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行省制度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行省制度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974 更新时间:2023/12/14 18:21:18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行省制度比较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行省制度还是的历史意义还是非大的,那么这个行省制度的历史意义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如果理解的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速度来揭秘分析看看,期待你的加入哦。

1、结束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奠定六百多年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

2、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和边疆开发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3、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4、加强中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

5、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元朝尽管立国只有98年(从1271年忽必烈大都登基到1368年元惠帝出亡),但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辽阔的疆域,北到北冰洋;西起今额尔齐斯河;东至鄂霍次克海。对于人口稀少的元朝统治者来讲,统治这么庞大的领域显然是个不小的难题,于是元世祖忽必烈在结合前朝经验的基础上,开创了行省制,就制度本身而言,作为一枚草原马背成长起来的小童鞋,忽必烈行省制度的发明,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天才的构想。

众所周知,秦朝之前,一直是分封制大行其道,君主把国土分给宗亲、功臣作为赏赐,作为臣属,各个领主(公、侯等)在封地内享有绝对的权利,定期“共主”打卡报道,送点孝敬,时不时的派遣军队为“共主”出出气即可。

当始皇帝武力爆表,一扫天下后,感觉到分封制碍手碍脚,也担心各个领主有了自己的小圈子后难保不会起了什么不可描述的小心事,于是大笔一挥,土地收回,改为中央派遣制(郡县制),各地领导全部由朝廷派遣,“千里百县,县有四郡”。全国上下官员都是皇帝派出去的,所有号令均由中央统一指挥,总可以高枕无忧了吧。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偌大的国土上,凡是都要听从中央的号令,就算驿马一口气都不喘的连轴转,要遇上点天灾人祸之类不可抗拒自然灾害,当领导指示到达后,黄瓜菜也只能凉拌了,更别提及时应对。所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遂歇菜。

西汉以后,又在郡县制基础上恢复了分封制,并延续到朝。作为皇帝,始终也摇摆不定,分封制?郡县制(州县)?这是个问题!

直到忽必烈登基,出于既要能中央集权,又要达到因地制宜的目的,灵光一闪,发明了行省制(行中书省制),中书省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时称“都省”,代表中央(皇帝)统一控制,又在全国设立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省、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行省具有地方最高官府和朝廷派出机构的两重性质,其代表中央分驭各地,“分天下之治”,“掌国庶务”,且与朝廷都省互为“表里”。实现了替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的效果,从而构建了此后延续至今达700多年的行政制度。在分封制和郡县制(州县制)中间找到了平衡,既避免了分封制所带来的藩国权势过大对中央政府形成的挑战压力,又解决了通讯不发达年代中央集权造成的行政效率低慢问题,应该说算是比较适合幅员辽阔的国家统治形式。

后来,行省制在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布政使司(民政)、提刑按察使司(刑狱)、都指挥使司(军事)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格局,区域名称也不断变化,但总体上延续了元朝创立初期的形式,对维护疆域广阔的中国领土完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可能算是蒙元短命朝在昙花一现闪耀后,留给历史天空一抹长久的璀璨光辉。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中刘禅为何能坐稳皇位四十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三国历史上刘备的儿子刘禅,对他的评价一直都不是很好的,认为他就是一个没什么用的人,不然也不会有“付不起的阿斗”这个称呼。那么既然如此,为何刘禅能够坐稳皇位四十多年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只能说明刘禅是一个非常有心计的人,其实并不

  • 武则天手段残忍表现在哪里,为权利不顾亲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是我国古代第一位女皇帝,但了解武则天称帝之路上做了哪些残忍事情的朋友,可能就不是很多了。武则天是一个为了权利可以不顾亲情的人,哪怕对方是自己的亲儿子也是如此。毕竟在那个时期,女子能坐上皇位其实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武则天为了给自己正名,还有稳固地位,也是采取了很多高压手段。了解这段历

  • 上官婉儿死的冤吗,她为什么必须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710年7月21日,李隆基发动唐龙之变,率禁军杀入宫中,将韦后、安乐公主等人全部处死。当时上官婉儿是把太平公主的遗诏给李隆基看,想证明自己同李唐站在一起,但李隆基信不过上官婉儿,最后还是决定把她杀了。那上官婉儿到底死得冤不冤呢?不同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答案,不过就当是的情况来说,李隆基的确不太可能

  • 晚清为什么那么害怕打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1840年之后,清朝政府确实非常害怕战争,只要有一点点和平的希望,那时就绝不会轻易的挑起战争的。但是大家要明白的一点就是,清政府避免战争并不是因为担心老百姓遭受战争之苦,而是害怕只要一起战争就会战败,就会暴露自己的虚弱,就会导致大位不保。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慈禧那群老娘们害怕一打仗就无法

  • 清朝灭亡赔款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晚晴时期,在甲午战争之前,西方人掠夺的胃口还没那么大,撑死几千万两的白银。但是直到甲午战争结束之后,在《马关条约》签订了之后,整个情况就变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日本这国家狮子大开口,一口气要求清政府赔款金额达到了2.3亿两白银。但是不陪没办法,慈禧了老娘们死活不愿意迁都再战,毕竟颐和园还在京城,她

  • 揭秘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后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袁崇焕当时杀了毛文龙之后这个后果又是什么呢?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我们仔细的一分析就知道了,可以从明朝当时的整体局势来分析看看了,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也别错过了。袁崇焕把毛文龙杀了的直接后果就是让明朝失去了对后金后方的牵制力,当时皮岛的作用是大家有目共

  • 春秋时期吴国为什么没能成为战国群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吴国,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春秋时期,吴国的实力可是很强的。对于当时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都是不能比拟的,要不是因为越国在后面偷袭吴国,楚国可能都灭国了。那么这样看来,吴国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群雄,而楚国还成了。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吴越的爱恨情仇,要从吴王阖闾(he lv)讲起。吴王阖闾在伍子

  • 朱厚熜是一位能力很强的皇帝吗,嘉靖新政算不算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朱厚熜在位初期,他知人善任,明察秋毫,宽以治民,开启了“嘉靖新政”。原本以为明朝国力能得以恢复,然后结果却是再度走向衰败,国家财政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所以当大家在评价朱厚熜的能力时,也是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朱厚熜有能力,但缺乏雄心和决心,他在明朝也只能算是一位比较普通的皇帝。朱

  • 如何评价清朝的养廉银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清朝的养廉银制度,是雍正年间开始实行的。对于这个制度,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最后这个制度的发起,效果并不是很明白,甚至是适得其反。那么到底怎么评价清朝雍正推出的这个“养廉银”制度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从根本上说,对于大部分官僚而言,做官的目的就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推出的这个“胡服骑射”改革,不得不说,这个改革确实是影响很大,而且正因为这一次的改革,让赵国变得空前强大。那么问题来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一次重大改革。战国初期赵国是个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