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国四大名将是谁?赵国四大名将介绍

赵国四大名将是谁?赵国四大名将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855 更新时间:2024/2/3 21:53:26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虽然赵国前期实力并不算太强,但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后,赵国拥有了能和秦国争霸的实力。而赵国也出现了很多知名将领,例如李牧、廉颇等人,战国四大名将中就有两位是赵国人。那这次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赵国的四大名将,作为战国后期最有实力和秦国抗争的国家,要是没几位优秀的将领肯定是站不住脚的。赶快来看看他们都是谁吧。

TOP、1 李牧

李牧应该是赵国第一名将,但是由于李牧没有和白起交战过,所以两人究竟谁的能力更强就得而知了;李牧的一生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对匈奴之战;后部分是对秦之战。

对匈奴之战中,通过周密的前期筹划,李牧率军二十万,其中骑兵仅为一万三千人,这是一支多兵种组成的混合部队,最终在诱敌深入后,在代郡和雁门郡这个地方对十万匈奴骑兵进行了围歼战,而后乘胜吞并了褴国、东胡、林胡等。

后来是对秦之战;当时秦国大将桓齮进攻赵国,斩杀赵军十万,当时赵国已经没有大将了,赵王只得将李牧调回来,率军反击秦国;在肥下这个地方,李牧打了一个漂亮的围歼战,秦国损失惨重,被迫撤军。

但是秦视赵为最大敌人,于是又派王翦率军几十万进围赵都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倾全军抵抗入侵秦军。原本赵国能转危为安,但却被秦国反间计所害,李牧被杀,司马尚被废弃不用,之后赵国被灭(赵国公子嘉那个赵不算了)……

TOP、2 廉颇

很多人都以长平之战中廉颇的防守手段认为廉颇能力不行,其实廉颇的战绩之辉煌,丝毫不弱于白起、王翦和李牧,冠绝其他诸将;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赵王封他为上卿。

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九年后,击退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并因此受任为相,封信平君。

但是一代君主一代臣,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与楚国。奔魏时居于大梁,当时的廉颇还是想为赵效力,而赵王也觉得还是需要廉颇,于是派人去看看廉颇情况如何,但是由于赵国很多人都不希望廉颇回来,于是设计暗害,传出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笑话,而后老死于楚地,葬于寿春。

TOP、3 赵奢

赵奢原本是赵国的收税官,但是一次机缘巧合下,秦国攻打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王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回答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

赵王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后来赵奢以铁血治军方式,让赵军勇不可当,在阏与大败秦军。

虽然赵奢究竟还有没有其他的战绩不清楚,但是经典战役仅此一役;但是此战的影响却是极大的,首先是他击败的是白起时代的秦军,其次他成功预料了那位中华史上第一的“神将”赵括。

TOP、4 乐毅

乐毅是燕国大将,这点当然知道,但是乐毅后来被燕惠王所厌恶,后来派骑劫把乐毅所替换了;齐国以仅剩的两座城池兵力反攻,一举全部收复了齐国全部失地,燕灭齐的计划全部落空。

前后五年,乐毅以一己之力,统筹赵、楚、韩、魏、燕五国军队进攻齐国,在击败齐国主力后,又率燕国军队以一己之力灭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这是燕国自建国以来最辉煌的一刻,但可惜功败垂成。

心灰意冷的乐毅远走赵国,被任命为客卿;有人说,在长平之战的时候,乐毅正好也在赵国;有人说,赵王即使要换下廉颇,也应该让乐毅上啊,而秦国担心的也是赵国让乐毅上,所以谣言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替换廉颇,第二部分是中伤乐毅。

赵国有这么多名将,为何还会被灭国呢?甚至比没落的魏国还要先被灭,这就不得不说赵国自赵武灵王之后一代不如一代的赵王了,先是太过嚣张跋扈,加上刚愎自用,自毁长城,先是长平之战替换了廉颇,导致数十万精锐被灭,后又赶走了廉颇;后又中反间计杀了李牧,又不用乐毅,灭国难免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周瑜嫉妒诸葛亮才能?这就冤枉周瑜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和诸葛亮就像一对水火不容的冤家,而且周瑜还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最后还被诸葛亮气死。实际上,周瑜此番作为只是为了拔高诸葛亮才强加上去的,以周瑜当时的地位和才华来说,他完全没理由嫉妒诸葛亮。周瑜并不是一位小肚鸡肠之人,所以不可能和初出茅庐的诸葛亮斤斤计较,而且当时东吴国力强于刘备

