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文帝是如何做到用短短4个月统一当时的中国的?

隋文帝是如何做到用短短4个月统一当时的中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525 更新时间:2024/1/16 9:45:27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隋文帝的事情,话说隋文帝别看在历史上不太知名,但是他的厉害之处大家还是要清楚的,话说他用短短的4个月,让当时分裂了280余年的中国完成了统一了,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很多人比较好奇,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

需要声明两点:

1、自东汉末年三国鼎立以来,中间晋朝虽然有过短暂统一,但也只有二十四年就陷入了内乱,所以隋朝也可以说是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

2、隋文帝从称帝到统一,期间共十年时间,问题中的四个月是如何得来的,实在是无法得知了。

隋文帝杨坚算是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虽然是“禅让”了外孙北周静帝的帝位,可这也丝毫改变不了他将乱了近三百七十年、战祸不断地魏晋南北朝,重新凝固成一个大一统国家的功绩。

从公元581年二月,杨坚以隋王身份,接受了年仅八岁的周静帝宇文阐禅让,改国号“隋”,改元“开皇”,到公元589年正月,晋王杨广南下攻陈,俘获了陈后主陈叔宝,次年八月接受了岭南冼夫人降服,自此天下才算是一统。

当时摆在杨坚面前有三大难题:

1、北周宗室的不满;

2、北方突厥趁国家易权,内部不稳之时蠢蠢欲动;

3、南方四朝还剩最后一个陈朝未定。

其余还有西北的吐谷浑自北周时期就一直侵扰,和西域做生意的丝绸之路被断,以及接连附庸西魏、北周的西梁国,其盘踞于四战之地、水陆枢纽的荆州,名义上归附,实际上一直都在想方设法脱离北方的宗主国。

杨坚刚上任就得应对这些难啃的骨头,对此他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先对那些!不听话的北周宗室下手。这一步比较重要,也比较容易,毕竟杨坚可是做了三年的摄政王,由于是周宣宇文赟的岳父,又是北周八柱国之一,杨坚两年之内官职连升,很快就掌握了北周大权,并担任了自古只有帝位继承人才能拥有的监国之职。

宣帝继位,以后父征拜上柱国、大司马。大象初,迁大后丞、右司武,俄转大前移。每巡幸,恒委居守。

在杨坚执政之时,很多不服杨坚的宗室和将领都已经被他铲除殆尽,像宗室宇文胄、宇文贤、外戚司马消难、蜀国公尉迟迥、雍国公王谦等人起兵,都被杨坚打败了,宇文胄、尉迟迥、王谦被杀,司马消难兵败逃入南陈,威胁大不如前了。

当时最具威胁的北周宗室有五人,分别为宇文泰的五个儿子: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遒,杨坚一个个全部杀掉,并且在执政时期大力削弱宇文氏的家族影响,将被宇文泰强制改鲜卑姓的汉人全部改为汉姓,像李渊也在其中,此举得到了汉族的普遍拥护。之后杨坚称帝,派人毒杀外孙宇文阐,彻底断了北周宗室复辟的美梦。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北周的府兵制了,这种制度自北周宇文泰设立,将跟随自己打天下的鲜卑六镇作为主力,令所有将领继承为鲜卑三十六部的子孙,改姓鲜卑姓氏,设立八柱国将军管理,类似于少数部落的酋长制度。由于没了中原王朝对武将条条框框的约束,北周兵爆发出了极强的战斗力。

当然这些军队的领导人都只能是皇帝,但北周自孝闵皇帝以来,大权旁落,能直接管辖军队者是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的权臣宇文护,期间武帝宇文邕杀宇文护夺权,这下子军队的老大才换成了皇帝。可之后的宣帝宇文赟耽于享乐、静帝宇文阐年幼,军权就又落在了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的权臣杨坚手里。

此时距离北周府兵建立也才不过二十多年,很多制度都已逐渐完善,北周军正是强盛之时,靠着手握军队的权力和骁勇的北周府兵,杨坚才能立下大功、平定诸乱,为之后的禅让打下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宇文泰建立府兵制时,明确表示北周宗室不得拥有重兵,削弱兵权,此举是为了防止宗室内乱,可也导致了后来杨坚篡位时,北周宗室无力阻止的后果。

