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周王朝怎么也分西周和东周?东周国和西周国是什么?

东周王朝怎么也分西周和东周?东周国和西周国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690 更新时间:2024/1/17 0:03:36

周朝又分为前期的西周和后期的东周,这一点我们都知道,而东周一般来说又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战国时期,只不过这些名字都是我们后人给当时取的,也就是说,当时并没有“西周东周”这些表示时代的词。但是,如果出现了“西周东周”,也不要惊讶,因为那个时候确实是有东周国和西周国的。

我们在中学时一定都学过《过秦论》这篇文章,贾谊在文中用“吞二周而亡诸侯”来总结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功业,“诸侯”很好理解,即韩、赵、魏、燕、楚、齐六国,但是“二周”就不太好理解了。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周朝分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而东周也确实是被秦国灭亡的。那么问题就来了,秦始皇除了吞并东周外,难道还吞并了另一个周朝吗?

只要翻看一下有关战国的史料,就会发现当时居然真的并存着东周和西周两个国家,而这“二周”也经常爆发战争,甚至参与到“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二王并立

通过学习课本知识,我们了解到西周灭亡的原因是周幽王为博得冷美人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结果当犬戎真来进攻镐京时,天下诸侯都不再来救援,镐京于是被犬戎攻陷,周幽王亦被犬戎杀死,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为躲避战乱,被迫东迁洛邑,西周从此灭亡,东周由此开始。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虽然广为流传,但却只是故事,不是历史。真实的历史是,周幽王宠爱褒姒并其所生之子伯服,又打算废掉老太子宜臼改立伯服为太子,宜臼为躲避不测之祸,逃到了外公申侯的封地。老太子的背叛让周幽王有了改立伯服为太子的正当理由,于是,周幽王正式改立伯服为新太子,但这也引起了老太子强烈的不满。

在宜臼的默许下,申侯勾结犬戎和鄫人进攻镐京,一举杀死了周幽王和伯服,而褒姒则被犬戎俘虏带走。事后,申侯联合一些诸侯拥立宜臼为天子,是为周平王,而另外一些诸侯明确表示反对,又拥立王子余臣为天子,是为周携王。周平王为躲避纷争,在公元前770年不得不东迁洛邑,在新都城建立自己的势力。

周平王和周携王“二王并立”的局面维持了二十一年,以晋文侯杀死周携王,只剩下周平王一个天子结束。周平王虽然取得胜利,但却得位不正,让天下诸侯从此开始轻视周天子。公元前707年,周平王的孙子周桓王为树立权威,亲自率军攻打郑国,反而在繻葛被郑庄公打败,并中了郑将祝聃一箭,周桓王偷鸡不成蚀把米,周天子的权威从此一落千丈。

二周并立

在春秋时代,各诸侯国经常发生君主被弑杀,或被驱逐的事件,已经衰落的东周王室也不例外。周庄王周惠王周襄王和周敬王在位时,周王室都曾发生过内乱,周惠王、周襄王和周敬王甚至被迫逃亡外地,向诸侯求救以平定内乱。晋文公长期流亡在外,当他回国即位后,能在中原建立迅速威望,就得益于他用武力平定王室内乱,帮周襄王重新登上了王位。

在春秋晚期,周王室的内乱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周贞定王去世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王位而血腥残杀,仅在一年间就先后出现了周哀王、周思王和周考王三个天子。周考王或是为安抚对自己有威胁的弟弟王子揭,也或是嘉奖弟弟王子揭帮助自己夺位有功,在公元前440年把王子揭封为周公,以河南为王子揭的封地,王子揭即为西周桓公,西周公国由此开国。

周考王的儿子是周威烈王,周威烈王在公元前403年册封晋国的三家大夫韩、赵、魏为诸侯,后世著名的战国时代于是从此开始。

西周桓公去世后,其子西周威公嗣位。西周威公去世后,西周公国发生严重的内乱,公子朝和公子根兄弟只顾争夺君位,不为父亲举办丧礼,致使西周威公停尸九月尚不得下葬。公元前367年,赵国和韩国出兵帮助公子根,逼迫周显王把东周王朝所有的辖地全部封给公子根,以平息西周公国的内乱。周显王在强大的武力面前只得照办,于是把包括都城洛阳在内的所有土地封给了公子根。公子朝被称为西周惠公,公子根则被称为东周惠公,东周公国于是开国,东周王朝彻底分裂为西周公国和东周公国两个国家。

