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是真的被"七步诗"感动了吗?为什么没有杀曹植?

曹丕是真的被"七步诗"感动了吗?为什么没有杀曹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196 更新时间:2024/3/16 13:35:20

一说到“七步诗”,人们脑海中自然就浮现出一个满腹诗书、翩翩公子的形象。曹植的文采后世文人都是非常倾慕的,谢灵运更是对他有“才高八斗”的夸赞。的确,曹植的才名在历史上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也正是凭借一首七步诗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可是,这首诗真的是他写的吗?曹丕真的为难过他吗?我们虽然已经不得而知,不妨暂且先当做事实,来推测一下,曹丕没有杀曹植,真的是因为被这首诗感动吗?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东汉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是曹操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南朝诗人谢灵运说过“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虽然说天下的才,曹植一人就占了八成,未免赞植才华誉太过,但连谢灵运这样一个骜不逊的飘逸之人都对曹植如此推崇,可见曹植确实是才华盖世。

曹植才华横溢,在曹操诸子中是最有才气的一个,曹操十分喜欢这个儿子,曾对左右说曹植是"最能顶大事者",并多次想立曹植为魏王太子,自己的继承人.曹操一世枭雄,识人无数,可在自己继承人的选择上却走了次眼.亲情总是会影响人的理智,曹操曾有一子名曹冲,就是小学语文课本里讲的那个称象的聪明少年,曹操十分看重这个儿子,可惜此子幼年夭折,曹操很是惋惜,而曹植也很有才华,很聪明,曹操器重曹植也很可能是在曹植身上看到了曹冲的影子,所以见曹植而思曹冲,所以对曹植甚是宠爱。

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了曹操的王位。但是,曹丕非常不放心他那三个兄弟,怕他们一旦时机成熟夺了他的王位。二弟曹彰手握重兵,拥有十万大军,虎视眈眈。三弟曹植很有才华,一向被曹操器重。只有小弟曹熊,生性胆小怕事。听说曹丕继位,二弟曹彰归顺了曹丕。小弟曹因害怕而自杀。此时只有三弟曹植成为了曹丕的心腹之患,怎样降服或治他于死地是个大问题。

曹丕借曹植没有即时前来为父王奔丧之固,可治他蔑视礼法,不为先主奔丧之罪。但后来又因念及兄弟情义给他一次机会,看他能否把握好。如果失败,便治他死罪。故事是这样的:曹丕限曹植在七步之内做诗一首,一定要有兄弟之情,但不能有兄弟二字。因为曹植很有才华,便马上在七步之内做诗一首: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七步诗可以说做得非常完美,也确实打动了曹丕,让曹丕无话可说,结果只好放了曹植。

曹丕为什么没杀曹植,有些人会认为,曹丕被感动了呗!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四句诗,体现出了浓厚的兄弟情义和骨肉相残之痛。同时,曹植也将了曹丕一军。这四句诗的潜台词是——你要想清楚。

试想一下,当时曹家的精英都在现场。如果没有这四句诗,如果曹丕真的把曹植杀了,众人也无可厚非,因为兄弟俩有仇,有积怨。但是,曹植的那首诗却提醒了那些在场的精英和谋士,如果因为我的才华比他(曹丕)强,他就要杀我,那你们还有活路吗?我可是他亲兄弟啊,一个连亲兄弟都敢杀的人,他是何其狠辣的人啊!而曹丕也听懂了曹植的言外之意,所以才放过曹植。不是曹丕不想杀他,而是杀不了,他是为了战略大局着想。

曹植在七步之内成诗并且是脱口而出,而且内容十分深刻,把曹丕的内心描绘得淋漓尽致。曹植的这首七步诗不但救了他的性命,而且使他名垂青史,世人皆知。直到今天的人们也常使用曹植的“七步诗”来讽刺威逼利诱之人,更是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官督商办是什么意思?官督商办给清朝带来哪些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从十九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出现了洋务派的政治派别,其中还有很多满足宗亲和汉族高管。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学习西方的东西,然后使国家富强。其中洋务派的特色经营模式官督商办就在中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品,虽然这种模式不能算原创,但还是给当时的清政府带来一些改变。官督商办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一起来看看介绍

