,是东汉末年抚夷将军姜叙的母亲,同时也是是冀城参军杨阜的姑姑。她出场的是后已经是82岁的高龄老妇人了。杨氏虽是有姓无名的老妇,却是一个为人深沉,深明大义,

  • 文成公主和亲,为什么一开始唐太宗并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和亲向来是关乎两个甚至更多国家的命运的事情,虽然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一些和平,让国家拥有发展的机会,但是说起来还是有些过不去的,一个朝代要靠和亲来维持和平,而不是军事力量,多多少少都让人有些难堪。而文成公主和亲的事情,一开始李世民是坚决不答应的,可为什么后来又同

  • 唐代科考落第还能当官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在隋唐时期,选官的制度有了一次很重要的改革,这就是科举制度的创立实行。比起以前的世卿世禄制、察举制等等,科举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把选官的范围扩大,参与选拔的人员明显质量提高,可以为国家输送更加有素质的治国人才,对于一般老百姓而言,科举制能够让他们有机会当官,跻身于名门贵族的行列,所以,

  • 杨修选择曹植就是个错误,他的结局早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在司马懿和杨修之间,最后选择除掉杨修,实际上关于曹操杀杨修的动机有很多种说法,但最靠谱的一种应该还是因为储子之争。司马懿选择帮曹丕,杨修站曹植,历史上总喜欢把曹植打造成曹操的接班人,曹丕像是插足进来的第三者。实际上正好相反,曹植才是想取代曹丕的人,曹操不希望发生嗣子之间的争斗毕竟汉室还没有完全拿

  • 李亨之后的皇帝是谁?揭秘李亨在位几年和皇后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李亨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挺厉害的,话说他的命运也十分的坎坷,真的是要命了哦,身为太子没有太子的待遇,身为皇帝还不能在长安等级,真的超级悲惨,唉,但是我们今天不说李亨的苦,我们来说说李亨的关键几个问题,比如李亨之后的皇帝是谁?还有李亨在位多少年呢?还有李亨的皇后又是谁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