  • 李世民为什么要娶弟媳杨氏为妻?还差点将她立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成功除掉了哥哥李建成还有弟弟李元吉。此后李世民下令赐死李元吉五子,但留了李元吉妻子杨氏一命。好像李世民对杨氏有着不一般的感情,他在登基以后,娶杨氏为妻两人还生有一个儿子。李世明十分宠爱杨氏,这不仅让人怀疑他们此前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而且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还打算立杨氏为新一任皇后

  • 战国时期魏国为什么留不住人才?魏人助秦国变的强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初期,魏国国力强盛,对周边诸侯国有着绝对的统治力。不过秦国进行商鞅变法以后,国力逐渐超越魏国,从而走上称霸之路。实际上帮助秦国崛起的商鞅,他原本是魏人,但后来选择转投秦国。当时很多具有才华的名将原本都是魏人,但他们并没有选择留在魏国,而是去他国求职,为什么魏国就留不住人才呢?无情、张仪、公孙衍等

  • 光绪皇帝怎么没有子嗣?光绪帝一生究竟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光绪帝可能是整个清朝最惨的一位皇帝,一生都过的不太平。光绪帝继位时只有4岁,当时是被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垂帘听政,慈安驾崩后便由慈溪一人掌控大权,没想到慈禧这一掌权直接是把光绪帝变成了自己的傀儡。光绪帝本有发展改革的意图,但最后却抵不过慈禧的势力,而且光绪帝一生竟然没有一个嗣子,让人难以置信。光绪皇帝

  • 战国韩国和燕国谁更弱?燕国为何能列入七雄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要说战国七雄中,谁是最弱的国家可能多数人会想到韩国和燕国,实际上韩国虽然总吃败仗,但综合实力应该还是在燕国之上。燕国在整个战国时期都没有太大作为,感觉存在感极低,可能当时和燕国有关最出名的事件便是荆轲刺秦王了。那为什么燕国还能列入七雄之一呢?实际上这跟早期燕国封国时的待遇有一定关系,下面就为大家简单

  • 刘戊发动七王之乱失败,有一人却能看清局势保住生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汉景帝时期,晁错建立削弱诸侯王,加强皇帝的权利,于是汉景帝开始实行《削藩策》,大力削弱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各个诸侯国担心日后地位不保,于是暗中联合发动叛变,历史上著名的七王之乱就此爆发。当时楚王刘戊算是主力军之一,但最后败在了周亚夫手上,最后被逼入绝路无奈自杀。而刘戊身边有一人却能提早看清局势,并

  • 清明上河图为什么没有马?原因竟是马牵扯到了宋朝机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清明上河图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北宋著名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生动的将北宋都城繁荣的一面给记录了下来,如果仔细观看全画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不过有人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清明上河图连一匹马都没有呢?能在画上看到牛和驴,唯独不见马的身影。马在古代可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张择端总不可能是忘了画吧?

  • 李白为什么到处游玩?他不用挣钱养家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李白作为唐朝时期首推的大诗人,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出了很多人羡慕但是又做不到的样子,只不过把普通人困住的,无非就是钱财二字,想要养活自己,要挣钱,娶妻生子养家糊口也要钱,满足了基础条件后,想要出去玩,更需要钱,但是为什么李白就随意四处游玩?他也有家庭,但为什么他就不用养家糊口吗,李白不需

  • 李自成为什么打不过清军?只因他一手下做错两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从李自成入住紫禁城,到他兵败退出京师只有短短42天时间。原本李自成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却因为他的一名手下做错了两件事导致最后被清军击败。实际上李自成会输给清军,可能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当时李自成的处境已经失去民心。李自成虽然灭了明朝,但他的队伍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身边的谋士能力不足、将领只信任自己的老

  • 李白为什么没有当官?其实是李白没有参与科举的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李白被称为“诗仙”,是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一生最高的成就,就是将浪漫主义文学推至高峰,而且他所写的歌行体和七绝达到了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度。以李白的才华完全有能力求个一官半职,为什么他却没选择当官呢?实际上,不是李白不想当官,而是他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虽然科举是一种很好的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