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香君血溅桃花扇,最后结局成谜

李香君血溅桃花扇,最后结局成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416 更新时间:2024/2/3 18:32:17

在秦淮八艳之中,陈圆圆有美貌,柳如是有才情,董小宛总的来说也算有个好归宿,但是排在这几人之后的李香君,应该是八人之中最没有名气的。李香君所出生的时代,与前几任人相比,这是一个更混乱的时代。明朝南迁以后,在南京又建立起了南明政权,这是一个不被中国政府所承认的时代,因为政权存在了18年的时间,皇帝懦弱无能,朝廷勾心斗角,军阀争权夺利,清军的铁蹄在这里肆意践踏,这个时候的南京看似表面繁荣,其实只是一具空壳,就在这样一个混乱不堪的年代里,李香君出生了。

01家道中落,踏入青楼

李香君出生于苏州阊门,她的父亲本是一个武官,当时的李家也是苏州当地的豪门望族,家中共有姐弟三人,她是最小的那位妹妹。在她8岁以前,虽然生在乱世,但是在这繁华安稳的江南,日子倒也过得安稳。但是在李香君长到8岁的时候,他的父亲遭到了魏忠贤等人的陷害,导致整个李家家道中落。此后小香君也开始了她漂泊一生的幼年和青年时代,也从一位千金小姐,流落至了烟花柳巷中。

当时在那烟花之地中,有一位名叫李贞丽的烟花女子,看到这个幼女被害而家破人亡,就以养母的名义收养了她,此后李香君就跟着养母居住在了媚香楼。养母也是一个多才多艺之人,虽然是烟花女子,但是诗词歌赋到丝竹管弦全部精通,在养母的调教下,李香君也开始精通乐器,再加上她歌声本就甜美,音律诗词更不在话下,逐渐就登上了青楼第一名妓的宝座。同时他的才华与美貌还吸引了一批文人雅士,慕名而来的人更是让这座青楼热闹非凡,有些人花重金,只为听李香君唱一首南曲。

02受人追捧,名声大噪

文人墨客的追捧,让李香君名声大噪,转眼间就出落成为了16岁的窈窕少女。这时候,金陵城的这座青楼,也成为了许多文人雅士相聚的地方,就这样李香君结识了侯方域。这个有着“明末四公子”之称的才子,在桃花盛开的暮春时节,也慕名来到了这座青楼,李香君本来就盛名在外,而侯方域的拜访自然也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他见识了香君的美貌,也被她那婉转如鸟儿一样清脆的声音所吸引,面对这个16岁的姑娘一见倾心。

后来他曾经多次出入青楼,只是为了吸引佳人的注意。香君也逐渐对这风度翩翩的少年感上了兴趣,在慢慢的交谈中两人逐渐熟知。,才知道二人的境遇十分相似。侯方域的父亲也曾经被所陷害而入狱,他们侯家也从书香门第沦落成为了贫寒布衣。加之清军入关,导致北方早已经陷入敌人之手,所以他才来到了这金陵城,准备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朝堂,为父亲平反,也为了实现自己的伟大志向。听了这番话,香君深感与两人境遇相同,再加上侯方域对待她也绅士有礼,两人之间情愫暗生。

03一见倾心,寻得良人

只是那时候的青楼女子也有自己的行规,而且李香君马上就到了第一次接客伴宿的年纪,养母将她培育成人,其实等待着的也是这个时刻。再加上李香君本来就是秦淮河畔的第一名妓,她第一次接客伴宿,肯定会被拿来竞拍,到时候不知道又会有多少有地位有权势的人,将参与到此次的竞价中来,除此之外,青楼的那位老鸨,正等着一大笔适合自己心意的银子,将李香君的这个初夜卖一个好价钱呢。他们二人之间挑明感情以后,李香君自然希望自己第一次接客的人能是侯方域,作为一个读书人,侯方域自然也不希望自己心爱的人在别人怀抱中缠绵。

只是现在的他只是一个穷书生,在这金陵城既无权势也无财富,他哪有那个能力去拿出一大笔银子,换取李香君的初夜呢。这时候他有一位名叫杨龙友的朋友,在突然间对他出手相助,资助了他一大笔银两,这次的雪中送炭,让侯方域顺利达成两人心愿,从此以后,他也在这座青楼常驻下来。只是思索再三,侯方域也觉得这其中有蹊跷,因为杨龙友与他一起来金陵城时,也只是一个能解决温饱的穷书生,为何一下子变得这么有钱对他慷慨解囊。

