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均田制基本内容是什么

唐朝均田制基本内容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31 更新时间:2023/12/14 13:44:55

说道唐朝的均田制,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方面在唐朝为了恢复农业生产,也是积极实施了军农合一的均田制,毕竟当时的农民一直都是受限于各种强大的家族。那么关于这个均田制,基本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有什么样的弊端呢?下面就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什么是均田制

唐代均田制,在隋代基础上,明确取消了奴婢、妇人及耕牛受田,土地买卖限制放宽,内容更为详备。综合武德七年(624)令、开元七年(719)令、开元二十五年令等记载,主要内容为:丁男和十八岁以上的中男(见丁中),各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老男、笃疾、废疾各给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丁男和十八岁以上中男以外的人作户主的,则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民户原有的永业田,在不变动所有权的前提下,计算在已受田内,充抵应受的永业、口分额。有封爵的贵族和五品以上职事官、散官,可以依照品级请受永业田五顷至一百顷。勋官可以依照勋级请受勋田六十亩至三十顷。道士受口分田三十亩,女冠受口分田二十亩。僧尼受田与道士、女冠同。官户(指官府所属的一种贱口)受田按百姓口分之半请受。工商业者在宽乡地区,可以请受永业、口分田,其数量为百姓之半。受田悉足的叫宽乡,不足的叫狭乡。狭乡的口分田减半授给。狭乡的人不准许在宽乡遥受田亩。五品以上官人永业田和勋田只能在宽乡授给,但准许在狭乡买荫赐田充。六品以下可在本乡取还公田充。永业田皆传子孙,不再收还。口分田身死后入官,另行授受,但首先照顾本户应受田者。庶民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以及犯罪流徙的,准许出卖永业田;迁往宽乡和卖充住宅、邸店、碾碓的,并准许出卖口分田。在职官依照内外官品和职务性质的不同,有八十亩至十二顷的职分田,以其地租充作俸禄的一部分,离职时须移交后任。内外官署各有一顷至四十顷的公廨田,以其地租充作办公费用。均田农户法定的赋役负担,大致与隋同(见租庸)。

2、唐朝均田制基本内容

1、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残疾受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亩;这些人如果为户主,每人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官户受田减百姓之半。道士、和尚给田三十亩,尼姑、女冠给田二十亩。此外,一般妇女、部曲、奴婢都不受田。

2、有爵位的贵族从亲到公侯伯子男,受永业田一百顷递降至五顷。职事官从一品到八、九品,受永业田六十顷递降至二顷。散官五品以上受永业田同职事官。勋官从上柱国到云骑、武骑尉,受永业田三十顷递降至六十亩。此外,各级官僚和官府,还分别领有多少不等的职分田和公廨田,职分田的地租作为官僚俸禄的补充,公廨田的地租作官署的费用。这两种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

3、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自由出卖。百姓迁移和无力丧葬的,准许出卖永业田。迁往人少地多的宽乡和卖充住宅、邸店的,并准许卖口分田。买地的数量不得超过本人应占的法定数额。

3、均田制的弊端

均田制的影响是:

1、减轻农民的负担 。

2、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过程。

3、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4、巩固北魏的统治,相对于北魏的统治,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对于社会的意义更大。

好处:

首先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bai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内迁各族改变原先落后的游牧生活而封建农民的转化,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

还有,均田制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弊端:

