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为什么建议秦始皇焚书?他的建议是否正确?

李斯为什么建议秦始皇焚书?他的建议是否正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359 更新时间:2024/1/19 11:39:34

后世很多人都会认为,秦朝的暴政,无不与秦始皇这个“暴君”有关系,尤其是在很多课本里面,会直接用暴君来称呼秦始皇,而能够说明这一特点的,就是非常有名的“焚书坑儒”。但是,随着对历史的了解的增多,很多人也逐渐明白,这一段的历史,可能并不像很多普通人认识的那样,充满残忍的暴力。“焚书”这件事情是李斯对秦始皇提出来的建议,那么,为什么李斯他要提出这样的建议,这对当时究竟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焚书坑儒”其实是两件事情,“焚书”一件,“坑儒”一件。

“焚书”,很多人可能以为,秦始皇下令烧毁的是民间的一切书籍,其实不然,当时只是毁掉了除却农家、医学、墨家等这种具有实用性的书籍,毕竟这些对于百姓来说,远比那些之乎者也更加重要。但是,这件事情不可能没有起因,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焚书事件呢?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看似表面上的统一,实际上,六国王室仍旧存在于世上,他们无时不刻不在想着推翻秦朝恢复自己往日的荣光。毕竟,如果你作为一个国家的王公贵族,某一天自己的国家被另一个国家攻灭,你难道不恨,不会想要暗自积蓄实力,有朝一日复辟吗?所以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想要守护好这得来不易的统一,换做是谁,都不会希望有人趁机闹事。

事实证明,六国的确在积攒实力,大泽乡起义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全数复国。秦国数代人,百余年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

秦始皇统一之后,力排众议,实行郡县制,时间已经有了八年。想想看,如果一项新制度让人们觉得不满,会在什么时候闹得最凶?当然是制度出台的时候,可是,郡县制在全国推行已经有了八年时间,如果算上从商鞅开始秦国就实行的县制,那就是一百三十多年,这个时候却忽然冒出来一个儒生淳于越,上书要求废除郡县制,恢复到以前的分封制,你难道认为这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吗?

淳于越的背后,必定是有着六国的某种力量在支撑,才让他有这样的胆子和底气。但是,建议推行郡县制的李斯,可不是什么容易对付的人,他此时官至丞相,背后还有真正有权力把郡县制推行下去的秦始皇,于是,两方必定会吵得不可开交。

聪明如秦始皇,能够完成统一霸业,自然也能看得透分封制的陈旧。他虽然没有经历过后世,但是我们却是知道的,汉高祖刘邦、晋武帝司马炎,都多多少少采用了分封制,之后呢,全都是战乱,尤其是司马炎,还差一点断送了汉族人的血脉,秦始皇看不到这些,但是他看得到周朝,秦国就是周朝的诸侯国,最后取而代之,他太明白分封制到底有什么可怕之处了。

李斯也明白,所以他提议,烧掉那些会干扰统一的古老陈旧的思想,禁止以私学来非议朝政。说实话,这些举措,换做是哪一个开国皇帝面对秦始皇的处境,都会这样想,只不过他们没有面对,而史书又是后世所写,谁会去替前朝说好话?而且,秦始皇焚毁的也只是民间藏书,官方藏书自然都还保留着。

回过头来,再说焚书,如果真的是把所有书籍全部焚毁,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上古典籍难道是外星来的?儒家思想仍旧是主流,现在的每一个读书人都是儒家弟子,不管是否承认。孔子是圣人,他的言论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仅凭这一点,已经足以说明,所谓的“焚书”是多么残暴的一件事的言论,本身就是非常不负责任,不看事实,不讲实际的话,实在是可笑。

鲁迅,近现代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现在的很多文人都对他十分尊敬,他对于焚书坑儒这件事情有自己的批判,在他的《华德焚书异同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德国的希特勒先生们一烧书,中国和日本的论者们都比之于秦始皇。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的思想的……但是结果往往和英雄们的豫算不同。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却偏偏一部也不剩。

鲁迅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更何况,就算是《史记》,也只是提到了焚书,“坑儒”的真实性很低,也许只是因为秦始皇坑杀了一批因为自己没能完成秦始皇派出去的任务,四处诋毁秦始皇言论的方士。