在他的再三追问下,杨龙友才对侯方域说了实情,原来送这笔礼金的,并不是自己,他也是受人所托。当时有一位深受南明皇帝宠幸的大臣,他名叫阮大铖,很早之前他就看中了侯方域的才情,希望此人以后能为自己所用,所以资助他这笔礼金来拉拢人心,而这个人与魏忠贤是一伙的。侯方域心中却十分纠结,不知是否该应承这个人情,李香君看出来他的焦虑与忧愁,经过追问才得知这笔钱的来由。听说是阮大铖所送,她马上火气冲天,让侯方域将这笔钱去还给这种没有道德底线的人。

李香君将自己的衣裙、首饰,全部都换成了银两,还向自己的朋友借来了几笔钱,没过多久,他们两人就将这笔钱给凑齐了,随后让侯方域将这些银两给退了回去。谁知这样一来,却让阮大铖心生忌恨,他利用自己的权势,对侯方域再三打压,甚至还诬陷他通敌卖国,为了保住性命,侯方域只能被迫先离开金陵。他离开以后,李香君从此闭门谢客,只等着自己的心上人归来。

04小人陷害,生死离别

只可惜这个阮大铖,是一个特别记仇的人,他看着侯方域离开金陵,只能将过往的仇恨全归结在了李香君的身上。他先是向名叫田仰的一位宠臣推荐李香君,说在金陵河畔有这样一个青楼女子,长相貌美,色艺双绝,谁能娶之必然是人生一大快事;只可惜此女子生来清高,拿了多少银两,即便是田仰前去,都娶不到这样的女子。田仰被阮大铖的这一番激将法给戳中痛处,下定决心一定要娶李香君。还未曾上门提亲,直接就敲锣打鼓的抬着大花轿到了青楼。谁知李香君却誓死不从,直接朝着栏杆撞去,她手中拿着的那把扇子上面也沾满了血的后来,被杨龙友捡起来绘成了桃花扇,这曾是她和侯方域的定情信物。

只是阮大铖见此计不成,又在皇帝面前献媚,说秦淮河畔有一位惊艳天下的歌姬,皇帝就下旨,让李香君入宫当歌妓,朝廷的命令不能不从,这次他实在是无法违抗天子。无奈之下她入了皇宫,在离开之前她还托人给侯方域带去了信,只可惜当时战火四起,这份信并没有送到侯方域手中。其实在李香君刚入宫没多久,清军就直接攻破了金陵城的城门,她也趁着夜色和战火从那座深宫中逃了出来。

她来到了自己曾经待过的媚香楼下,那里早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她抱着桃花扇痛哭,却不知何去何从。后来侯方域也到金陵来寻找过她,可是再也无人知李香君的下落。关于她的结局说法很多,有人说她后来与侯方域重逢,跟他回到老家隐居起来;也有人说她离开金陵以后,就重病一场,没过多久就香消玉损;更有人说侯方域做了清朝的官员,而李香君难忘亡国之痛,虽然进了侯家门却抑郁而终。不管她的结局如何,这些前尘往事里的悲欢离合,也只有她自己知道吧。

标签: 李香君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荆轲刺秦王失败了 为什么还能排在古代四大刺客之首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荆轲,历史解密

    在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了许多刺客侠士的故事,他们信奉“士为知己者死”,做着行侠仗义之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其中有四位比较出名,后人常把他们称为“四大刺客”,分别是:专诸,聂政,豫让,荆轲(排名不分先后)。而在这四人当中,虽然荆轲刺秦王失败了,却常常位列古代“四大刺客”首位

  • 爱新觉罗·永琪第五子 清朝多罗荣恪郡王绵亿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永琪,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绵亿(1764-1815),又称多罗荣恪郡王,是和硕荣纯亲王爱新觉罗·永琪第五子。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八月十五日戌时生。母侧福晋索绰罗氏,左都御使观保之女。个人生平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封多罗贝勒。嘉庆四年正月,封多罗荣郡王。二十年(1815)去世,谥恪。绵亿少孤,身体孱弱,但聪敏异常,工书,熟

