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临终安排是否有什么阴谋?

诸葛亮临终安排是否有什么阴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005 更新时间:2024/2/4 17:24:33

三国时期,诸葛亮是一个很出彩的人物角色,只不过也没有《三国演义》里面说的那么神乎其神,很多事情甚至都不是他做的,但是罗贯中都给堆在他身上了。然而,人固有一死,诸葛亮也不可能避免。那么,诸葛亮临死的时候,对蜀国做出了哪些安排?为什么魏延又不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呢,难道他真的是“有反骨”要造反吗?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这是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本来诸葛亮的打算是稳扎稳打,和对面的曹魏司马懿打消耗战,等待战机,但天不予寿,诸葛亮抱恨终天。临终的时候,诸葛亮让杨仪统帅全军撤退,安排魏延断后,并且预作安排,让姜维为断后的第二道防线,并且特意叮嘱,如果魏延不肯服从命令,杨仪仍然要率军撤退,做了最坏的打算。

魏延和杨仪不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且魏延多次拿刀在杨仪面前比划,杨仪涕泗横流,多亏费祎从中斡旋、调和,两人的矛盾才没有在诸葛亮生前彻底爆发。既然如此,为什么诸葛亮仍然安排让魏延给杨仪断后呢?在一些人看来,这个安排就是逼着魏延造反,等于把魏延逼上了绝路。

事实如何呢?我们从几个角度分析。先从军事的角度来看,问题出在魏延还是杨仪。

诸葛亮是当时的蜀汉政权柱石,他的死当然是蜀汉的重大危机。他死后,蜀汉军队必须退回汉中,先安然渡过这个危机,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之后,才能重新寻找战机来出兵北伐。而这时蜀汉和曹魏两军正在前线对垒,所以对诸葛亮病逝后的蜀汉军队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能够和曹魏军队脱离接触,安全后撤,避免被曹魏军队追击,造成重大损失。

所以,诸葛亮临终安排后事,让杨仪统帅全军后撤,费祎协助杨仪,姜维为第二梯队,魏延军在全军的最后位置,也就是断后。如果司马懿派曹魏军队追击,那么魏延就是第一道防线,姜维是第二道防线。如果从纯粹的军事上来说,既然是撤退,保障全军安全退回汉中是第一目标,那么魏延承担的任务可能是最重的。

这时候的姜维只有32岁,而魏延自从随刘备入蜀就已经成名,那么魏延此时的年龄可能已经在五十岁上下,只比诸葛亮小一点,所以魏延的经验要比姜维更丰富。这也是诸葛亮安排魏延断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因为魏延军之前是蜀汉北伐全军的前锋部队,所以这时候如果要避免因为调整行军序列而出现阵型混乱,给敌人以可乘之机,让魏延从前锋直接变成断后部队,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如果魏延真的如许多粉丝说的那样,公忠无私,那么在这时候当然应该是大局为重,服从命令,因为这不是给杨仪断后,而是给蜀汉全军断后,是给蜀汉政权断后,结果他的选择刚好相反,认为这是给杨仪断后,拒绝接受命令。

再从诸葛亮临死时的魏延与杨仪、费祎、姜维的职务来看。

从诸葛亮临死时几个蜀汉方面的杨仪、费祎、魏延和姜维的职务来说,杨仪的职务是长史,费祎是司马,姜维为护军,魏延为前军师。这些人中,杨仪的职位是最高的,其次是费祎,然后是姜维,他们三个人都在蜀汉的总指挥部工作,杨仪协助诸葛亮统管全军,费祎的职位相当于参谋长,姜维则相当于总指挥部的卫戍部队司令。魏延的职务则是全军的前锋部队总指挥,军阶和职位都在姜维之上,地位大约和杨仪、费祎相当,但在日常工作中,因为杨仪和费祎在总部工作,所以实际地位要在魏延之上。

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并不只是纯粹的打仗,需要做很多事情,比如要处理和朝廷的关系,统筹后勤供应,更重要的则是能够具备统筹全局的能力。所以,到汉朝的时候,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往往是由文职官员统筹全局,武将负责执行具体的战斗命令。尤其是在要保证后方稳定的条件下,作为全军统帅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能力,而不是完全看军事能力。而杨仪是从南征开始,就已经得到了诸葛亮的肯定和信任的。

诸葛亮的这个临终安排不存在什么阴谋,并不是蓄意逼魏延造反,而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安排,也是诸葛亮生前每次北伐中常用的安排,让杨仪负责统筹全局,魏延执行比较重要的军事任务,也就是《三国志·杨仪传》中说的,“亮深惜仪之才幹,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最后来看看魏延在诸葛亮死后的做法,目的到底是什么?

