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怎样看待三国中贾诩这个人物

怎样看待三国中贾诩这个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584 更新时间:2024/1/21 7:51:07

说到三国历史上的贾诩,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他可是三国里面顶级的谋士,更是对三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非常深渊和独特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贾诩在三国被称之为第一聪明人,而且还被叫“毒士”。那么对于这样一个人到底是怎么看待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多次易主

先投董卓,董死后;聚集李傕等人杀回长安。后来又投奔段煨,但由于贾诩名气很高,段煨的部下对贾诩很敬仰,段煨却害怕自己的权力被贾诩夺走。贾诩担心长久待下去会被谋害,所以脱离了段煨,并且认为自己离开后,段也很开心,既不用但心权力被夺,又能多一个外援,这样段还会厚待自己的家人。

贾诩投奔张绣后,张绣对他的礼节很周到,而此时的段煨真的如贾诩所预料的那样,厚待了自己的家人。后来,贾诩又与张绣一起投奔了曹操。贾诩先后一共投奔了五个人。

2、算无遗策

贾诩懂得随机应变(曾经冒充一个太尉的外孙而没有被杀),他所出的谋略几乎没有失误的。

追击曹操,曹操攻打张绣在撤兵之时,贾诩建议不要追杀,但张绣一意孤行追杀被击败。战败后,贾诩却又建议追杀,张绣信了他的话,打了一个胜仗。贾诩认为,曹军刚撤退时,曹操亲自殿后,故无法击败;而曹操胜利之后,一定会快速前进,留下其他人殿后,那么就可以击败曹军。

投奔曹操,贾诩认为投奔曹操有三点优势。

2.1、曹操是奉天子之令号召天下。

2.2、袁绍强大,即使投奔了也不会被重视;而曹操弱小,投奔过去会得到重视。

2.3、曹操有大的志向,会放弃个人恩怨。事情果然如贾诩所预料的那样,曹操见了贾诩很开心,而且也没有追究昔日与张绣的恩怨。

为击败袁绍,马超而出谋划策。在击败袁绍和马超的过程中贾诩也参与其中,为曹操出谋划策,尤其是攻打马超的时候,利用了贾诩的计谋而取胜。

而在赤壁之战,江陵之战(此时曹丕即位)之前,贾诩建议应该修养生息,使人民安居乐业,不建议大动干戈。但曹操,曹丕均不听去他的建议,两场战争都失败了。

3、明哲保身

贾诩始终认为自己不是曹操的老臣,但是却为曹操谋划的时间很长,怕被猜疑。所以常常闭门不出,也不愿与他人过多交往,儿女婚嫁等,均不高攀。天下之人都赞许他。

我个人认为贾诩的才能高于郭嘉(甚至可以与诸葛亮,司马懿等人一绝高下),贾诩的计谋比历史中记录的还要高深,因为担心被猜疑,所以在后期出谋划策时不可避免的畏手畏脚。贾诩宁可不使自己的才能完全展示,也不愿因为锋芒毕露而被猜疑,可见贾诩在心机与心计等方面也有很高的觉悟。贾诩在保全自己和家人不受伤害的情况下,既能多次易主,又能展示自己的谋略,可见水平之高。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诸葛家族最后为何被灭族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这个三国时期诸葛家族三兄弟好像最后别灭族了啊,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这诸葛家三兄弟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看看最后的结局吧。首先要给大家说的是三国时期的诸葛家族并没有别灭族,诸葛家族还是有后代的,

  • 李祐谋反怎么失败的,李世民为何将他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儿子中,有谋反之心的不止长子李承乾,还有第五子李祐。李世民待李祐不错,他当上皇帝后,封李祐为楚王,两年后改封燕王,任幽州刺史。后来,李祐再次改封齐王,不过他当时并没有回自己的封地,因身体患疾所以留在长安治病,直到贞观15年才前往封地。那李祐为何会起谋反之心呢?主要还是因为他结交小人,又做了一件

  • 司马懿口碑为什么差,只因他是篡权者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比,前者是流芳千古,后者是人所不齿,后世对两人的评价更是天差地别。司马懿一生成就不比诸葛亮低,为什么他的口碑会如此之差呢?可能很多人会回答,那是因为司马懿是篡权者,他为人不忠,且不讲诚信,导致他的品德得不到认可。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司马懿还有更加残忍的一面。司马懿在政治、军事

  • 满清五次入关详情,清军入关入的是哪个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满清入关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满清入关话说前后有五次之多,那么这五次入关都是入的什么关呢?具体详细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1、大明崇祯二年冬天,皇太极亲自率领大军在当时的北京和蓟州镇一带袭扰,绕过宁锦防线,从

  • 朱元璋起义和洪秀全有何区别,为什么后者没有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末政局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太平天国最终并没有走向成功。有小伙伴会把洪秀全和朱元璋放在一起作比较,为什么朱元璋起义成功了,而洪秀全则失败了呢?其实两人所面临的环境不同,在朱元璋身上发生的事,其实是个小概率事件,影响两人命运的因素有很多。洪秀全也并非完美,他盲目排外而且生活

  • 曹操爱才为什么杀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时期,当时想要当个什么官,可没有科举什么的。举孝廉差不多就是大多数人唯一的渠道了,这品德、身世、孝任,那是少一个都不行的。曹操唯才是举,这一点主要就是为了能够发展和维护住自己的势力,为此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只要能为自己所用的,只要有一定本事的,那么其他的都可以往后靠了。1、为何放过关羽和赵云要

  • 曹操什么时候决定的继承人,为何是曹丕而不是曹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在立嗣问题上一度犹豫不决,当时最有可能被选为世子的人有曹昂、曹丕、曹植和曹冲。因为曹昂和曹冲都不幸早逝,所以后备人选就剩曹丕和曹植这对亲兄弟了。曹植的优势在于才华出众,深得曹操宠爱,曹丕优势在于各方面比较均衡,没有明显的短板。他们之间很清楚,最后曹操肯定会在兄弟二人中选择其一,所以立嗣之争也是变

  • 汉景帝为何要饿死邓通,邓通不能善终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汉朝时期的邓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他是我国历史上汉朝时期的富豪,也是我国古代十大富豪之一,是西汉时期的首富。那么邓通到底有多有钱呢?与如今的比尔盖茨、马云、李嘉诚相比的话,邓通就是大象,而其他三位就相当于斑马、水牛级别的。不过就是这么一西汉第一大首富最后却被汉景帝给活活饿死了,那么这又是为何

  • “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是”真的是李渊说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有人说李世民太狠心,为了争夺皇位连自己的亲生兄弟都敢杀,而且根本不把父亲李渊放在眼里。李建成是钦定的太子,而李渊是当朝皇帝,李世民此举可以说是谋反,一旦失败他结局必死无疑。所以,李世民当时应该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这次的计划对他来说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幸运的是,李世民真的做到了,但他和父

  • 宋朝的官帽为什么那么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反应宋朝时期的历史剧相信我们也看了不少了,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宋朝时期的官帽为什么那么长呢?难不成是用来平衡的吗?旁边站着个人就不怕戳到人家吗?这么长被戳到看着就觉着疼。而事实上,这个帽尾这么长并不是用来平衡的。这种尾巴很长的帽子还是宋太祖赵匡胤所发明的,这种帽子不仅皇帝要带,臣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