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统在落凤坡之死,究竟是杜撰还是确有其事?

庞统在落凤坡之死,究竟是杜撰还是确有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856 更新时间:2024/2/15 0:04:48

三国时期庞统人称“凤雏”,而在《三国演义》中又刚好死在落凤坡,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巧合的情节处理,也让人们流传了许多年,到了今天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然而毕竟只是小说,其中很多事件的真实性并不高,那么,在正史的记载中,凤雏庞统又是怎么死的,死在哪里?落凤坡的说法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后人的杜撰呢?

西川白马关前的落凤坡,蘊含着一个悲壮的英雄传奇。其实,这段故事的主人公凤雏先生,并没有丧生于此。

今四川德阳市北的白马关,群山逶迤,林木葱郁,形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由川北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要地。白马关东面的白马山头,数千株松柏郁郁葱葱,远望如一座黛色城堡,蔚为壮观。在这古柏林中,坐落着一座全石结构的古祠庙,这就是刘备的另一智囊,号称“凤雏”的庞统的祠庙。祠内天井中有两株巨大的古柏,相传为张飞手植。在古柏中央的栖凤殿前,石柱上镌刻着一副对联:真儒者不以文章名世,大丈夫当以马革裹身。

对联生动而贴切地表现了庞统的志向和身世。祠庙正殿之后,是庞统墓。墓侧有二马亭,一侧亭内塑一白马,名白马亭;一侧亭内塑一胭脂马,名胭脂亭。伫立墓前,不由令人想起《三国演义》所写的庞统中伏身亡的故事。

《演义》第六十三回写道,刘备与庞统从涪城分兵进取雒城,刘备走山北大路,庞统走山南小路。临行之前,庞统的战马忽然失了前蹄,把他掀下马来。刘备恐怕这匹劣马误了军师的性命,便把自己骑熟了的白马换给庞统,庞统率军沿山间小路逶迤前行,忽见山谷逼窄,林木丛杂,形势险恶,便勒马询问部下,当他得知此地名为“落凤坡”时,不禁大惊:“吾道号凤维,此地名落凤坡,不利于吾。”疾忙下令后撤。正在这时,只听得山坡前一声炮响,箭如飞蝗,只望骑白马的庞统射来。原来,山南小路上早有蜀将张任埋伏,他见刘备军中有一骑白马的将军,误认为是刘备,遂下令弓箭手尽瞄准此人射击。可怜庞统,空怀满腹韬略,壮志末酬,竟死于乱箭之下,年仅三十六岁。

小说所写的庞统阵亡的落凤坡,就在庞统祠墓以北约三华里处。从祠墓旁边的古驿道下行,只需片刻即可走到。这是一处地势略窄的谷地,西面山坡林木葱茏。坡前立一石碑,上书“落凤坡”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碑阴还刻着“汉军师中郎将庞士元中箭处”。

史上的庞统真的是在这并不太险峻的山坡前阵亡的吗?非也。按《三国志庞统传》记载,庞统是死在雒县(今四川广汉市北)的坚城之下的。建安十八年(213),刘备大军进围雒县,刘璋之子刘循率众死守,久攻不下。一次,庞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射中身亡,年仅三十六岁。直到第二年夏天,雒城才被攻克。

元至治年间刊行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在叙述庞统之死的时候,仍然采用了《三国志》的说法,让他在雒城之下中箭身亡。

“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水镜先生司马德操的这句名言,把庞统的声名渲染到了可以与诸葛孔明相提并论的地步。历史上的庞统虽然号称“南州人士之冠冕”,但是在帮助刘备打天下的过程中并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业绩。为了让他的“作为”与名声大致相符,《演义》专门虚构了一场“庞统献计”的情节,让庞统深入曹营,向曹操献上“连环计”,劝他把战船用铁链锁在一起,为孔明和周瑜设计的火攻之计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这样一来,伏龙、凤维这对双星,就成为赤壁之战至关重要的人物,为水镜先生的名言作了一个注脚。

历史上的庞统阵亡于維城之下,照实写来难免缺乏动人的情节和悲壮的气氛,显得平淡无奇。于是《演义》的作者虚构出“落凤坡”一段传奇色彩很浓的情节,给庞统之死添上了一笔“天殒将星”的神秘而又悲壮的色彩,从而让凤雏先生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庞统死后,刘备痛惜不已,追赠他关内侯的爵位,谥为蜀侯。庞统的遗体,被安葬在从川北进人成都平原的咽喉要地——鹿头关前,并建祠祭祀。千余年来,庞统墓几经兴废,至今香火不绝。《三国演义》问世以后,人们有感于庞统换骑白马而殁的故事,改鹿头山为白马山,呼鹿头关为白马关,还把墓北的一条山沟名为“换马沟”。

