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上官婉儿立下功劳却也难逃死劫,为何李隆基一定要除掉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立下功劳却也难逃死劫,为何李隆基一定要除掉上官婉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130 更新时间:2024/2/20 22:33:49

上官婉儿是唐朝著名才女,也是少有的女性官员。武则天时期,上官婉儿因才华突出得到重用,到了唐中宗时,上官婉儿更是在文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只不过上官婉儿选错了队伍,导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后,将她和韦后一同杀死。实际上李隆基能够顺利拿下韦后,也是有上官婉儿一份功劳的,刘幽也曾为她求情,但李隆基并没有所动。为什么李隆基一定要除掉上官婉儿呢?

唐隆元年(710年),唐中宗李显暴毙,韦后欲效仿武则天摄政夺权。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自然不允许李唐政权落在韦后之手,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及党羽。随后,李隆基不顾宰相刘幽球的阻拦,又诛杀了一代才女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不是皇室成员,也不存在权力威胁。并且,她在诛杀韦后上,是立了功劳的。可为什么李隆基要杀她呢?

说起来,上官婉儿和李唐王朝还真是有着扯不断的恩怨。

上官婉儿还在襁褓中时,身居高位的祖父上官仪和父亲上官廷芝,便因替唐高宗李治起草废后诏书,得罪武则天被杀,而上官婉儿也因此被充入掖庭为奴。

武则天是上官婉儿的仇人,但武则天亦是上官婉儿的恩人。

原来,上官婉儿虽入贱籍,一生为奴,但她却得母亲郑氏指点,再加上她聪慧异常,因此到她14岁时,“能诗会文,明达事理”的名声便传到武则天的耳中。

后来,经过武则天亲自考试,发现她果然文理了得,正好身边缺个写诏令的女官,于是免去她贱奴的身份,让她掌管宫中诰命。

上官婉儿为了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不顾父仇,对武则天屈意奉承,精心侍奉。再加上她所写的敕书很称武则天心意,因此得到了武则天的信任和宠爱。

武则天称帝后,上官婉儿不仅掌管百司奏表,还在武则天的允许下,参议朝政。上官婉儿在朝中开始有了权势。

紧接着,发生的“神龙政变”,再次改变了上官婉儿的命运。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迫退位。唐中宗在宰相张柬之等人的帮助下,得以复位。

不可否认,上官婉儿生得模样秀美,又很有才华。再加上曾经又有武则天手把手教她处理奏章,因此,对朝廷事务,再没有比她业务能力更强的了。所以,唐中宗继位后,继续任命她起草诏令敕书等事务,同时还封她为昭容,她的生母郑氏亦得封沛国夫人。

如此,上官婉儿的权势更上一层楼。按说给她这一切的是唐中宗,她当忠于唐中宗才是。可是她很快就发现,唐中宗性格怯懦,昏庸无能,事事都依赖韦后,权力几乎都掌握在韦后和安乐公主手中。

为了能得到更多权力,上官婉儿再次选择站到了韦后和安乐公主这一边。不仅帮韦后在朝中树威,还劝说韦后多施善政收服民心。因此,韦后和安乐公主对她多有倚重,如此一来,上官婉儿在朝中权势熏天,几乎能够左右军国政务。

上官婉儿不满足。她为了巩固权势,又将有私情的武三思引荐给韦后,以讨得她的欢心。

本来,武三思就是武则天的侄儿,又是唐中宗的姑表兄弟,再加上他又是安乐公主的公公,这亲上加亲的关系,使得唐中宗对武三思毫无防备,任由他自由进出宫禁。

在上官婉儿的撮合下,武三思很快就和韦后勾搭成奸。三人淫乱后宫的行为,闹得天下人皆知。唯有中宗不以为意,甚至还将武三思引为知己,视为心腹,给他很大的权力。上官婉儿亦在朝中助纣为虐,干些崇武抑唐的勾当。

不过,让李唐宗室和上官婉儿彻底翻脸的一件事,是太子李重俊之死。

李重俊本是唐中宗的儿子,并非韦后所生,早年被立为太子。

一心想夺权的武三思视李重俊为夺权路上的绊脚石,因此怂恿儿媳妇安乐公主向唐中宗讨要“皇太女”的封号,以期将来能夺权上位。

尽管唐中宗最后没有同意封安乐公主为皇太女,但李重俊的太子之位,仍旧受到威胁。他只得被迫起兵,先杀了武三思,不慎让上官婉儿脱逃。结果上官婉儿跑到宫中后,称李重俊谋反。韦后正一心想除去他,趁机在唐中宗面前诋毁李重俊。

唐中宗信以为真,暴怒之下,立刻发兵攻打李重俊并杀死了他。

此事让在朝廷上翻云覆雨的上官婉儿,对李唐宗室心存恐惧,经过权衡后,她转而依附于韦后所忌惮的太平公主。

景龙四年(710年),韦后和武三思丑事被人告发于唐中宗。唐中宗因而不悦,韦后畏惧,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了他。

随后,韦后为了夺权摄政,命上官婉儿写继位遗诏。

上官婉儿深知韦后势力和威望都不能和武则天当年同日而语,为了自保,她找到太平公主,共同草拟遗诏。在经过商量后在遗诏上写下了三条内容:一是立中宗幼子李重茂为帝;二是韦后位尊太后摄政;三是相王李旦辅政。

上官婉儿自认为这样一来,既没得罪韦后,又向李唐宗室表了忠心,不管是韦后得势还是李唐宗室得势,她都不会受到另一方的牵连。

这份遗诏并不能使韦后满意,于是党羽韦召便修改了诏书,将李旦改为有名无权的太子太师。

眼看韦后就要得势,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当然不答应,他们联合起来发动了唐隆政变,以极快的速度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和一众党羽。

上官婉儿得知韦后被杀后,为表忠于李唐宗室,立刻率宫人迎接李隆基等人入宫,同时又将所写的遗诏,拿给李隆基的心腹大臣刘幽球看,希望他能在李隆基面前替自己申辩。

然而李隆基却称:“此婢妖淫,渎乱宫闱,怎可轻恕?今日不诛,后悔无及了。”

如此,历经几任统治者,在朝中屹立不倒的上官婉儿,死在了李隆基的刀下,

那么,李隆基为何要杀死上官婉儿呢?

