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逼死孝贤皇后究竟是不是真的?

乾隆逼死孝贤皇后究竟是不是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74 更新时间:2024/2/28 7:21:58

据清东陵墓葬的实际情况统计,乾隆皇帝共有41位妃嫔,仅次于康熙帝。这些后妃中,与乾隆帝感情最深的当属元妃孝贤皇后富察氏。但是在很多野史中,却说孝贤皇后是被乾隆帝给逼死的,这让人着实摸不着头脑。

富察氏生于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雍正五年七月,弘历做皇子时赐为嫡福晋,时年16岁。次年生皇长女,早殇,八年生皇二子永琏,九年生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弘历登基后于乾隆二年立富察氏为皇后。十一年生皇七子永琮。十三年正月随驾东巡,三月十一日,于返回途中死于德州,时年37岁。关于富察氏的死,野史中有不同的记载。

《清鉴辑览》说:弘历及后妃等东巡,“三月,驻济南,幸趵突泉,侍太后阅兵,幸历下亭,回銮全德州,后崩。命庄亲、和亲王奉太后缓程回京。后富察氏,性严重,虽在行次,不忘永巷之规。是日,帝在舟中夜宴,后至他舟,因事进谏,语破激切。时帝已被酒,怒,颇加诟谇。后羞忿返,失足蹈水死。帝醒乃大悔,留侍殡殓毕,亲扶梓返京师。饰终之典,视他后独隆焉”。

《满清外史》说,弘历东巡,“又途次德州时,忽招妓数十,登舟侍宴,酒酣,备极媟亵。适孝贤皇后自他舟来,见之大怒,语涉刺讽。弘历怪其妒,径摔其发而以足蹴之,孝贤不胜其忿,遂蹈水死。弘历醒始追悔,故饰终之典,视他后独隆”。

《清朝野史大观》则说:“高宗孝贤皇后,傅忠公恒之妹也。相传傅恒夫人与高宗通,后屡反目,高宗积不能平。南巡还至直隶境,同宿御舟中,偶论及旧事,后诮让备至,高宗大怒,逼之坠水。还京后,以病殂告,终觉疚心,谥后号孝贤。”

以上三个记载虽不尽相同,但都指出孝贤皇后为非正常死亡。不过,这几部民国初年的作品往往是不讲出处或依据的,姑妄言之,信不信由你。

现在看来,《清鉴辑览》前段所述,大体是符合历史文献记载的,只是失足蹈水而死的问题不见依据。如果真是失足落水,官方是无须讳避的。

《满清外史》所述,近于荒诞。乾隆帝其人,就总的特点来看,并非是那种粗野酒色之徒,岂能公开招诸多妓女侍宴?又岂能自己动手,揪皇后的头发而以足蹴之?

至于《清朝野史大观》中所说乾隆帝与傅恒夫人私通之事,纯属是不了解宫廷生活的人的臆想。命妇进宫,只有在皇太后圣寿、皇后千秋等少数节日里才有可能,至于命妇和皇帝见面,也只有在这些节日里共同看戏时同在现场,但由于宫室相隔,方不同,也很难互见,而且皇帝不论在宫中、御园、行宫或御营中,都经常生活在侍卫林立、宫监相随的环境中,与命妇私通,谈容易。

孝贤皇后死亡前后有没有任何异常现象。甚至乾隆二十年胡中藻文字狱案,被乾隆帝认为是悖逆的诗中,虽有涉及孝贤皇后之死的“并花已觉单无蒂”之句,似乎是讽刺乾隆帝因孝贤皇后之死过于眷恋;诗中写“其夫我父属,妻皆母道之。女君君一体,焉得漠然为!”这里只是表达乾隆帝对皇后死百日内不许剃发的不满,也没有透露孝贤皇后非正常死亡的痕迹。

野史因“饰终之典,视他后独隆”而怀疑乾隆帝在掩盖自己的错误,实际是很难苟同的。从丧礼看,孝贤皇后的丧礼是隆重的,乾隆帝所写悼念富察氏的诗文也很真切,但这正是乾隆帝对富察氏感情的流露。

相反,如丧礼不隆重,悼念不深,正可以解释为乾隆帝深怀旧恨,故不予重视。所以,从丧礼隆重和悼念弥深来证明是非正常死亡,是不能成立的。

同时,皇帝也和普通人一样,有七情六欲,由于是少年结发的元妃,富察氏又较为俭朴,乾隆帝对她感情深一些也是合乎常理的。同时,富察氏因出身名门,文化、礼节修养较高,又生过二子一女,因此一直受到乾隆帝的重视。乾隆帝曾将永琏密定为皇储,这也充分体现出他对富察氏的感情。

