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孙瓒巅峰期有多强大?足以比肩袁绍

公孙瓒巅峰期有多强大?足以比肩袁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802 更新时间:2024/1/19 7:08:28

公孙瓒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实际上公孙瓒也是一位很强大的武将,他曾作用四州,实力足以和袁绍比肩,但公孙瓒的存在感似乎一直不高。《三国演义》中描述公孙瓒相貌俊美,机智善辩,他本出身贵族但因母亲地位不高,所以早年只是当了一名小吏。后来公孙瓒得到涿郡太守的赏识,此后成为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主力。公孙瓒比较好战,所以他和刘虞产生矛盾,最后公孙瓒拿下刘虞并且得到北方四州,至此公孙瓒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期。

东汉末年的历史记载多以枭雄并起为主,像各方诸侯崛起到覆灭、草根刘氏辗转成家又立业等等,而一系列名将与战役则是自古以来为人乐道的谈资。但在东汉末年,北方的夷狄南下侵扰也是切实的历史大事记,如果没有大将阻击,难免胡人入主中原扰乱中华。

而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从北抵御北狄的大将,当属公孙瓒为一最。

公孙瓒即小说中将赵云赐予刘备之人物,在小说中则是明公且为刘备恩人。但真正历史上的公孙瓒,却难以简单评说。

踌躇满志,少年求学多名家授教;威震四方,北狄遇之闻风丧胆

不比曹孟德出于阉宦世家而位卑,也不比刘玄德出于景王世家却了无生计,公孙瓒自是此生尽美,且有名家大士教授于他。少年公孙瓒据史料记载来看,乃是风度翩翩俊逸少年,且出生于贵族世家,颇有宏图大志。

有几点可以佐证之:

第一涿郡太守赏识公孙瓒,将其女下嫁给他。要知道当时公孙瓒一家虽为世家贵族,但其时贵族没落如斯,且公孙瓒为庶出,其母身份低微。即使如此,当时有割据之力的太守仍然将其女下嫁公孙瓒,由此可见一斑。

第二,在太守岳父的极力保举下,年轻的公孙瓒便与刘备共师事于卢植,卢植此乃其时之名士,笔者无需多言,众亦晓之。

除却卢植之外,公孙瓒更有一位名师,名唤刘宽,宗族身世且不论,就刘宽两度出任太尉位列三公之首,便可知晓此人之能。如若公孙瓒无才能,刘宽何以为教?又怎会将其收入门下而教授之。

刘宽收徒全然精挑细选,就其门下子弟而言,王邑、傅燮与魏杰等皆为名士。当然公孙瓒亦为刘宽门下所出之豪杰耳,出师之后北击夷狄之战,大扬东汉国威,也抗击了南下之胡人。就其出击鲜卑来看,便见分晓。

史料记载,公孙瓒率十余骑巡查边境之时,途遇数百鲜卑骑兵。以十敌百显然胜敌无望,但是公孙瓒率十余人毅然决然冲向鲜卑人。最终其以损失过半的代价斩杀鲜卑骑兵数十人,顺利突围,而鲜卑人由此引以为戒,不敢轻易入关。

由此可见,公孙瓒不怕死的勇毅之气着实强悍,这也正是他能成为一方诸侯的关键。此外,青年时期的公孙瓒,仁义礼智信并未全失,公孙瓒初入仕之时拜在太守刘基帐下。其时刘基犯法被发配交州,公孙瓒率人沿途保护刘基,刘甚为感动。而公孙瓒因为德行尚好,被举为孝廉,后任涿县令。

自此,公孙瓒正式踏上了仕途大道。而其仕途之所以青云直上也与边塞诸事有着极大的关联。三战定爵公孙瓒,便是由此而来,所谓三战乃是将公孙瓒培养壮大的三次战事。光和年间边韩之乱是为公孙瓒崛起之第一战。

边章韩遂叛乱于边境,而幽州地公孙瓒为一将 ,故而幽州三千骑兵被统归公孙瓒节制。渔阳张纯之乱是为公孙瓒崛起之第二战,就在边韩之乱时,张纯引诱乌桓叛乱,公孙瓒果断派三千兵追击大破张纯,名威大震乌桓首领归降公孙瓒,而公孙瓒官位直升中郎将,爵都亭候。

两战两胜的公孙瓒,在经历过胜利后迷失了方向,大破张纯追击入鲜卑境内,而且是深入敌后,结果为张纯所败损失惨重。但福祸相依,败阵后的公孙瓒更加被朝廷器重,招拜为降虏校尉兼任属国长史。

道理很简单,如果公孙瓒一味取胜立威,朝廷势必会忌惮,反而失败后受到朝廷隆恩反而会为朝廷所拼命,这也是后世将领与帝王的统兵之术。但就公孙瓒的仕途来说,经此三战便已成天下割据势力,内有精兵外辖制属国,一时无二。

