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武将自报家门有什么讲究?关羽是如何介绍自己的?

三国时期武将自报家门有什么讲究?关羽是如何介绍自己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842 更新时间:2024/2/20 22:33:57

古代因为传播媒介有限,导致各个不同阵营的人基本上都只知其名,但不知长什么样。所以武将在开战之前,都要自报家门让对方知道自己是谁,然后再开打。不然会显得有些不太尊重对手。例如三国时期,张飞赵云都有十分响亮的名号来介绍自己,相比之下关羽的名号则低调了很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要比名气,关羽应该是蜀汉第一人,下面就来看看关二爷到底是如何介绍自己的吧。

三国演义当中,武将们在上阵杀敌时通常会有一个响亮而又霸气的自报家门。比如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少主的时候,他对曹操问话的回答就是“我乃常山赵子龙也。”;张飞独据当阳桥时也是大吼:“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赤壁之战中甘宁围堵曹操时也是张口暴喝:“东吴甘兴霸在此,曹贼休走!”由此看来,三国时基本都是非常霸气自信的报上名号。但是轮到关二爷就不一样了,要么一声不吭挥刀就斩,要么就是淡淡的两个字“关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关羽的自称并不只有“关某”,这只是他用过最多的称呼。他也自称过小将、关云长等。但他从来没有像赵云、张飞那样高呼一声“某乃河东关云长!”这和当时的情况以及关羽的性格、经历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是分不开的。我们就根据不同的原因分析一下,他为什么喜欢自称关某。

一、自身经历与习惯

我们都知道关羽的河东解良人,后来因为看不惯恶霸横行乡里出手打抱不平,没想到失手打死了人。成为杀人犯的关羽为了躲避官府的通缉远走他乡。他的这段经历对他的自称有着重要影响。

逃亡在外,终归是多有不便,面对别人时,如果说出自己姓甚名谁,那杀人犯的身份就可能暴露。看到这,你们可能要问,为什么关羽改字却不改名换姓呢?这就要从姓、名、字的意义以及关羽的性格说起了。

姓,是由祖先传下来的,是不能轻易改动的。而名字,是父母所赐,除非为了避讳等原因,若非迫不得已也是不能变动的。而字是古人成年后为自己所取的,并且是公共场合下与别人所用的称呼。而关羽的性格比较自负,行得端做的正,比较有那种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感觉。

他是不会为了躲避通缉就改名换姓的。但是自负不代表没有头脑,如果直来直去的不知变通就会有很多麻烦。所以他称自己关某,这样既避免了被人发现的麻烦,也维护了自己的内心。

那为什么成名之后的关羽依然没有高调的称自己是“河东关云长”或者“解良关云长”呢?还是因为经历。各路诸侯都是有点能耐的,什么人名噪一时也会第一时间派手下去调查。说白了,关羽在广为人知以后,他的黑历史和逃犯身份也不是秘密了。如果自称自己是河东关云长,别人一听这地方,就能联想起一些东西。而关羽自己每喊一次,也会联想到这不太光彩的过往。

二、自身性格使然与实际情况不同

在关羽被迫降曹约法三章时,他的自称就是关某“关公曰:“关某若知皇叔所在,虽蹈水火、必往从之。此时恐不及拜辞,伏乞见原。”

他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时候也是自称关某: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

为什么面对曹操时,关羽要自称关某呢,这除了个人的自身经历与习惯使然还有别的因素。

实际上关二爷对曹丞相的感觉一直是很复杂。因为关羽熟读《春秋》,又深明大义,后人都赞其为义绝。当时刚与大哥、三弟结拜的关羽也是时刻吧忠义二字置于心头,这样一个自负又时刻标榜义薄云天的人,降曹了。虽然说是降汉不降曹,但实际上怎么回事大家都知道。关羽自己也是比较抬不起头,也不愿意张扬自己的名字。所以自称关某。

华容道上的时候,也是这个原因。当初关羽虽然受了曹操的恩惠,但是通过斩颜良文丑回报了。可是之后过五关斩六将,又是杀了曹操的人。虽说这些人是曹操事先吩咐,但是关羽还是理亏,这也是之后曹操急中生智拿此说事,关羽被迫放了曹操。

那么此时面对曹操的关羽也是内心很尴尬,不知道怎么样去面对的感觉,自己曾投降于他,此时却要杀他,而自己又知道他一定会拿过关斩将说事。所以也不像之前的将领大呼小叫着“哪里某某某在此”,而是“关某”

