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粤语就是华夏正音?真的是古汉语么?

粤语就是华夏正音?真的是古汉语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419 更新时间:2024/1/19 0:44:28

其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一直有人在说粤语其实就是古汉语,陈小春在一次节目中就表示很多的古诗词也有用到粤语的,所以就衍生了很多的其实粤语就是华夏正音,粤语就是古汉语的话题,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

粤语是目前全国所有方言中,经考证保留了的“最多”请注意,这个“最多”是相对性的,是与现在的各地方方言的对比,不是与古汉语对比,沧海桑田,日月变迁,哪有什么永远不变的语言?

仅一个数字即可证明:距今最接近“华夏正音”的明代《洪武正韵》,其收录声调达到60多个,而粤语的“九声六调”却已经艳压当代所有方言。

所以,你完全可以想象到粤语与古汉语到底差多远,而且我们必须明白一个识:粤语的发声技巧保留了古汉语的一些元素,不代表就是=古汉语技巧是技巧,语系是语系。就好比现在日语、韩语,甚至是越南语在古汉语元素中都比今天我们说的普通话要保留得更多,也比粤语多。

但是,你能说日语、韩语和越南语就是古汉语,或是唐官话,甚至是华夏正音吗?

这根本是两个概念好吧?

人家有自己的字,读音不一样就不可能和你用的语言一样,只是借鉴了你的发声技巧与读写方法而已。

所以,这一点是千万千万千万不能混淆滴!

一、粤语是联合国认定的“语言“?

要澄清这件事,因为不先澄清这个,那么就很容易被卡死在讨论的前头,主要是这则谣言影响太大:所谓“联合国已经定义粤语是一门语言”的真相,请看下图:

这是一条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的截图,图中提到“China”的“Languages in dailyuse”,即日常用语时在普通话(Mandarin)的后面出现了“Cantonese”,即“广州话”,就是因为这个网页的标示,导致了今天在广东省有一个十分盛行的“粤语被联合国定义为一门‘语言”的广泛观点。

其实,这根本就是自动对号入座的一种错误理解。细心的网友肯定发现了截图里的两个黄色圈子,第一个是“xiang”与“Min”还有“Hakka”,分别是湘语、闽南话与客家话。

若按对粤语的理解,则这三门方言无疑也已经被联合国定义成“语言”了,是这样的吗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第二个黄色圈子里,香港地区的语言出现了越南话(Vintnamese),那么岂不是说联合国也把越南话当成了香港的一种“语言”?

这怎么可能呢?

定居香港的绝大多数为越南华裔,真正使用越南语的越南人少之又少。当年从1975年至2005年,香港共接收了23万多名越南难民和船民,其中安排14多万名越南难民移居海外,遣返6.7万多名越南船民,最后安置了近1.6万名越南难民,而最终取得香港永远居民身份证的只有1800人,难民总数占香港总人数及居民的0.0002%都不到。

越南语怎么可能会成为香港的一门官方语言?

显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想表达的是“也有人使用”的意思,正如“Cantonese”里的“Canton”,它指的就是广州,很明显这里指的是方言,不是官方语言。一如湘语、闽南话与客家话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认定的汉语“八大方言”的性质与地位是一模一样的,就是方言。

二、粤语与古汉语有啥不同?

从这家个图可以看出,“世试誓市式室”6字的发音分为S与Z两个声部,在粤语中则只剩下S声部了,而且韵母也不相同,粤语显然要简化得多。

注:以上分析的标准皆出自中国史上第一部官方韵书宋代《切韵》,下同。

再来看下面:

在这幅图里“干官单端”4字在中古汉语中分为K与T两个声部,但韵母几乎一致,而粤语里声母虽然一样,但韵母却完全不同。

也所以,这四个字在粤语里完全不押韵,而普通话则全部押韵。

今天的粤语,虽然在发声方法上保留了古汉语的一些技巧,但其读音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存在大量“转音”的情况,如下图:

这首经典的《悯农》五言绝句,粤语读起来就不如普通话押韵,虽然普通话的发音与中古汉语的发音也相差颇大,但转音后的“wu”和“tu”仍然押得上,而粤语的韵母则从“OX”变成了”OU”,所以就不押韵了。