一旦有了势力,自己功绩得到朝廷认可而使自己加官进爵之后,不少将领便会担心一点,那就是有人前来辖制自己同自己抢功劳,更有甚者怕前来辖制自己的官员再立奇功,弥补上自己的不足。而公孙瓒,就是其中的典型。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公孙瓒起之于游牧民族之间,必然会有所遗漏,而最大的遗漏则是没有将张纯缉拿归案。公孙瓒在北方名声大噪,按理幽州应当交于公孙瓒治理,然朝廷却派了刘虞到任幽州牧,这给了公孙瓒不小的打击。

刘虞一到任,公孙瓒成了统兵的将,而刘虞则是治民施政、节制驻军奏报朝廷的帅。正当自己一时无两之际,朝廷派来个节制自己的幽州牧,公孙瓒心情自然好不到哪去,甚至是做出什么过分的举动,也在情理之中。

刘虞到任之后,便派遣使臣前往各游牧部落晓之以理陈述厉害,让他们把张纯交出来。张纯逃走这是公孙瓒的一大硬伤,如果让刘虞就这样说服游牧部落而擒获张纯,公孙瓒将声威大减。于是公孙瓒便展开了谋害主帅刘虞,独自权掌幽州计划。而第一步,就是破坏刘虞的离间之计,阻挠其轻而易举俘获张纯。之前向公孙瓒投降的乌桓首领,听说刘虞到任招降,便派遣使臣前往,公孙瓒沿途设伏击杀……

但大势所趋不容公孙瓒颠覆,张纯门下将其首级献与刘虞,而刘虞因功升太尉,爵襄贲侯,又迁大司马。而一直阻挠刘虞的公孙瓒,却意外沾了刘虞的光,升为奋武将军,爵蓟侯。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将军,公孙瓒开始招兵买马扩展势力,一切都是合理合法。

一百九十一年,黄巾军势力滔天,青州之地的军队准备同黑山军合兵,时统辖雄兵数万的公孙瓒,率两万步兵进击黄巾军,斩首三万。败阵的黄巾军渡河逃走,公孙瓒沿途设伏,渡河一半之时杀出,死者数万,公孙瓒俘虏七万多人,当然是随后入编。

一战大破黄巾军,歼敌数十万,且缴获物资财币无数,公孙瓒声威大震,势力空前青大。而随着公孙瓒的势力逐步强大起来,不少豪杰前来投奔,最为后世孰知的,便是常山赵子龙,即长坂坡救阿斗的赵云。

勾结袁术害刘氏,结怨袁绍势难全;仁义尽失灭刘虞,坐拥四洲复又失

其时,长安的汉献帝如坐针毡,派遣心腹刘和出关,寻刘虞出兵前来迎接自己前往东都洛阳,而刘和即是刘虞之子。刘和涉事较浅,出长安后不久便被袁术所获,年轻的刘和在袁术威逼利诱下将刘协之愿所说与他,袁术能不动心思吗?倘若遵从汉献帝旨意,帅兵前往长安城迎接汉献帝,将其控制在自己手中,到时候挟制天子号令诸侯,谁敢不从?袁术随即让刘和写信给刘虞,让他出兵为后援,自己为先锋赴长安。

刘虞哪知袁术如此野心,连忙遵从。公孙瓒久经沙场,何尝看不出袁术之心?劝告刘虞不得,怕袁术事成之后记恨自己,于是秘书袁术巴结与他。随即派遣其弟率军投奔袁术,让袁术扣留刘和兵马自强,而其与刘虞之间隙,越发明显。

袁术得到公孙越后,让其帮助孙坚攻打周昂,结果公孙越中箭而死,公孙瓒由此记恨袁绍,出兵攻打,随后占据青徐四洲。而此时的公孙瓒势力比肩袁术袁绍,不尊天子令,自封亲信三人各位州牧,势力进一步加强。随后大举讨伐袁绍,血流成河百姓苦不堪言。刘虞见公孙瓒穷兵黩武,于是想制止,不了公孙瓒纵兵越发的肆虐百姓,刘虞出兵十万讨伐。刘虞统兵自是难敌公孙瓒,被公孙瓒大破于庸城,活捉刘虞极其妻子。

此时的公孙瓒越发的目中无人,骄奢淫逸睚眦必报实为公孙瓒之标签。汉献帝降旨刘虞增加封地,令其督统六州,升迁公孙瓒为前将军,爵易侯。意思很明显要保留刘虞,但与刘虞旧怨弥深的公孙瓒怎么可能放过他,诬陷刘虞勾结袁绍称帝,随即逼迫皇帝的使者监斩,刘虞一家命丧黄泉。

自此,公孙瓒占据幽州,坐拥青州、徐州、兖州,权势滔天却是睚眦必报,且不爱惜百姓。善恶到头终有报,时候已到。

自一九五年开始,公孙瓒接连受创。刘虞故吏起兵,联合游牧部落共计数万人讨伐公孙瓒,大破其军。乌桓鲜卑以及袁绍联合刘和伐公孙瓒,大破公孙军队,公孙瓒退居易京。不久之后,公孙瓒兵败袁绍手下,随即自焚。一代奸雄就此没落,但绝无哀怨吊唁之声。公孙瓒死后第二年,早已脱离公孙瓒军队的赵云投奔刘备,屯兵博望。