分裂突厥、大败吐谷浑、灭亡西梁、南陈

解决了内部北周宗室的不稳后,杨坚立刻把矛头指向了北方的突厥,因为当时的东突厥沙钵略可汗的老婆,正是北周宗室之女,为了给“亲家”报仇,突厥在杨坚称帝的同年,就打着“复仇”的旗号,三次侵略隋朝边境。

杨坚采取了“先北后南,先难后易”的政策,和突厥展开数次大战,在强大的隋军面前,沙钵略可汗多次败北,鸡头山一战甚至被打得丢盔卸甲,身边只剩下几个骑兵跑回了沙漠。在杨坚一打一抚的手段中,沙钵略可汗上表称臣,奉杨坚为主,又以重金贿赂西突厥达头可汗,使突厥内部分裂互攻,让隋朝得利于中间。

之后东突厥沙钵略死后,其子雍虞闾和什钵苾又因为汗位而内讧,杨坚继续采取分化政策,拉一打一,支持实力较弱的什钵苾为突利可汗,和雍虞闾所称的都蓝可汗为敌,曾经和波斯帝国对战不落下风的突厥,正式分裂为都蓝突厥、突利突厥和西突厥(达头突厥)三部互攻。北方的威胁减弱,杨坚又把矛头指向了南方。

杨坚不愧是政治和军事高手,深知“远交近攻”的策略,除了分裂突厥之外,还拉拢了位处突厥北方的匈奴,以其牵制整个东突厥,并多次对西北的吐谷浑开战,尔汗山之战,大将梁元山斩杀吐谷浑王,之后又采取招抚政策,打通了丝绸之路,将王朝势力再次延伸入了西域地区,并仿照突厥政策,以吐谷浑在西部牵制西突厥。至此,威胁了中原数百年的突厥帝国被隋朝弄得内忧外患,自顾不暇了。

接下来的西梁和南陈就更容易了,西梁作为北朝附庸,军事力量一直被死死地禁锢住,期间西梁国主虽有心脱离,可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公元587年,杨坚召西梁国主萧琮入朝,降级为国公,灭亡了西梁,打通了水路枢纽,正式开统一之路。

西梁灭亡次年,晋王杨广为大元帅,大将韩擒虎、贺若弼为主力,两路大军南下灭陈,陈后主也是一个“李煜”式人物,一见隋军南下就吓得胆破心裂,没有组织有力抵抗,很快建康城破,陈后主就这样被俘获了。

除了强大的府兵外,杨坚能够统一天下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钱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没有雄厚的财政支持,杨坚是不可能分裂突厥、控制吐谷浑、拉拢匈奴、灭亡陈朝的,刚接手积贫北周的杨坚又是哪来这么多钱的呢?

1、首先,将北魏以来的均田制细致化,采取保闾制度,规定土地分配:男子每人一百亩,女子四十亩,奴隶乐户也是一样的数目,京官以品制高低,所得土地为一到五顷,将其收入作为俸禄,不做官了就将土地收回,行政机构也有“公廨田”耕作,作为公费之用;

2、其次,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要各州各县严格核对户口,将那些虚报年龄逃避赋税的人全部揪出来,再根据各家收入规定纳税的份额;

3、最后,命“帝国第一建筑师”宇文恺开凿三百里广通渠,引渭水入潼关,再开山阳渎,打通江都至淮安的河道,并在山西和安徽修建水利工程,以便灌溉农田、运输粮食等。

依赖杨坚的经济改革,隋朝从建国时的一穷二白,GDP一下子像打了鸡血一样极速上升,因为清理了户籍而人口暴涨了一倍有余,耕地更是增加了三倍之多,远超前朝的“文景之治”和后来的“贞观之治”,记录保持到直到“开元盛世”才被打破。到了开皇十二年,已经达到了“库藏皆满”的程度,在非战时,粮食可供五十年之用,“唐食隋粮”的故事也为后世津津乐道。

总结:虽然国家富庶,但隋文帝杨坚“躬节俭,平徭赋”,于是“仓廪实,法令行,君子乐生,小人安业,宇内晏如”,是真的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封建帝王,也是瘦己肥下的帝王表率。

