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传统汉服都是交领右衽,汉服右衽和左衽有什么区别?

传统汉服都是交领右衽,汉服右衽和左衽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699 更新时间:2024/1/10 18:47:38

关注汉服化的朋友们可能会心存疑虑,为什么我们的大多数传统汉服都是交领右衽?右衽是怎么个穿法?右衽和左衽有什么区别?让我们来谈谈今天汉服右衽的起源和意义。

衽,本义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相反称左衽。在古代,中原汉族的服装是衣襟向右,“右衽”被称为中国习俗,“左衽”一般指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服饰。在某些历史时期,汉族受外国民族的影响(如春秋战国、五胡乱华时期等),也有左衽的情况。

近年来,汉服的复兴越来越受欢迎。首先,我们应该感谢那些为汉服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尽管有不同的声音,但这种文化仍在不断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穿着汉服出门,把古老而美丽的汉服带到世界各地。

然而,当很多人理解汉服时,就会产生这样一种误解,虽然影视剧中的古装是汉服,但许多古装却无法与汉服相比。它们大多在汉服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设计和特色。最大的区别是汉服有自己的一套体系,不会像古装一样改变,但他们也有共同点,那就是交领右衽。

“交领”指的是领口的交叉点,呈“Y”形,而右衽指的是衣襟向右边掩。众所周知,和服和韩服是从汉服演变而来的。虽然这些衣服有一些不同之处,但我们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它们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有交领右衽的特色。

为什么汉服必须要右衽?孔子曾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这意味着,如果管仲不帮助齐桓公抵抗入侵,那么我们现在都是披发左衽了。

除了表面的意思,这个短语揭示了一个信息,即右衽代表中原,但在汉服诞生之初,没有人要求左衽或者右衽。因此,右衽的原因必须追溯到过去。

仔细观察汉服,会发现汉服靠衣带固定的,没有纽扣和拉链。历史上,任何与人类生活习惯有关的东西都是基于人类的需求。有时他们会面临选择,但他们总是选择最顺手最容易的。

以汉服为例:无论是把腰带系在左边还是右边,我们可以想象,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右边更方便。中原是一个农业文明。如使用左衽,则会使右侧身体收紧,这不利于工作。因此,汉服的右衽是因为人们的选择。

在古代,中原人捍卫权利,所以他们习惯于右衽。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右衽成为中原人服饰最突出的特征,甚至成为一种象征。在尊攘夷的儒家思想上,“左衽”甚至被认为是中华文明衰落的标志,许多古代被征服的诗人都会使用它。

历史上,中原文明一直排斥左衽。虽然在清朝出现后一度中断,但汉服文明并没有停止。一些人试图复兴汉服,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失败了。随着汉服热的兴起,一些不懂汉服的人有时会因为使用汉服时粗心地“左衽”而被嘲笑。这在古代是禁忌的。这不仅是一种侮辱,也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因为死人才是“左衽”,或者落后的异族是“左衽”。

以前曾听一位外国教授分析中国。他说,中国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与西方民族国家完全不同。中国的基本文化是以道教为基础的。道教强调天人合一,包容性强,从上到下都是亲如一家。正是这样,中华文明将继续下去,创造“万邦来朝”的局面。

古代汉族人的衣服之所以能捍卫“右衽”,也有一些原因。从哲学角度看,“右衽”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从医学角度看,“右衽”更能体现中医阴阳基本理论;从礼仪的角度来看,“右衽”与中国古代礼仪中“吉事尚左”的思想是一致的;从生活习惯来看,“右衽”服饰更符合汉族人日常生活的便利要求;汉代“右衽”在历史上的消失与历代“改服易制”活动有关。可以看出,“右衽”与中国传统服饰和汉族服饰的标准形式一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可以看出中国服装文化的繁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末年,吴王杨行密装瞎隐忍三年之后才成功掌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古人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我国古代,皇帝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在本国内拥有着最高的权力,掌管着天下臣民的生杀大权。但是在历史长河中,并不是每个皇帝都能掌控这个权力。在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皇帝为了保命装瞎三年,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在他的眼皮底下与别人

