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皇帝有多憋屈?宋太祖想买东西还要审批

宋朝皇帝有多憋屈?宋太祖想买东西还要审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72 更新时间:2024/2/5 5:39:51

宋朝在古代算是一个比较令人羡慕的朝代,虽然对外实力给人的信心不足,但内部各方面还是蒸蒸日上的。宋朝无论做什么都很讲规矩,也有着严格的流程把控,就连皇帝也不能例外。宋太祖想买个东西也要经过层层审批,这放在其他朝代可能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所以这次就为大家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开国皇帝一般都会树立自己的威严,但赵匡胤却偏偏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就解决了一件棘手事。可能他的这种性格也影响了宋朝发展的基因。

时间发生在北宋初年,故事的主人公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

这天老赵知道了后宫要补充一批熏笼(这玩意咱们大家肯定都用过,就是放在炭盆上的竹罩,可以用来烤火、烤衣服等),老赵一看自己用的也是时候更换一批了,于是赶忙吩咐采买机构给朕也买几个,朕手头上的都用旧了,换一批新的来!

结果左等右等等了少说好几天熏笼连影子都不见,赵匡胤这下生气了,莫不成在晃点朕?于是便吩咐了采购人员前来询问。

赵匡胤气势汹汹的询问为啥买个破熏笼要这么久?采购人员则一脸无奈的说咱们后宫如果要购买日用品,首先要给尚书省打报告,要是尚书省同意了呢,就把这个报告下发给本部,本部要是同意了呢,在下发到本曹,本曹觉得OK没问题下放到本局,而本局做好预算再上奏到本曹,就这样层层下放在逐级上奏,最后经过宰相批准才能够拨款采购进贡给您哪,这层层叠叠的部门下来最快也得好几天—“经历诸处,行遣至速须数日”。

也就是说老子身为天子买个熏笼还要经历一次U型的审批流程(从尚书省到本局,再从本局到宰相,但凡以上步骤有哪个不长眼的不同意,得,全抓瞎)。赵匡胤听了这繁琐的步骤大怒,说是哪个王八蛋设置的鬼条约来坑我!

左右说要不您问问宰相吧!赵匡胤大袖一挥,把那个赵学究给我喊来!

赵学究是谁?就是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赵普乃是赵匡胤的发小,不过赵学究可不是夸赞赵普学识渊博恰恰是讽刺这货肚子里没多少墨水,毕竟赵普和赵匡胤一样都是野路子出身,赵匡胤曾经是大头兵而赵普是小吏,赵普虽然聪明但学识上实在是不过关,所以等赵匡胤当了皇帝提拔赵普当了宰相并对他说,这当宰相可和以前当我的书记官不同,你得多学习。于是赵普经常回家了就发奋读书,太祖就给他取了这么个绰号。“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箧取书”

等到赵普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赵匡胤劈头盖脸就质问他:“当年我还是平民时只要几十文铜钱就可以买个熏笼,现在贵为天子了为买个熏笼还等了这多天?”

赵普一摊手:皇上,没办法,这是条例所规定的呀!

赵匡胤好不容易压下的怒火又爆发了,这是什么狗屁条约?赵普你小子玩我是吧?

赵普赶忙解释:“陛下,这条约不是为了您设置的,这是为了您的后代子孙所设,您想想,如果是您的子孙花钱大手大脚,这个程序能够有效的阻止和预防啊!”

也就是说,在赵普看来皇家采买东西和民间百姓不同,老百姓花自己的钱,买了也就买了,但皇帝不一样啊,您花的是天下人的钱,而且皇帝又掌握着这至高无上的权力,如果微臣我不设置这样繁缛复杂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您,减少您的预算和花销,那要是以后出现了败家子花钱大手大脚该怎么办?

赵匡胤听了沉吟一番说:“此条贯极妙!若无熏笼是甚小事也!”

啥意思?也就是说老赵认可了这套繁缛复杂的规矩,对他的这种限制欣然接受!于是从赵匡胤开始,宋朝破天荒的执行了这样的一套宫廷制度:皇家采购日用杂物、增加生活预算必须要和外朝的大臣们商议,得到了大臣们的批准同意后才能够正确执行.......咱们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偏偏宋朝皇帝们买点东西还得看文官们的脸色,这皇帝当得也有够寒酸的!不过看到这里您是否觉得宋朝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了现代文明的雏形了呢?我是感觉宋朝皇帝倒是很像现在的总统,虽大权在握,但却多有限制。

所以尽管皇帝仍然权势至高无上,但有宋一朝除了末年的宋徽宗作死,其他皇帝们的生活用度很是受到宰相和御史们节制的,咱们说几个惨点儿的皇帝:宋仁宗时妃嫔们希望皇帝给她们加工资,仁宗皇帝答应了,还亲自下发了奏疏,妃嫔们高高兴兴的谢恩退下,结果到了发工资那天大家气急败坏的说御史和有司衙门把这道指令给退了回来说不合适,他们不执行!(“至给俸日,各出御笔乞增禄,有司不敢遵用,悉退回。”)

仁宗皇帝也无奈的笑了笑:“哦,原来这样是不行的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堂堂的皇给自己的女人们加工资还被驳回,这皇帝当的也忒失败了吧!(“诸嫔群诉,且对上毁所得御笔,曰:‘原来使不得!’上但笑而遣之”)

这还没完,宰相们对皇帝审查严格到了什么地步?人家女人涨工资你们要管,皇帝送礼也要管!有一次仁宗皇帝想把内廷的物品赏赐给做法事的和尚(其实都不是什么稀罕物,就是一疋紫罗,也就是紫色的丝绸),和尚们欢天喜地的谢过皇上,结果仁宗皇帝叮嘱和尚们说你们把紫罗藏在怀里偷偷地带出去,不要让别人看见了,不然那些谏官宰相又要在朕耳朵边上嗡嗡叫了。(“来日出东华门,以罗置怀内,勿令人见,恐台谏有文字论列。”)

皇帝动用自己的钱去赏赐给别人还搞得跟做贼一样,仁宗皇帝也真是太可爱了!

