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国大臣钟会为什么会谋反?他谋反有什么目的?

魏国大臣钟会为什么会谋反?他谋反有什么目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721 更新时间:2024/1/17 3:36:30

钟会是三国后期魏国非常重要的谋臣,同时也是一位书法家。他曾经不遗余力地支持司马昭攻打蜀国的计划,并且亲自上阵主持伐蜀,可以说,灭亡蜀国的事情中,钟会贡献出了非常大的力量。可是后来,他的态度却发生了大转变,成了一个反叛者,起兵讨伐司马昭。这到底是为什么?钟会为什么要谋反呢?

钟会,三国时期的魏国的著名将军和书法家。他打小就才华出众,不论是群臣还是皇帝都对他非常欣赏。在讨伐诸葛诞的时候,曾多次巧出计谋,多次被人比作西汉的张良

在景元年间,钟会曾独立支持和协助司马昭的征战蜀国的计划,蜀国灭亡后,他多次大力结交名人名士,沉重打击了邓艾一干人。他的人生经历也颇为丰富,在245年,就担任了秘书郎的工作,随后在249年时担任中书侍郎一职。直到254年,曹髦在帝位时,就被赐予了关内侯的爵位。

“王凌风节格尚,毌丘俭才识拔干,诸葛诞严毅威重,钟会精练策数,咸以显名,致兹荣任,而皆心大志迂,不虑祸难,变如发机,宗族涂地,岂不谬惑邪!”这句话正是陈寿对他的评价。他一生坦荡,自从他有了一定的功绩时,认为自己的功名天下人无人能比,不愿意在屈于人下。于是将兵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你,假传圣旨,准备谋杀司马昭,但最终还是失败了,终年40岁。

政治方面的他才华横溢,他在书法上也是有一定工笔的。钟会的父亲是著名的书法家钟繇,因此,钟会在书法上也是相当有水平的。张怀瓘曾称他是:“稍备筋骨,美兼行草,尤工隶书。遂逸致飘然,有凌云之志。”其次,钟会在自己已有的水平上,善于模仿他人的书法笔记,曾经还伪造过邓艾的书信,使得司马昭心生疑虑将邓艾收押。

史上有名的“钟会之乱”,当时是在蜀汉将领姜维的协助支持下,反对曹魏的一件事。那时的钟会自作聪明认为自己能够战胜司马昭,夺取天下。可是,这场叛乱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瓦解了。

在公元263年,邓艾,钟会一起参加了魏灭蜀的战争。他们两个人在攻打蜀国期间相互扶持,彼此衬托,钟会命令由剑阁进军,邓艾选择了走阴平的路。这样的局面吓到了姜维,于是下令调动所有的军队去阻止钟会。结果,邓艾迅速的追赶,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了成都。才使得刘禅投降。

自从这以后,蜀地被占领,钟会的态度开始出现傲慢狂妄的样子。他认为自己已经足够不在屈居于他人之下,而受到身边人的背叛。深受钟会厚待的姜维暗中联络刘禅,计划诱使钟会作乱,来削弱魏军的战斗力,然后再将钟会杀害,重新夺取政权。然而,一直被蒙在鼓里的钟会并没有发觉什么,当他发现的时候,已经成功的掉入了自己部下设计的陷阱里。景元五年的时候,钟会和姜维一起死在了兵变之中,年仅40岁。这场战乱曾在罗贯中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里有体现。

关于这次的战乱,民国学者吕思勉认为钟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复兴魏国,跟姜维同样是名烈士,还评价钟会是个文人,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学者,并不什么不知义理的武人。所以说他想要尽忠于朝廷,是在合理范围的。因此钟会也是个忠臣,而不是有什么野心。

三国时期的邓艾和钟会两个人物为什么都没有善终?相比之下的很多三国人物来说,他们的名字没有被后人所关注,但这两个人物却刷新了历史。在公元前263时期,他们两个人一起带兵灭了蜀国。

事实上他们可不算是无名小辈。邓艾是魏国时期的重要杰出人物。若生在刘备时代那会,也同样是不可多得的将士之才,无论地理文化,他都是样样精通。当然每每谈到邓艾,就不能不提他的死党姜维了。姜维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他的胆气和正气连他的顶头上司司马昭都感到肃然起敬。他一生英勇,但还是栽进跟头遇到一个和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

当然还有一个人物不得不说,那就是钟会。钟会是一位军事天才,他上演的第一个好戏就是造船,当初也是为了引人耳目,让大家都认为他要攻打的是吴国,事实上要攻打的是西蜀。当然,他所造的船为后来魏晋过长江立下了悍马功劳。