  • 太康之治是哪个皇帝开创的,有哪些政治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太康之治是晋武帝司马炎一手开创的,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是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登上王位之后,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并且灭掉了东吴,统一了全国,最终迎来了太康之治,也称为太康盛世。司马炎为缓解之前的压力,采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策略。他改善制度,颁布律法,任用人才

  • 古代大臣被处死后,小妾一般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古代中国允许一夫多妻制,古代女性没有地位或权利。男人可以娶许多妻子,但是女人只能忠于丈夫。而且,他们还必须实现“三从四德”。当他们嫁给某人时,他们将终身跟随丈夫,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1、连带处罚我们经常在电视连续剧中看到,如果大臣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么皇帝就会下令

  • 上官婉儿墓里为什么没有遗骨?答案就在墓志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上官婉儿,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吧,不论是在影视剧中还是玩的游戏当中吗,经常能碰到这个角色。在历史上,上官婉儿是武则天的左膀右臂,才华出众,长的也是极为美丽的,可以说就是武则天的女宰相了。后来在武则天晚年期间,李隆基发动了宫廷政变,上官婉儿就同韦后一起被诛杀。史书中并未记载上官婉儿死后下葬的位置,

  • 新疆火焰山发现5具干尸是怎么回事?清朝僵尸真的出现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提到僵尸,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林正英所主演的那些关于僵尸的电影了,什么《僵尸先生》、《一眉道人》、《僵尸至尊》等等。电影里的僵尸出现的时候都是突然从土里或是某些地方突然蹦出来,力大无比,所以当时很多人看了之后都会非常害怕也有什么东西从土里一下子蹦出来。再就是,电影当中的僵尸形象就是穿着清朝的官

  • 南明比南宋条件更优越,为什么却迅速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长河中,很多盘踞北方的政权,一旦首都失陷就喜欢往南方跑,南宋与南明都是如此。比如永嘉之乱以后,司马睿在王导的帮助下于建康重新建国;比如安史之乱,叛军在攻占长安的前一刻,唐玄宗率领大军一路南下前往川蜀;还有靖康之役后,康王赵构泥马渡南江,设临安为行在,隔长江与金国对峙。再有就是大顺军攻克北京,崇

  • 东汉末年频繁出现大规模瘟疫,原因和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瘟疫在现代人看来也仍然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传染病,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得了这种病的人,只能等死。其他的王朝隔了很久才可能会发生一次大规模的瘟疫横行。而东汉末年几乎每隔两三年就会发生一次大规模的瘟疫,死伤无数,却依然拿不出任何有效的治理方法,百姓人心慌慌,那到底是为什么造成了东汉末年大规模瘟疫频发?瘟疫频

  • 周瑜的军事才能怎么样,在正史中属于一流水平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瑜亲跨马櫟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三国志南郡之战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虽然败北,却依然占据荆州地区,孙刘联军准备乘胜夺取荆州,曹操命令曹仁、徐晃等留守江陵,乐进留守襄阳,自率军队北还,江陵和襄阳其实都是属于南郡,留下三大名将镇守,

  • 古代的侯爵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权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侯爵在古代是一种贵族头衔,而现在公民人人平等,所以没有与其对应的官职。侯爵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侯爵为“超品”,即为超过一品之意。只授予皇亲国戚与极少数功臣。自中国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侯爵,是周朝封建五等爵的第二等。一些邻近国家受中国影响也以此为爵位名。欧洲中世纪以后,在中

  • 一代名将哥舒翰投降安禄山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哥舒翰,复姓哥舒,要说这个姓可不多见。他是唐朝名将,文武双方,可是立下过大功的人,尤其是在对阵吐蕃的时候,屡次获胜。唐玄宗对他倒也不错,还封他为西平郡王,这待遇已经不低了。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焦头烂额,想到了哥舒翰,于是让他领军二十万,赴潼关拒敌。皇帝对他是寄予厚望的。当时叛军队对潼关发起一次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