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孝庄去世后苏麻喇姑怎么生活的

孝庄去世后苏麻喇姑怎么生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54 更新时间:2024/4/2 19:10:06

有人常拿苏麻喇姑和康熙说事儿,也有人说苏麻喇姑终身不嫁为康熙。其实,要戳破人们臆想中的这段爱情泡沫,只需轻轻一点!电视剧《康熙王朝》里,苏麻喇姑和康熙几乎同龄。其实在历史上,康熙生于1654 年,此时苏麻喇姑已经 40 多岁。康熙若到十七八岁成年之时,苏麻喇姑已然年近六十。

电视剧里,孝庄曾对苏麻喇姑说“要像对待弟弟一样对待康熙”,其实孝庄应该说“要像对孙子一样对待康熙”。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显然不是姐弟恋,只能是祖孙恋了。

事实上苏麻喇姑确实和康熙的祖母孝庄是同龄人,二者年龄相差一两岁,孝庄生于公元 16 13 年,苏麻喇姑约为 16 12 年。相较于康熙的 1654年,就这年龄差,不论是古代还是如今,都是够呛的了。

满蒙联姻一直是大清的基本国策,大清的后宫几乎被蒙古女子霸屏。苏麻喇姑和孝庄一样,同样出自蒙古族,只不过孝庄出自蒙古贵族之家,而苏麻喇姑则生在一个贫苦的牧民家庭。

苏麻喇姑后来进入孝庄娘家,作为孝庄的贴身丫鬟。1625 年,12岁的孝庄嫁与清太宗皇太极,苏麻喇姑作为陪嫁女同往,从此开了二人长达 60多年的相伴生涯。

苏麻喇姑之于孝庄,如同《红楼梦》里袭人之于宝玉,紫娟之于黛玉,平儿之于王熙凤,帮助孝庄把里外事情处理的妥妥当当,干净利索。并在陪伴孝庄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满文,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为其后来成为康熙的启蒙老师打下了基础。

苏麻喇姑显然也参与了孝庄与多尔衮之间关于顺治继承皇位的交易。顺治继位后,按照大清惯例,作为皇太后的孝庄与皇帝顺治每月只有一次见面的机会。很显然,苏麻喇姑成了二人之间的联络员和秘密使者。

大清国建立后,着手制定文武官员的官服样式。凭借出色的女工以及对满蒙汉服饰的了解和掌握,苏麻喇姑深度参与其中,为后世所认可。设计官员服饰,苏麻拉姑也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严肃的服装设计师了。

在康熙身上,苏麻喇姑至少做了三件事。一是康熙降生时,苏麻喇姑贴身照料,二是康熙出生不久,为躲避天花到宫外居住,苏麻喇姑每日往返于孝庄与康熙之间,三是苏麻喇姑成为康熙的启蒙老师,“手教国书”。

世间文字八万个,唯有情字最难得!显然,苏麻喇姑对于康熙,并非男女之情,而是主仆之情,君臣之情。这里面显然还有与孝庄的姊妹之情,以及对大清国的无往忠诚。

虽说皇家无情,但皇家亦非草木。苏麻喇姑对孝庄顺治康熙以及大清国的贡献和忠诚,大清皇室对苏麻喇姑始终礼遇有加。即便在孝庄去世之后,仍然延续着苏麻喇姑沽的无尚优待。

1788 年,孝庄去世,时年 75 岁。作为十几岁便一直跟随孝庄,陪伴孝庄 60多年的苏麻喇姑,显然是个沉重的打击,而且此时的苏麻喇姑也已经年过七旬。

为了排解苏麻喇姑的苦闷和单调生活,34岁时当壮年的康熙皇帝,将自己的皇十二子交由苏麻喇姑照料。按照后宫惯例,只有嫔以上名分的人才有资格照料皇子,作为贫苦牧民出身的苏麻喇姑,这显然是皇家对其的无上优待。

一边照料皇子,一边吃斋念佛,孝庄死后,苏麻喇姑又在大清后宫持续生活了 17 年。直至 1705 年去世,时已年过九旬,终身未嫁。

苏麻喇姑,原名苏茉尔,满文名苏麻喇。死后,人们称其为“苏麻喇姑”,姑者,乃是宫里上下对其的一种尊称。

苏麻喇姑死后,其灵柩与孝庄停放在一起。1725 年,当孝庄灵柩正式下葬时,苏麻喇姑的陵墓距离孝庄陵不远,并且其陵墓规格按嫔的规格建造。

苏麻喇姑是大清初期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一个奇女子。特殊之人便有特殊之处,苏麻喇姑也不例外,至少有两点,让人津津乐道。

一是常年不洗澡。苏麻喇姑一年只洗一次澡,即在除夕当天用少量水沐浴,并且将沐浴的水一股脑喝下。这显然不是不讲卫生的表现,后人也多有揣测,但都很难解释的明白清楚,但有一点可以确认,这是苏麻喇姑晚年笃信佛教所衍生出来的一种特殊行为。

二是生病不吃药,这一点也很奇怪,比较符合旧时中国贫苦百姓“小病拖,大病扛,实在不行见阎王”的节奏。苏麻喇姑虽出身贫苦,但却长在富贵之家,医保显然是有保障的。但就是这种生病不吃药的做派,让苏麻喇姑活了90 多岁,也算是奇迹了。