《三国志·魏延传》: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適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

魏延的意思这里说得很清楚,丞相虽然死了,我还在呢,不能因为丞相死了就耽误国家大事,只要派诸葛亮的相府亲信官属护丧还葬就行了,我来率领全军继续北伐讨贼。这话表面上当然说得冠冕堂皇,但核心意思是清楚无误的,那就是魏延认为诸葛亮死后,蜀汉的军权就应该交给他来掌管了。所以,他逼着奉杨仪之命前来通报消息的费祎和他联名,对蜀汉全军重新做了一个安排,又让费祎自己手书,通报下属将领。(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

这就是公然违背诸葛亮的遗命,自作主张,而且是僭越了自己的权限范围的。结果这之后魏延派人监视杨仪的消息,发现蜀汉全军还是在按照诸葛亮原来的安排分批次撤退,并没有听魏延的,魏延这才大怒,趁着杨仪还没有拔营撤退,自己就先率军南撤,跑到杨仪前面去了。虽然他还上表,说杨仪谋反,但朝廷在蒋琬等人主持之下,最后的判断还是谋反的是魏延,所以派蒋琬率留守的宿卫部队出兵,准备迎战魏延。

这就是说,认为魏延是野心家,有可能谋反,这个判断不是诸葛亮一个人才有,也不是杨仪处置失当,更不是诸葛亮临终安排的问题,而是蜀汉政权中相当多的人都有的共识。这也是诸葛亮在临终的时候没有把军权交给魏延而交给了杨仪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说明了诸葛亮已经预料到魏延有可能拒绝执行命令,所以才让杨仪他们不管魏延是否执行命令,都尽快率军撤退。(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什么让关羽留守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荆州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三个国家每一个都想要得到,但是又都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得到的。当刘备终于得到荆州的时候,他派遣了关羽留守,我们也知道,后来关羽没能守住,荆州丢了,关羽的性命也丢了。那么,为什么刘备会派遣关羽去镇守荆州,而不是选择其他人?难道其他人就都没有能力能守住吗?三国都想统一全国,

  • 同是篡位的赵匡胤为什么没有人责怪?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赵匡胤其实很多网友应该知道这个人的,这个人也还是很出名的呀,他的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结束五代十国的格局建立了宋朝,有的人说他也是一位篡位的皇帝了,但是他却一直没有被人骂,那么这到底是什么一些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历史上篡位的人有很多,基本上篡位者都会被史学家给批得体无完肤,但是

  • 武则天为什么要囚禁唐高宗两个女儿?武则天是怎么巩固自己权利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上位后也是实行了自己的一些专政,不过令人奇怪的是武则天把唐高宗的两个女儿关了将近20年,这就有点让人搞不懂了。武则天到底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武则天称帝后心里也明白反对自己的声明肯定不会少,所以就需要多多提拔自己的亲信,如果是对自己不利的人肯定是一并铲除。一起来看看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权利都做

  • 为什么明代宗朱祁镇没有埋葬在明十三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代宗朱祁镇其实给人感觉就是这个人有点慈悲之心啊,也被誉为是什么“好人皇帝”了,作为明朝的第七位皇帝也还是有超多的话说和故事可言的,但是有一件事情小编想说了,那就是为什么被誉为是好人皇帝的朱祁镇为什么没有埋葬在明十三陵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揭秘看看!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

  • 魏明帝曹叡的皇后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曹丕称帝后没几年就死了,临死前册立曹叡为太子。曹叡继位后,治理国家也是很有才能,然而后世对于他的评价却与很多都是负面的,这主要就是因为他虽然有才能,可是又在有些方面让人觉得很失望,自己也没活几年。但是,关于魏明帝的皇后,我们似乎很少有听说过,那么,曹叡的皇后是谁,又是怎么死的呢

  • 东吴夺取荆州之后,为何还要杀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著名武将关羽,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武圣”关二爷其勇武和忠义一直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关羽一生征战,“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诛颜良文丑”、“水淹七军”,五虎

  • 乾隆一生最爱的女人有哪些?他最爱的女人又是谁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乾隆一生里面有多少爱妃这个事情也还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但是小编觉得吧这个事情实在是太复杂了,所以我们是揭露不了的,但是我们其实可以来看看乾隆一生中最爱的女人这个事情,想必还是能揭秘揭秘的,对这个事情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一起来揭秘看看!乾隆一生有多少个女人,已经不可考证。但乾隆的正规的妻妾可以查

  • 唐宪宗李纯开创的盛世最后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宦官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唐朝中期是宦官当道的时候,当时的宦官们权利非常大,至此,很多的皇帝大臣们都希望削减宦官们的权利。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唐朝时期的唐宪宗皇帝,据说唐宪宗皇帝也被称作是小玄宗,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唐玄宗开创了唐朝时期短暂的盛世局面,不过,后来还是失败了,我们今天就一起

  • 吕不韦是怎么死的?只是因为秦始皇写了一封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吕不韦的大名,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他既是一个商人,也是一个政治家,曾经扶植秦庄襄王继位,也曾经是秦国的相国,甚至有人怀疑,吕不韦会不会就是秦始皇的生父。这些当然就无从考证了,只是后人的猜测。他还主持编撰了很多人都听书过的《吕氏春秋》。然而,这样一个人却只是因为秦始皇的一封信就自杀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唐宪宗李纯为什么不立皇后?李纯不立皇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唐朝时期的历史,当时的唐朝也被称作是盛唐,因为唐朝的经济非常发达,唐朝出现的唐诗也是促进了当时唐朝经济的发展,我们今天一起来看唐朝时期的唐宪宗皇帝,据说唐宪宗被称作是小玄宗,唐玄宗我们都知道,是唐朝时期重要的奠基人,而唐宪宗被称作是小玄宗,那是因为当时的唐宪宗时唐朝的经济得到了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