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荆轲刺秦的过程中,燕太子丹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在荆轲刺秦的过程中,燕太子丹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545 更新时间:2024/1/6 5:28:08

关于荆轲刺秦的事情,很多人都了解,只不过人们的重点可能就放在了荆轲和秦始皇身上,对于其他人的关注度就稍微低了一些。但是,这件事情毕竟不是荆轲一个人完成的,我们还要注意到一个主要任务,也是这次刺杀事件的策划者,燕国太子丹。燕丹与嬴政小时候都曾经在赵国做质子,也许会有同病相怜的境遇,但是最终却闹出了这样一件刺杀事件,那么在这件事情中,燕丹又做了些什么呢?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拍节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

在这场刺杀中,我们熟知荆轲,秦王嬴政就不用讲了,历史课本和读物中对他有非常多的介绍,但是对于太子丹的关注就少了很多。太子丹少年时曾经在赵国当人质,而我们所知,秦王嬴政也曾在赵国做人质,或许是对于命运相同的感慨,两人惺惺相惜,成为了好基友,具体好到什么程度,史书没有记载,从后面太子丹的表现来看,两人的关系绝对比一般的好朋友还要好。

两人各自归国以后,嬴政成为了秦王,而太子丹还是太子,如果各自在各自的国家待着,可能相安无事,造化弄人,太子丹又被燕王喜派到秦国当人质,而秦王嬴政遇到太子丹以后,对太子丹很冷淡,或者说言语行动中侮辱了太子丹,这让太子丹因爱生恨,归国以后发誓要报仇。对于此段经历《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中有记载:燕太子丹者,故尝质於赵,而秦王政生於赵,其少时与丹驩。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於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

这里说明太子丹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只对于小事而斤斤计较,他念念不忘的只是曾经的发小嬴政对他的“不善”,这不是一个政治家的表现,在政治环境中,小时候的好基友长大之后成为敌对势力是非常正常的,太子丹更应该想的是如何让国家强大,而不是个人的恩怨。对于策划刺秦王,很难说太子丹只是为了阻止秦国攻燕,某种角度上说有要向秦王报复的心理在作祟,在史书中可以看出,太子丹为报复秦王做了很多努力。

太子丹想保留名声,对于荆轲的建议要樊於期的人头换取秦王的信任的做法表达了否定,这是在侧面的表达,我去跟樊於期说不合适,你去吧,不管荆轲有没有领会,荆轲私下去做了樊於期的工作,于是樊於期自刎,荆轲得到了人头,在这里多说一句,荆轲和樊於期都是太子丹的宾客,太子丹对他们非常的礼遇,而樊於期秦国逃过来的将军。

而对于樊於期的死,太子丹的表现是: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但是木已成舟,太子丹还是同意了荆轲刺秦的建议。可见太子丹内心是同意这样的做法的,只是身为太子,不方便做此事。如果说对于太子丹是心机婊的判断以上都是猜测,那么太子丹送别荆轲时表现则是个完美的诠释。

据《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记载: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

荆轲只是觉得此去凶多吉少,要等待一个朋友,所以没有出发,太子丹就担心荆轲不去了,于是用激将法,说如果荆轲你不想去,我就先派秦武阳前往,这下激怒了荆轲,这番话对于刺客来说绝对是个侮辱。于是荆轲没有等到朋友就出发了。一句太子迟之,就将太子内心的想法诠释的相当充分,太子丹对于此次刺杀绝对是极力支持和推动,只是因为自己是太子,要爱惜名声,才做个样子。

最后荆轲刺秦失败,秦王怒而攻燕,灭了燕国,为了能够平息秦王的怒火,燕王喜杀了太子丹,将人头送给太子丹,太子丹就这样结束了其一生。

从太子丹的一生的表现来看,可以断定太子丹:心胸狭窄,毫无政治智慧,因为小事就对秦王记恨一生。做事偏激,刺秦这样的大事都没有跟燕王商量。识人不明,派了一个猪一样的队友秦武阳给荆轲。是个心机婊,极尽心思要保持自己的形象。这样的人即使成为燕王,燕国也不会强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的儿子都有哪些?李世民的儿子结局都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李世民。李世民是唐朝时期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做的贡献还是非常多的,说到李世民,最著名的便是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了,玄武门之变讲的是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后逼迫自己的父亲李渊让皇位让给自己的事情。不过,事实证明,李世民上位后,唐朝的经济也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盛唐时期即

  • 唐朝李世民最喜欢李恪为什么不立李恪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李世民那可是当时唐朝非常著名的一位人物,当时的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获得了皇位后还是有很大的作为的,当时唐朝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甚至李世民在位期间为后面的贞观之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把唐朝推向了巅峰,当时,李世民的儿子也非常多,不过,李世民最喜欢的还是李恪。但是,为什么喜欢李恪不将他封为太子呢?

