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明帝曹叡的皇后是谁?

魏明帝曹叡的皇后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261 更新时间:2024/1/21 4:36:32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曹丕称帝后没几年就死了,临死前册立曹叡为太子。曹叡继位后,治理国家也是很有才能,然而后世对于他的评价却与很多都是负面的,这主要就是因为他虽然有才能,可是又在有些方面让人觉得很失望,自己也没活几年。但是,关于魏明帝的皇后,我们似乎很少有听说过,那么,曹叡的皇后是谁,又是怎么死的呢?

明悼毛皇后(?―237年),毛氏,河内郡人,魏明帝曹叡第一任皇后。黄初年间,,因才貌入选太子宫。当时魏明帝还是平原王,对毛氏非常宠爱,进出常同乘一副辇同车。黄初七年(226年),魏明帝即位,封为贵嫔。太和元年(227年),封为皇后。魏明帝后来又宠幸郭皇后(明元郭皇后),对毛皇后日益淡漠。景初元年(237年),魏明帝将毛皇后赐死,谥号“悼皇后”,因魏明帝谥号为“明”,故称“明悼皇后”,史书多作“明悼毛皇后”,葬于愍陵。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这样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景初元年(也就是公元237年),魏明帝曹叡摆驾北园,临行前特意嘱咐左右千万不要把自己游北园的消息泄露给毛皇后。俗语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毛皇后很快便知道了,在第二天见到曹叡时,问道:“陛下,昨日在北园游玩可尽兴?”曹叡吃惊之余,一口咬定是左右之人给毛皇后通风报信的。盛怒之下的魏明帝下令赐死了毛皇后,杀死了十几位侍从。

皇后是众妃之首,“帅六宫之人”(《周书》),更是母仪天下之人,难道曹叡就因为毛皇后知道自己游北园之事并在事后询问,便轻率赐死了她吗?生命诚可贵,侍从也是人,难道曹叡不知无故滥杀手下会使天下人不服吗?身为帝王的曹叡不可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那他为什么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执意弄死皇后和十几位侍从呢?

有人说这是争宠惹出的祸事。理由就是,曹叡带着毛皇后的情敌郭氏游北园,却不允许毛皇后一块去,甚至连消息都不让她知道。其实此言差矣,这与争宠没有多少关系。如果是争宠的话,必定是两人互不相让,在史书上就不会有“郭夫人请延皇后”(《资治通鉴》)这样的记载。争宠是不可能的,但不管最终因为什么,都多多少少与“帝弗许”(《三国志》《资治通鉴》)有瓜葛。

那么,曹叡究竟是为何执意弄死皇后和十多位侍从呢?结论是,魏明帝曹叡在北园做了见不得人的荒淫事情,理由有如下四点。

其一,曹叡贪婪享受,已是本性难移。曹丕给曹叡留下来的这个江山并不稳固,对立政权依然存在,内部矛盾日益激化。曹叡即位之前,还曾“在东宫,不交朝臣,不问政事,惟潜思书籍”(《资治通鉴》),欲磨刀不误砍柴工,计划在日后有所作为。可在即位后不久,曹叡作为堂堂的一国之君,因无人管束自己,便越发的放纵起来,开始享受人生,享受皇权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三国志》),“常游宴在内,乃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习伎歌者,各有千数”(《三国志》)。

其二,臣子屡次劝谏,曹叡早已不耐烦。天子不作为,直臣便进宫面圣,好言相劝,说万万不可因此误国。当曹叡要大张旗鼓的修建宫殿时,王朗出来说话了,希望陛下不要铺张浪费,要“约其身以及家,俭其家以施国”(《资治通鉴》);当曹叡借妇人再配他人这个幌子,行选美女入宫之实时,张茂站出来说话了,委婉劝谏,“陛下不兢兢业业,念崇节约,思所以安天下者,而乃奢靡是务……然亦足以骋寇雠之心矣”(《三国志》)……一旦曹叡做事稍有出格,臣子们就挺身而出,劝谏他不要执迷不悟,要好好治国。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魏明帝的耳朵里面难免都生出茧子来,听这些劝谏话,听都听烦了,但又不能直截了当的把臣子们轰走,只能采取“一个耳朵听,一个耳朵冒”的对策,听之任之,随他去吧。所以在后来,曹叡不让人告诉毛皇后也有惧怕其告诉其他臣子再来劝谏的成分。

