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包拯的墓是被谁盗了?具体在哪里?

包拯的墓是被谁盗了?具体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567 更新时间:2024/1/19 1:42:39

若说包拯,必定是无人不知,他现如今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已经固定了下来,黑脸月牙,但是却一生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包拯死后,他的墓一直都保存得好好的,就连盗墓贼都不会去光顾,这已经是盗墓者的一条规定。那么,为什么盗墓贼不会去偷包拯的墓?包拯的墓后来还是被盗,这件事情又是谁做的?

包拯包希仁,合肥人,是北时期的一位名臣。他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廉洁公正,达到了铁面无私的地步,面对强权富贵也毫无惧色,替百姓鸣不平,这样的官员才会为百姓爱戴,即便是已经离开人世,百姓的心中仍旧有他,民间还是有非多关于包拯的传说。

真实的包拯,其实一点也不黑,但是在民间的传说当中却有着“黑炭”的外号,原因也就在于百姓们对于包拯形象的二次塑造。毕竟,如果说包拯是一个白脸书生,先不说与人们心中的固定形象相去甚远,单单是坐在大堂之上,哪一个会更具有威慑力呢?自然是黑面的形象让人感觉更加厚重。

在戏曲作品中,我们知道,“白脸”是奸臣的代表,比如曹操,但是包拯不是啊,尽管他本人不黑,但是为了与奸臣进行一些区分,包拯也就成为了黑脸,而且在额头上还有一个月牙的形状,颇有“代表月亮消灭你”的意趣。如此一来,本是白脸的包拯,就这样成为了一个黑面的形象。

1062年,包拯突然病逝,享年六十四岁,为此,宋仁宗亲临吊唁,还为他辍朝一日,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因此后世也有称呼包拯为包孝肃的。

有传说包拯因为生前得罪了很多权贵,活着的时候还不怕,但是死了却总会有一百种方法被搅得不得安宁,于是包拯临死前做了安排,为自己准备了二十一口棺材,同时从各个城门抬出,如此一来,就不会有人知道自己到底被埋在了哪里。

这一个情节类似于曹操的“疑冢”,在小编看来并不可信,完全是民间传说罢了。不过若说盗墓贼定下规矩,不去盗窃包拯的墓,或许还有几分可信度,盗亦有道,因为他们也对包拯心生敬佩,这样一位廉洁奉公的好官,又怎么可能会去打扰他的长眠?然而包拯墓最后还是被盗了,这是怎么回事?

包拯死后,他的灵柩由女婿护送回合肥,墓地在公城乡,然而后来金兵入侵,合肥也被贡献,包拯墓被破坏,随葬的器物大多数都被盗走。金兵对于那些痛恨的高官的墓葬,盗掘更是变本加厉,尽管在后来的考古发掘过程当中的确发现了疑冢,但是民间传说的二十一口棺材,就有些夸张了。

包公墓园后来也被重新修建,1987年从安徽合肥市肥东县解集乡包村迁至包河东南畔,遗留下来的包公的遗骸,15块被保存在省博物馆,另外的20块,都被放在了包公墓园的棺木当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陆逊火烧连营的过程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夷陵之战的起因,就是关羽被孙权所杀,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由,征讨东吴。孙权先是向刘备求和,然而刘备断然拒绝,无奈之下,孙权一边向曹魏求和,以免曹魏趁火打劫,另一边就派遣陆逊应战。这个陆逊,在此之前似乎没有什么战绩,很大程度上是吕蒙的主意,他认为陆逊思虑深远,足以担负重任,但是最好先把他“隐

  • 程普为什么看不起周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程普,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三朝元老”了,他是汉末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这样的资历,放在整个东吴的将领当中,也是最年长的,所以大家也都尊称他为“程公”。程普虽然喜欢结交士大夫,但是唯独对一个人看不顺眼,那就是周瑜。这就很奇怪了,

  • 白骨精前两次是怎么逃脱的?为什么第三次被打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西游记》里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可以说是非常经典的了,白骨精变换成一家三口的模样,分别想要去诱骗唐僧,想要吃掉唐僧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但是没想到三次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可不是什么会怜香惜玉的人,直接一棒子就把白骨精打了。但是,为何白骨精前两次都逃脱掉了,但是第三次却没能逃掉,最终被孙悟空打死了呢?她

  • 灭法国王为什么要杀一万个和尚?是受了蛊惑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应该都还记得在《西游记》里面,有一个要杀掉一万个和尚的国王吧,这就是灭法国王。因为在唐僧他们到来之前,已经杀了9996个,刚好还差四个,他们来了只能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否则就会被国王抓走杀掉。但是这一段情节其实很奇怪,为什么一个国王要杀掉那么多的和尚,他与和尚之间有什么渊源或者仇恨吗?灭法国王

  • 春节的时候卑幼者拜年叩头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拜年的习俗怎么来的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拜年的传统正确时间应该是除夕零点以后,

  • 伯邑考是兔子精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封神演义》的故事里面,伯邑考死后是变成了兔子的。伯邑考被做成了肉饼,姬昌被迫吃下自己儿子,回到了西岐之后就从嘴里吐出了三只兔子,这三只兔子自然就是伯邑考的化身了。但是,那么多动物,为什么伯邑考偏偏就变成了兔子,难道说伯邑考其实是兔子精吗?伯邑考究竟为何会在死后变成兔子呢?伯邑考之死,其实都是妲己

  • 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梁山能否夺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看过《水浒传》,对于梁山好汉们敢于对令人失望的现状进行反抗,都有着一种很敬佩的感情,只不过对于最终的结局可能还是有些失望了,宋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轰轰烈烈的起义就这样结束了,很多人可能都觉得不甘心,对于宋江表示不能理解。那么,如果宋江当初没有接受招安,梁山又是否有希望能够夺得天下呢?1.宋江

  • 古代虎符能调兵,为什么没人仿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一定都知道“虎符”,它是古代调兵遣将的重要信物,没有虎符就不可能有调兵的权力,当然,没有皇帝的命令同样也是不可能的。只不过,虎符既然有这样大的作用,为什么古人想要调兵的时候,都不会去仿制一个虎符出来呢?古人当然不是傻子,不会想不到仿制这样的办法,那么虎符到底有什么玄妙,

  •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为什么没有经常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整个历史上,单单只说“北伐”,其实是有很多次的,而其中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北伐又是更为人所熟知的一段历史,尽管北伐的最终结果不如人意,但却让诸葛亮赢得了死而后已的名声。不过,与他们同时期的吴国,却好像一直没什么动静,照理来说,吴国国力虽然不及魏国,但比之蜀国还是要更加强盛一些,

  • “金缕玉衣”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汉代皇帝要穿着它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金缕衣”这个名字,是唐朝时期的一首乐府诗,这个词一般也就用来指代富贵荣华,然而这些毕竟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没有必要太过于执着。不过在历史上,倒是真的存在“金缕玉衣”的,尤其是刘备先祖中山靖王刘胜,他与妻子都是身穿金缕玉衣下葬的。这就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