从这些让我们又好气又好笑的故事背后还隐藏着这样的一个事实:在宋朝,规章制度比起皇帝的权威要更加重要,即使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也要老实遵守。而宰相呢?既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还得充当皇宫的大管家(对于主人不合理的要求予以拒绝)。而正是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北宋灿烂的经济文化拉开了序幕。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如果关羽投降曹操,能在曹操阵营排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一直都很希望关羽能效忠自己,当关羽不得不暂时待在曹操手下的时候,曹操对他的态度也是非常好的,关羽也算是在报答曹操,但是他却始终都不肯完全效忠曹操,最终还是离开了,继续投奔刘备。这可以看做是关羽对刘备的忠心,那么,如果关羽真的留下来,留在曹操的阵营,那么他又能够排在第几名呢?曹操阵营能人辈出,文有

  • ​房玄龄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和李世民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房玄龄是唐初著名大臣,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房玄龄十八岁便举进士,此后投靠李世民,成为李世民的左臂右膀也是秦王府最得力的谋士之一。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房玄龄也有参与策划,而且还立下首功,可以说李世民能成功坐上皇位,房玄龄功不可没。但李世民却又多次劝说房玄龄告老还乡,这又是为什么呢?房玄龄和李世民的

  • 清王朝为何又被称之为“狄夷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顺治元年,多尔衮率领着满洲八旗军队入关,之后定都在了北京,统一了中原地区,开始了女真族的统治,后来更名为了满洲族对中原大地的王朝统治。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民族,满洲族发展至今,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总人口大约为1068万,仅次于壮族人口总量,位居第二。和金国、元朝一样,清朝的统

  • 韩信被杀后萧何说了什么?韩信萧何真实关系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一生的高光时刻和悲惨结局都离不开萧何,可能这时韩信幸运的地方,也是悲哀的地方。很多人不懂萧何既然月下追韩信,为什么又要帮助吕后除掉韩信呢?其实萧何当年追逐韩信,也是看中了韩信的潜力,他并不是在帮韩信而是在帮刘邦,或者说在帮自己。刘邦能赢自己就能活,

  • 秦穆公为秦国崛起做出了哪些贡献?其影响不输秦孝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早年只是东边的一个弹丸小国,还经历过数次亡国危机,但最后都活了下来。可能都数人觉得秦国的转折点就是在秦孝公上位后,弃用了商鞅推行变法,这才使得秦国逐渐强盛起来。实际上秦孝公能够这个机会也要感谢秦穆公,他才是改变秦国格局的重要人物。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时期曾击败晋国、灭梁国、芮国等,而且还

  • 唐朝时期的唐话在汉语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一段高峰期,现在不少的年轻人都非常喜欢唐朝的文化,甚至还一度引起了研究唐朝文化的风气。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唐朝的国力达到的了顶峰,各方面都是位居世界前列,而且这对周围的国家也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日本了。实际上唐朝能将自己的文化输出到别的国家,也是因为

  • 晋朝最后为何落得人亡族灭绝?这其中有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晋朝,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一个维持了152年的王朝,而且还分成了两个阶段,西晋与东晋。这其中西晋维持了50年统治,东晋102年统治。事实上最为我国的大统一王朝来说,晋朝其实是非常窝囊的,仅仅只是在司马炎从建立王朝到他去世的这短短24年期间,晋朝是统一且强大的,并且还缔造了晋朝时期

  • 努尔哈赤为什么叫野猪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在现代人看来,“野猪皮”这种称呼,对一个人来说就是一种侮辱了,“猪”在现代本身就自带骂人的效果,不管组成什么样的词,总是会让人很不高兴。但是,对于努尔哈赤来说,他却有一个外号就叫做野猪皮,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者,征战无数,怎么会有野猪皮这样一个外号?野

  • 曹操杀掉杨修后杨彪作何反应?杨修究竟因何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还有很多朋友不太理解曹操为什么要杀掉杨修,对其中的原因也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解读。杨修虽然性格刚强,但的确是一位才子,他的死因恐怕也没那么简单。等曹操处死杨修后,曹操看到杨彪还上前询问杨彪为何如此憔悴,这一举动也是显得有些假惺惺。那杨彪是如何回应的呢?这次给大家讲讲背后的轶事典故,最后也是让曹操感到无地

  • 秦始皇在位期间为何无人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秦始皇,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在春秋战国这个天下大乱的时期,周天子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周朝这个时期已经没有能够控制各路诸侯国的实力了,而这个时候都是各路诸侯国割据一方,其中就包括秦始皇的祖先,秦国的君王。在这个战乱纷飞的大分裂时期,秦国是经过了好几代君王的努力才到秦始皇的时候统一六国。就这样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