其三,毛皇后正派,曹叡早有不满之心。她虽出身低贱,但却为人正派,不愿看到自己的丈夫灯红酒绿、自甘堕落、荒淫误国。毛皇后如果知道曹叡将在北园“召才人以上曲宴极乐”(《三国志》),必定会出手阻拦,到那时,曹叡的雅兴可都让她给搅了。魏明帝也曾深爱毛皇后,要不然他不会立其为皇后,却不立氏,但后来却也变了。

这只怪帝王身边多美女,把毕生心思都放在一个女人那真是少见,在中国古代皇帝历史中这样的例子凤毛麟角。对于女性,你再漂亮,也有衰老的那一天,可内涵会伴你一生。只可惜魏明帝不吃这套,只会把天生丽质的女子搂在怀中,把人老珠黄的女人干巴巴的丢在一旁,怎其风吹雨打,也与自己毫无关系。毛皇后就是这样一个牺牲品,“帝之幸郭元后也,后爱宠日弛”(《三国志》)。

其四,魏明帝心虚,怕人知道自己荒淫。虽然史书上没有直接写曹叡那日在北园做了些什么事,可通过史书中的只言片语还是能推断出来的。魏明帝做贼心虚,生怕自己与妃子在北园花天酒地这件事让毛皇后知道,让臣子知道。一旦传出去,自己又要受折磨,听那些冠冕堂皇之词,实在不能再忍受。

王朗已经说出“然虽弥猥,而就时於吉馆者或甚鲜,明‘百斯男’之本”(《三国志》)这样的话,蒋济也已经说出“又欢娱之耽,害于精爽;神太用则竭,形太劳则弊”(《三国志》)这样的话,魏明帝真不敢想象在他们知道自己与妃子在北园风花雪月这件事后,还能说出怎样的强势之语,弄不好要用死来逼迫自己改掉这个习惯。

对于毛皇后,曹叡计划视而不见,不愿搭理她。可心高气傲的毛皇后哪里肯示弱,牺牲自己是小,可不愿看到皇帝的沉沦。当知道皇帝和一帮妃子在北园娱乐时,当知道皇帝不让自己知道这个消息时,毛皇后恍然大悟,自知自己不可能阻止皇帝的疯狂之举,但又不甘心看到丈夫的堕落,便在第二天见到他时,试探性的问了一句:“昨日游宴北园,乐乎?(《三国志》(《资治通鉴》)”

毛皇后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句平常话,竟然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心中的不满达到了极点,曹叡心想,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杀鸡儆猴,便下令赐死了母仪天下的毛皇后,杀死了十几位侍从。我连皇后都弄死了,连心腹都弄死了,看谁还敢把这件事的真相给抖搂出去。试图掩盖事实的曹叡,没有想到自己这样做其实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事情的真相还在那里。帝王多有这样的心思,干了坏事,却又不愿承认,怕在史书上留下记载,招来后人的唾骂,便费尽心机把自己做坏事的记载抹掉。但其实呢?这样做恰恰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可笑之举,到头来,白忙活一场,反而更能引起后人的关注。你说可笑,不可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东吴夺取荆州之后,为何还要杀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著名武将关羽,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武圣”关二爷其勇武和忠义一直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关羽一生征战,“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诛颜良文丑”、“水淹七军”,五虎

