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魏大权是如何落到司马懿手上的?只因为曹丕做了这几件事

曹魏大权是如何落到司马懿手上的?只因为曹丕做了这几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507 更新时间:2024/1/1 18:47:19

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的事情,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但是也并不是想象中司马家族逼迫曹氏将政权转移,因为在此之前,司马家族已经获得了非常高的权力,曹家已经有名无实了。那么,为什么司马氏会有这样的境遇,他们是如何掌握大权的?曹家人,尤其是曹丕,到底做了些什么,使得司马家族能够夺去自家的政权?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各路军阀先是讨伐黄巾军,之后又各自割据一方,成为了一个个独立的小国家,然而大浪淘沙,很多人慢慢的就被历史的黄沙所掩埋了,只有三个人的名字被历史所牢记,那就是曹操、孙权、刘备。

而作为三国的建立者却稍有不同,其实建立魏国的是曹操的儿子曹丕,蜀国是刘备,吴国是孙权。自三国建立起来之后,天下的格局就发生了变化,从挟天子和救天子变成了大家都做了天子,宣布汉王朝灭完的曹丕最终也未能统一天下,反而将自己的天下拱手送给了司马懿。这就是为什么说曹丕是坑完老爹,还把自己儿子给坑了。

在魏国还没有正式取代大汉王朝之前,曹丕还没掌握家族的话语权。大家都知道曹丕的父亲曹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三国各路诸侯里智慧武功于一体的人,挟天子以令诸侯,征吕布,伐袁术,直面袁绍,讨伐刘表,才统一了中国北方广大的区域,成为三国最大的一国。曹操能取得这样的惊人业绩,不仅仅靠自己的能力及家族势力的强大,还有就是他与众不同的用人制度。

在曹操眼里,英雄不论出生,只要是人才就用。因此可以看到在曹操统治的时代,人才辈出,尽管反对的声音很多,但基本上没有闹出什么乱子来,人才照样使用得当,国家照样平稳运行,但曹操一死,一切就都变了。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他的曹丕继承魏王,之后就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代汉自立,改国号为魏,曹魏帝国诞生。曹丕登基为魏文帝。他和自己的父亲不一样的是,没有经历过像他父亲一样南征北战刀口上舔血的日子,也没有像曹操一样在军中的威望。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造成登基之后的曹丕为了笼络众人的心思,获取更大的权利,就一系列的特别狗血的所谓的改革措施,也正是因为这次所谓的改革最终把曹操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拱手送给了以司马懿为代表的司马家族。

首先一点就是他在位时和士族相处的关系已经完全和他老爹时候不一样了。曹操活着的时候,大权独揽,独断专行,只要士族中有反对的想法,曹操就一个字:杀。通过高压政策,士族势力没抬起头,国家正常运行,曹操继续自称魏王。

但是和曹操这个魏王不一样的是,曹丕逼汉献帝退位,从封建礼法上来看更加大逆不道,在士族眼里就是逆天而行,曹丕最怕的就是被后人指责,而且他在军中没什么威信,杀人不够果断,因此他选择对士族妥协,以换取更多士族的支持。妥协的方法就是选官之前要对参选之人进行评级,评级的标准就是“家世”、“道德”、“才能”,其中对于“家世”的评级定为重中之重,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好的家庭出身,做官基本没戏。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人才的流逝,而且不幸的是,司马懿代表的司马家族享受到了这项制度带给他们的便利。

再有就是我们的曹丕先生对自己家的亲戚的排挤了。大家都知道,曹操创业的时候,曹家人出了很大的力,其中有不少至亲战死沙场。曹操对他们那是信任有加,毕竟都是姓曹的。可到了曹丕这辈就不一样了。曹操还在时,曹丕与曹植争夺世子之位,曹氏宗亲在内部就已经开始分批站队了,有支持曹丕的,有支持曹植的,结果曹丕赢了。登基之后,对于曾经的竞争者和支持竞争者组成的小团体,曹丕很是担心,为了让自己获得权力,曹丕对对自己的家族进行了大清洗,支持自己的加官进爵,不支持自己的一律罢黜甚至发配地方找专人看管起来。曹操时一手创立的曹氏执政家族就这样瓦解了。

上述两个问题其实还不是很致命,最致命就是接下来我们要说的,那就是曹丕死的是在太早,托付帮他看孩子的人居然也死得早,司马懿却活得好好地。早在曹操在的时候,就警告过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可以说曹操看人是一针见血,一眼就看穿了司马懿的本质。但曹丕不听话,对司马懿甚是重用,防范只是一点点。

然而,自己当了七年皇帝就驾崩了,快死的时候将曹叡托付给司马懿、陈群曹休、曹真这几个人。最可怕的就是,这几个人自从受命之后就排队去阎王那儿报到去了,只有司马懿活活的好好的,此外再加上诸葛亮、东吴、公孙渊的神配合,魏国的军权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司马懿的手里。这估计也是曹丕死前无论如何都无法预料到的。