  • 《洛神赋》中的原型到底是谁?其实和甄宓一点关系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有非常多的人都认为,三国时期曹植的一篇《洛神赋》描写的是自己爱而不得,最终成为自己兄长的妻子的甄宓,将她比作洛水神女,寄托自己的思念。可是这些都只是一家之言,只不过流传的更广一些罢了,从历史上看,曹植第一次见到甄宓,也不过是十一二岁的年纪,又怎么会有什么感情呢?那么,《洛神赋》中的“

  • 清代阿哥的级别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就不得不说这个朝代的一些事情,多的我们也不能多说了,但是我们其实不妨可以说说阿哥这个称号,好像有很多的人清朝的皇亲国戚都有叫阿哥啊,那么这个阿哥到底是个什么等级的,又有什么样的内涵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我们常看清宫剧,皇帝的儿子都称为阿哥,让我们以为阿哥是个很牛的称谓,其

  • 蒙恬30万重兵在手,为什么死也不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秦朝的蒙恬很多网友应该都知道这个人,但是这个人最后也还是死了,而且死得非常的冤枉了,其实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其实手下有接近30万重兵的,这么多兵力的他为什么不选择造反呢?最后还是非常顺受的接受了造反,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蒙恬重兵在手,最终没选择造反,而是束手就擒,我认为有这几个原因。

  • 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到底埋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说到玄武门之变就要说到主人公李世民了,当时李渊将大儿子李建成封为储君的时候李世民就已经非常不满了,而且,李渊也丝毫没有要将皇位传给李世民的意思,就这样,玄武门之变便爆发了,李世民亲手杀掉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逼迫李渊退位把皇位让给自己,在当时的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

  • 盘点在中国历史上那些可能被你忽视的“文武双全”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文物双全这个事情其实也还是很有点说法的,为什么这么说,毕竟把两个时期都做到极致的人那其实还是很少很少的,我们都熟悉其实文武双全的人大有人在,但是其实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面也有超多的文武双全的人却被我们遗忘了,下面我们就着这个话题一起来揭秘看看,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是被我们遗忘的文物双全的人了!前言:我

  • 为什么唐朝的李世民被称为是最能打仗的皇帝?李世民有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秦王李世民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李世民是历史上很著名的一位皇帝,说到李世民就不得不提到玄武门之变了,玄武门之变是一场流血的战争,当时李世民亲手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然后逼迫着自己的父亲退位,把皇帝交给自己,于是,就这样李世民登上了宝座,上位后的李世民非常的明主,当时李世民的贡献还是很不少的,同

  • 后世对勤勉的曹丕评价为什么多是负面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曹丕是三国时第一位称帝的君主,同时从名义上来说也是最名正言顺的一位皇帝,他的皇位不是自己封的,而是汉献帝刘协禅让而来。成为皇帝之后,曹丕可以说是勤勉朝政,推行各种政策,虽然有一些在后来看来也有很大的弊端,但在当时也是非常好的举措。然而再看后世的评价,居然大多数都是负面评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曹丕

  • 古代人怎么取名和字?取名和字有什么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人除了名字还会有表字,因为古带非常看重每个人的品德,所以这个表字的意思就是表德之字。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诸葛亮,字就是孔明。曹操,字孟德等。不过这个名还有字到底应该怎么取呢?又有什么讲究?其实字更多的是在家里排行的体现,这个字可以是父母取也能是本人自己取,自己取的话那这个字就会是你的代号。一般正式

  • 李世民和李建成相比李渊更喜欢谁?为什么李渊不喜欢战功显赫的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唐朝,唐朝是一个很繁荣的朝代,当时的开国皇帝李世民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大臣,之前是辅佐隋朝,但是,后面便推翻了隋朝的统治成立了唐朝,当时的李渊的大儿子是李建成,二儿子是李世民,话说大儿子比较的温柔,二儿子是一名武将。当时的李渊不喜欢二儿子李世民反而比较喜欢大儿子李建成。这到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