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称养兵不靠百姓一粒米,那他是如何养兵的

朱元璋称养兵不靠百姓一粒米,那他是如何养兵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648 更新时间:2024/2/7 12:14:07

朱元璋布衣出身,最后却一统天下,建立明朝,他无疑是那个时代的天选之子。那带兵打仗不仅考验将领的水平,还要思考如养兵,不能亏待替自己打天下的好兄弟。那朱元璋背后是百万大军,他靠什么来养活这些士兵的呢?可能大家平时不会关注这个问题,那今天正好大家进行一个简单的说明,有兴趣的话,欢迎来了解看看,下面就行动起来吧。

靠什么养兵

朱元璋与元军作战以及平定大小割据势力时,历经了无数次的战争,他自己手里也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即使大明建立了,面对外敌的威胁以及内部政权的稳固,他也不可能直接马放南山,让兵士解甲归田。

可是,面对着上百万的军队,急需休养生息的大明根本养活不了。可朱元璋自认为解决了这个问题,甚至大言不惭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其实,朱元璋的办法就是卫所制度,说白了就是让士兵自己解决。

卫所最开始是由元朝户部尚书昶提出的。简单说一下这位,他可不是一般人,在元末他是户部尚书,可元朝却派他出使当时朱元璋的吴国。不过朱元璋见他很有才华,便把他扣下了,还委以重任。

然而这位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最终被朱元璋所杀。

卫所制度

但不管怎么说,朱元璋最终采取了他的这个建议,在全国的各军事要地,设立军卫。

所谓卫所制度就是将军队的组织分为卫、所两级。每卫共有士兵5600人,最高长官是指挥使。卫的下级单位是千户所,每千户统兵1120人。千户所下设百户所,每百户统兵112人。

到了朱元璋后期,大明帝国已经拥有326个卫和65个独立所,兵力高达两百万。

为了卫所制度的允许,必然需要保障军队数目的户籍制度配合。这就有了军户,军户为世袭,政府将这些军户分配到全国各地的卫所,并从事屯田工作。

打仗时那么拿起武器作战,而平时则从事农业生产。在朱元璋看来,这个问题完美解决了,既不用朝廷出钱养着如此规模的军队,又有了战时的保障。

有何缺点

客观说,这样的制度在一定时期内是很有用的,但有时候却弊端更大。比如战争频发时,这样的情况在后期更加突出,如果战争频发的话,那么他们根本不可能有屯田的时间,这样一来,粮食的产量必然降低,渐渐地日子就不好过了,吃不饱了。

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贪污腐败严重的时候,屯田多被军官、豪绅和太监所占,慢慢地他们会逐渐侵占军户的屯田。

再说,人口也在逐步增加,人多地少的这个问题,没有解决的话,粮食必然会出问题。

所以到了明朝末年,崇祯手里已经没有这么多军队,他更没有朱元璋当年的豪情万丈了,显然底气不足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毛文龙手下的四个大将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又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毛文龙手下的四个大将比较感兴趣,很多人想知道这四个人,然后这个四个人的结局,所以最后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毛文龙的手下的四个大将分别是谁呢?他们之间的结局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毛文龙手下的大将可多了,不仅仅只有四个,但是非常著名知名的其实只有三位了,那么到底是哪三位呢?这三

  • 刘伯温是什么爵位,为何他爵位那么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刘伯温是明朝比较重要的一位开国功臣,也是朱元璋最为宠信的人物之一。朱元璋早年很多的军事大计,刘伯温都是谋划者。除此之外,刘伯温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和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不过有朋友发现一个问题,刘伯温地位不算低,但他的爵位却很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对功臣封

  • 唐玄宗废王立武为什么失败,担心历史重演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唐玄宗李隆基后宫佳丽不少,嫔妃加上昭仪、才人,有将近40位。李隆基的第一位皇后是王氏,但后来因“符厌事件”,导致王皇后被废。当时李隆基非常宠幸武惠妃,这位武惠妃来头可不小,她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恒安王武攸止女儿。李隆基原本打算再来一次大家熟悉的废王立武,但这次并没有成功,各位知

  • 揭秘袁崇焕杀毛文龙的严重后果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袁崇焕和毛文龙的事情,很多人估计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袁崇焕把毛文龙杀了之后导致了非常多的严重后果了,那么具体有哪些严重的后果呢?这个问题也还是非常值得大家来分析研究的,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速度来看看吧。1、毛文龙被杀后,东江镇对明廷离心离德,原部下大量降清最著名的

  • 溥仪在伪满洲国有多大的权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溥仪,大家肯定都知道,他就是清朝时期伪满洲国的一个傀儡皇帝,完全被别人所控制,从小到大都是一样。对此,很多人对他真的是又可怜又恨。但是在伪满洲国的时候,傀儡并不是一个真实的称呼,那么他在伪满洲国到底有多大的权利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作为一个皇帝,溥仪的一生是有些悲凉的,因为他的一生从未掌

  • 崇祯知道袁崇焕是冤枉的吗,其实崇祯杀袁崇焕一点也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袁崇焕是被冤枉的,但是最后还是被崇祯皇帝杀了,那么很多人也非常的好奇,那么这个崇祯皇帝知道不知道袁崇焕是被冤枉的呢?对于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速度来分析分析吧。先说一下啊,崇祯杀袁崇焕是一点也不冤枉的,我们也不说其它的,就说私自杀毛文

  • 多尔衮为什么不自立为帝,他不自立其实是正确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多尔衮本有机会自立为帝,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其中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事实上,多尔衮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虽然当时局面对他来说一片大好,但多尔衮还是认为时机不够成熟,所以不敢贸然自立,这可是一条不能回头的路。除非多尔衮下定决心,打算做殊死一搏。那下面是列举出了三大原因,这或许就是多尔衮没有称帝的主因,各位小

  • 为何说袁崇焕一刀也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为何说袁崇焕一刀也不冤,其核心的原因就是袁崇焕死的不冤枉,被凌迟处死是应该的,但是关于袁崇焕的死很多人说冤枉,很多人又说不冤枉,那么这个袁崇焕到底冤枉不冤枉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分析看看了,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赶紧来分析揭秘看看吧。作为镇守辽东的明军统帅,袁崇焕之死,其实并

  • 为什么南明不算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回顾过去,研究历史,是需要标志性事件作为节点的。一个王朝,首都陷落,元首身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算是亡国。在甲申之变后,明朝确确实实是结束了。南明只能算是明朝的回响与余绪。冠以一个专有的名称“南明”,比把它当做明朝的一部分,要更合适。在学术处理上,也更方便。因为后世的

  • 吴王夫差怎么死的,他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前476年,勾践再次率军攻打吴国,三年后越军将吴军击溃,彻底打败吴国。勾践原本是想将夫差流放,但夫差不堪受辱,他对自己的处境也感到绝望,最后选择拔剑自刎,同吴国共生死。可能在这起历史事件中,大家听得比较多的是勾践如何复仇,而有关吴王夫差的故事了解的比较少。那夫差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国君呢?今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