曹丕的父辈们,曹氏家族创业之初可谓真的是“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曹丕接管了曹操的基业,但没能在父亲创业的基础上更加买一份力,反而是引狼入室,最后导致一统三国的既不是魏,也不是吴,更不是蜀,而居然是晋。所以说,曹丕自己不但能力没父亲那么强,而且还不虚心接受父亲的警告,结果自己就做了个短暂的皇帝梦,然后把自己家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家业全部送人了,所以说曹丕登机的时刻就是曹魏灭亡的开始了,他的三大连招直接便宜了司马懿。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甘宁百骑劫曹营的时候,许褚怎么没出来抵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许诸是曹营的第一大将也还是很有说法的,毕竟实力超群啊,再说甘宁其实也是非常是实力的一位,但是有一次啊甘宁带着百骑人马去劫曹营的时候却不见许诸出来阻挡了,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啊,许诸作为第一大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曹操和孙权在濡须口交战,先锋张辽和凌统大战五十

  • 蜀国被灭的时候,为什么孙吴没有出兵相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人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都很希望能够有人帮帮自己,古代的君主也不例外。三国时期,眼看着曹魏大军气势汹汹就要抵达战场,蜀汉自知自己的力量不够,当然要向援军孙吴求助,事实上他们也这样做了,孙吴也的的确确出兵了,可是最终蜀汉还是灭亡了,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吴蜀联盟都打不过魏国?公元263年,曹魏权臣司

  • 蜀国还没有山穷水尽,为什么刘禅要选择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蜀国,是三足鼎立以来力量最为薄弱的一个国家,我们常常认为,即便力量再微弱,国破家亡之际,也需要拿起武器奋力抵抗,即便有一线希望也绝不放弃。可是后主刘禅却并没有这样做,蜀国还有十万兵马,其他援军也正在赶来的路上,蜀国并非全然没有希望,可是为什么刘禅还是选择了开城投降?公元263年,曹魏大将钟

  • 司马昭杀死曹髦后是怎么善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的司马昭很多网友都知道的这个人的想法到底是什么,说到曹髦其实有的人可能不太认识,其实他是曹魏家族的第四位继承人也就是曹魏家族的第四代皇帝了,当然了也是最后的一位了,但是被司马昭给杀死了,那么有的人对于司马昭杀死这位皇帝也还是有很多的疑问的,那就是杀了皇帝该怎么善后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

  • 何晏其实是曹操的姑爷和养子,但是最后为什么被司马懿灭门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何晏其实也有人认识这个人的,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娘娘腔了,简直就是到了变态的地步,但是这个人只所以能成为曹操的养子,那也是有着非常不一般的才华的,但是最后还是被司马懿给灭门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别错过了!说说何晏这个人,在历史上是相当有名的,可以

  • 刘备死后陵墓为什么没有人盗?因为没有宝贝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盗墓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少见,但是之前还是有很多人进行盗墓的,其实,盗墓的目的也很简单,目的就是宝贝钱财了。那么,刘备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三国人物,在三国留下的战绩也是不少,很多人甚至把刘备称作是英雄,这样的传奇人物死后墓碑里面一定有很多的宝贝了。但是,奇怪的是刘备死后竟然没有人盗取刘备的陵墓,这到

  • 乾隆皇帝为什么主动选择禅位?揭秘乾隆禅位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在位60年,晚年主动禅位让嘉庆接自己的班。其实在古代,皇帝主动禅位的例子还真不多,乾隆也是一位好皇帝,为什么在晚年就要选择主动退位呢?其实乾隆是一位有远见的皇帝,自己早点退位能减少很多麻烦,而且当时清朝天下太平自己也没必要一直霸占这个位置。总体来说乾隆还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自己的使命完成后也能好

  • 为什么说李治不费吹灰之力便成为了太子?李治是怎么当上太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李治,李治是唐朝时期的第三位皇帝,李治也就是唐高宗了。最近有不少人在议论为什么李治能够当上太子?其实,说到这个话题,我们就不得不说到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了,当时李渊还是隋朝的一名小将,跟随着隋炀帝一起打仗,后来,隋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也是纷纷造反,这时隋炀帝便派出李渊前

  • 唐高宗死后和谁一起合葬?武则天为什么要和唐高宗葬在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的唐高宗其实是一位非常没有主见的人,当时的唐高宗在位期间,也没偶任何事情,毕竟,唐高宗的父亲唐太宗已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当时的唐朝一片和谐。那么,唐高宗李治非常喜欢武则天,可以唐高宗死得早,被葬在了乾陵,而后来是谁和唐高宗葬在了一起呢?原来正式武则天,这也是历史上唯一的两代皇帝葬在一起的事情

  • 唐朝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要杀舅舅长孙无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说冷不过水亲不过人。意思是一般自己人始终是自己人,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总是有一些不按照道理出牌的事情,就比如唐朝时期的唐高宗李治,据说当时李治一定要逼杀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当时的长孙无忌被人们说的太坏了,这个唐高宗也是糊涂,听信了别人的话,最终杀害了长孙无忌。其实,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