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疑心那么重,为什么没有怀疑赵高?

秦始皇疑心那么重,为什么没有怀疑赵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226 更新时间:2023/12/27 8:30:28

自古以来,作为帝王,一般都会有疑心,对待身边的人,尤其是很有可能造成威胁的人,总会怀着一份提防的心思,没有能力便罢了,这种人就算有心也掀不起浪,可是对于有能力的人,不管有没有心,总是不放心的,如果这个人的才能值得用,那可能就更糟糕了。秦朝时期,秦始皇能够一统天下,识人的本事应该是不低的,但是为什么他没有看清赵高,最终酿成惨剧呢?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后人都知道,秦始皇死后。登基为帝的是胡亥。但是在胡亥之后,秦朝便灭亡了。这要多亏了一个人物——赵高。很多人都说,秦始皇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为啥他没有提防赵高会在他死后乱政呢?

如果秦始皇不是突然暴死在巡视途中,如果他晚死几个时辰,等到他写给扶苏的信被使者送走,那么,后来赵高说服并串通李斯伪造遗诏,让胡亥取代扶苏即位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当然,后来秦朝也很可能不会二世而亡。但历史有时候就那么偶然,赵高一个小小的太监,居然成了一个大帝国走向灭亡的潘多拉之盒。

赵高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故陆贾叹曰:“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指秦朝灭亡)”而《战国策》的编者刘向更是直言不讳:“秦信同姓(即宗室,这里指赵高)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不在于信同姓。”

秦始皇是个疑心很重的人,这个没错。比如,有一次他偶然看到李斯车驾太盛――也就是排场太过奢华,表情有些不悦。身边的一个太监,悄悄把这一情况透露给了李斯。李斯下一次出行便轻车从简。始皇发起火来:“这一定是太监泄露了我的话。”严令察办,那位拍马屁的家伙没查出来,秦始皇就把当时所有在场的太监统统处死。

那么,疑心重的秦始皇为什么不防范赵高在他死后乱政呢?一句话,他根本不认为赵高有那个能力和权力。赵高的职务叫中书府令,也就是为秦始皇管理车马文件之类的不起眼的小角色,既无人事权,也无兵权,在始皇眼里,不过是一个可怜的奴才而已,他拿什么乱政?所以,秦始皇根本就不会想到要防范他。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秦始皇就没算到他的遗诏才刚刚写好,还没来得及发出去,自己就咽了气,而掌管文书的赵高,便因缘际会地有了染指废立的机会,历史也就此走上了一条令人唏嘘的岔道。

当恶不让,赵高是秦亡的第一责任人。嬴政政的名字,让人听了都发抖,但,在醉心创造大一统国家的同时,他又在无意间积累着毁灭这个国家的能量,他完全没发现,赵高是隐匿在自己身后的一颗定时炸弹。

据说,赵高希望胡亥为帝,因为他是胡亥的老师,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颇得胡亥宠幸,一旦胡亥即位,自己则会受到重用。而公子扶苏则信任蒙恬,蒙恬之弟蒙毅也曾受到秦始皇的信任,皆为重臣,扶苏即位,必进一步重用蒙氏兄弟,赵高则只能蛰伏。

中车府令赵高,曾因为犯了大罪,秦始皇责令蒙毅依法惩治。蒙毅不敢枉法,判处赵高死罪,并除掉了他的宦官籍。秦始皇却认为赵高有才勤勉,赦免了赵高,恢复了他的官爵,故赵高怨恨蒙毅。有这样的关系,阴谋家赵高“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密谋,立胡亥为太子”。这也就是为什么赵高要辅佐胡亥为太子的原因。

其实,赵高也曾是个优秀青年,他生得眉清目秀,高大威猛,他的骑术精湛,经常在咸阳城飙马,没事还耍几套拳法,中车府是大秦皇家车队,拉风装逼就靠他了。当他领着军士们屹立在秦宫之外的时候,围观的人群里,经常有人晕倒,他的内心也很文艺,是当时一流的书法家(擅长篆体),在那个时期的书法家排行榜上,他也是有座次的。

勤奋的他观察到,秦自商鞅之后,注重依法治国,实力蹿升,所以他苦读刑法、经济法、国际法等法律书籍,他的口才很好,具备了一个超级大律师的所有条件,甚至,为别人打抱不平的时候,他还学以致用,不惜钻法律的空子,如果只是看这些,赵高为人也没有那么坏啊。