东周王朝的分裂使周天子名存实亡,天下诸侯于是不再有所顾忌,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掀起了一阵自立为王的风潮,周天子曾经显赫的地位于是不复存在,沦为了一个没有任何威望的普通诸侯。

秦吞二周

东周分裂后,周显王、周慎靓王和周赧王祖孙三代寄居在东周公国,受东周公国国君的摆布。在这几十年里,西周公国的国君和东周公国的国君尚且念及亲情,两国虽有冲突,但却没有发生战争,可以说是相安无事。此时,实力强大的秦、楚、韩、赵、魏等国家环绕着“二周”,“二周”为图自存,纷纷任用苏秦、张仪那样的辩士与诸侯进行周旋,西周公国的周最和东周公国的杜赫才能出众,闻名当时,于“二周”功不可没。

战国七雄

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派甘茂攻克韩国的宜阳后,又派樗里子嬴疾领兵进入东周公国以“窥周室”,东周公国的国君不敢得罪秦国,以隆重的礼仪把樗里子迎接进了洛阳城。樗里子随后面见周赧王,向周赧王提出了秦武王准备亲自到洛阳试举周鼎的要求,周鼎是周王室的象征,秦武王试举周鼎无疑是对周王室的侮辱,周赧王于是严词拒绝了樗里子提出的要求。樗里子遭到拒绝后勃然大怒,先是把周赧王逐出王宫,后又把周赧王逐出东周公国,强迁周赧王至西周公国,周赧王从此寄居在西周公国。

周赧王公然受辱,把发泄怨恨的矛头对准了主动打开洛阳城门迎接秦军进城的东周公国国君,从此以后,西周公国和东周公国频繁爆发战争。同时,西周公国和东周公国对秦国的政策也有了很大的区别,前者长期敌视秦国,成为诸侯抗秦的“谋主”,后者则长期亲近秦国、臣服秦国。因此,“二周”间的战争亦可视作秦国与山东六国争霸的微观反映。

秦昭襄王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后,对山东六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西周公国的危机感日益加剧。公元前256年,西周国君再次策划诸侯合纵抗秦,秦昭襄王得到消息后,派军队进攻西周,西周国君和周赧王在强敌面前被迫投降秦军,献出土地,至此,东周王朝和西周公国同时灭亡。公元前249年,东周国君亦策划诸侯合纵抗秦,秦庄襄王随即派吕不韦领兵进攻东周,诛杀了东周国君,灭亡了东周公国。

回到本文开篇“吞二周而亡诸侯”这句话,贾谊实际上是把秦昭襄王和秦庄襄王的功业附加在了秦始皇的身上,因此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看作是一种文学手法,而切不可把这句话看作史实。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东周王朝(前770年—前256年)和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虽有重合但不一致,东周王朝是比战国时代早结束三十四年的。

东周王朝以“二王并立”的分裂局面开始,又以“二周并立”的分裂局面结束,足以让后人感慨万千。只能说,东周王室的衰落并不仅仅是因为天下诸侯的崛起,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东周王室不珍视自己的权威,经常内乱和分裂,让天下诸侯开了轻视自己甚至取代自己的野心。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司马懿为何要除掉张郃?张郃本有机会自保却掉入司马懿陷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但他最后却是被自己人给害死,实在令人唏嘘。诸葛亮北伐,曹真病重于是曹睿派司马懿顶替曹真的位置,但张郃却和司马懿不和,导致两人产生摩擦。张郃同诸葛亮交战多次,熟悉诸葛亮的用兵排阵,以及擅长的计谋。明知追击诸葛亮的部队十分危险,但司马懿依然让张郃强行出击,最后遭遇埋伏中箭身忙。其

