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鸿钧老祖和原始天尊到底谁更真实一些贴近历史?

鸿钧老祖和原始天尊到底谁更真实一些贴近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58 更新时间:2024/3/7 4:36:13

说到鸿钧老祖和原始天尊其实大家都知道上古时期的神话人物,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的,那么有的人问了,难道就真的不存在吗?其实这个也不好说的,今天就来说一个话题,那就是这个鸿钧老祖和原始天尊假如非要说他们谁更加的符合历史的话,那到底谁更加符合一些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需要的别错过一起揭秘看看!

原著党答一波。虽然神话人物无所谓真实,但你非要强行区分谁更贴近史实,那当然是元始天尊了。原因很简单也很无语,因为他的记载更早,也更翔实一些。

一、搜神

鉴于鸿钧、元始都是封神中的人物,我就先简单介绍一下封神原著中这二位爷有多能打。

1、鸿钧。

事实上,原著中从来就没称其为“鸿钧老祖”,而只是“鸿钧道人”。

在封神中已出场人物中,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高手。如果加上未出场高手,他应该低于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令十二仙首称臣,于是鸿钧请来天上地下诸圣观摩,令三位弟子共佥封神榜,通过一场超级杀劫,或得其仙道,或得神道,下下之人入畜生之道。这便是封神大战的起源。

后来他的下界,一是为已经失控的阐、截之争按下暂停键,一是撵走摘桃子摘得正欢的西方教。

2、元始。

元始是封神大战中第二权势人物,三教共佥封神榜后,鸿钧便令元始封神,元始又找了代理人姜子牙

做为第二号权势人物,元始牢牢把控着大战进程,密切关注着一切意外因素,凡是有超过可控的趋势,便施辣手掐灭。典型的比如三霄黄河阵事件。后来诛仙、万仙大阵之上,更是拉入西方教,运作成立了玉虚同盟。

截止鸿钧下山之时,元始藉由万仙之役,已经一统道门。门下十二弟子尽皆度过杀劫,人间商周易代已成定局,阐教成为大赢家。

但最大的赢家其实是西方教,元始身在局中而不知。

二、鸿钧

鸿者大也,钧为制陶器的大轮子,两者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巨大的轮子。这就是“鸿钧”的本意。因古代多用陶器,制陶器的轮子被视为制作万物的工具,故鸿钧意同造化,即造物主。

造物主即天、即大自然,《乐府诗集》有“鸿钧广运,嘉节良辰”之句;张居正也曾有“岁月更新于凤历,气机初转于鸿钧”之语。

这代表了原著作者极高的文化素养。

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再回过头看网上那些一搜一大把的流行说法,就搞笑了:

宇宙诞生之初,有一先天混元之灵,得到造化神器,修行不知年月,终成大道,自号创始元灵。收五徒,分别为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陆压道君和杨眉大仙。混鲲即封神中西方教二位教主的师父。最末的杨眉大仙更是异数,与鸿钧斗法时曾收尽后者之宝。

混鲲还好点儿,《逍遥游》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千里也。”混可以解释成混元、混沌,鲲自然是这条大鱼,这个词语虽是生造,也没啥含义,好歹还跟古籍沾点边。

但杨眉是什么鬼?

扬眉吐气?

鸿钧道人、或鸿钧老祖,初次作为人物形象,就是在《封神演义》里,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典藏写到;在此之后,尤其到了网络写作时代,洪荒流广受欢迎,才从此滥觞。

在正统道家那,这就是一歪理邪说。

三、元始

元始天尊的情况要好点儿。

东晋道家葛洪说他就是那位开天辟地的大神盘古,其《枕中书》中说:

昔二仪未分,溟氵幸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

《太玄真一本际经》解释“元始天尊”四字:

无宗而上,而独能为万物之始,故名“元始”;运道一切为极尊,而常处二清,出诸天上,故称“天尊”。

意思是:没有师承而能成就最大,万物之始所以叫元始;修道成为至尊,居于诸天之上,所以又叫天尊。

以上是引用自别处资料,就我个人而言,喜欢根据《西游记》来进行解释。

西游第一回,“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意思是每129600年为一个天地大数,要经历从开天辟地到成为混沌的全过程。元始元始,就可以解释成“一元之始”,意为在天地之数中,在129600年的光阴中,他从最开始便已经化育成形。

这么说,西游世界中的第一高手似乎应该是元始。其实不然。

相比起玉皇大帝修持了1750元、共2.268亿年的漫长光阴,相比起如来佛祖轻飘飘一抬手便能延伸到十万八千里之远,相比起太上老君随随便便一个圈子就让孙悟空水火无功、百般折腾,西游高手排行榜前十之中,从来就没有元始天尊的位置。

他在西游故事里,第一次出现是携三清五老拜谢如来靖天降猴之功;第二次是写信请地仙之祖镇元子去宫中开会,后来我们知道元始经常开讲,弥勒佛也曾与会;第三次封了个真武荡魔祖师。

