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忠贤权倾朝野,为什么斗不过崇祯?

魏忠贤权倾朝野,为什么斗不过崇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076 更新时间:2023/12/21 18:19:45

魏忠贤可以说是相当厉害了,明朝末期也算得上是一手遮天,在崇祯之前,朝廷大大小小的事物基本上都要有魏忠贤过目,而且皇帝也是直接吧所有事物都交给他来做,自己乐得做木工。但是当他一死,崇祯登基之后,魏忠贤就没命了。但是为什么当时权倾朝野的魏忠贤,竟然打不过崇祯,最后还被他斩杀了,这是为何?

魏忠贤得势的时候,权势熏天,他被时人称为“九千岁”,独揽朝政,祸乱四方。而围绕魏忠贤形成的阉党势力,组织庞大,连风光一时的东林党也被击败。一时间,奸人当道,正义难伸,大明帝国由此进入了建国二百多年来最黑暗的时期。

然而,魏忠贤即使再厉害,嚣张跋扈了几年后,随着天皇帝朱由校驾崩,崇祯皇帝继位。他的势力很快就被崇祯瓦解,落得个自尽的喜剧下场。那么,在魏忠贤权势滔天的时候,他为什么会眼看着崇祯继位而不去阻止,最终败亡了呢?其实,这是魏忠贤自己挖的坑,换句话说是咎由自取。

明朝虽然名太监辈出,但是他们手中获得的无上权力,都来自于皇帝。这与汉、唐时期的宦官有很大区别。那个时代,宦官们权势巅峰期间,有操纵帝王废立的能力,其中唐朝的大宦官俱文珍和王守澄,居然胆大到弑杀帝王的程度,可见宦官们手腕有多通天。

而明朝则不同,雄才大略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皇权衰落,不但废除了宰相之职,还制定了许多臣子间相互制衡的手段,将权力牢牢掌握在了朱家子孙的手中。因此,无论是王振、刘瑾,还是魏忠贤,都是靠着阿谀奉承皇帝,才得到了无上的权力。魏忠贤依靠的,就是那位木工皇帝朱由校。

朱由校可谓是古代帝王中的极品,只对木工情有独钟,皇位对他来说,只是能够安心做木工活的保障而已。他也不爱美色,后宫有史上五大艳妃之一的皇后张嫣,他也只是对其敬爱而已,没有多少兴趣。最要命的是,朱由校还不识字,因此魏忠贤能够利用这一点大做文章,把他忽悠得团团转。在朱由校的无能助攻之下,一个史上突出的大太监魏忠贤才得以养成。

为了能够继续作威作福,魏忠贤居然想到了一个狠毒的方法,就是不让朱由校有子嗣。他的想法很简单,朱由校有了太子,如果以后他太聪明的话,就不太好控制。在权力彻底稳固之前,魏忠贤是决不允许此类事情发生的。于是,朱由校的几个孩子,都是不明不白的死去。特别是皇后张嫣,身怀六甲时,被魏忠贤安排人以按摩的名义,巧用手段导致张嫣流产。这些缺德的事情魏忠贤干得非常顺手,而他没想到,正是这种愚蠢的做法,不但得罪了张嫣,还导致了另外一个结果。

这个结果就是一旦天启皇帝突然去世,如果没有继承人,就只能在朱家直系近亲中选人继位,到时候继承人有多大,还轮不到他说了算。事情的发展没有让人失望,天启皇帝兢兢业业做了七年木工后,病倒在了木匠岗位上。

魏忠贤和他的党羽当时就慌了,先是遍寻医生为朱由校续命,结果折腾了半天,找到的灵药仙方灵露引,也就是通俗说的米汤,不负众望的没能挽救朱由校,反而因为拖延了治疗时间,让朱由校病情越来越重。此举失败后的魏忠贤又使出了昏招,准备找几个怀孕的宫女,等到朱由校驾崩,就指定生出的男童继位。然而,恨他入骨的皇后张嫣,拒绝了魏忠贤的威逼利诱,在朱由校面前,力主他的弟弟朱由检登基。

就这样,魏忠贤的努力全部白费,他费尽心机,等来的是聪明绝顶的朱由检。此时的魏忠贤,还想暗中使坏,除掉崇祯。不过张皇后早就见识了他的手段,在崇祯登基时,提醒他不要吃宫中的食物。在朱由检时刻提防之下,魏忠贤难以下手。最后的机会错失之后,魏忠贤迎来的,就是自己的末日了。