  • 庞统没什么成就,为什么能与诸葛亮齐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可能觉得,庞统这个人,一辈子也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成就来,虽然说跟着刘备一段时间,但是中途却被人杀死了,而且这段时间给刘备也没有做出什么值得称颂的事迹,他的一生好像是徒有虚名一样,明明有很大的名气,但是却没做出什么事来,既然如此,为什么庞统还是能够和诸葛亮齐名?他真的和诸葛亮一样优秀吗?庞统能与

  • 宋襄公式的愚蠢什么意思?宋襄公推行仁义为何不被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因推行仁义所以获得了霸主地位,但同样是因为仁义让他一败如水。有人将宋襄公的这番举动称为“宋襄公式的愚蠢”,这样讲究竟有没有道理呢?实际上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宋襄公推广仁义并没有错,他的失败也不能全部归结于“仁义”二

  • 如果曹操和关羽没有交情,华容道曹操还能跑得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后,关羽奉命在华容道堵住曹操,但是因为之前他们二人曾经有过交情,关羽于心不忍便放走了曹操,让曹操活着回到了北方。很多人认为,如果当年关羽和曹操之间没有任何关系,那个时候就不会放走曹操,曹操在华容道必死无疑,那么事实当真如此吗?要是关羽和曹操没有交情,真的会在华容道杀了曹操吗?可以逃掉,因为曹

  • 诸葛亮为何坚持要杀刘封?只是为了替关羽报仇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刘封是刘备养子,从能力来看刘封肯定是在刘禅之上。当时关羽出兵攻占襄阳,最后被困樊城,关羽多次要求刘封出兵,但刘封却无动于衷,导致关羽战死。此后刘封被刘备缉拿,原本刘备还在犹豫要不要处死刘封,但在诸葛亮的强烈建议下,刘备只能选择赐死刘封。为什么诸葛亮这次要如此坚持除掉刘封呢?其实背后的原因并非是为关羽

  • 乾隆到底长什么样?多亏这个外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作为清宫剧的常驻男主角,乾隆可谓是一生都在宫斗中不停地奔波,各种清宫剧中都有他的身影,但是对于他的真实的长相,或许很多人就没办法知道了,毕竟不是溥仪、慈禧等人,具备了照相的条件,让我们能够看到他们的真实长相,而影视剧又是以颜值为主,毕竟不好看的话也没人看。不过,还是有乾隆的画像流传下来,这也多亏了一

  • 汉惠帝刘盈有六个儿子,为何后人称他无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吕后好不容易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让他顺利继承刘邦,但继位后的刘盈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刘盈在位期间,真正的掌权者实际上是吕后,刘盈性格软弱一直没有拿回大权,最后仅仅在位七年便抑郁而终。不过汉惠帝有六个儿子,但却有汉惠帝无子这个说法,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群臣竟说刘盈的儿子并非亲生,都是吕后的血脉,为

  • 如果刘备真的成功统一,关羽和张飞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看《三国演义》我们会觉得,关羽张飞实在是刘备身边很强大的助力,他们三人结拜之后,关张二人就一直跟随着刘备,不管是什么样的境遇都愿意跟随,即便是被迫离开,心里还是想着要回来,身为结义兄弟却能如此,实在是令人羡慕和敬佩。那么,如果历史上是刘备最终获得了天下当上了皇帝,那么关羽和张飞,刘备又会如何对待他们

  • 白起肉是什么意思?白起肉来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白起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和“战神”白起有关,实际上这道菜的确是因白起而命名。白起虽然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但行事太过于残忍,特别是在长平之战上白白坑杀40多万赵军,所以当地百姓十分记恨白起。此后有人为了祭奠被坑杀的亡灵,便做了一道火烧豆腐,用豆腐代替肉,起名为“白起肉

  • 武则天身边的四大酷吏是谁?他们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上位以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开始排除异己,此后还用各种办法来监控官员。在这样的强压环境下,武则天身边逐渐诞生了不少酷吏,其中有四位在史上最为出名,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武则天身边的这四大酷吏。他们分别是周兴、索元礼、万国俊和来俊臣,他们多半仗着自己有审问和动刑的权利,便为了立功开始屈打成招,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