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养廉银真的养廉了吗

清朝养廉银真的养廉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111 更新时间:2024/3/5 0:44:26

说到清朝的养廉银想必大家应该不是知道的太多的,因为这个东西比较的神秘而且也比较的有意思,听名字就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东西了,但是这个东西真的有用吗?在清朝官是可以买卖的,所以这个东西的用法应该是确定的,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就一起来揭秘看看是什么情况吧。

廉银是清朝独创的一种官员薪俸制度。朝廷通过发放一笔远超工资数额的银两,保障官吏的生计与地方衙门的各种开支,以限制官吏任意百姓索取钱财。

在我国漫长的古代历史上,这是绝无仅有的,其动机和目的正如其名称所言,是希望官员在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后能够廉洁奉公、洁身自好。

雍正继位时,发现地方官员收支严重不平衡。总督和巡抚,一年支出在一万两左右,但是工资收入却只有一百多两。

督抚之所以花这么多钱,是因为他们不光要负担自己一家的生活,还有大量公务支出要由他们负担,比如负责给幕僚开工资、负责衙门的日支出,甚至与皇帝通信每年数千两的路费也要他们自掏腰包来承担。

因为收支不能平衡,所以在地方官场上就形成了“陋规”。上级官员想方设法要下级给他进贡,过年过节大量收礼。雍正决定改变这种现状,于是实行了养廉银改革。这样,节礼和陋规就失去了存在的借口。

因此,养廉银被主要用于与行政开支密切相关的开销,比如心红纸张、日常公务、征税、捕捉罪犯等,也支付官员的生活费用以及衙门人员的薪水。

虽然养廉银改善了官员的生活,使得清初的吏治有所改善。但是,贪婪是由心而生的,专治官僚制度也不会因养廉银而从根本上改变官员的腐败。

有时候,皇帝还利用养廉银制度,惩罚犯错的官员。

1774年冬,在山东寿张奸民纠众滋扰一案中,其主犯伦早在当年春季就有不轨形迹,作为巡抚的绩,竟然毫无察觉,以至酿成祸患,又未能及时扑灭。

乾隆帝认为,徐绩“贻误封疆之罪,本为甚大”,但念其向来办事尚属认真,故特别恩准他将功赎罪,速速缉拿罪犯,等事平之后再行核办。后又因河南巡抚缺出,该省地方紧要,一时没有人才可资任用,将徐绩用为河南巡抚,仍戴革职留任之罪,八年无过,方可复职。

皇帝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徐绩倍加感恩图报,以赎前罪。但是考虑到如果轻易让他复官,不足以显示皇帝威严。所以,他决定扣除徐绩的俸禄,仅支付部分养廉银。河南巡抚的养廉银两每年一万五千两,徐绩收到了三分之一,基本确保了办公费用的充足。

养廉银的发放并不能必然带来官员的廉洁,只有厚禄而没有相应的执行监管制度,“廉洁奉公”只能是一句空话。清朝的养廉银制度,只有依附帝王的统治意志才能发挥功效,在雍正帝的严格执行和监管下是名副其实的。但从乾隆后期开始,由于制度的松弛以及经费的紧张,养廉银名不符实,最终只能伴随着清朝的衰弱而功能弱化。

1799年,曾任首辅的权臣和坤被抄家时,珍珠、宝石“胜于大内”,“藏银、衣物数逾千万”,“夹墙藏金二万六千两,私库藏金六千余两,地窑埋银三百余万两……”,部份即纳贿所得。

这就给人一个印象,个别养廉银拿得最多的大官,往往更是贪得无厌。乾、嘉以后,卖官鬻爵、贪污受贿现象变本加厉,日益严重,终至不可收拾之势。

雍正当年希望通过养廉银制度的推行,培养官员们廉洁作风的初衷成为泡影,彻底失败了。

参考献:南芳《清朝养廉银制度研究》,万揆一《清代的“养廉”》,张宏杰《“养廉银”怎么养廉?》,冯元魁《论清朝养廉银制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哪些幼帝最后能真正的亲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历史上的幼帝其实也还是蛮多的,因为由于古代历史上一些习俗和规定所有幼帝还是非常的多的,所以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些幼帝最后是不是都掌权了?又有哪些最后是能自己去亲政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在中国古代12岁是一个重要节点。我们就以十二为界限。十二以下登基为幼帝。我们就来看看明清两朝