  • 三国时期的秦朗是谁?他和曹操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朗,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曹操虽然很疼爱秦朗,但是并没有让他担任显要的职位。曹丕继位后,也没有特别关照秦朗。一直到魏明帝曹叡继位,他很喜欢秦朗,并且让秦朗担任了骁骑将军、给事中,经常跟随曹叡的车驾出入皇宫。按照辈分,秦朗应该是曹叡的叔叔,不过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叔叔。秦朗的出生年份已不可考,也没有多少可以推算其年龄的依据。目

  • 相关执金吾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有关于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执金吾,历史解密

    参考文献《续汉书·百官志》刘昭注引《汉官》:“执金吾缇绮二百人,持戟五百二十人,舆服导从,光满道路,群僚之中,期搂壮矣。”光武帝微时,有“仕宦当作执金吾”之语,原因即在羡其威仪。执金吾一词命名之意有三说。其一,应劭谓:“吾者,御也。掌金钳,以御非常。”其二,颜师古谓:“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

  • 猛将程咬金,他做过哪三件厉害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程咬金,唐朝,历史解密

    说起隋唐猛将程咬金,恐怕人们都会想到,《隋唐演义》中的那位“福大、命大、造化大”的福将。以至于民间的这个福将程咬金,都取代了正史中的那位猛将程知节!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那么好端端的猛将程知节,怎么就突然变成了只会三招半的福将了呢?其实,只要看看正史中,程咬金的这三件事便能明白,因为件件不简单。一、

  • 周宣帝同时立了五位皇后,她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宣帝,周朝,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因为宠爱而多立几个妃子也就算了,但是一下子立五个“国母”的奇葩皇帝也就只有北周宣帝宇文赟了,但是这个局面只持续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年仅二十二岁、身为太上皇的周宣帝就驾崩了。他死后,他的五位皇后终于迎来了相对安定的生活。天元大皇后杨丽华杨丽华是隋文帝杨坚的长女,宇文赟为太子时立杨丽华为皇太子妃,

  • 开国皇帝刘裕怎么死的?为何仅仅当了两年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灭东晋改国号为宋,刘裕做了开国皇帝,国都仍为西晋的京都建康,改晋元熙二年为永初元年。他按传统规矩进行祭天告地活动之后,便开始了封赏,尤其是对劝进立下头功的傅亮恩宠有加,升为中书省专典诏命,任总国之权。刘裕登基,并没感到心满意足,有一件事总觉得是心腹之患:被废的晋恭帝司马德文还活着。这一天,刘裕正在御

  • 刘邦杀两个开国功臣留臭名,刘秀屠两个为何却留下好名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刘秀,历史解密

    开国皇帝屠功臣,是一个很老的话题,许多人都认为,屠功臣最著名的是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但事实上,刘邦徒有虚名,刘邦跟赵匡胤是一档,朱元璋真是拔尖,因为刘邦只屠一个,还有一个弄死八个仅次朱元璋,而刘秀呢,屠了两个却能留好名声。刘邦屠功臣是名声在外,袁世凯复辟时开科考案首,考题还是《汉高祖诛功臣》。

  • 武则天一首非常轻快的诗作,非常唯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唐朝,历史解密

    武则天是中国古代一代伟大的女皇帝,虽然后世对于她的评价,历来是褒贬不一,但是不得不说,她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的诗人,虽然她流传下来的诗作不多,但是其中也是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她大部分的诗作都收录在了《全唐诗》,从这一点上来说,也足以说明她的文学造诣还是很高。其实古代的才女有很多,可是

  • 忠于大唐的狄仁杰,为什么要在关键时刻投降武则天?两人关系太过微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中国老百姓对于狄仁杰、包青天、宋慈等明察秋毫的清官形象尤其偏爱,因此在后世很多艺术作品中对于他们的事迹口口相传,其中故事有真有假,但大多时候都让人深信不疑,这或许就是老百姓对于清官的一种偏爱。狄仁杰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在审理冤狱方面,狄仁杰手到擒来,颇为出名,因此也赢得了百姓和后人的敬重,但是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