其实秘密都在遗诏上。

遗诏上是立李重茂为帝。如果李隆基认可那份遗诏,那么继位的就是李重茂,而这显然和他一心称帝的野心有违,所以他必须杀死上官婉儿,才有合理的理由拥立父亲李旦为帝,这样皇位才能名正言顺地传到他那里。

另外,李隆基由于有称帝的野心,所以在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政变后,两个人的合作关系也就趋于结束。为了能得到帝位,他当然不希望本就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的太平公主有上官婉儿这样厉害的帮手。

还有,上官婉儿和韦后淫乱宫闱的丑事,闹得天下皆知,简直丢尽了李唐王室的脸。再说,李重俊之死的直接原因,也是因上官婉儿而起。

所以,各种因素交织,最终促使李隆基处死了上官婉儿。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揭秘黄金荣夫人林桂生的最后人生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黄金荣其实大家都知道的,他们在上海滩是个什么样的地位,大家可想而知的,真的是很厉害的,但是表面的的确确是非常的光鲜啊,但是背后的故事又有多少人知晓呢?话说黄金荣的夫人林桂生也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而且人生是十分的曲折,也一直是个谜,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叫林桂生的最后人生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着这

  • 楚穆王助子登上春秋霸主,自己却因弑君成为众矢之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楚穆王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一共11年。楚穆王继位期间,对外攻灭江国、六国等国,为楚国开疆扩土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正是因为楚穆王打下如此坚固的基础,才让此后的楚庄王能顺利登上春秋五霸的宝座。不过楚穆王因为做了一件事,导致他常年成为众矢之的,这件事就是楚穆王为了上位逼死自己的父亲楚成王。“

  • 唐朝交通快递有多发达?日行500里并非儿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因为《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导致很多网友对大唐产生了十足的兴趣。实际上大唐长安完全可以称为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不仅能看到各族的风情文化,就连外国人也能见到。唐朝对于交通设施的建设十分看重,骑马日行500里也并非传说,海陆和陆路是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基本上可以到达全国任何一个地方。这次就为网友们简单介绍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虽留下了美名,却也埋下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对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做法赞不绝口,认为赵匡胤是一位拥有仁义之心的君王,也为自己留下了美名。不过杯酒释兵权也并非完美之策,此后还是给北宋留下了一定的隐患。赵匡胤也不想太为难那些开国功臣,既然可以和平解决,就没有必要大动干戈。只是如此一来就必须推行一系列的政策稳固皇位,使得将领的权利受到压制。如

  • 吴起杀妻是怎么回事?为何如此狠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烽烟四起,各国之间的战事可谓是一触即发,而打仗就需要人才,战国自然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吴起,他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军事家,还曾经主持过楚国的吴起变法,当年也是一个风云人物。但是,虽然吴起是常胜将军,但是他却曾经为了功名杀掉自己的妻子,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吴起杀妻背后有什么原因,吴起到底是一个怎

  • 晋国国君是怎么成为春秋五霸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时期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个晋国一家独霸的历史,晋国的强大几乎贯穿了整个春秋历史,虽然最后还是被三家瓜分,但是晋国曾经的霸业,却是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巅峰,甚至在有的春秋五霸的版本中,晋国就占去了四席,可见晋国绝不是吹的。那晋国国君又是如何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国能够做到这样的成就,靠的又是什么?

  • 管仲为何被称为圣人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圣人”在我们心中就是儒家创始人孔子,而且“圣人”这个称呼已经是非常高的了,代表着孔子的言行高尚,不过还有一个称呼要更厉害,“圣人之师”,能够成为圣人的老师,那想必这个人远比圣人更高尚了。历史上被称为“圣人

  • 刘伯温是朱元璋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一直以来都是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物,虽然在不同的人心中,未必他就能比得过诸葛亮,但是至少这种说法,让刘伯温更加出名,被世人所认识。只是关于刘伯温的死,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或许很多人都认为,他的死其实是朱元璋造成的。而至于刘伯温的儿子,更是有很多人都觉得,

  • 孔子为什么要杀少正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孔子,一直被认为是至圣先师,他在我国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只是孔子毕竟还是一个人,他并不是真正的“神”也不是真正的“圣”,他也的确做过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杀掉少正卯。这个名字,很多人或许并不熟悉,少正卯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与孔子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

  • 张仪和公孙衍各自是如何施展连横合纵之策的?为何胜出者是张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张仪和公孙衍是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外交家,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会听说过一些关于张仪的故事。也正是在张仪的连横策略之下,才帮助秦惠文王度过最艰难的一段时期。而张仪当时最大的对手是公孙衍,秦国日益强盛,公孙衍大力主张各诸侯国合纵抗秦,所以和张仪之间的斗争也就此拉开帷幕。不过从结果来看,这场博弈的胜者是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