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晋阳兵变什么时候发生的?晋阳兵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历史上晋阳兵变什么时候发生的?晋阳兵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684 更新时间:2024/4/2 10:23:50

历史上的隋朝还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朝代,不过,隋朝最后也是死在了唐朝的手中,其实,在隋朝的中期社会就已经出现了动荡,当时的隋朝社会混乱,皇帝们的心思已经完全不在治理国家上了,到了隋朝末年,社会动荡,少数民族纷纷的制造混乱,历史上的晋阳兵变也就发生了,当时晋阳兵变的发生与李渊有着很大的关系,李渊是后来唐朝的开国皇帝,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晋阳兵变发生的时间以及具体内容吧!

历史上如何评价晋阳兵变

李渊从太原起兵到攻克长安,只有短短的5个月时间。隋末农民战争牵制了的隋朝统治,牵制了隋军大量兵力,使隋朝统治集团无力西顾,关中空虚,不能和新兴的李渊集团抗衡,这是总的战略形势决定的。

在攻取长安的过程中,李渊父子运用战术巧妙,如与关东李密联合,拖住隋军无暇西顾,入关后立即屯兵潼关,阻住了隋朝援军。

具体战术运用方面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如在攻打河东与进军长安时双管齐下,收效显著。事实证明,这种部署是成功的,长安失陷以后,隋将屈突通被俘投降了李渊。李渊进军途中减少了阻力,因而能够迅速攻占长安,奠定了唐朝基础。

晋阳兵变有哪些功臣参与

在《旧唐书·裴刘合传》里保存了一份功臣

晋阳起兵功臣之一长孙顺德名单,是李渊颁布的“太原元谋功臣”名单。“太原元谋功臣”名单是李渊在武德元年五月称帝后不久就公布的,记录在晋阳起兵时的功臣,一共有十七人:

尚书令秦王某、尚书左仆射裴寂和纳言刘文静、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右屯卫大将军窦琮、左翊卫大将军柴绍、内史侍郎唐俭、吏部侍郎殷开山、鸿胪卿刘世龙、卫尉少卿刘政会、都水监赵文恪、库部郎中武士彟、骠骑将军张平高、李思行、李高迁、左屯卫府长史许世绪。

晋阳兵变的经过是怎样的

首先,李渊听从刘文静等人的建议,制定了“乘虚入关,号令天下”的战略。当时天下虽然群雄并起,但许多人并无大的志向,只图据地自保,或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李渊的起兵战略,以入关夺取长安为军事目标,以开创帝业,最终取代隋为政治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又强调以“废皇帝(指隋炀帝)而立代王”为策略。

第二,募集兵士,扩充地盘。李渊起事后,让部下开仓赈济贫民,公开募兵。据《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每天有千余人来投军,“二旬之间,得众数万”。

第三,北结突厥。隋末,东突厥汗国崛起达到极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都臣属于东突厥汗国,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势力也臣属于东突厥汗国,东突厥汗国控弦之士百万,古代戎狄没有比东突厥汗国更强的。李渊深知以太原为根据地起兵南下,必须处理好与突厥的关系。否则突厥包抄后路,后果不堪设想。他在出任太原留守时,就曾对李世民说:“历山飞不破,突厥不和,无以经邦济时也。”

李渊用空城计吓退突厥兵后,立即亲自写信给突厥始毕可汗,说:“我今大举义兵,欲宁天下,远迎主上(指隋炀帝)还,共突厥和亲。……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但是李渊没有把征伐所得的子女交给突厥,也没有把财物都给突厥。李渊把征战得到的大量女人放回家去让她们与亲属团聚。)

李渊起兵之前,隋朝已经统治崩溃、名存实亡。李渊起兵时地盘极小、只有太原,因为隋炀帝留下的恶劣形势,为了防止突厥与刘武周攻打自己,李渊才暂时结好突厥。(后来李渊建立唐朝之后,不久就与突厥开战。唐朝一面打败众多敌人,扩张,进行统一战争,另一面抵御突厥,还消灭突厥支持的割据势力,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与威望,还分化突厥。)

起兵南下之前,突厥以一千匹马来互市,李渊挑选其中好的,只买了一半。南下至龙门时,刘文静、康鞘利以率领派500人、2000匹马到达。李渊因为突厥来的晚而高兴,对刘文静说:“我西行及河,突厥才到达,兵少马多,都是你的功劳。”

第四,东和李密。李渊起事后,为使东面有30万人马、战将千员的李密起义军不致成为自己进兵关中的掣肘,令温大雅带着他的信去见李密,信中一面吹捧李密是当今天下大乱之际唯一能宁世安民的英雄,表示对李密的拥戴;一面剖白自己胸无大志,无意灭隋,从而使李密放松了对他的警惕防范。

六月初五日,李渊在晋阳设起义堂(亦称号令堂),将军队分为三军,统称“义士”。裴寂等尊称李渊为“大将军”。十四日,李渊在晋阳建大将军府,以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率左军;以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率右军;以四子李元吉为姑臧公,统率中军。以裴寂为大将军府长史,刘文静为司马,殷开山为掾,刘政会为属,长孙顺德、王长谐、刘弘基、窦琮为左右统军、副统军。并下令开仓放粮。