  • 刘邦为什么一定要杀韩信?韩信是背信弃义的人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会认为刘邦杀韩信,只是因为自己称帝以后要把韩信这种会威胁到自己的人除掉,不过萧何跟张良不就活的好好的么?为什么刘邦没把他们一起除掉呢?其实韩信自己也是作死,想要叛变的消息被传了出去,所以刘邦肯定就不会放过他,何况韩信手里还掌有兵权。韩信如果能早点向刘邦坦露获取信任估计也不会有此下场了。韩信是秦

  • 李隆基为什么一定要杀上官婉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李隆基其实这个人也争议非常大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好像经常性的有杀人了,但是其实更多的时候他好像还是在享受生活了,但是李隆基有一件事情让人觉得十分的让人难以理解,那就是他一定要杀上官婉儿这件事情,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揭秘看看吧!上官婉儿众所周知是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

  • 三国吕布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的一些大英雄,小编觉得吕布还真的就是算一个了,再有一个就是关羽了,当然了其实还有更多的大英雄了,但是各个也有各个的魅力,为什么小编把这两个人人拿出来说呢?因为感觉他们都是比较的悲情的,因为死得很冤枉,在刚好建功立业的年纪就殒命了,所以也是非常的可惜的,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

  •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是什么意思?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出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是非常有名的一句话,但是大家知道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么?“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是一本明朝时期的儿童启蒙书,也就是说在明朝小孩子就要开始学习这种道理了。可见当时对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形成是非常早的,毕竟在古代十四

  • 关羽为什么不服马超?谁更加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关羽和马超这个两个人其实很多时候都还是没有放在一起对比的,总感觉马超是那种高富帅气质的人,而且有点幕后高手的感觉,但是关羽就不一样了,关羽就有点比莽了,而且很粗犷,就这样两个人其实很多时候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粉丝完全不一样啊,但是其实关羽是非常的不服气马超的,那么关羽为什么不服呢?还有关羽和马超

  • 杨侑是谁?隋朝不止有两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隋朝的皇帝,很多人能想到的也就是杨坚和杨广,一个短命的王朝,仅仅历时两代就灭亡了。然而在历史上,除了这两位比较有名,隋朝其实还有两位皇帝,只不过没有什么存在感,并且对历史来说也并没有什么价值,各种意义上他们都被人个忽略掉了,因此基本上没人知道。那么,他们都是谁呢?一个是隋恭帝杨侑。他是隋炀帝杨广

  • 历史上的秦桧到了南宋后为什么会重新被宋高宗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秦侩这个人小编详细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秦侩是中国宋朝时期非常厉害的一位大臣,这里说的厉害并不是说秦侩人厉害,而是秦侩是一个大的贪官,奸臣,话说当时的宋朝,北宋灭亡便有了南宋,北宋和南宋的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北宋时期社会比较的安定,人们生活也非常的稳定,因为北宋战乱比较少,国家发展的相对繁荣,但是,

  • 汉朝是怎么快速回复人口的?刘邦推行政策少女15岁就出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等刘邦同意中原,建立汉朝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全国人口不足,所以刘邦推行了一项制度不让百姓们很早就结婚出嫁,好让他们生孩子。当时汉朝全国人口只有一千多万人,到了西汉年初整整翻了五倍。可见这个效果是还不错,但是对于百姓来说自由度肯定少了很多,之后这个方法还被日本效仿过,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民国时

  • 北宋时期岳飞是宋高宗赵构的亲哥哥吗?岳飞到底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岳飞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岳飞是当时南宋时期非常著名的大臣武将,关于岳飞的事迹,最典型的就是名族英雄了。南宋时期并不像北宋时期那么的和平。当时南宋时期总是战火纷飞,金国的崛起总是想着把宋朝灭掉,所以,两个国家之间一直有战争,当时南宋的开国皇帝是宋高宗,宋高宗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用,只是一个空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