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原因

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419 更新时间:2024/4/15 17:23:32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均田制的实施,其实有好几个朝代都有实施,具体是由北魏至唐朝。那么关于北魏最开始实行均田制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会突然开始实行这个制度,那么这个均田制的实行对于北魏来说有什么作用呢?下面就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原因

北魏孝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十年颁布的均田令,是研究北魏均田制的基础,也是考察北齐,北周,隋均田制变化发展的依据。首先,它是一种封建的国有土地的特殊形式。它的露田,倍田与再倍田。所有权都属于封建国家。凡被授露田,倍田及再倍田的人,当其“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而且这些“应还之田,不得种桑榆枣果,种者以违令论,地入还分。”表明维护这些土地的国有所有权的立法是严格的。这与汉代的“官田”,“公田”一样所有权属于封建国家。但又不同于汉代的“官田”,“公田“,他们多以出租方式去榨取农民的剩劳动,而均田制则以授田形式摊派给农民。从而课去同地租合一的租调。同时,均田制也是一种封建土地私有与封建土地国有制相结合的制度。按照均田令每个授田者的土地被区分为私有土地(桑田)与国有土田(露田)。每田“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及所授之田率倍之’等规定。一夫一妇的家庭可受公田六十亩到一一百二十亩,而私田却只有二十亩,私田与公田的比例为一比三或一比六,比率虽小但毕竟每户都可以有自己的私田。北魏的均田制还是在不触动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一方面给地主土地私有制以适当得限制,同时促使拓跋封建主形成的一种土地制度。这是北魏均田制的本质特征所在。而且北魏均田制法令对奴隶主的利益倾更为突出。首先,奴隶主如果有私有土地也不会被触动。其次,他们还可以通过奴隶和耕牛的占有量而获得大量的露田,倍田及再倍田。而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拓跋族建立北魏政权的时期还处于奴隶制的初级或初期阶段。在另一方面上讲他所制定的均田令就给拓跋贵族这些奴隶拥有者开辟了使他们转化为地主的途径。如上所述,可见北魏统治者实行均田制的根本目的:即在于强迫农民耕种荒地以增加国家税源的设想,也是为了促使拓跋奴隶主贵族向封建地主的转化。这也属于孝文帝封建化措施中的重要内容。

2、北魏均田制的内容

1、凡15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女子20亩。露田都是无主荒地,因考虑休耕轮作,故授田时—般按休耕周期加一或两倍,也称“倍田”。拥有奴婢和耕牛的人,可以额外获得土地,奴婢同普通农民一样受田,人数不限,土地归主人;丁牛(4岁以上)每头受露田30亩,一户限4头。所受之田不准买卖,年老身死,还田给官府。

2、初受田者,男子每人另授桑田20亩,限3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枣、榆等树。桑田可作为世业田,终身不还,可以世袭,但限制买卖。在不宜种桑的地区,男子每人另授麻田10亩,女子5亩,奴婢同样受田,按露田法还受。新定居的民户还可分到少量的宅田,每3口一亩,奴婢5口一亩,宅田也属世业。

3、桑田按现有丁口计算。“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桑田为世业,允许买卖其一部分。原有桑田已超过应授田数,“无受无还”;达到应授额的,不准再受;超过应授额部分,可以出卖;不足应授额,可以买足。

4、若全家都是老小残疾的,11岁以上及残废者各受丁男一半之田,年过70的不还所受,寡妇守志,虽免课亦授妇田。

5、地狭的地方,居民可以向空荒地区迁徙受田;地广的地方,居民不许无故迁徙,可随力所及向官府申请借种受田以外的土地。因犯罪流徙或户编无人守业的土地,收归国家所有,作均田授受之用。

6、各级地方官吏按照官职高低授给不同数额的公田(职分田),离职时移交后任官。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