至于落凤坡这个地名,显然是后人附会《演义》而取的。既然凤雏先生就长眠在白马山头,那么他阵亡的地方必然离此不远,人们就是在这样一种思路之下,把庞统祠墓不远处的那块谷地命名为了“落凤坡”。于是,一个真假参半的名胜古迹,就这样展现在今天的游客面前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灭掉明朝建立清朝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是阻碍了还是进步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说不明道不白的历史,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也是有很多,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明朝和清朝,当时的明朝一心想把零散的满族部落给处理掉,但是,满族的崛起最后是威胁到了明朝的利益,最后由努尔哈赤为代表的满族人是消灭掉了,努尔哈赤消灭掉明朝建立清朝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是阻碍了还是进步了?具体的我

  • 孔融真的让过梨吗?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四岁时候让梨而为人们所熟知的孔融,一直以来都是尊师长爱小幼的典范人物,再加上他孔子后人的光环,这件事情多年来很多人都深信不疑,并且一直拿出来教导小孩子要懂得谦让之礼。可是翻阅历史记载却发现,这件事情并没有在正史中出现过,也就是说很有可能是人们杜撰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的故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孔融(1

  • 古代百万大军打仗的时候是怎么解决上厕所问题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打仗啊其实很多时候大家都知道的真实好艰苦的,不仅仅是因为条件艰苦,更多的时候长时间的打仗让人身心疲惫,所以真的是苦不堪言啊,那么这其中有个小问题就是古代的百万大军是怎么解决上厕所问题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觉得还是非常有趣的呀,所以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那百万大军怎么拉的我不好奇,我

  • 李自成为什么会被清军轻易击败?李自成军队比清军差很多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消灭明朝后,原本有机会自立为王,但是后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不得民心,而且军队纪律也有失规范,导致最终很轻易就被清军给击败,原本还是百姓偶像的李自成就陨灭了。不过当时李自成的军队实力也非常强劲,为什么会被清军这个轻易就给击败呢?而且当时的清军更加具有目的和战略意图,明显是比李自成要高一个层次的。崇

  • 有的古代石碑下面有只龟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有细心的网友或许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一些景区吧你会发现有很多的石碑下面其实都是有一只乌龟的,这只乌龟就把石碑给驮着,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又有什么样的趣闻趣事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上古传说,龙生九子,贔屃(bìxì)为首(也有说是第六子),又名霸下,似龟非龟。此君体形巨大

  • 乾隆为何要禁大义觉迷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乾隆想必期待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位明君了,但是其实再明的君也有很多让人摸不透的地方,就比如说他好像把《大义觉迷录》这本书给禁止和销毁了,也就是说他是不是也在玩文字狱呀,那么乾隆真的这么做是在玩文字狱吗?下面就着这个情况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先来了解下《大义觉迷录》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此书究竟写了什么事

  • 投降曹魏的孟达如果起义成功的话,诸葛亮是不是就能灭曹魏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孟达或许有很多的人不太认识,但是其他在三国历史上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因为他其实还真的算是被迫投降曹魏的,所以如果在诸葛亮被罚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孟达如果真的能起义成功的话,那么诸葛亮是不是就真的能把曹魏给灭亡了?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欢迎一起来学习品鉴吧!孟

  • 曹操喜爱曹植却传位曹丕,曹植是哪里输给了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文学史上,三国时期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合称为“三曹”,由此可见三个人的文学造诣都是很高的,只不过对于曹操和曹植的谈论可能更多一些,因此曹丕就显得弱了。曹操也是因为曹植的文采而更欣赏他。由于长子早逝,他也曾经想过要将曹植立为自己的继承人,可是最终还是选择了曹丕放弃了曹植,这到

  • 刘封刘禅的名字,究竟是刘备的野心还是一个巧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有几个儿子,但是其中一个亲儿子和一个养子的名字一直以来都被人说是刘备野心的真实写照,亲儿子就是刘禅,养子是刘封,合在一起便是“封禅”。但是,很多事情也有可能只是一个巧合,但是被有心人拎出来单独提起,那么其中的意义就可能决然不同,就比如郭嘉之死和诸葛亮出山都是在同一年一样。

  • 周瑜临死前为什么建议孙权除掉刘备?如果东吴先灭蜀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周瑜临死前建议孙权先把还未发展壮大的蜀国给干掉,因为当时刘备已经显露野心,日后肯定会对东吴造成威胁,但是孙权并没有及时进攻蜀国,而是选择和平发展。有人觉得孙权和自己的哥哥、父亲相比缺乏一种帝王之相的狠劲,甚至野心也不够大,不过孙权绝对不是傻子,这么做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三国之所以能鼎立就是因为有其中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