均田制虽然包括私有土地,但能用来授受的土地只是无主土地和荒地,数量有限。因而均田农民受田,开始就普遍达不到应受额。口分田虽然规定年老、身死入官,但实际上能还官的很少。随着人口的增多和贵族官僚地主合法、非法地把大量公田据为己有,能够还授的土地就越来越少。均田令虽然限制土地买卖、占田过限,但均田农民土地不足,经济力量脆弱,赋役负担沉重,稍遇天灾人祸,就被迫出卖土地,破产逃亡。地主兼并土地是必然要发生的。正因为如此,均田制在北魏实施以后不久即被破坏。经过北魏末年的战乱,无主土地和荒地增多。继起的东西魏、北齐、北周、隋,施行之后又破坏。隋末农民起义后,人口大减,土地荒芜,新建立起来的唐王朝重新推行均田令,成效显著。唐高宗以后,均田制又逐渐被破坏。随着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国有土地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转化为私有土地。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土地还授实际上已不能实行。德宗建中元年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终于瓦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均田制的实施,其实有好几个朝代都有实施,具体是由北魏至唐朝。那么关于北魏最开始实行均田制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会突然开始实行这个制度,那么这个均田制的实行对于北魏来说有什么作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北魏实行均田制的原因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十年颁

  • 唐朝均田制为什么被破坏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唐朝的均田制,从开始实施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均田制的实施过程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个均田制后来怎么就失败了呢,为什么被破坏了?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唐朝均田制为什么被破坏了第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趋势。唐中期实行的均田

  • 水浒传里面谁的武功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水浒传》里面的各种经典角色,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是中国四大名著。但是具体如果划分一下里面各位英雄好汉的武功实力排名,可能就并不是很清楚了,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水浒传里面武功实力排名前十的英雄好汉!10、行者武松武松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四位,因其排行第二,又叫"武二郎"。武松自

  • 下辨之战马超干啥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下辩之战,是曹魏和蜀汉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张飞和马超直接败北,曹军直接突袭吴兰将其击杀,张飞和马超二人直接退走。不得不说,这场战役马超的作为五虎上将之一,更是蜀国的一流名将,可是他的表现却平平无奇,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下辨之战马超干啥去了当初下辨之战,曹洪带副将曹

  • 马尔泰若曦原型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应该都有看过刘诗诗饰演的《步步惊心》,她出演的就是这部剧的主角马尔泰若曦。那么在历史上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呢?马尔泰若曦的历史原型是谁呢?想必大家应该都很好奇吧?至于马尔泰若曦怎么死的,竟然过了很久才发现!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马尔泰若曦原型是谁马尔泰若曦这个名字是《步步惊心》小说作者

  • 汉献帝得知刘备登基后是什么心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汉献帝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他是三国时期的的皇帝。东汉末年时期,天下大乱,在经过了一番战争后就形成了魏、吴、蜀三天天下的局面。汉献帝是被董卓给扶上皇位的,后来有被曹操就出后成为了曹操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筹码。直到后来汉献帝被逼退位一年后知道了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知道忠心耿耿的皇叔刘备称帝了

  • 周侗的徒弟有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北宋时期的周侗,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可是北宋末年的武术大师,善于箭术。最后一个收的徒弟就是岳飞了。那么周侗一共收了几个徒弟呢?在众多徒弟当中,弟子的排名分别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周侗的徒弟有:岳飞、卢俊义、林冲、史文恭、武松、牛皋、张显、汤怀等。1、岳飞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

  • 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荆轲刺秦王》这个典故,想必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吧,不得不说这个故事可是非常的出名啊。但是至于这个行动,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呢?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个你是典故又为什么这么出名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一、刺杀目标不明确,准备不充足,荆轲对形势估计不足,为失败埋

  • 程姬之疾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程姬之疾”,相信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成语吧?其实这个只是在古代的时候形容一个女生的。而且这个词已经在现代汉语里面很少出现了。只不过这个是最早的时候,形容那方面你的词语。那么这个词到底有什么寓意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程姬之疾是什么意思《史记·五宗世家》:&

  • 历史上有张三丰这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张三丰,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了,毕竟张三丰这个人物在影视剧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很高的。而且都是以世外高人的形象出现。那么话说回来,历史上真的有张三丰这个人吗?如果真的有的话,张三丰真的是很厉害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历史上有张三丰这个人吗历史上确有此人。张三丰,元明之际武当山著名道士。史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