可是,人是会变的,赵高当时唯一的缺憾是,他是个太监,没有人知道他何时何地、因何原因成了一个太监,只知道,作为身残志坚的典型,他将秦的残忍暴虐和腥风血雨推向了极致。秦始皇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为啥他没有提防赵高会在他死后乱政呢?这个问题就有解了。嬴政如果能预见自己离世之后,赵高那么肆无忌惮,估计杀他几十次也不解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灭亡西晋的前赵为什么这么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前赵可能很多人不太知道这个朝代,小编也不知道这个朝代,但是这个朝代其实就是灭亡了西晋的朝代,而且还把司马懿的尸体从坟墓里面扒出来鞭尸的朝代,这样看来这个朝代好像还比较的狠心的啊,这样的朝代治理国家的话那也应该是有条不紊的,但是最后前赵也还是非常的短命,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

  • 古代募兵制与征兵制是一样的吗?两者有怎样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现在都说当兵无比光荣,能够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是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一件事情,当然了,现在的参军是本着自愿的原则,择优录取进入部队参加军旅生活。其实,在中国古代便有了参军的相关活动,在中国古代有募兵法和征兵法,那么,这两种是一个意思吗?其实,募兵法是一种更加专业的队伍,由国家提供相应的保障,我

  • 张良身为"谋圣",为什么韩国还是被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张良“谋圣”的名号,很多人都听说过,虽然说这其中不乏后世人对他极大的吹捧和抬高,但是如果没有点真本事,再怎么抬也还是抬不上台面,张良本人的能力,一定是足够厉害的。但是,他既然能够辅佐刘邦争夺天下,那么战国时期,自己的祖国韩国还在的时候,为什么他没能保住韩国?他刺杀秦始皇为什么

  • 荆州为什么在历史中一直是很重要的位置?得荆州者真的就可以得天下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看三国里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就是得荆州者得天下。其实仔细看看荆州的地理位置,在各朝各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什么荆州如此重要呢?当然古代的荆州要比现在大的多,是几个省的总和。荆州最大的关键就是四通发达,对于进队的部署和进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古代时期的荆州,一起来看看吧。荆

  • 马邑之谋是什么?失败后汉武帝为何非杀王恢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刘彻开创了大汉的盛世,在面对北方异族的虎视眈眈,能够开疆拓土,北御匈奴,可以说在文治武功方面很是成功。然而我们往往注意到的都是成功的结果,却很少关注背后的过程和努力。在与匈奴的对战中,曾经西汉大臣王恢曾谋划过一次针对单于的计划,名叫马邑之谋,最终却失败被汉武帝赐死,那么问题来了,马邑之谋到底是

  • 为什么子婴只称"秦王",而不是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秦二世而亡的说法,是很多人都接受的一种,但其实在胡亥之后,子婴也是第三任的国君,可是不管是现在还是当时,只有很少的人才会叫他“秦三世”,大部分时候,都会称他“秦王子婴”。这就让人不明白了,既然是作为皇帝一样的存在,为什么还要这样叫?“王&r

  • 历史上河朔三镇是怎么形成的?河朔三镇后果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唐朝的历史,最开始的唐朝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朝代,因为唐朝最开始的皇帝们都非常的用心治理国家,比如李渊李世民对于唐朝的发展都投入了自己很多的心思和功夫。到了中期皇帝们都沉迷在繁荣中无法自拔无心朝政,使得安史之乱爆发,安史之乱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当时唐朝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动摇,后来,

  • 为什么说汉文帝刘恒是一位“三好”皇帝?“三好”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好学生我们都知道,小时候人人都相当,感觉荣誉感极强,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皇帝却是一位“三好”皇帝,他便是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他的这“三好”可跟上面提到的三好学生可不一样。话不多说,我们就来看看这“三好

  • 隋朝用什么货币?隋朝的货币种类有哪些?有怎样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流通的是人民币,其实在中国早期人们便有了货币,秦国秦始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确实,古代人们还是非常聪明的,不过,古代的货币大多都是圆形方孔钱,携带非常不方便,于是,经过人们的改造,后来出现了纸币,中国最早的货币是交子,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隋朝使用的是什么货币吧,隋朝

  • 为什么武则天登基之后,中国再无女皇帝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的第一位女皇帝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那就是鼎鼎大名的武则天了,但是有细心的网友也许会发现了,那就是中国好像就出了一位武则天这样的女皇帝啊,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为什么中国除了武则天再无女皇帝这个秘密了,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说到女强人,大家第一个想的人是谁呢?范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