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天启皇帝朱由校真的是弱智吗

明朝天启皇帝朱由校真的是弱智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999 更新时间:2024/2/7 12:13:52

说起明朝的天皇帝朱由校,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印象,那就是木工皇帝,造家具的皇帝。在《明史·诸帝本纪》中对朱由校的评价就是“重以帝之庸懦,妇寺窃柄,滥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意思就是说“一个弱智的皇帝带着一个奶奶和一个太监,以极低的战斗力战胜了一群政治高尚,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就连天下的老百姓都看不下眼,把老朱家的族谱都骂没了,而且还要狠狠的跺上两脚,这种朝廷不亡简直天理难容。”

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明史是由清朝修订的。不把明朝黑到底,让你们明明白白他的心。才能让你们清清楚楚的知道,清朝是多么的好,别老是反清复明,那是一个黑暗的旧世界。

历史是有连贯性的,咱们再来看看崇祯朝。其实这哥俩面对的是同样一群人,后来活着的东林党人,就是天启朝七年那一波人,还有那一波人提拔的同样的一波人。宗旨始终没变我们是正直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你们要不要整一套。

天启皇帝用阉党牵制住了东林党,各种权利相互制约,达到了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崇祯皇帝打破了这种平衡局面,让东林党一家独大。结果被强大的文官集团给忽悠瘸了。

明朝的文官集团为何这么猛呢?这事还得从朱元璋说起。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这就是明王朝。

太祖朱元璋从安徽走来,放过牛、要过饭、当过和尚、啥都干。一直在转型,从未脱过贫。

没办法跟着汤和去造反,开始也没有赚它一个亿的人生小目标。为了能吃上饭。

没想到在造反的道路上,单车变摩托,单手开起法拉利。不但有了南京户口,他咳嗽一声,全中国都颤抖。

明朝开国党争就开始了,淮西党和浙党生命不止,斗争到底。在朱元璋看来没有一个人头,解决不了的事。采取铁血手段干掉一批。然后废除丞相制度,实行内阁制度。在六部设六科,监督六部官员。这六科给事中也就是小小的七品官,但是权利极大。如果皇帝发出的制赦有不妥之处,那么六科给事中可以原封不动的给你送回去。六部的文书必须经过六科给事中的监察,我不签字你又废了一张纸。这个七品小官的职责就是,上怼皇帝下怼大臣中间怼自己,也就是所谓的言官。

明宣宗时期开始培养太监,还必须整些有文化的太监,用流氓式的文化人,压制文化人中的流氓。明英宗重用太监王振压制住文官集团。在王振的忽悠下,一场土木堡之变葬送了大明几十年国力积累。

嘉靖皇帝继位之初,一场大礼仪事件。来了场文官流氓团伙,智斗一个小娃娃。必须让嘉靖小皇帝拿出证据你爹是你爹。后来嘉靖皇帝用严嵩来压制文官。

到了万历初期,有张居正这位猛人,文官在蒙圈阶段。到了张居正死后,文官开始活跃,明朝历史上的党争愈演愈烈。东林党开始左右朝政,关键还忽悠老百姓对抗朝廷。六科中的浙党、鲁党、楚党、被东林党彻底整趴下了。到了天启朝东林党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所以天启皇帝培植阉党,阉党又收编了浙党、楚党、鲁党等一批小党。资源重新组合终于压制住了东林党。朝廷才能正常运转。就凭这点天启皇帝绝对不是单纯的人。

朱由校的父亲也就是泰昌皇帝,这是个苦命的人。在太子位上充电几十年,干皇帝就撑了一个月。没事他老爹万历皇帝就敲打一下,关键是学习也没跟上,大字也不认识几个。泰昌皇帝朱常洛虽然是万历的儿子,那几十年的太子生涯都快整成鳖孙了。

天启皇帝的父亲都整成这样了,自己的儿子那更没空管啊!弄的朱由校也没上两天学。

朱常洛继位后,几十年的压抑终于爆发了。憋屈了几十年能不好好的享受享受吗?天天晚上不停的劳作,扶朕起来我要继续战斗。一颗小小的红丸结束了一生,也就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红丸案”。

