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灭亡和崇祯帝急于除掉魏忠贤有关吗

明朝灭亡和崇祯帝急于除掉魏忠贤有关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594 更新时间:2024/2/13 8:12:01

魏忠死后过了17年,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也就此宣告明朝走灭亡。有一种这样的声音,称明朝此后快速走衰,崇祯帝急于除掉魏忠贤有关,如果魏忠贤不死,或许能带来转机。不过事实真是如此吗?实际上,明朝走向不是魏忠贤一人能够左右的,他还没这么大的能力。魏忠贤能够权倾朝野,和皇帝的放纵有很大关系,如果是一位负责的皇帝,像魏忠贤这样的人,也激不起什么水花。

要说魏忠贤的死活影响到了大明的存亡,这句话纯属扯淡,最重要的就是崇祯皇帝没有用好人。大家都知道魏忠贤又不是什么贤臣,他对于朝廷来说更多的就是一剂猛药一般,能够以毒攻毒,能够让大明得到一部分时间停下来喘息一声。但是这样还是治标不治本,当时出于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只怪崇祯皇帝太心急于动手了,在那样一个情况下起到了反效果。

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估计还更好一些,动手太快得不到别人的忠心,还会引来魏忠贤一党的反击。如果崇祯皇帝不杀魏忠贤,先利用他去让那些大臣们捐钱,想必肯定比自己去让那些大臣去捐钱来得划算。然后再去卖官,让那些花钱买官的人坐一个空壳位置,再慢慢剥夺魏忠贤的权利,这样想必要比杀了他好得多。

还有东西厂这两地地方要重用起来,把那些控制舆论对自己不利的官杀光,最后不应该收取那么多敏税,导致了太多人民不聊生引起民愤了。应该引进土豆,玉米,红薯等等,增加商人税,这样做百姓们的问题就能够解决了。不是说崇祯皇帝能力不行,换做是任一个人来都不一定有他做的好,只是他当时太过于年轻不知道怎么去用人,把权力最大化,当时如果什么也不做的话也还是可以延续几十年的,只能说崇祯皇帝太急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忽必烈为何要将都城迁往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作为蒙古领袖忽必烈,为何要将都城定在北京?首先我们要明白忽必烈建立的朝代是元朝,按照我国封建传统正统王朝的排序来看,忽必烈先是灭亡了金朝,然后是在金朝的基础上统一了北方。而当时金朝的中都位于北京,北京又是金朝的中间部分,非常的利于统治。一是忽必烈统一蒙古。由于忽必烈的想法是统一整个中原,才将首都迁至

  • 汉武帝为什么将卫氏家族诛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时期,因太子派和反太子派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最后酿成了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和卫子夫自杀,而卫氏家族也被诛灭,曾是汉武帝最信任的外戚,为何结局会如此凄惨呢?或许这也跟当时卫家势力过于庞大有关。汉武帝对待外戚有自己的尺度,如果让他感受到了威胁,那无论此前的关系有多好,汉武帝都会想尽办法将其消灭,卫家

  • 李承乾谋反,为什么李世民​要拔剑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据说,李世民在听闻太子李承乾准备谋反后,气的欲拔剑自杀。李世民的这个举动应该也是因为他十分懊恼,没想到自己对李承乾那么好,他却打算篡位,这无疑是一种教育上的失败。对于李世民来说,他肯定不希望玄武门之变在自己身上重演,但因为宠爱儿子,最后还是留了李承乾一命。李世民打算自刎的举动,也是有多种解读,但相信

  • 土木堡之变之后的明朝报复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土木堡之变之后明朝的反应比较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土木堡之变之后明朝当时有没有做出这个报复行动呢?明朝对当时的瓦刺军又有什么样的对策呢?还有很多相关的问题了,下面小编也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介绍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学习看看吧。土木堡之变之后,明朝并没有实施什

  • 土木堡之变被掳的妃子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比较关注这个土木堡之变的事情,发现这个土木堡之变还真的是非常的残忍和残酷了,所以一定要让自己强大,要不会被别人欺负的,不仅仅自己受欺负,自己身边的人也保护不了,所以当时土木堡之变的时候,明英宗不仅仅被俘虏,身边的文武百官,妃子宫女,都受到了非人的待遇了,那么具体下场如何,被掳走的妃子又有哪

  • 土木堡之变大臣阵亡名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的网友也都提到了这个土木堡之变的情况,很多人看完整个事件之后非常的惋惜,很多人也要问了,这个土木堡之变话说当时50W差不多全军覆没了,文武百官很多很多,所以这也为了后来的明朝发展造成了没人才可用的窘境,所以很多人也都非常的好奇,土木堡之变阵亡的名单有没有呢?或许说是这个土木堡殉国大臣名单有没

  • 汉武帝为什么要独尊儒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令在全国推行儒家思想,并罢黜其他思想学派。不过汉武帝推行的儒学,并非是春秋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还融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等学说,在当时来看,算是一种全新的流派,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加强专制,给这种制度进行一层美丽的包装。此后儒家学说,整整影响了中国上千年,直到今天我们

  • 诸葛亮死后曹叡为什么变得昏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死后曹叡之所以变得放浪形骸,之所以变得昏庸,不像之前那样的明君,主要还是因为他失去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再加上其母亲和三个儿子的离世,可以说是内无忧,外无患了,慢慢的就失去了斗志,失去了目标。在诸葛亮去世之后,长期骚扰曹魏边境的蜀汉从此以后就沉寂了,进入到了短暂的修生养息状态,而此时的三国以没有了

  • 玄武门之变目标是李建成,其实也是在警告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玄武门之变对于李世民来说,不成功便成仁,如果失败自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李世民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他的首要目标肯定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不过李渊才是当朝皇帝,如何能让李渊原谅他更加关键。李世民事前应该已经想到了最坏的结果,能不和李渊起冲突最好,如果李渊翻脸的话,那他估计会对自己的父亲动手。所以此举也是在警告

  • 武则天真的喜欢李治吗,他们之间的感情关系并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在武则天和李治的这段感情中,感觉武则天是强势的一方,李治显得有些卑微。而武则天后期野心膨胀,权利甚至和李治相当,所以有人怀疑武则天是否真的喜欢李治?还是她一直在利用李治,来达到自己称帝的最终目的?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要分时间段来看待的。武则天肯定喜欢过李治,但这份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慢慢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