在封神中也是这般,首节已述。

引用资料:

《<封神演义>的文化批评》/张永芳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版;

《西游记》,岳麓书社1987版。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樊哙晚年差点被诛杀?他的身份引起高祖猜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樊哙是西汉开国功臣,也是最早一批跟随刘邦打天下的人物,所以按理来说他和刘邦的关系应该最好。不过在樊哙晚年,他差一点就被刘邦下令诛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当时刘邦的疑心是一天比一天重,就连初汉三杰也难以逃脱刘邦的怀疑。不过樊哙一没兵权,二没反叛的动机,难道刘邦已经到了如此六亲不认的地步?实际上,樊哙是因

  • 赵构的母亲被金人掳走,真的和金人生了孩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靖康之耻的确是历史上一段黑暗而且屈辱的历史,明明身为皇室,最终却是这样的下场,而且要不是那段时间赵构在外地,那么宋朝将会面临灭国的危机,会没有继承人,两个皇帝都被掳走,还有文武百官后宫佳丽,都成了金人的战利品。而且有传言说,赵构的母亲被金人掳走之后,还与金人生了孩子,这是真的吗?历史真实情况究竟是怎

  • 曹操顺利迎奉天子,为何袁绍没能抓住此次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195年,曹操大破吕布,吕布兵败选择投靠刘备。此后汉献帝决定东归,下诏让各路诸侯救援自己,可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一石二鸟的机会,既能营救天子又能掌控朝政。此后曹操抓住了这样一个机会,顺利迎奉汉献帝,也开启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路。为什么当时袁绍就没能抓住此次机会,率先出手营救天子呢?这也让曹操和袁绍

  • 诸葛亮死后为何魏国依然很难灭蜀?诸葛亮并非最大救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不相信诸葛亮死后,蜀汉竟然还能坚持29年之久。实际上诸葛亮也不是神,他一人并不能决定蜀汉的生死,只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能力实在太过逆天,所以导致很多人会感觉蜀汉生死完全是靠诸葛亮个人支撑。虽然蜀国在夷陵之战以后便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但曹魏想要灭蜀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魏国曾向蜀国发动过三次

  • 秦朝灭亡楚国又成新的霸主?楚国终成天下共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虽然秦国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但他们并没能把自己的辉煌给延续下去。秦朝仅仅维持了14年便被灭亡,此后就迎来了楚汉之争。而能够顺利灭秦,还是楚国的功劳最大,实际上当时也已经没有楚国,准确来说是楚人,因为项羽和刘邦都是楚人,所以他们才能顺利成章成为天下共主,虽

  • 赵普为何能得到宋太祖和宋太宗两朝皇帝的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赵普是北宋开国名臣,位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赵普可能是历史上少有作为开国功臣,此后还得到两朝皇帝重用的大臣。多数朝代来讲作为开国功臣,下场都不是太好,能过个安稳的晚年就已经是万幸了。为何赵普就能同时得到宋太祖和宋太宗的重用呢?赵匡胤开国并没有过多为难各忠臣,只是让他们交出了兵权,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 夷陵之战刘备犯了哪些失误?原本可以避免一场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刘备和孙权兵力相当,但最后的结局却是刘备大军几乎等同于全军覆没,这种结果在三国时期还是比较少见的。况且当时正处蜀汉鼎盛时期,刘备伐吴的决心也让部队的士气达到鼎盛,为何结果却是一边倒呢?这就要看看刘备在夷陵之战上究竟犯下哪些失误了。其实刘备统病的能力和经验不输蜀汉任何一人,出现这样的结果只能说

  • 少帝刘辩怎么死的?董卓为何要废少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少帝刘辩是东汉第十三位皇帝,汉灵帝去世后,刘辩以长子的身份继位。不过刘辩仅仅当了四个月的皇帝,就被董卓给废掉了,而且最后还被毒死。为何刘辩会落得一个如此悲惨的下场呢?刘辩继位时只有13岁,所以朝中大权都是掌握在太后和大将军何进手中,此后朝廷发生了外戚和宦官集团之间的内斗,导致东汉政权每况愈下。最后董

  • 康乾盛世是个笑话吗?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的盛世时期,这些时期我们虽然没有办法真切地体会到,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时代,但是也可以从一些流传下来的文献古籍当中去寻找它们的样子。而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时期,大概就是清朝时期的康乾盛世了,很多人可能都认为,那个时期是清朝高度发展的时期,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为什么会有很多人都认为,康乾盛

  • 曾子杀猪教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孔子的弟子众多,他的思想在当时就有比较深刻的影响力,到了现在更是将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孔子有位弟子,后世尊称他为“曾子”,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他生前有件事情一直为人称赞,那就是“曾子杀猪”。这件事情是一件怎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