天启皇帝在那段时间接触了木匠活,后来到了痴迷的地步。

泰昌帝死后,有个李妃想挟持朱由校,东林党开始抢人,最后在东林党的支持下,朱由校顺利登基。

一开始挺感激东林党,开始重用东林党。慢慢的这位少年天子发觉,这些人就是些口活党,结党营私有一套,治国理政全凭吹。不得已天启皇帝开始重用魏忠贤。

咱先分析下天启皇帝用的两个人。

第一个奶妈客氏。为何东林党用尽各种手段也要撵走客氏?

为何阉党实力强大时,魏忠贤对客氏也是客客气气的?

为何这她敢在后宫之中胡作非为,见到张皇后战战兢兢?

为何天启皇帝死后,张皇后先对客氏下手?

天启皇帝封自己的奶妈为“奉天夫人”这无疑给了他这奶妈一个保护伞,你们谁敢动他试试。东林党没办法,又开始拿道德那一套来抹黑天启皇帝,说他有恋母情结了,和奶妈有不正当关系了。斗争中没捞到好处,就诋毁你的名义。

魏忠贤为何找个奶妈做对食,一开始这客氏是魏朝的对食。后来被魏忠贤给抢了去。

果真是这样吗?主要是天启皇帝想重用魏忠贤了,又怕阉党势力过大,自己掌控不了。这个客氏应该就是天启皇帝,安插到魏忠贤身边的一个卧底。都说魏忠贤权势大的可以左右皇权,这个是错误的如果是这样,魏忠贤没必要事事请示天启,特别是在皇帝干木头正起劲时猛的来一下。其实天启早知道里面啥内容,这就是客氏的功劳。只要魏忠贤的做法对自己有利,他会甩出一句你看着办。

为何这客氏敢明目张胆的对后宫的妃子下手。这应该是张皇后的意思,皇后还没生孩子,后妃先整一个,那这皇后的地位还能保得住吗?所以客氏是在为皇后办事。

天启死后张皇后命人先杖毙客氏,为的就是灭口。

在辽东战场,到天启末年辽东局势已经得到控制。

说到辽东有个人必须说一下袁崇焕,有人说袁崇焕是明末的长城,袁崇焕一死明朝才灭亡。这纯粹是胡扯。天启皇帝对辽东局势的认识和判断,甚至超过当时的辽东军官。

有次天启皇帝问袁崇焕辽东怎么个平法?

袁崇焕上来就是一阵猛吹,后金要么被我所灭,要么被我打的所灭。我准备屯田、安置流民、修城、等等。天启皇帝就问了,屯田流民这一块会不会有后劲的奸细混进。你屯田那兵怎么练。问的袁崇焕哑口无言。不像崇祯皇帝袁崇焕来了句五年平辽,他就真的信了。

天启皇帝在辽东问题上,重用的是自己的恩师孙承宗。这才是个扭转辽东局势的关键人物,袁崇焕只是帮他跑腿的。后来努尔哈赤被红衣大炮炸的升了天,皇太极屡战屡败,这都是孙承宗的辽东战略起了作用,袁崇焕只是这个战略的执行者。

清朝修明史为何黑天启这么惨,可能和这两件事有关。

天启皇帝还重视边关问题,以防满清从别处入关。整个天启朝清朝连长城的砖都没摸让,可是到了崇祯朝满清四次入关,走时还不空手。

在对待西方侵略,天启皇帝表现出强硬的姿态,打败了荷兰和葡萄牙。

在财政收入方面,对老百姓不加税,主要针对官僚机构的经营矿产啊、盐业啊等加以重税,这样即打击了这群贪赃枉法的官僚,又充实国库,整个天启朝虽说不富裕,但国库不缺钱。所以天启在位七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民变。

以上就是我们这位木匠皇帝,七年所做的事。这是个低智商的皇帝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皮岛为什么给了朝鲜?看明朝灭亡的历史知晓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皮岛的事情,很多人也都知道皮岛在明末的时候是很重要的一个地方,但是最后大家也都知道了,那就是袁崇焕把镇守在皮岛的毛文龙给杀了,最后皮岛就乱成一锅粥了,然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皮岛最后到了朝鲜那边去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皮岛到底是怎么给了朝鲜去了?对于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别

