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呢?

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594 更新时间:2024/1/16 9:45:21

说到朱棣大家也知道这个人也还是很有个性很有想法的,好吧这个话说得太漂浮了,其实并不是的这位皇帝真的很厉害,而且还开创了永乐盛世等等重大的举措,可以说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厉害的皇帝了,但是有一件事情很多人想不太明白,那就是朱棣当时为什么会把都城迁到北京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1、因为任性

1421年正月初一,朱棣率领群臣自南京浩浩荡荡来到北京,完成了明朝最大规模的迁都行动。从此,北京成为明帝国的都城,成为名副其实的帝都。

放弃暖风和煦的南京,执意走向飞沙走石的北京,朱棣的行为显得匪夷所思。但当我们明白这对蒙古有多大的震慑时,就能明白这一举措对帝国未来的伟大意义。而后世的人也多从这一刻开始,将明朝奉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硬的朝,所谓“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等赞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朱棣迁都,将帝国的都城迁到了打击蒙古的第一线,将天子主动置于敌人的打击范围之内,是名副其实的“天子守国门”。

那么,朱棣为何要“天子守国门”呢?是有意而为之?还是另有隐衷?

2、朱棣的私心

朱棣出生在南方,但是自从被朱元璋封到北平当藩王,朱棣就慢慢成为一个北方汉子。

1402年,烽火4年,朱棣打进南京,终于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进城的时刻,本来是回家的熟悉感,朱棣却感受到了深深的窒息。这不是常年在外的水土不服,而是身处敌营随时被人干掉的恐惧。是的,自己推翻的建文帝虽然是自己的侄子,但是最是无情帝王家,叔侄的争斗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派系,两个集团的死磕。最后,朱棣赢了。

此时的建文帝下落不明,随时有可能突然出现将自己赶下台,这把龙椅是坐不稳的。所以,此时的朱棣对南京是没有什么归属感的。暖风醉人,于我何加焉?

所以朱棣登基后,就着手在原有基础上在北京大兴土木,他要回到北方去!因为北京才是自己的地盘,在那里,遍地都是自己的爪牙,朱棣的人身安全是有保障的。

朱棣不是明朝第一个遥望北京的人。早在朱元璋时代,老人家就意识到南京虽风水最佳,虎踞龙盘,但终归不适合做一个大帝国的都城。太过靠南的位置对于遥远的蒙古、辽东等地鞭长莫及,而这里,又是帝国最为头疼的区域。尤其是蒙古,自从退回高原后,常年南下抢劫,是明朝的心腹之患。所以将都城北迁是现实需要。朱元璋曾想将都城迁到凤阳、西安、洛阳或者开封,太子朱标也曾考察过西安。但是西安不做都城好多年,规模早已不同往日,至于其他三个地方就更不值一提了。所以朱元璋最后不得不放弃迁都,将三个武力值最高的儿子封到北方抵御蒙古,其中包括朱棣。

而且南京温暖潮湿,地基不稳,宫殿地基不断下沉,导致北高南低的情况,风水上已经非常不吉利。而且朱棣常年在北方喝风,对湿热的南京早已无感,所以离开这里,越早越好。

另外,朱棣时代的明朝朝廷,早已是南方豪强当权,这是朱棣很不喜欢的。虽然靖难之役后朱棣杀了一大批反抗的臣子,但是朱棣相信:剩下的大部分人都是口服心不服。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些人一定是第一个站出来打击自己的人。没关系,玩不起可以躲得起,将都城迁到北京,让这些个豪强们离开自己的朋友圈,没有了狐朋狗友的兴风作浪,朱棣相信自己可以搞定他们。

所以,迁都也是对朝廷中枢人员的大换血。朱元璋时代,朝廷是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当道。迁都后,朝廷中朱棣的北方士族比例大大上升,南方豪强的势力一落千丈。

北京,就在长城的南边。而明朝在放弃了开平卫等长城以北的卫所后,国界退至长城一线,北京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门。此时的明朝天子,无论是否愿意守,这里都是国之根本,不得不守。

“天子守国门”,除了朱棣的主观能动性,对后世皇帝而言,更多的是不得已而为之!

