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沥青滴漏实验的意义是什么

沥青滴漏实验的意义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24 更新时间:2024/3/16 7:49:50

爱因斯坦经说过一句话:我们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常是源于好奇心。就像是比萨斜塔实验一样,人类科技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看起来让人难以理解,但是却又在潜移默化当中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古以来许许多多的科学家都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科学研究,也证实这样的精神才能让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好。

而今天所说的这项实验,名为沥青滴漏,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有些看似是固体的物质,其实只是粘性非常高的液体而已。

就是这项看起来简单的实验,将沥青于漏斗中等待其落下这个过程,却耗死了两位观察它的教授,这样耗费人力和物力无意义的简单实验,究竟为什么要进行呢?

1、历史上耗费时间最久的物理实验

沥青大家都知道,俗称柏油,它在人类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用于铺路、防水涂料、建筑等,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的凝胶材料。

1927年,帕尼尔教授开始在昆士兰大学开始这项实验,旨在告诉大家,很多物质的属性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像沥青这类非常寻常的物质,明明看上去是固体,但是实际上竟然是粘性极高的液体。他先是把焦油沥青放入一个封住了口的大型漏斗里,经过三年以后,也就是1930年时,他将这个装有沥青的漏斗切开,让里面的沥青缓缓流下。

真的可以流淌下来吗?真的可以!

在1938年的12月份,帕尼尔教授终于如愿以偿地得知了第一滴沥青的落下的消息。距实验开始整整过去了将近12年,但是遗憾的是,沥青降落的瞬间,帕尼尔教授并没有在场,他错过了这次机会。

这些科研学者的耐心真是令人难以想象,沥青的滴落也证明了这项实验的成功,这也证明了他所认为的观点是正确的。

2、人为控制实验的条件

但实际上,帕尼尔教授在进行这项实验的时候,虽然他对沥青抱有极大的耐心,但是却没有主动去控制这项实验的大气条件。只是简单地把沥青装进去,然后观察它的滴落情况。

不过幸运的是,在1988年,第七滴沥青落下来以后,研究人员终于想到了控制变量,开始在实验基地安装了恒温系统,使这个漏斗所存在环境的温度稳定在一个平衡的状态。这样可以让实验的数据更具有参考性,而稳定的温度也让沥青的滴落速度延长了。

3、艰难的实验历程

帕尼尔教授就这样抱着期待兢兢业业地观察着他的沥青,可惜教授年事已高,人的一生显然耗不起许许多多个这样的十几年,帕尼尔教授很快去世了。而托马斯教授接手这个实验后甚至没有看到第四滴沥青落下便离开了人间了。

下一位是梅尔司顿教授,这种毫无征兆的实验让他错过了好几次沥青滴落的瞬间。而在第八次沥青滴落的时候,虽然全程有高速摄像机的拍摄,但是因为操作工作人员的失误并未留下录像。

终于,第九次沥青滴落的时候,人们终于凭借着先进的科技保存下来了这一珍贵的实验资料录像,那时已经是2014年了。跨越了漫长时光隧道,人们终于能够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

4、第九滴沥青究竟时落下

2005年时,这项实验获得了“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如今这项实验由约翰·梅恩司顿教授负责。

这位教授经常会被询问第九滴沥青究竟会何时落下,而教授的回答是“我真的不知道。”确实,这项跨越了八十多年时间线的实验,具有太多不确定性。

教授如今已经两鬓斑白,他表示如今漏斗里的沥青越来越少,等到实验结束至少需要百年的时间。而实验进行到如此,已经多少有些见证历史的意味了。

1927年实验装置刚刚成型时,电视机成功问世,而当1938年第一滴沥青滴落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也刚刚点燃。

如今从监控画面可以看到,沥青的形状目前是一个完美的水滴形状,所有人都期待着第九滴沥青落下的那个瞬间。

虽然如今仍有人对这项实验的存在抱有疑问,但进行这项实验的意义已然已经不可追究,它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名为执着的科学态度。从古至今,多少科学家前赴后继,去不断追求真理与正确的实验结果。

事在人为,踩着历史的风霜走来,如果所有人都太过“清醒”,那么世界便没有了继续发展下去的可能。

很多实验在我们看来或许有些匪夷所思,但确确实实需要存在,哪怕是为了让人类在五光十色的时光长河中,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你是否也这样觉得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江苏二字的由来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我国的江苏省,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是我国大陆东部的沿海省,总面积达到了10.72万平方公里。截止到2020年,江苏的常住人口在8474.8万人,下辖13个地级行政区,是我国唯一一个所有地级行政区都跻身百强的省份。在我国历史上,省份的名字普片都是通过山川河流进行命名的,就比如隔太行山脉分为了山

  • 客家人的祖先是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有着很多的民族和文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客家文化,有没有了解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当中,客家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和信仰。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客家文化,了解一下客家人的起源、生活是怎样的,与我们的汉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区别。1、客家的来源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

  • 宁穷死别娶生妻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在和一些老人聊天的时候,总能说出一些通俗易懂的俗语,比如“记吃又记打”,“做人留一线,他日好相见”等。这些俗语很接地气,很实用,堪称良言,能让年轻人少走弯路。但同时也有一些俗语会让人感到费解,就比如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这句俗

  • 六扇门和锦衣卫的区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六扇门和锦衣卫,大家都有听过很多。毕竟这两个组织在古装剧中都是那种非常神秘强大的存在。毕竟这两个组织里面的高手如云,所以很多时候锦衣卫和六扇门这两个组织一直都是无敌的存在。那么这两个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六扇门又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部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

  • 张飞和赵云哪个厉害,两个人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朋友对于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张飞和赵云都非常熟悉吧,他们两个可是都是非常猛的大将!但是对于张飞和赵云两个人的认知,就是因为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强度要比张飞强。但是在三国志中,张飞可是非常勇猛的。只是,唯一一点可惜的就是张飞和赵云并没有打过。那么他们俩到底谁更厉害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

  • 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这个可是非常经典的一句歇后语了。而且也是经常被用在生活中。那么这个周瑜打黄盖的故事,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他们使用的这个苦肉计最后成功了吗?经过如何?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周瑜打黄盖的故事简述在《三国

  • 古代是怎么修建陵墓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只有私有制的产生,才谈得上对死者的原始方式埋葬,这种葬式,仅仅是坑、沟浅埋而己。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财富概念的产生,氏族墓葬有了记载,但直至商代晚期,王室的墓葬现在在地面上是很难发现的。可想而知,这个时代还是“不树不封”的阶段。正如《礼记.檀弓》记载:“古也,墓而

  • 大乔和小乔最后的命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大乔和小乔,相信大家应该都熟悉,这两位女性在三国演义中可以说是非常美丽的存在了。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但是事与愿违,孙策和周瑜都死了,那么她们两个人最后的命运是什么呢?大乔和小乔的历史故事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大乔和小乔最后的命运大乔在嫁给孙策之后,没多久,在

  • 三公六部九卿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三公九卿是中国古代对于中央官制比较概念性的归纳,它起源于秦始皇开创的制度。“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当然,在秦朝以后,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的名称及职权经过多次调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法。比如到了明朝,经过朱元璋的改革,废除了宰相;到了清朝,内阁首辅的权力又受到进一步的

  • R136a1恒星是太阳的多少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目前我们所已知的宇宙恒星当中,R136a1恒星是质量最大的恒星,其质量高达太阳的215倍。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R136a1恒星距离地球只有4光年的距离的时候,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呢?R136a1恒星的引力会不会对地球造成影响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R136a1形成于大约1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