所以,在崇祯登基之前,魏忠贤由于被朱由校突然驾崩弄得措手不及,阵脚大乱,没能及时反应过来,而且他还低估了张皇后的能力,最终埋下了败亡的祸根。当然了,对许多人来说,这是值得普天同庆的事情。这样的恶人,古今少有,最终败亡,实在是大快人心。

魏忠贤得势的时候,权势熏天,他被时人称为“九千岁”,独揽朝政,祸乱四方。而围绕魏忠贤形成的阉党势力,组织庞大,连风光一时的东林党也被击败。一时间,奸人当道,正义难伸,大明帝国由此进入了建国二百多年来最黑暗的时期。

然而,魏忠贤即使再厉害,嚣张跋扈了几年后,随着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崇祯皇帝继位。他的势力很快就被崇祯瓦解,落得个自尽的喜剧下场。那么,在魏忠贤权势滔天的时候,他为什么会眼看着崇祯继位而不去阻止,最终败亡了呢?其实,这是魏忠贤自己挖的坑,换句话说是咎由自取。

明朝虽然名太监辈出,但是他们手中获得的无上权力,都来自于皇帝。这与汉、唐时期的宦官有很大区别。那个时代,宦官们权势巅峰期间,有操纵帝王废立的能力,其中唐朝的大宦官俱文珍和王守澄,居然胆大到弑杀帝王的程度,可见宦官们手腕有多通天。

而明朝则不同,雄才大略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皇权衰落,不但废除了宰相之职,还制定了许多臣子间相互制衡的手段,将权力牢牢掌握在了朱家子孙的手中。因此,无论是王振、刘瑾,还是魏忠贤,都是靠着阿谀奉承皇帝,才得到了无上的权力。魏忠贤依靠的,就是那位木工皇帝朱由校。

朱由校可谓是古代帝王中的极品,只对木工情有独钟,皇位对他来说,只是能够安心做木工活的保障而已。他也不爱美色,后宫有史上五大艳妃之一的皇后张嫣,他也只是对其敬爱而已,没有多少兴趣。最要命的是,朱由校还不识字,因此魏忠贤能够利用这一点大做文章,把他忽悠得团团转。在朱由校的无能助攻之下,一个史上突出的大太监魏忠贤才得以养成。

为了能够继续作威作福,魏忠贤居然想到了一个狠毒的方法,就是不让朱由校有子嗣。他的想法很简单,朱由校有了太子,如果以后他太聪明的话,就不太好控制。在权力彻底稳固之前,魏忠贤是决不允许此类事情发生的。于是,朱由校的几个孩子,都是不明不白的死去。特别是皇后张嫣,身怀六甲时,被魏忠贤安排人以按摩的名义,巧用手段导致张嫣流产。这些缺德的事情魏忠贤干得非常顺手,而他没想到,正是这种愚蠢的做法,不但得罪了张嫣,还导致了另外一个结果。

这个结果就是一旦天启皇帝突然去世,如果没有继承人,就只能在朱家直系近亲中选人继位,到时候继承人有多大,还轮不到他说了算。事情的发展没有让人失望,天启皇帝兢兢业业做了七年木工后,病倒在了木匠岗位上。

魏忠贤和他的党羽当时就慌了,先是遍寻医生为朱由校续命,结果折腾了半天,找到的灵药仙方灵露引,也就是通俗说的米汤,不负众望的没能挽救朱由校,反而因为拖延了治疗时间,让朱由校病情越来越重。此举失败后的魏忠贤又使出了昏招,准备找几个怀孕的宫女,等到朱由校驾崩,就指定生出的男童继位。然而,恨他入骨的皇后张嫣,拒绝了魏忠贤的威逼利诱,在朱由校面前,力主他的弟弟朱由检登基。

就这样,魏忠贤的努力全部白费,他费尽心机,等来的是聪明绝顶的朱由检。此时的魏忠贤,还想暗中使坏,除掉崇祯。不过张皇后早就见识了他的手段,在崇祯登基时,提醒他不要吃宫中的食物。在朱由检时刻提防之下,魏忠贤难以下手。最后的机会错失之后,魏忠贤迎来的,就是自己的末日了。

所以,在崇祯登基之前,魏忠贤由于被朱由校突然驾崩弄得措手不及,阵脚大乱,没能及时反应过来,而且他还低估了张皇后的能力,最终埋下了败亡的祸根。当然了,对许多人来说,这是值得普天同庆的事情。这样的恶人,古今少有,最终败亡,实在是大快人心。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诸葛三兄弟为什么效力于三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家族也算是汉末三国时期一个大家族,其中诸葛亮自然是最为人所熟知,而相比他的名气要差一点的,还有诸葛瑾、诸葛诞,很多人知道诸葛瑾在东吴效力,诸葛诞在曹魏,而诸葛亮又在蜀汉,这样看来似乎是他们各自前往不同的阵营,给人一种不管是哪一方胜利,这个家族都会发扬光大的感觉一样。但实际上,他们为什么要做出这样