实际上,乾隆帝是因为孝贤皇后在痛失爱子永琮后,为了让皇后舒展心情才特意东巡的。不过当时孝贤皇后病未痊愈,东巡期间由于天气寒冷、连日阴雨,而导致病情加重而最终去世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玉环死在马嵬坡了吗?真正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杨贵妃,本名杨玉环(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号太真,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齐国公杨玄琰之女,宰相杨国忠堂妹。那么杨玉环死在马嵬坡了吗?真正死因是什么?杨贵妃到底死没死在马嵬坡,其实在史学界是有争议的。因为正史上并没有明确说明,而且一些野史则是记

  • 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指的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了一次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我国古代的王朝,不管是世兵制还是征兵制,到了中后期的时候,因为经济体制转变以及边防压力的增大,最后都会转变成为募兵制,这是一个很有意

  • 常遇春为什么被处死?常遇春死因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末年,群雄纷起,各路起义军揭竿而起,最终以朱元璋一统江山,建立明朝为诸侯割据画上一个句点。而这其中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将领那就是常遇春,这位为朱元璋征战沙场,立功无数的急先锋。常遇春出在在贫苦人家,小时候就心怀大志向,不愿一辈子只是农民,又加天生臂力超强,孔武有力,就拿帮人做工的的钱充当学费,交给武

  • 古代银票为什么没人造假?都有哪些原因不怕造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古代,造假铜钱都比造假银票要来得实在。我们只看得到造假铜钱的,几乎见不到造假银票的,古代没有复印机,一张张地画是不现实的,就算只造一张银票,那样背后的成本也是十分高的,所以古人宁愿造假铜钱。奈何假铜钱所需的原材料也是官府垄断的,而且上面的字也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去制版,在冶炼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这

  • 古滇国的都城在哪里?为什么突然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两千多年前,在我国美丽的滇池沿岸曾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这就是有着灿烂文化的古滇国。上个世纪末,考古工作者在江川李家山、晋宁石寨山及昆明羊甫头等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出土数千件精美青铜器和滇王印,让世人更加关注曾经极度辉煌的古滇国。人们不禁要问:古滇国的王城或都城究竟在哪里呢?有着高度灿烂文化的古滇国又为

  • 古代四大美男的死亡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每个人心目中的美男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古代最为著名的还是那几个吧,他们指的就是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了。那么既然大家都知道他们是美男,那么他们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中国历史上有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称的四大美女,她们是西施、王昭君、貂婵、杨玉环,可谓家喻户晓、人人

  • 在历史上真的有白眉大侠徐良这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对评书里面的一个人比较感兴趣,那就是白眉大侠徐良,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白眉大侠徐良只是一个传说吗?在历史上真的就没有这个人吗?这个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那么到底要怎么理解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历史上真的没有徐良这个人,但是徐良的原型还是有借鉴一些的人,所以徐良就是艺术加工出

  • 中国古代真的有易容术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之所以对古代的事情比较有兴趣,大概就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事情是比较神秘而没法破解的。或者说是有些神秘的事情现在还没有研究出来到底怎么回事。所以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事情,我们一直都在好奇着找着答案。古代那些高强的武功啦、杂技啦,什么吞剑表演、气功之类的都很是让人好奇。甚至有些气功表演现在还存在,脖

  • 敦煌藏经洞的大批文物被谁拿走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翻开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史,有一个灿烂的名字被印刻在中国人的心中,它就是享誉世界的敦煌莫高窟。一千多年前的先人们在这里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宝藏,见过这些精美壁画和雕塑的人们,无不赞叹古人精湛的技艺和高深的智慧。莫高窟千佛洞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明珠,而如果我们用心去倾听它的故事,就会发现这里也是

  • 火折子为什么一吹就着,原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火折子跟一些墓穴的长明灯有异曲同工之妙。长明灯是利用白磷等着火点比较低的物质,当外面的氧气一旦进入墓穴,那么长明灯就会自动点燃。而火折子也差不多。它的生火原理是利用物理上的复燃原理,即已经燃烧过的东西因为缺氧而处于一种半燃半灭的状态,一旦接触到氧气,就会再次燃烧起来。一般来说,火折子的制作材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