3、北魏均田制的作用

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开始推行均田制,它是封建社会土地国有dao制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北魏政府之所以能实施均田制,其前提背景是当时因长期战乱而出现了大量无主荒地。

均田制实行后,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有些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也成为受田农民,这促进他们转为农耕定居,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族人民的融合;在这同时,政府的财政收也得到了保证。均田制还被后世所借鉴,隋唐时期也实行过均田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均田制为什么被破坏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唐朝的均田制,从开始实施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均田制的实施过程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个均田制后来怎么就失败了呢,为什么被破坏了?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唐朝均田制为什么被破坏了第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趋势。唐中期实行的均田

  • 水浒传里面谁的武功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水浒传》里面的各种经典角色,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是中国四大名著。但是具体如果划分一下里面各位英雄好汉的武功实力排名,可能就并不是很清楚了,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水浒传里面武功实力排名前十的英雄好汉!10、行者武松武松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四位,因其排行第二,又叫"武二郎"。武松自

  • 下辨之战马超干啥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下辩之战,是曹魏和蜀汉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张飞和马超直接败北,曹军直接突袭吴兰将其击杀,张飞和马超二人直接退走。不得不说,这场战役马超的作为五虎上将之一,更是蜀国的一流名将,可是他的表现却平平无奇,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下辨之战马超干啥去了当初下辨之战,曹洪带副将曹

  • 马尔泰若曦原型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有看过刘诗诗饰演的《步步惊心》,她出演的就是这部剧的主角马尔泰若曦。那么在历史上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呢?马尔泰若曦的历史原型是谁呢?想必大家应该都很好奇吧?至于马尔泰若曦怎么死的,竟然过了很久才发现!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马尔泰若曦原型是谁马尔泰若曦这个名字是《步步惊心》小说作者

  • 汉献帝得知刘备登基后是什么心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汉献帝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他是三国时期的的皇帝。东汉末年时期,天下大乱,在经过了一番战争后就形成了魏、吴、蜀三天天下的局面。汉献帝是被董卓给扶上皇位的,后来有被曹操就出后成为了曹操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筹码。直到后来汉献帝被逼退位一年后知道了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知道忠心耿耿的皇叔刘备称帝了

  • 周侗的徒弟有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北宋时期的周侗,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可是北宋末年的武术大师,善于箭术。最后一个收的徒弟就是岳飞了。那么周侗一共收了几个徒弟呢?在众多徒弟当中,弟子的排名分别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周侗的徒弟有:岳飞、卢俊义、林冲、史文恭、武松、牛皋、张显、汤怀等。1、岳飞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

  • 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荆轲刺秦王》这个典故,想必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吧,不得不说这个故事可是非常的出名啊。但是至于这个行动,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呢?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个你是典故又为什么这么出名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一、刺杀目标不明确,准备不充足,荆轲对形势估计不足,为失败埋

  • 程姬之疾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程姬之疾”,相信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成语吧?其实这个只是在古代的时候形容一个女生的。而且这个词已经在现代汉语里面很少出现了。只不过这个是最早的时候,形容那方面你的词语。那么这个词到底有什么寓意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程姬之疾是什么意思《史记·五宗世家》:&

  • 历史上有张三丰这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张三丰,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了,毕竟张三丰这个人物在影视剧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很高的。而且都是以世外高人的形象出现。那么话说回来,历史上真的有张三丰这个人吗?如果真的有的话,张三丰真的是很厉害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历史上有张三丰这个人吗历史上确有此人。张三丰,元明之际武当山著名道士。史书记

  • 乾隆和娴妃之间是什么关系,最后为什么反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乾隆和娴妃之间真的是有种说不出的苦涩啊,而且娴妃还断发表示自己和乾隆之间的情谊已断!而且最后娴妃还死的很惨,皇帝更是非常恨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乾隆和娴妃之间是什么关系娴妃就是乾隆的第二位皇后纯帝继皇后,不过娴妃和乾隆相处的日子过得不算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