  • 历史上大汉民族侵略过别的国家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名族其实也还是有很多说法的,有的名族喜欢到处抢别人地盘,有的名族就要和善许多的,那么我们作为汉族人一直有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到底有没有侵略过别人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人类历史上,但凡出现过的强盛国家或者民族,都或多或少影响着周边较弱国家民族,而这种影响的主要形式就是侵

  • 历史上郭女王是怎么死的?是被魏明帝逼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古时候的皇宫中,可以说是步步惊险,这也是为什么宫斗题材的小说、影视剧可以吸引很多人的原因,或许是和武侠一样,日常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只能在虚拟世界里面寻找了。而在三国时期,虽然天下大乱,但是宫斗也是存在的,曹魏皇宫里,原本地位不高的郭女王,将曹丕的原配甄宓斗下去之后,自己成为了皇后,也有人说郭女王最

  • 慈禧封周莹为一品诰命夫人,一品诰命夫人是什么官衔?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的因为其实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已经解读过了,但是如果慈禧赐予的话,也还是应该研究研究的,那么我们知道诰命夫人是什么,那么加上一品诰命夫人又会是什么官衔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再次来揭秘看看吧!封赠,是古代朝廷对官员的一种政治福利待遇。根据本人官职,可以对父母等直系长辈及妻子给与封号。按清代制

  • 如果曹冲还在,曹魏的命运将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也许真的是天妒英才,也许是过慧易夭,三国时期的天才儿童曹冲,很小的时候就死了,不管当时的死因是什么,现在倒是有很多不同说法,也有人认为是曹丕担心他阻碍自己,所以干脆杀了他,只不过这种事情并没有实在的证据能证明,也就没人知道了。那么,如果曹冲没有那么小就死掉,长大后必然会是曹魏的接班人,那个时候,曹魏

  • 刘邦不喜欢吕后为什么不废了她?戚夫人在朝中为什么得不到支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和吕后很早就在一起,不过两人的关系约到后面越紧张。等刘邦称帝后,就反悔让吕后的儿子当太子,所以想废长立幼,让戚夫人的儿子当太子,结果朝中有很多大臣不住张刘邦废长立幼,而且还拉出了商山四皓来劝刘邦,这下子刘邦就也没办法了。吕后是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虽然把戚夫人整的很惨,但是吕后在治国方

  • 曹魏大权是如何落到司马懿手上的?只因为曹丕做了这几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的事情,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但是也并不是想象中司马家族逼迫曹氏将政权转移,因为在此之前,司马家族已经获得了非常高的权力,曹家已经有名无实了。那么,为什么司马氏会有这样的境遇,他们是如何掌握大权的?曹家人,尤其是曹丕,到底做了些什么,使得司马家族能够夺去自家的政权?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 甘宁百骑劫曹营的时候,许褚怎么没出来抵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许诸是曹营的第一大将也还是很有说法的,毕竟实力超群啊,再说甘宁其实也是非常是实力的一位,但是有一次啊甘宁带着百骑人马去劫曹营的时候却不见许诸出来阻挡了,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啊,许诸作为第一大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曹操和孙权在濡须口交战,先锋张辽和凌统大战五十

  • 蜀国被灭的时候,为什么孙吴没有出兵相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人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都很希望能够有人帮帮自己,古代的君主也不例外。三国时期,眼看着曹魏大军气势汹汹就要抵达战场,蜀汉自知自己的力量不够,当然要向援军孙吴求助,事实上他们也这样做了,孙吴也的的确确出兵了,可是最终蜀汉还是灭亡了,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吴蜀联盟都打不过魏国?公元263年,曹魏权臣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