晋阳兵变的结果是什么

七月初四日,李渊在晋阳宫城东的乾阳门街军门前竖白旗誓师,并任命发动晋阳起兵的李世民四子李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郡守,让其留守晋阳。李渊在誓文中历数了隋炀帝杨广的种种罪恶,宣布要“兴甲晋阳,奉尊代邸,扫定咸洛,集宁寓县”。初五日,李渊亲率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及义师甲士3万自太原挥兵南下,直指关中。

七月,李渊与长子建成、次子世民挥师南下,先后破霍邑(今山西霍县)、渡黄河,向西南挺进。当时,隋炀帝远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关内隋军力量薄弱;中原瓦岗军与王世充激战方酣,均无暇西顾。因此李氏父子进军神速,十一月间攻入长安。李渊进入长安不久,就宣布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恭帝进封李渊为唐王,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

618年(义宁二年)李世民徙封赵国公。公元618年3月,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五月,李渊即位,国号唐,建元武德,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李渊以李世民为尚书令。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617年(大业十三年)十一月初九日,李渊率军攻陷长安,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隋恭帝任命李渊为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事,进封唐王。

第二年五月,隋恭帝被迫禅位于李渊,李渊即皇帝位于长安,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萧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萧何是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虽然大多数时候人们会把他和张良、韩信并列汉初三杰,但是在刘邦的眼里,萧何才是所有功臣里面排名第一位的。但即便是这样一个劳苦功高的功臣,也曾经遭到过刘邦的怀疑,还曾有过牢狱之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萧何为什么还能够获得善终?萧何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呢?萧何,其一生最大的功绩便是

  • 古代处决犯人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午时三刻又是什么时间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对“午时三刻”这个名词都非常熟悉,因为许多影视作品中犯人被处斩时,判官都会喊一声:“午时三刻已到,行刑!”然后刽子手往大刀上吐口酒,只听到“咔擦”一生,犯人们人头落地。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会有疑问,为什么古代处决犯人要选在午

  • 李斯为什么不帮扶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帝国二世而亡,这其中,赵高算是“功不可没”,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然而这件事情并不是只有赵高一个人就能办成的,还有身为丞相的李斯,如果赵高想要改遗诏,必然不会逃过李斯那一关。可是,从结局来看,李斯却是和赵高站在了统一战线,这到底是为什么?李斯聪明过人,难道看不出来扶苏远比胡

  • 张择端创作完清明上河图后为什么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张择端大家都不陌生,张择端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名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张择端创作了清明上河图。说到清明上河图那简直真实的反应了中国古代宋朝的全部精神面貌,很宏伟壮观,宋朝确实是历史上很厉害的一个朝代,不过这里说的是北宋时期,北宋时期出现的宋词也是大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展现

  • 原来程咬金使的武器并不是三板斧,那到底是什么兵器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都说乱世出英雄,隋末这段时期,出现了不少英雄好汉,小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混世魔王”陈咬金,在《隋唐演义》中,他的三板斧让人印象深刻,一般这三斧子下去,要么别人倒地,能接下他这三招的人,他一般就打不过了。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程咬金使的武器根本就不是三板斧,那么程

  • 浅谈中国古代青楼文化其实并不下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青楼小编相信大家都知道,青楼在中国古代才有,其实,他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青楼的在宋朝是发展到了很高的地位,当时的青楼女子大多都是卖艺不卖身,能够成为青楼的女子大多都是怀揣着才艺的,多才多艺的人。北宋时期的青楼一般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当时的宋朝一排和谐,整体社会都欣欣向荣,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文化

  • 清朝修建柳条边的目的是什么?柳条边成清朝又一大败笔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柳条边原本是清政府修建用来防御蒙古族还有保护山河环境的,但在历史中柳条边的作用完全被荒废了。因为皇帝是不断在换的,有些皇帝根本就不管柳条边的修建,所以经常荒废失修,可能哪天想起来了才会再次开工。而且当时关内也涌入了大量移民,就是从柳条边那边来的。其实清政府有很多政策都令人感到可笑,这次柳条边的修建也

  • 兵仙韩信战功赫赫,为何却落得被刘邦夷三族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天纵之才的传奇名将不少,但称为“兵仙”的就只有韩信一个,作为“初汉三杰”之一的他,在楚汉战争中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项羽,为刘邦可谓是立下了不世之功,可是他的下场却很凄凉,最终被刘邦夷了三族。从兵仙到刀下亡魂的韩信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他最后落得如此下场

  • 历史上交趾为什么会独立?交趾是怎么独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中国古代的宋朝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朝代,当时的宋朝经济发达,老百姓的生活也是很富裕,宋朝分为南北两朝,北宋的经济比南宋更加发达,其实,当时有一块领土一直是中国的,他叫做交趾,可是为什么到后来这块领土就被分裂出去了呢?其实,原因也是非常简单的,那就是交趾后来变得越来越强大了。交趾就是现在越南这块地方,

  • 古代应天书院介绍应天书院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古代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古代的人们没有图书馆没有学校,一般学习的地方就是书院,比如孔子书院,当然了,小编看到最近有不少的人在议论应天书院,说到应天书院那是中国古代史上最早的一座书院了,建立的历史非常悠久,应天书院其实起源于北宋,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地位最重的一座书院,地址在中国的商丘,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