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上官婉儿死的冤吗,她为什么必须死

上官婉儿死的冤吗,她为什么必须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602 更新时间:2024/2/7 12:15:15

公元710年7月21日,李隆基发动唐龙之变,率禁军杀入宫中,将韦后、安乐公主等人全部处死。当时上官婉儿是把太平公主的遗诏给李隆基看,想证明自己同李唐站在一起,但李隆基信不过上官婉儿,最后还是决定把她杀了。那上官婉儿到底死得冤不冤呢?不同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答案,不过就当是的情况来说,李隆基的确不太可能把上官婉儿留着,她的死是大概率事件。

宰相后人

上官婉儿有一个比大多数人都凄惨的开局,当她开始有意识的时候,她就已经在宫里的掖廷为奴,那是一个暗无天日的地方,正常情况下,这里的人最好的结局是哪一天皇帝开恩,搞个特赦,自己脱去贱民的身份做个普通人。

但幸好,上官婉儿有一个好妈妈,这个曾知书达理官宦人家的女人,如今却在这个特殊的监牢里做着最苦最累最下贱的工作。

但这个年轻的母亲,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上官婉儿的教育,因为她知道,对女儿的教育,是她们唯一的希望和出路。

尽管做着最卑贱的工作,但是依然教女儿读书写字,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等等才能,因为她知道上官家不能就此沉沦,作为当年有才有德宰相上官仪的后人,上官婉儿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年纪轻轻就表现出惊人的才华。

这种才华终于被武则天看见,于是武则天特意招她过去,想要看看这个上官仪的孙女到底怎么样,结果在武则天面前,上官婉儿表面的是非常出色,对答如流,应对自如。

于是武则天就把上官婉儿留在自己身边,成为自己的贴身秘书,为自己起草诏书,协助批阅奏章等事,而从此大唐王朝又多了一个能力超群的女性,时人称之为女宰相。

能力出众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战队的重要性,战错了队,你可能瞬间就掉进万劫不复的地狱,选对了边,你分分钟是平步青云。

但这话说起来容易,但为什么总是有人选错队呢,主要是因为选队这种事,大多数时候你并没有自主的权力。

比如说你科举的时候,谁是你的主考官,那你进入仕途之后,就是谁的人,这一点你想改都不了,改换门庭历来都是官场大忌,被所有同僚瞧不起。

无论上官婉儿是否真心喜欢武则天这个女皇帝,她在当时的情况下,都必须尽心尽力地辅佐女皇帝,这些原本没什么问题的事情,到了神龙元年却成了问题。

反对武则天的势力越来越大,最终酿成了神龙政变,上官婉儿其实没得选,按照通常的逻辑,武则天下台之后,原来的亲信,像上官婉儿这样的人,肯定要受到清洗的。

幸运的是,继位的中宗李显并不是那种杀伐决断的人,他看到上官婉儿的才能之后,不仅没有让她走人,反而继续让他留在宫里,依旧是掌握起草诏书的工作。

武则天死后,大唐的政局并不稳定,在风云变幻的朝局中,韦后,太平公主,李唐皇室等各方势力相互角逐,频频发生各种残酷血腥的政治搏杀。

这其中,上官婉儿利用自己的聪明才识,好几次都选对了边,从早期的跟着武三思,再到成为韦后的心腹。

在韦后做着她登基的春秋大梦的时候,上官婉儿已经意识到,韦后不得人心,将来肯定败亡,于是利用自己起草遗诏的机会,拉上太平公主,加了一句让李旦辅政的话,这样一来上官婉儿其实是把宝压在了李唐王室一边,压在了李旦这边。

悲惨结局

事实上上官婉儿又一次压对了,当时谁也没想到,面对韦后的步步紧逼,李隆基果断的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及其党羽,一夜之间遍布皇宫和朝廷内外的韦后党羽屠戮殆尽。

本以为自己有赌对了一次的上官婉儿,面对李隆基的屠刀,拿出当年遗照的副本,证明自己是忠于李唐皇族的,但是李隆基只是看了一眼,又接着下令砍杀了上官婉儿。

一代才女,宫中女宰相就这样香消玉殒,那么李隆基明知道上官婉儿写遗诏是真的,而且这事儿太平公主也知道,为什么还要坚持杀死上官婉儿呢?