如果你觉得这些只是个案,那么你可以分别用客家话、粤语、国语三种语言随机朗诵唐诗的视频,你就会发现若论押韵,三种语言差别都不大,但普通话的押韵次数要高于粤语与客家话,至今笔者已经测试超过100首唐诗,结论依旧一样。

但这还只是其一,人们一般总是只要用押韵不押韵来断定自己的语言/方言是否是古汉语或接近古汉语,其实在古诗词中,押韵只是最低的一个创作要求,即使不会分平仄也应该知道古诗词既讲究押韵又讲究平仄韵律。

这就是其二,而且这是验证“构拟”古汉语的最重要依据,因为精髓全部都在韵律了。

100首唐诗后的结论是:我所掌握的这三门语言没有一门能满足古诗词的平仄要求,总是该平的变仄,该仄的变平,造成了“三连平”、“三连仄”这种完全违反古诗词创作的尴尬局面,有时候干脆念不下去,因为根本就没有任韵律可言这就无比有力地说明了笔者最前面引用的数据对比:

《洪武正韵》的声调〉60+;

粤语=九声六调=全国最多。

差距太大了!你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粤语也才9个(注:补充解释一下,“九声六调”中的“声”等同于普通发音中的一二三四声,即阴平、养平、上、去四声,而粤语却有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和阳入,“六调”的“调”是指音高,你可以理解它是语言感情中的变化,普通话中根本就没有“调”,正是因为这原因,所以很多人觉得粤语歌曲的感情表达比国语更丰富。)

所以,无论哪一种语言与方言,都不可能再读出古诗词的原貌原音。

答案就是数字的对比:消失的声调与发声技巧太多。

三、关于古汉语(含上古、中古、近古)的两点常识

一是官话:正式场合使用的;

二是读书音:就是读书时专用的。

后者与前者的区别相当于现代人说普通话与朗诵的区别。

也就是说,古人的朗诵及读书是有特定的语法与韵律要求的,宋代就专门在《切韵》的基础上,又出版了另外一本简化版的韵书,目的就是加强区分,而今天的我们是没有的。

这就告示我们,在考据今言是否是“古汉语”的时候,你要分清楚它到底是官话还是读书音。

粤语不是古汉语,那么会不会是读书音?

用脚趾头都想得到:要读书,没文字怎么读?

粤语的文字大多数是近代发明,所以更加不可能是读书音。

而且,数量上与正字根本没法比。

关于读书音,史书一直有明确的定义和记载,那就是洛阳音注意,这里指的是洛阳的大学中使用的读音。

是哪种方言?今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至少周代至汉的洛阳话,会是最接近上古读书音的古汉语。

而中古汉语,即唐宋后,唐至今仍无定义,一般多认为是洛阳话,另一观点是长安话;而宋代的读书音,明代的韵律专家多认为是糅杂了“江左之音”,即南京、苏杭一带的方言,寇准就曾经喟叹读书正音在“西洛”,这说明宋代的《切韵》就已经不是正宗唐音,更加不是汉音了。

而恰巧的是:苏州话是除粤语外,另一门可与之媲美的古汉语活化石。

但还是那句:就是仅仅的相对而已,绝不可能是“=”。

如果按某些朋友的“古人就是说粤语”的观点,那么苏州话与粤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请问:古人的语言中既有粤语又有苏州话,会是什么样的荒唐样子?