3、皇权和士大夫的妥协

自古以来,南经北政。

但是明朝不同,因为朱元璋在南方建立大明帝国,因此在洪武一朝,淮西派和浙东派成为朝中骨干。

朱棣靖难之役后,还有很多这两派的人。

坐上皇位后,朱棣需要处理的,就是自己带来的北方豪强和本土的南方豪强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

我们都知道,自古建都南京的政权,要么活不长,要么求苟安,根本就撑不起一个大一统王朝,所以这个地方不能久留。

那么,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南方豪强,如何让他们认识到这一点呢?那就是用迁都来制衡。

朱棣迁都遭遇的阻力非常大,比起孝文帝迁都平城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朱棣总不能把反对者全部杀光啊,所以找个折中的方案是最好的。

这个方案就是,让南方豪强跟着自己北上,巩固北部防线,因为一旦北方失守,南方肯定要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对于和自己有着切身利益相关的南方豪强,这是无法接受的。所以,他们只能最后妥协。

对于朱棣而言,迁都可以让南方豪强离开自己的根据地,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削弱,有利于维护自己的皇权,所以这是一举两得的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蜀国灭亡后,为什么吴国还能支撑那么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蜀国于公元263年被魏国灭亡,然而时隔十七年,吴国才被打败,结束了三国纷争的局面。东吴在蜀汉灭亡之后独自面对强大的魏国,竟然还能支撑十七年之久,而且当时吴国内部还有纷争,如果没有内乱,说不定还会更加长久,是否翻盘也未可知,不得不说吴国的实力确实是非常强大了。那么,为什么吴国会有这么强大的实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再也没有攻打蜀国,是不敢还是不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司马懿可以说是一对死对头,但根源还是在于他们身处不同的阵营,一个效忠蜀国,一个身在魏国。他们争斗多年,最终诸葛亮病逝,司马懿的对手又少了一个。但是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却再也没有进攻蜀国,这着实让人想不通。按理说诸葛亮的死正好可以借机伐蜀,为什么司马懿没有这样做?是他不想,还是不敢呢?

  • 努尔哈赤大女儿为什么被凌迟处死?莽古济到底反犯了什么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努尔哈赤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努尔哈赤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皇帝,当时的努尔哈赤平定了女真各部,为当时的清朝创立奠定了基础,之前的明朝晚期内部矛盾加剧,作为满族人的努尔哈赤有着远大的报复,灭掉了明朝的大部分势力,还有少部分没有解决掉便驾崩了,留给皇太极进行解决了,说到努尔哈赤,我们就一

  • 曹叡看不看得出来司马懿有异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曹操在位的时候就已经梦到了三马食槽了,就足以说明曹操是把司马懿看得死死的,所以司马懿根本就没有反的机会,但是到了曹睿这一代就不一样了,天下已经变了,所以司马懿敢反,但是有的人要问了,难道曹睿真的就看不出司马懿有异心吗?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揭秘看看吧!司马懿作为曹魏重臣,辅佐曹魏四代君主,功勋赫赫

  • 历史上关羽斩颜良是怎么回事?真的是用的青龙偃月刀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关羽斩颜良这件事情很多网友应该都听说过的,但是其实这个问题还真的是有一些细节问题值得我们去推敲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青龙偃月刀好像也是虚构的呀,所以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这个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吧,感兴趣的网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先说大家最感兴趣的青龙偃月刀。不少人说,马钧此时还没发明代替

  • 最古老动物足迹是怎么回事?距离今天有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考古这个事情也还是非常的复杂的,当然了也会不定期的有很多的惊喜发现了,好比最近就在中国的三峡地区发现了最为古老的动物足迹了,哇这真的是好惊奇的发现啊,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地方发现最古老动物足迹是怎么回事?这个动物会是什么呢?而且又距离今天又有多远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美媒称,

  • 为什么荆轲刺杀秦始皇会没能成功?竟是因为荆轲武功太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史记》中关于荆轲刺秦王的事件记录得十分详细,也可以说非常精彩,也有人认为司马迁一个西汉的人,能够把一个秦朝时期的人的心理、动作、神态写得那么细致入微,真实性很难说,但也无可否认《史记》在历史上的地位。荆轲刺秦的事件,最终是以荆轲的失败而告终,但如果仔细研究《刺客列传》中关于荆轲的记录会发现,其实失

  • 契丹人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契丹人很多网友都有一个感觉吧,那就是这类人好像非常的神秘,经常出现在关外,也就是什么大漠啊,什么草原等地方的人,而且武艺高强,服饰花哨啊,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这个契丹人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是从何而来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契丹这个名字,最早出现于《魏书》。根据其记载,契丹族是我

  • 西方人为什么讨厌星期五?有哪些历史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星期有七天,现在我们都知道,国家规定实行的是五天工作制,每天8小时,一周不超多40小时的工作时长,那么,一般在5天的工作日中,小编相信很多人最爱的就是星期五了,因为星期五过完便是周末。不过,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西方人为什么会讨厌星期五呢?就像中国人喜欢红色,而西方人则认为红色是血腥的标志,那么,具

  • 历史上女真族的最早祖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女真族。说到女真族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最具有特点的民族,女真族其实就是满族的前身,当时的女真族生活的非常零散,目的是为了分散人人们的注意力,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不过,后来,强大的女真族被努尔哈赤这位伟大的任务给统一了,努尔哈赤持续了长达13年之久,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