之后在战争中,钟会成功的牵制住了姜维的主力,从而让邓艾有机会占了姜维的便宜。虽历史早已远去,但每每回想起钟会的死以及姜维自刎的画面依然能够想象到历史的惨烈。

如果说历史上钟会的死是悲壮的,那邓艾的死就如同轻如鸿毛了。那日钟会的手下见钟会一死,便连忙赶去救邓艾,而看守邓艾的监军害怕将来邓艾会死机报复,于是派了军队将邓艾处决了。身首异处的邓艾,与他之前出征时的潇洒相比是多大的反差。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南宋时期昏君宋理宗赵昀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宋理宗那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皇帝,宋理宗在位期间没有一点作为,当时宋理宗其实并不喜欢朝廷政治,对朝廷政治也没有什么样的喜好,宋理宗上位后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其他大臣管理,自己其实就是一个虚有其表的人,小编也是很好奇这样的人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据说当时宋理宗是被一群人算计好估计让宋理宗登基的,到底有哪些

  • 曹爽为什么觉得司马懿不会杀他?曹爽始终没看透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曹操、曹丕和曹睿三代父子都能好好的看管住司马懿,让他做不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但是等曹芳上位后,很明显当时曹家的势力已经被严重削弱,曹爽和曹芳都不会是司马懿的对手。更重要的是曹爽并不想前几任君王把司马懿看透了,所以始终相信只要自己投降,司马懿就不会杀他,可见曹爽还是一位非常天真的人。如果司马懿当时

  • 南宋时期的宋理宗是历史上的冒牌皇帝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来说说宋朝时期的宋理宗,宋理宗是南宋时期的第五位皇帝,同时,也是被后人称作是昏君的皇帝,当时宋理宗没有任何的作为,上位后的宋理宗把朝廷全部交给其他大成来管理,自己完全不操心,知道后面,宋理宗才想起来要管理一下朝廷的事情,后来,宋理宗死后,宋理宗的头颅也是被人们砍起来了。其实,宋理宗根本没有正

  • 齐桓公和管仲谁对齐国的贡献最大?齐国是怎么完成经济转型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齐桓公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当然这也和另一个离不开关系,就是管仲。当时齐国能成为最强的国家,管仲也是功不可没,齐国能甩开别人就是因为实现了经济转型,从而高速发展贸易,国内也进行了货币改革,那齐桓公和管仲到底谁对齐国的贡献更大一些呢?如果一定要选个人出来,那就是提出这些想法的人贡献更大,不过在推行的途中

  • 盘点三国时期最有节操的几位将军宁死不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其实真的是英雄辈出的一个年代了,当然了也是受到了汉朝的影响,所以虽然是乱世,但是还是有超多的人非常注重当时的很受社会推崇的气节问题的,当然了这也不是因为世间推崇就注重这个,也的的确确是有的人就是有这个气节,所以在三国乱世的时候有很多人都被俘了,那么他们身为大将军也不会选择投降,其实如果投

  • 食品安全在古代就有了吗?古代人的食品安全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食品安全是一个人们警钟长鸣的问题,不管什么时候,食品安全都是最重要的,我们常常说道民以食为天,吃当然是最重要的了,一般人见面问的最多的便是你吃饭了吗?其实,这句话包含着对朋友的深切关心,因为中国的古代非常贫穷,人们总是吃不饱穿不暖。所以见面问候一句吃饭了吗也是成为了人们的口头语。不过,食品安全其实在

  • 宋朝时期的司马光砸缸被救出的小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司马光那是南宋时期非常著名的一个人物了,关于司马光大家知道的还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了,相处在司马光小时候,经过一个地方,突然听到了呼叫声,司马光跑过去议一看,一个小孩子掉进了水缸里,生命奄奄一息,旁边的人都在发愁怎么把孩子救出来,而司马光灵机一动,找来一块石头,砸碎了缸,水流出来后小孩子便获救了,

  • 庞统的连环计是什么?他真的出过连环计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时中国历史上一次相当著名的战役,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也对这次战役花费了大量的笔墨,从初期的联合抗曹、战前的准备,到战时双方的表现,虽然是用一种虚构的方式,但也是一次很精彩的阅读体验。在这中间,罗贯中安排庞统献了一个连环计,这一计策也成为三十六计中的一个。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庞统是否真的做过

  • 努尔哈赤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儿子褚英?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说说历史上的努尔哈赤,说到努尔哈赤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努尔哈赤是当时满族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人物,在当时的历史上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说到努尔哈赤,我们都说虎毒不食子,努尔哈赤在当时竟然亲手杀掉了自己的长子褚英,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因为当时的褚英犯了什么错误吗?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

  • 刘封和魏延都是被诸葛亮冤死的么?诸葛亮暴露最大弱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刘封和魏延的死都和诸葛亮有关,一个是诸葛亮向刘备提议赐死,因为刘封没有出兵救关羽,魏延则是被诸葛亮看出有反骨所以提前叫人除掉。不过仔细想想这两人可能都是冤死的,刘封也不是故意不救关羽,毕竟当时自己也有自己的考虑,刚攻下的城也不稳定。魏延算死的最冤枉的了,莫名其妙被看到什么反骨,这也恰好反映出诸葛亮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