纵览公孙瓒一生,从年少有为到中年无道,从涿县令到坐拥北方四州,仍然免不了覆灭的命运,探究其原因,无非仁义二字。

正如范晔所言:若虞、瓒无间,同情共力,纠人完聚,稸保燕、蓟之饶,缮兵昭武,以临群雄之隙,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则古之休烈,何远之有!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元载为什么要贪污胡椒?抄家时被发现藏有64吨胡椒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元载是唐朝中期宰相,其实元载前半生的经历还挺励志的,他出身贫寒,靠自己的实力考中进士,一步步成为宰相。可惜元载得志以后便开始独揽朝政,排除异己,最后是被唐代宗给治罪。唐代宗抄元载的家时,竟然在他家发现了八百石胡椒,也就是64吨,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元载为什么要在家中藏这么多胡椒呢?其实胡椒在当时是一

  • 韩信排兵布阵有何特别之处?其实他还是一位数学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韩信作为初汉三杰,刘邦能击败项羽要数韩信功劳最大。韩信的带兵能力甚至是在项羽之上,我们也都知道韩信的军事才能究竟有多厉害,那在实战中韩信使用的兵法到底有何特别之处呢?实际上韩信有着很强的临场应变能力,而且执行力同样出色,所以往往能出奇制胜。韩信在数学方面的天赋也不低,这次就为大家讲一个关于韩信排兵布

  • 如果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蜀国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落凤坡庞统死了,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毕竟庞统虽然长得很丑,但是才华却非常高,与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并且是“得一可得天下”的重量级人物,却没想到在落凤坡惨死,若非如此,庞统必然能够在三国时期有很大一番作为。不过,如果当时字落凤坡死的不是庞统而是诸葛亮,那蜀国未来又会怎么样呢?这

  • 楚文王有哪些功绩?曾最早创立县制还击败数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楚文王是楚国第二位称王的国君,他在位一共12年,虽然时间不长但却帮助楚国进一步称霸。楚文王曾击败罗、邓、申等国,并且迁都于郢,加强楚国和中原各国的竞争性。而且楚文王还是最早推行县制的国君,打破周朝百年以来的分封制,也为其他诸侯国提供了新思路。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楚文王在位期间都有哪些功绩,他又是如何一步

  • 为何北齐王朝被称之为禽兽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中国曾经有过好几次的大分裂时期,南北朝就是其中之一。当然了南北朝也是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在这次分裂过程中,通过改革,少数民族得到了汉化。不过这一时代在历史上的标记并不明显,之所以造成造成这一情况主要就是因为南北朝时期的几个国家都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甚至还有一个国家被称之为“

  • 武则天触碰唐太宗禁忌,为何唐太宗还绕她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野史《朝野佥载》中,曾提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民间得到一本预言书,上面写着唐三代皇帝后,会有女武称王。这个女武相信大家都知道是谁,她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不过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并不能得到保证,而且有着很大马后炮的嫌疑,毕竟这种预言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不小心就会掉脑袋。不过这要

  •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什么意思?这句话谁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说的是朱元璋,意思是我本是淮右的一介百姓,天下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用呢?不过这句话出自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并非是朱元璋本人说的。不过朱元璋能从一介布衣,做到明朝开国皇帝,等他看着自己的江山应该也会有种天下舍我其谁的雄风。其实朱元璋早年的经历十分

  • 晋朝开国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要立白痴儿子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晋朝的皇帝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话说的,其实这个朝代历史书上也没有多少记载,如果对这个朝代有了解的人也会发现,那就是这个朝代真的太让人愤恨了,但是不管怎么恨,过去的历史就让他过去吧,那么有的人问了,今天想知道晋朝的开国皇帝是谁?而且话说开国皇帝还立了一位白痴儿子当皇帝,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就着

  • 宋朝皇帝有多憋屈?宋太祖想买东西还要审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在古代算是一个比较令人羡慕的朝代,虽然对外实力给人的信心不足,但内部各方面还是蒸蒸日上的。宋朝无论做什么都很讲规矩,也有着严格的流程把控,就连皇帝也不能例外。宋太祖想买个东西也要经过层层审批,这放在其他朝代可能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所以这次就为大家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开国皇帝一般都会树立自己的威严

  • 如果关羽投降曹操,能在曹操阵营排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一直都很希望关羽能效忠自己,当关羽不得不暂时待在曹操手下的时候,曹操对他的态度也是非常好的,关羽也算是在报答曹操,但是他却始终都不肯完全效忠曹操,最终还是离开了,继续投奔刘备。这可以看做是关羽对刘备的忠心,那么,如果关羽真的留下来,留在曹操的阵营,那么他又能够排在第几名呢?曹操阵营能人辈出,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