当然这里面还有北周的功劳,它帮助隋朝灭亡南方四朝最强大的南梁和北朝最强大的北齐,给隋朝打下了国土基础,再加上隋朝的一点运气,在杨坚大力发展的政治、经济改革和强大的府兵三个因素之下,隋朝才能在不到十年就统一了天下,建立起“四夷归顺,八方来朝”的大隋天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窦太后想让景帝传位梁王,为何最后还是汉武帝即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窦太后想让汉景帝传位梁王刘武只是一厢情愿,实力单薄,不合情不合理,决策者汉景帝在逗她和梁王玩,除了汉武帝幸运外,汉景帝和五个女人成就了他。窦太后喜爱幼子,人之长情。汉景帝在一次家宴中可能喝高了有“千秋之后,传位梁王”的话语,当时窦太后大喜,窦太后侄子窦婴立马反对“

  • 假如没有中行说这个人,汉朝当时打匈奴会不会很轻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中国历史上比较知名的汉奸,其中很多人说这个“中行说”就是其中之一了,话说这个中行说直接是影响了这个汉朝当时攻打匈奴了,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假如没有中行说这个人,汉朝打匈奴是不是会变得非常简单呢?对于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中(zhong

  • 清朝的试婚格格在试婚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试婚格格,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试婚格格的制度,在清朝可是非常盛行的,对于这个制度真的是有点不忍直视。那么关于这个试婚格格,在试婚完毕之后,她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什么是试婚格格其实关于这个试婚格格,在古代还是非常常见的。试婚格格其实就是帮助真正的格格来验证这

  • 李治真的是一个无能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唐朝的皇帝李治,大家肯定都是知道的,但是都并不怎么了解,毕竟他身边的人都太厉害了,父亲李世民,妻子武则天。都是唐朝响当当的皇帝。之所以会这样,所以李治感觉就没有什么闪光点,也就被大家认为是一个无能皇帝。真的是这样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的唐高宗到底是不是无能皇帝?答案是否定的。从高宗

  • 溥仪退位在皇宫住的时间里还有处死人的权利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与清政府签订《清室优待条列》。根据规定,清帝退位了。作为回报,清朝的皇帝头衔并没有被废除,中华民国仍然以君主的礼遇相待。民国政府每年拨出一笔钱给清朝皇室。条例还规定,清帝要搬到紫禁城外,但这一规定实际上并没有实施,清帝仍然住在紫禁城里。就这样,中国有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那就

  • 唐昭宗是怎么把自己作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若是要说唐朝时期哪个皇帝最作?那唐昭宗称第一绝对没人敢称第二。唐昭宗用亲生经历给我们证实了皇帝级别的人物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例子。原本还有抢救希望的大唐,愣是被这货硬生生的掐断了氧气管。一直将唐太宗视为偶像的唐昭宗,通过一系列的东施效颦,最终硬生生的把自己完成了汉献帝。可谓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最终变成二百

  • 乾隆是怎么对待他的叔叔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乾隆是位孝子,在他为雍正出殡的时候痛哭不止,多次拦着别人不让为父亲盖棺,可就是这样一位有孝心的人,一即位就改变了许多父亲立下的制度。出殡那天的情形感动了许多人,乾隆本人也痛苦地一天没吃下东西,但这并不代表他爱自己的父亲,他与父亲的关系还没有和爷爷的关系亲密,他也很不认同父亲的一些做法。1、他是如何对

  • 土木堡明军惨败原因是什么?把锅给宦官王振是失偏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土木堡之变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土木堡明军是惨败的,惨不忍睹了,那么既然输了,总得找个原因吧,所以土木堡明军惨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说是宦官王振的锅,其实真的不仅仅是王振的锅了,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都是这一次土木堡明军惨败的原因了,具体的情况继续往下看。土木堡明军

  • 秦昭襄王多活几年有机会一统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秦昭襄王,对于战国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肯定会非常的熟悉。秦昭襄王对秦国的东出以及对秦国最终能够大一统天下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奠定的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所以很多朋友们就会想了,这样一位明君,若是能多活几年的话,并且在晚年没有犯错杀白起的话,是否成功一统天下呢?是否自己就能当上始皇帝了呢?赢稷原本

  • 成化犁庭最后谁赢了,明宪宗为什么讨伐女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成化犁庭发生在1467年,当时是明朝成化年间。明宪宗下令征讨建州女真,因为该战役十分惨烈,战场就像是被犁过一样,因为称为成化犁庭。这场战役女真部落损失惨重,当时他们的实力远不如明军,那明宪宗为什么突然要进攻女真呢?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下这段历史背景,还有战役的大致过程,各位小伙伴如果有兴趣的话,欢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