  • 诸葛恪是一个怎样的人?诸葛亮如何评价诸葛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恪是诸葛亮的侄子,诸葛瑾长子。不过诸葛恪和诸葛亮算是对手,因为和他诸葛瑾一样都在东吴从事。诸葛恪自幼便有“神童”之称,所以成名比诸葛亮还早,孙权病危也是任命诸葛恪为托孤大臣之首,可见当时他在东吴地位之高。不过诸葛恪晚年却遭到诱杀,是被孙峻所陷害,直到孙休继位后才得以平反。

  • 诸葛亮的最后一年为何要杀掉朝中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的前半生躬耕陇亩,韬光养晦,后半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智慧的化身,劳模的最佳代言人,任劳任怨的工作狂魔。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五丈原,萧瑟秋风起,一代名相陨落,徒留千古叹息。今日,正是孔明的忌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诸葛孔明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到底是如何度过的

  • 明朝锦衣卫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还原锦衣卫的各种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以明朝为背景的各种影视剧或者小说,往往都能加入很多悬疑色彩,这也是因为明朝设立的特务机构太多,而且存在感还强。例如大家都听说过的锦衣卫、东厂、西厂,那这次就先为大家讲讲锦衣卫。锦衣卫最早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其目的是为了搜集各种军政情报。后来才改为专门对接皇帝的军事机构,专门负责侦查、审问等,而且连

  • 唐朝贵族最爱哪些外国人?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各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朋友是在看了《唐朝十二时辰》以后才发现,原来早在千年以前的长安城就有很多外国人了,唐朝在当时的开放程度令人感到惊讶。不过当时多数外国人在大唐还是以奴婢的身份存在,他们也是各大贵族最喜欢招纳的对象。其中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最为常见,可能还有不少朋友对这些词语的含义不太了解,那这次就为大家做个简答

  • 赤壁之战后让刘备成为最大赢家,其实是东吴的失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吴蜀联军的主力是东吴,但受益最多的却是刘备,刘备率先入住荆州让孙权一点办法都没有。此后刘备势力更是得到快速发展,取益州夺汉中,最后成为足以和孙权、曹操抗衡的第三势力。有人认为,刘备能在赤壁之战后得到快速发展,这是东吴的失策,怪孙权没能好好限制刘备。这或许是孙权失算的一点,但刘备能够建立蜀汉最

  • 庞统不受孙权重用的时候,为什么不去投奔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庞统因为天生的缺陷,相貌丑陋,所以仕途也比其他人坎坷不少。他去投奔孙权,尽管在后世看来,他的名气非常大,能够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但是当时孙权却一直都看不上庞统,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长得不好看。但是为什么庞统离开孙权之后没有去投奔爱财如命的曹操,却要跟着当时什么都没有的刘备呢?诸葛亮投奔刘备后,欲将

  • 皇太极长子豪格怎么死的?豪格为什么不能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豪格是清太宗长子,满洲正蓝旗人,但豪格并没有获得嗣子之位,而且晚年还被冤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豪格曾率军攻打明朝还有蒙古,为清军入关立下功劳,不过豪格却栽在了多尔衮的手上。豪格曾因中伤多尔衮而被削爵,等张献忠被灭后,豪格又被多尔衮陷害因此被幽静,最后冤死狱中。豪格身为皇太极长子为什么会落得如此地

  • 和珅临死前的诗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和珅一生也是一个奇迹,原本官位不高,但是因为乾隆见他长得好看又博学多才,就让他做了仪仗队的侍从,之后更是平步青云,一生仕途顺畅,几乎没遇到过什么坎坷。但是前期的升迁不代表日后就能有好结果,乾隆死后,嘉庆对和珅可就没有好脸色了直接将和珅抄家处死。而和珅在自己临死之前,留下了一首绝命诗,至于这首诗是什么

  • 秦始皇为什么派扶苏去边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表面上看,秦始皇不满意自己大儿子的仁慈,认为他是妇人之仁,优柔寡断,恨不适合当皇帝,所以把他赶到边疆去,看上去是让自己眼不见为净,但其实很多人认为,这其中别有一番深意,只不过当时扶苏并不能理解,到死也没有领悟到秦始皇的意思。为什么说秦始皇这样做,其实是为了保护扶苏呢?秦始皇在东巡的过程中猝然去世,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