不可想象。

所以最终答案应该是:粤语不是古汉语,而是当代方言中保留了古汉语发声技巧最多、也运用的最好的一门近现代方言。

重复一次:是近 现 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丕的正室夫人是谁?她最终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有关于三国时期曹丕的夫人,人们所熟知的应该有两个,一个是后世惊艳的曹植《洛神赋》中的“洛水之神”甄宓,另一个就是郭女王郭夫人。其实曹丕在这之前还有一个正室,只不过没什么名气,也没什么感情。那么,她们中间谁是曹丕的正室?抑或三个人先后都成为曹丕的正室夫人?她们的一生是如何度过,

  • 吕布仅仅是为了一匹马,就杀了自己的义父丁原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吕布其实真的是有太多的话要说,因为吕布不仅仅是实力超群,而且也是命运多舛啊,最后也没有落下个好下场,三姓家奴的耻辱也是一直都在的,这其中的故事也是有太多的话要去说了,但是有一个问题小编不太明白,那吕布到底是不是那种薄情寡义之人呢,话说吕布就为了一匹赤兔马竟然把自己的义父丁原给杀了,那么这到底是不

  • 汉献帝禅让皇位给曹丕,是自愿还是被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次的“禅让”,即将自己的皇位让给另一个并不是自己一般意义上合理继承人的人,在这些禅让中,有自愿的,当然也就有被胁迫的。三国时期,曹丕就接受过一次禅让,是汉献帝刘协将皇位让给曹丕。但是这一次的禅让让人不好把握,到底是刘协不愿再做一个傀儡,心甘情愿让出皇位,还是受

  • 王莽和曹丕都是接受禅让的皇帝,为什么只有曹丕是正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末年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有两位皇帝,一个是王莽,一个是曹丕,两个人都是接受了汉室皇帝的禅让成为新的皇帝,可是历来对他们二人的评价,尤其对于是否是正统,却有着截然相反的看法。我们抛开《三国演义》中贬低曹魏,认为刘备才是正统的看法,从史学的角度研究,为什么曹丕和王莽会有两种不同的评说呢?第一、曹魏政

  • 三国时期,蜀国和吴国的亡国之君为何都能得到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一听到“亡国之君”这几个字,我们的印象中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或许大多数亡国之君都是颓废不堪,或者战战兢兢,最终被战胜一方俘虏、杀掉,是一个十分悲惨的命运吧。但是在三国时期,两位亡国之君,即蜀国的刘禅和吴国的孙皓,两个人一个昏庸无能,一个残暴不堪,最终居然都能得以善终,这到

  • 七星灯不灭,诸葛亮还真的能延寿续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诸葛亮和七星灯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的吧,真的是很有意思的,在《三国演义》里面反正是看得让人觉得趣味十足的,但是如果你又是诸葛亮的粉丝的话,你想必是把魏延给恨死了吧,还有就是也会产生一些疑问的,那就是诸葛亮的七星灯如果不灭的话,那是不是诸葛亮就不会死,诸葛亮就能延寿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

  • 历史上李渊是如何造反将杨广推向深渊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唐朝,历史上的唐朝非常的强大的,我们都说盛世唐朝。其实,当时的唐朝不管在经济上,军事上还是社会风气实力都很强,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生活还是很富裕的,不过,说到唐朝就要说到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了,当时的李渊和隋朝的隋炀帝杨广其实是兄弟,为什么李渊会把杨广推向深渊的?当时的李渊又

  • 二战德国战败后为什么能快速完成经济恢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第一次直接大战没有伤及德国本土,所以让德国的纳粹主义得以复发。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就很惨了,几个主要城市都遭遇了大轰炸,几乎已经面目全非。但是德国战败后,经济能力很快就恢复,直到现在德国已经成为了欧盟的领头羊。为什么德国战败后能如此之快的恢复过来呢?第二次世界大战是

  • 历史上李渊统一中国建立唐朝是必定还是偶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来说说历史上的唐朝,唐朝作为一个泱泱大国还是有很多值得人学习和崇拜的,唐朝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发展的最好的一个朝代,当时唐朝经济发展到了鼎盛的时期,唐朝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安居乐业,所以,在唐朝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叫做唐诗,唐诗的出现也是促进了当时唐朝经济的发展,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李渊

  •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为什么没有直接把李渊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历史上的唐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唐朝其实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个朝代,唐朝初期经济社会一派和谐,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在这种情况下,唐朝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题材唐诗,唐诗是一种可吟可诵的文学。以至于现在人们也是一直在学习唐诗和唐朝文化。唐朝也是经历了由兴盛到衰败的全过程,唐朝在中国的历史上可以说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