正所谓福有福报,善有善报,苏麻喇姑自身福报不浅,活了 90 多岁,似乎她的福报也影响到了身边的一些人。

比如孝庄活了 75 岁,显然也是个长寿的老太太,康熙 68 岁。即便她晚年抚养的康熙皇十二子也活了 79 岁,是康熙 35个儿子中寿数最长的一位。

苏麻喇姑在清宫生活了 80 多年,见证了清初的风云变幻,虽不免卷入政治权谋之中,却始终平静淡然,这种性格也影响了她晚年抚养的皇十二子。

在康熙晚年惨烈的九龙夺嫡之中,皇十二子始终处于中立。雍正即位后,受封郡王,乾隆朝时更是受封亲王,直至七十九岁高寿而终。

真可谓

终年不浴,不染尘埃,

久病不医,无有大碍。

六十余年,姊妹情怀,

手书国书,帝师风采。

九旬开外,信步登天台!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张作相和张作霖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原来单田方老师所讲的《乱世枭雄》和《千古功臣张学良》等评书,在评书中除了讲述了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的故事之外,还经常会听到一位叫做张作相的人,与张作霖的名字狠相似。但是在单田方老师的评书中俩人的名字很像只是一个巧合,并非有什么亲缘关系。这第二个印象是皇姑屯事件后,张作相主动让贤,

  • 刘文典为何被称为民国第一狂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但凡是对我国民国时期历史比较感兴趣的朋友们,听到刘文典这个名字那绝对是如雷贯耳的,因为刘文典这个人是真性情的活了一辈子,而且才华横溢,可以说是最一行爱一行。他这一辈子做了很多事情,普通人一辈子可能只能做一件事,但是他这第一狂人却做了很多事。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刘文典。1、一是是个名副其实的

  • 为何汉人帮着清朝镇压太平天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事实上汉人帮着满清镇压太平天国,这就是一个良知的问题。但凡是有一点良知的人都会选择帮助满清政府来镇压太平天国。后来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急需一种号召力和大家的认同度,所以对太平天国的各种鼓动以及宣传是会让丧失对真相的判断能力的。不否认,由于近代的各种苦难,大家确实对于清朝政府以及孔子的儒教之学是难以容忍

  • 朱自清父子关系为什么能缓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朱自清《背影》这部作品,相信读过的朋友都会感触很深。在朱自清写《背影》的时候,他与自己父亲朱鸿钧的关系可以说是矛盾重重。在《背影》中所描写的温馨画面更多的是他的情感更加倾向于让他与父亲留在这段时光当中。当时朱自清的父亲在官场上官运亨通,做到了徐州任榷运局长,名利双收的朱鸿钧本来只要

  • 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隋朝,相信大家多少都有些了解了,这个朝代在很多人印象当中就是昙花一现的存在,与秦朝一样,斤斤到了二世就灭亡了。不过这个朝代虽短,但是对我国的历史却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我国历史上的选举人才的科举制度就是发源于隋朝时期。隋朝所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如今依然造福着我们的子孙后代。大家对于隋朝灭亡的原因大数多

  • 五胡乱华的根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280年,在王濬楼船水师的强大攻势下,三国的孙吴集团不得不纳土归降,至此维持了近百年的战乱割据的三国终于是归复统一。但是西晋的统一却仅仅只维持了30余年。在晋武帝司马炎归位之后,西晋的王室很快就陷入到了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八王之乱当中,致使国力大大衰退。在此情形之下,内迁的“五胡&rdq

  • 夏商西周灭亡的启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夏商周三个朝代,想必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但是这三个朝代感觉灭亡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统治者的暴政。毕竟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一个帝王连民心都丢失了,那么这个王朝肯定是离灭亡不远了。那么夏商周灭亡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他们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点又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夏商西周灭亡

  • 羯族是怎么样被灭族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汉时,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称胡人;生活在山地森林地带的,称林胡;生活在东北的少数民族,称东胡;生活在山西、陕西一带和汉人一样从事农业生产的,叫山胡,还有依附于强大的匈奴的别的部落,《魏书》记载随匈奴入晋的有勃蔑、羌渠、力羯等19个别部,称杂胡,这里面的羌渠和力羯部落就是五胡乱华时建立后赵政权的羯

  • 揭秘辽人四大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于是明朝末年最致命的问题辽东之乱诞生了。大明王朝也将目光从东南沿海慢慢的开始转向辽东地区,而当时与女真人政权直接接轨的就是位于辽东附近地区的辽人。辽人是指明朝时期东北地区的汉族人群体。虽说他们都是汉族人,但是长期生活在边境地区,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不仅作战勇猛,同时还与

  • 宋氏家族为什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宋氏家族,相信了解民国时期历史的朋友们绝对不会陌生了,这是我国历史上民国时期的第一大家族。宋氏家族内的三个兄弟以及三个姐妹都是十分出息的人,不仅仅有孙中山和蒋介石作为靠山,同时还有强大的财团孔祥熙的支持。在民国时期宋氏家族可以说是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得到了双赢,不论是国家的命运还是政治地位,都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