所以,焚书是必然的,就和后世同样使用郡县制一样,都是必然发生的。至于是不是李斯的建议,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秦始皇自己有所判断,千古一帝的名头,绝不是白叫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斯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胡亥杀的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李斯是秦朝时期的丞相,在秦朝建立之后,帮助实行各种政策制度,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书法家,后世文人非常喜爱的小篆字体,就是李斯在之前字体的基础之上创造出来的。可以说,李斯对于秦国的功劳非常之大。但是,在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登基,李斯却被自己亲手扶持登上皇位的胡亥处死了。这是为什么,胡亥为何要这样对待

  • 周昭王是怎么死的?为何会死在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西周王朝的第四位君主,周昭王姬瑕,他的名气当然和他的长辈们没法比,甚至连周幽王都比他有名。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无非就是一个原因,他的事迹不出名。历史上的君王,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要事情足够出名,就不怕这个人不出名。但是,尽管名气不高,毕竟是一代君王,而且还是在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治世成康之治之后的第

  • 蒙恬死时是什么罪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蒙恬,不仅仅是战国末期秦国的将领,还是一名忠于秦国的将领。蒙家从蒙骜开始,到蒙武,再到蒙恬蒙毅兄弟,三代人效忠秦国,各司其职,可以说从来都没有想要被背叛秦国。秦国主君大概也非常庆幸,能够得到这样忠心耿耿的将领,毕竟换做是谁,都对这样的臣属心存好感。然而,蒙恬最终却被小人赵高所害,逼到了生命的尽头,那

  • 百家争鸣究竟有多少家?代表人物又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会说“百家争鸣”,现在很多时候指的是要让各种学说都有自己的发展余地,然而最开始指的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各路思想碰撞在一起所形成的思想大发展的局面,并且,“百家”之说也没有一点夸张,这种情况历史上确实是非常少见。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

  • 孙坚为什么要依附袁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孙坚,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割据的诸侯,也是后来东吴政权的奠基人。袁术,同样也是割据的诸侯,单从这样的介绍来看,似乎孙坚和袁术应该都有属于自己的势力,顶多就是一个强大一个弱小的区别,完全看不出来为什么孙坚还需要衣服袁术才能成事。那么,为什孙坚要依附袁术呢?袁术也不是那种非常有能力的人,为什么孙坚要选择他?

  • 周武王灭商竟然只用了一天?他是怎么办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武王伐纣,这段历史很多人都听说过,还有专门为此写作的各种古典神魔小说、现代翻拍的影视剧,尤其是整日坐着钓“鱼”的姜太公姜尚,更是成为后世人心中神一般的人物,更是有“奇门遁甲”这样能够让普通人搅和得脑袋爆炸的神作。然而真实情况下,当然不可能出现那么多神仙

  • 白起死后葬在哪里?他的墓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员大将,也是后人评出的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关于白起,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他“坑杀赵国俘虏四十万”的事迹,但是,赵国与秦国素有仇恨,如果白起那一仗打输了,赵国俘虏了秦国四十万大军,赵国又会怎么对待他们呢?然而,这样一个大将,最终却没能得到善终,被当时的秦王秦昭襄

  • 和唐僧成亲会有什么好处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西游记》里面,唐僧可以说是一个香饽饽了,不管是想要吃他的,还是想要和他成亲的,这样的妖怪可以说是大有人在,而很多妖怪也都只是冲着这两个目的。吃唐僧肉可以获得长生不老,这一点我们也是知道的,但是那些想要嫁给唐僧的女妖怪们,又是怀着什么样的目的呢,难道只是图唐僧长得好看?和唐僧成亲的话会获得什么样的好

  • 观音为何摘下小白龙的明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的故事里面,小白龙原本作为西海龙王三太子,因为罪责而被贬鹰愁涧,吃掉了唐僧的白马,观音来此点化小白龙,让他做了唐僧的脚力白马,驮着唐僧西天取经。然而在这里有一个细节之处,观音取下了小白龙的项下明珠,小白龙因此才锯角退鳞,化成了白龙马,而观音的这个举动,看起来只是拿走了一颗明珠,但是这颗明

  • 蜀国和魏国打仗的时候,吴国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看似是一种三足鼎立,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局面,但实际上几方之间必定是存在争斗的,一时的稳定并不代表永久,天下大势总归是要合在一起的。但是,我们发现,好像经常就是魏国与蜀国之间存在战争,基本上没有吴国什么事,偌大一个国家简直快要被遗忘掉了。历史上吴国真的是什么都没做吗,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