  • 乾隆一生最爱的女人有哪些?他最爱的女人又是谁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乾隆一生里面有多少爱妃这个事情也还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但是小编觉得吧这个事情实在是太复杂了,所以我们是揭露不了的,但是我们其实可以来看看乾隆一生中最爱的女人这个事情,想必还是能揭秘揭秘的,对这个事情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一起来揭秘看看!乾隆一生有多少个女人,已经不可考证。但乾隆的正规的妻妾可以查

  • 唐宪宗李纯开创的盛世最后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宦官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唐朝中期是宦官当道的时候,当时的宦官们权利非常大,至此,很多的皇帝大臣们都希望削减宦官们的权利。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唐朝时期的唐宪宗皇帝,据说唐宪宗皇帝也被称作是小玄宗,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唐玄宗开创了唐朝时期短暂的盛世局面,不过,后来还是失败了,我们今天就一起

  • 吕不韦是怎么死的?只是因为秦始皇写了一封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吕不韦的大名,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他既是一个商人,也是一个政治家,曾经扶植秦庄襄王继位,也曾经是秦国的相国,甚至有人怀疑,吕不韦会不会就是秦始皇的生父。这些当然就无从考证了,只是后人的猜测。他还主持编撰了很多人都听书过的《吕氏春秋》。然而,这样一个人却只是因为秦始皇的一封信就自杀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唐宪宗李纯为什么不立皇后?李纯不立皇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唐朝时期的历史,当时的唐朝也被称作是盛唐,因为唐朝的经济非常发达,唐朝出现的唐诗也是促进了当时唐朝经济的发展,我们今天一起来看唐朝时期的唐宪宗皇帝,据说唐宪宗被称作是小玄宗,唐玄宗我们都知道,是唐朝时期重要的奠基人,而唐宪宗被称作是小玄宗,那是因为当时的唐宪宗时唐朝的经济得到了一定

  • 乾隆身世之谜:乾隆真的是海宁陈氏之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全名爱新觉罗弘历,清朝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和康熙皇帝两代的励精图治出现的“康乾盛世”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俗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关于乾隆的八卦就一直没停过,特别是他的身世之谜,一直像一团迷雾萦绕在人们心头,有民间有传言说他是浙江海宁陈氏

  • 历史上唐武宗为什么要灭佛?唐武宗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有很多的信仰,佛教,道教,儒家学说等等,中国古代的皇帝一般也是于信仰一些东西的,但是,皇帝的信仰又不一样,皇帝信仰一般都是为了自己能够长生不老才这样做的,就比如当时的秦始皇,就是一生都在寻找长生不老的药。那么,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是唐朝时期的唐武宗皇帝,当时的唐武宗信仰道教,大肆的摧

  • 明朝最具争议的名将常遇春,英勇无双却为何喜欢屠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明朝开国名将,首推徐达、常遇春二人,此二人从朱元璋起义始便常伴左右,为大明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二人之中,徐达是帅才,运筹帷幄,注重大局,常遇春是猛将,冲锋陷阵,勇不可当。今天我们要说的便是常遇春此人,虽然他集万千光环于一身,可是却有一个一直为人诟病的地方,连朱元璋都为此头疼不已,那便是屠城杀降,

  • 德国人为什么叫日耳曼人?日耳曼人的始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欧洲虽然有很多国家,但其实很多国家都是同一种族,像德国、奥地利、瑞士和瑞典等国就都是日耳曼人。不过这里面好像只有德国人被称为是日耳曼人,这到底是什么呢?日耳曼人最早是罗马帝国三大蛮族之一,就有点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北方的草原族人。那个时候欧洲对于民族的定位划分了几个级别,日耳曼人并不算上等民族,但是目前

  • 如何评价唐朝时期的唐武宗?唐武宗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的唐朝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朝代,不过,唐朝也是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最繁盛的时期是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武则天在位也是唐朝经济有了很快的发展,不过,唐玄宗开始,安史之乱爆发。当时唐朝濒临毁灭,全国上下战争不断,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的。不过,到了唐武宗时候,唐朝又是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