  • 典韦和赵云相比谁的实力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三国历史上,典韦和赵云两个人可都是实力非常强劲的武将,不过两个人一个是力量型,一个是技巧型。但是这两个人确实都非常厉害。可是在他俩之间相比的话,谁的实力更强呢?单挑谁会赢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谈起典韦,那就是典型性的防守型人物,据演义叙述,典韦能一只手举牙门旗,所持二只短

  • 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为什么向刘备求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可是战胜了刘备,当时就想要派陆逊去乘胜追击刘备,但是刘备并没有回成都,而是驻扎在白帝城。结果孙权知道后就改变策略,转而向刘备求和?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袭取荆州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没必要扩大战争我们知道夷陵之战爆发的原因是孙权背弃了孙刘联

  • 乾隆时期国库为什么经常亏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雍正时期他可是一个十足的劳模皇帝,不管做什么都是非常的节约,而且死前给乾隆留下了3453万两。不得不说,雍正确实是很省钱。但是为什么说乾隆时期的时候,国库经常亏损呢?乾隆皇帝都用在什么地方上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乾隆太贪玩他在位期间,曾经六下江南,每次下江南都很铺张

  • 清朝满蒙联姻,为何不允许满汉联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能够满蒙联姻,不允许满汉联姻,主要还是因为目的不同,导致的政策也有所不同。从清朝统治的角度来看,他们更怕汉族的起义,毕竟汉族作为主体民族,对满清的统治,还是有抵触情绪的,一言不合就是反清复明,找个理由继续反抗满清,这才是清朝最害怕的原因。相比起蒙古,清朝统治起来更容易。在康熙时期,三藩之乱让康熙

  • 川岛芳子和溥仪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以前梅艳芳和刘德华拍了一部电影《川岛芳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因为这部电影,使得历史上的这名汉奸重回人们的视野,有人对其是愤恨,也有人对其充满怜悯,认为川岛芳子也是一个可怜人,很多人都知道川岛芳子是清朝的皇族,姓爱新觉罗,那么,她和溥仪是什么关系呢?川岛芳子原名爱新觉罗·显玙,其父亲是肃亲王善耆

  • 朱元璋称养兵不靠百姓一粒米,那他是如何养兵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布衣出身,最后却一统天下,建立明朝,他无疑是那个时代的天选之子。那带兵打仗不仅考验将领的水平,还要思考如何养兵,不能亏待替自己打天下的好兄弟。那朱元璋背后是百万大军,他靠什么来养活这些士兵的呢?可能大家平时不会关注这个问题,那今天正好和大家进行一个简单的说明,有兴趣的话,欢迎来了解看看,下面就

  • 毛文龙手下的四个大将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又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毛文龙手下的四个大将比较感兴趣,很多人想知道这四个人,然后这个四个人的结局,所以最后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毛文龙的手下的四个大将分别是谁呢?他们之间的结局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毛文龙手下的大将可多了,不仅仅只有四个,但是非常著名知名的其实只有三位了,那么到底是哪三位呢?这三

  • 刘伯温是什么爵位,为何他爵位那么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刘伯温是明朝比较重要的一位开国功臣,也是朱元璋最为宠信的人物之一。朱元璋早年很多的军事大计,刘伯温都是谋划者。除此之外,刘伯温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和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不过有朋友发现一个问题,刘伯温地位不算低,但他的爵位却很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对功臣封

  • 唐玄宗废王立武为什么失败,担心历史重演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唐玄宗李隆基后宫佳丽不少,嫔妃加上昭仪、才人,有将近40位。李隆基的第一位皇后是王氏,但后来因“符厌事件”,导致王皇后被废。当时李隆基非常宠幸武惠妃,这位武惠妃来头可不小,她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恒安王武攸止女儿。李隆基原本打算再来一次大家熟悉的废王立武,但这次并没有成功,各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