实际上关羽并不只有关某这个称呼,主动请缨战华雄是曾自称“小将”,这是当时关羽地位较低,要谦虚;在拦吕布和战庞德时他曾自称“关云长”,这是战场上涨声势的需要。

不管哪种称呼,关羽始终没有说出河东解良。可见除了为人谦虚之外,他对自己的过往也是有一丝芥蒂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上官婉儿立下功劳却也难逃死劫,为何李隆基一定要除掉上官婉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上官婉儿是唐朝著名才女,也是少有的女性官员。武则天时期,上官婉儿因才华突出得到重用,到了唐中宗时,上官婉儿更是在文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只不过上官婉儿选错了队伍,导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后,将她和韦后一同杀死。实际上李隆基能够顺利拿下韦后,也是有上官婉儿一份功劳的,刘幽也曾为她求情,但李隆基并没有所动。

  • 揭秘黄金荣夫人林桂生的最后人生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黄金荣其实大家都知道的,他们在上海滩是个什么样的地位,大家可想而知的,真的是很厉害的,但是表面的的确确是非常的光鲜啊,但是背后的故事又有多少人知晓呢?话说黄金荣的夫人林桂生也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而且人生是十分的曲折,也一直是个谜,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叫林桂生的最后人生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着这

  • 楚穆王助子登上春秋霸主,自己却因弑君成为众矢之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楚穆王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一共11年。楚穆王继位期间,对外攻灭江国、六国等国,为楚国开疆扩土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正是因为楚穆王打下如此坚固的基础,才让此后的楚庄王能顺利登上春秋五霸的宝座。不过楚穆王因为做了一件事,导致他常年成为众矢之的,这件事就是楚穆王为了上位逼死自己的父亲楚成王。“

  • 唐朝交通快递有多发达?日行500里并非儿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因为《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导致很多网友对大唐产生了十足的兴趣。实际上大唐长安完全可以称为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不仅能看到各族的风情文化,就连外国人也能见到。唐朝对于交通设施的建设十分看重,骑马日行500里也并非传说,海陆和陆路是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基本上可以到达全国任何一个地方。这次就为网友们简单介绍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虽留下了美名,却也埋下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对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做法赞不绝口,认为赵匡胤是一位拥有仁义之心的君王,也为自己留下了美名。不过杯酒释兵权也并非完美之策,此后还是给北宋留下了一定的隐患。赵匡胤也不想太为难那些开国功臣,既然可以和平解决,就没有必要大动干戈。只是如此一来就必须推行一系列的政策稳固皇位,使得将领的权利受到压制。如

  • 吴起杀妻是怎么回事?为何如此狠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烽烟四起,各国之间的战事可谓是一触即发,而打仗就需要人才,战国自然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吴起,他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军事家,还曾经主持过楚国的吴起变法,当年也是一个风云人物。但是,虽然吴起是常胜将军,但是他却曾经为了功名杀掉自己的妻子,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吴起杀妻背后有什么原因,吴起到底是一个怎

  • 晋国国君是怎么成为春秋五霸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时期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个晋国一家独霸的历史,晋国的强大几乎贯穿了整个春秋历史,虽然最后还是被三家瓜分,但是晋国曾经的霸业,却是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巅峰,甚至在有的春秋五霸的版本中,晋国就占去了四席,可见晋国绝不是吹的。那晋国国君又是如何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国能够做到这样的成就,靠的又是什么?

  • 管仲为何被称为圣人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圣人”在我们心中就是儒家创始人孔子,而且“圣人”这个称呼已经是非常高的了,代表着孔子的言行高尚,不过还有一个称呼要更厉害,“圣人之师”,能够成为圣人的老师,那想必这个人远比圣人更高尚了。历史上被称为“圣人

  • 刘伯温是朱元璋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一直以来都是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物,虽然在不同的人心中,未必他就能比得过诸葛亮,但是至少这种说法,让刘伯温更加出名,被世人所认识。只是关于刘伯温的死,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或许很多人都认为,他的死其实是朱元璋造成的。而至于刘伯温的儿子,更是有很多人都觉得,

  • 孔子为什么要杀少正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孔子,一直被认为是至圣先师,他在我国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只是孔子毕竟还是一个人,他并不是真正的“神”也不是真正的“圣”,他也的确做过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杀掉少正卯。这个名字,很多人或许并不熟悉,少正卯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与孔子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