武则天开了一个坏头,导致很多女人野心膨胀,韦后在条件完全不具备的情况下,就想要称帝,最终是被乱刀砍死。

面对女人干政当政,雄才大略的李隆基实在是厌恶无比,他已经对这种牝鸡司晨的事情深恶痛绝,绝对不希望再出现什么强权女性。

他杀上官婉儿如此坚决,目的就是想永久后患,他再也不想看到女人霍乱朝政了,就如同几年后,他再次发动政变,逼死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一样,李隆基想要的是一个完全的崭新的大唐,一个完全摆脱了女人干政的大唐。

上官婉儿也许并没有做错什么,她在她的位置上已经做到了最好,只可惜她是个女人,仅仅是因为是个女人,所以他必须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晚清为什么那么害怕打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1840年之后,清朝政府确实非常害怕战争,只要有一点点和平的希望,那时就绝不会轻易的挑起战争的。但是大家要明白的一点就是,清政府避免战争并不是因为担心老百姓遭受战争之苦,而是害怕只要一起战争就会战败,就会暴露自己的虚弱,就会导致大位不保。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慈禧那群老娘们害怕一打仗就无法

  • 清朝灭亡赔款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晚晴时期,在甲午战争之前,西方人掠夺的胃口还没那么大,撑死几千万两的白银。但是直到甲午战争结束之后,在《马关条约》签订了之后,整个情况就变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日本这国家狮子大开口,一口气要求清政府赔款金额达到了2.3亿两白银。但是不陪没办法,慈禧了老娘们死活不愿意迁都再战,毕竟颐和园还在京城,她

  • 揭秘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后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袁崇焕当时杀了毛文龙之后这个后果又是什么呢?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我们仔细的一分析就知道了,可以从明朝当时的整体局势来分析看看了,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也别错过了。袁崇焕把毛文龙杀了的直接后果就是让明朝失去了对后金后方的牵制力,当时皮岛的作用是大家有目共

  • 春秋时期吴国为什么没能成为战国群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吴国,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春秋时期,吴国的实力可是很强的。对于当时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都是不能比拟的,要不是因为越国在后面偷袭吴国,楚国可能都灭国了。那么这样看来,吴国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群雄,而楚国还成了。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吴越的爱恨情仇,要从吴王阖闾(he lv)讲起。吴王阖闾在伍子

  • 朱厚熜是一位能力很强的皇帝吗,嘉靖新政算不算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朱厚熜在位初期,他知人善任,明察秋毫,宽以治民,开启了“嘉靖新政”。原本以为明朝国力能得以恢复,然后结果却是再度走向衰败,国家财政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所以当大家在评价朱厚熜的能力时,也是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朱厚熜有能力,但缺乏雄心和决心,他在明朝也只能算是一位比较普通的皇帝。朱

  • 如何评价清朝的养廉银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清朝的养廉银制度,是雍正年间开始实行的。对于这个制度,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最后这个制度的发起,效果并不是很明白,甚至是适得其反。那么到底怎么评价清朝雍正推出的这个“养廉银”制度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从根本上说,对于大部分官僚而言,做官的目的就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推出的这个“胡服骑射”改革,不得不说,这个改革确实是影响很大,而且正因为这一次的改革,让赵国变得空前强大。那么问题来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一次重大改革。战国初期赵国是个强国,

  • 胡服骑射为什么能让赵国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胡服骑射,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指的是赵武灵王为了让国家能够强大,所以就推行了这个关于“胡服”、教练“骑射”的故事。对于这个故事也是说明了赵武灵王为了让国家能壮大,也是用于改革。那么这个“胡服骑射”为什么能够让赵国强大

  • 历史上汉安帝是昏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会觉得汉安帝是一个昏君,因为他在位期间,朝中宦官当道,后宫争位激烈,国内更是处于内忧外患当中,整个国力并没有得到加强。实际上汉安帝倒也不是一位彻底的昏君,准确来说他是能力不足,没有当皇帝的才干。其实,每个朝代都会有几个像汉安帝这样的皇帝,只要是继承制,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那有关汉安帝的生平故事

  • 胤褆为什么被康熙帝囚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胤褆是康熙皇帝第五个儿子,不过因为康熙前四子都不幸早夭,所以胤褆成了皇长子。胤褆非常聪明勤奋,而且文武双全,康熙曾非常器重胤褆,曾两次让他随驾,一同讨伐噶尔丹。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康熙和太子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胤褆觉得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自作聪明的向康熙建议杀了太子,结果就是这个举动让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