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历十才子之一:吉中孚的简介

大历十才子之一:吉中孚的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762 更新时间:2023/12/23 22:09:09

吉中孚 [唐](约公元七八六年前后在世)字、号、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鄱阳人,约唐代宗大历年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工诗歌,与卢纶钱起等齐名。初为道士,后还俗。至长安,谒宰相。有人荐于天子,日与王侯高会,名动京师。未几,进士及第,授万年尉,除校书郎。又登宏辞科,为翰林学士。历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判度支事。中孚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

在唐代,一个道士能够入朝出仕,一定要有内外大臣举荐,得到皇上赏识才行。大历初,吉中孚还俗,以道从儒,成为宰相元载府上的嘉宾。由于"元载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天宝初,玄宗崇奉道教,元载得以策入高科。李端在《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中写道:"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满堂归道师,众口称诗伯。"在另一首诗中他又说:"毛遂登门虽异赏,韩非入传滥齐名";"年少奉亲皆愿达,敢将心事向玄成。"中孚受元载的举荐保奏,征拜为校书郎。与钱起、卢纶等文咏唱和,同游于驸马郭暧之门。大历十年或十一年,登博学宏辞科,一说中书判提萃科。大历十二年,元载以罪诛,因中孚与元载仅系道友诗文之交,并未参与其"侈僭无度,排斥忠良"之举,故未受株连坐累。中孚"贞元初,知制诰,与陆贽韦执谊、吴通元等同视草。"此说始见于《旧唐书·吴通元传》卷190下,是专对吴通元而言。而吉中孚知制诰是在贞元前,先于吴通元。《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载吉中孚于"建中元年(780)为万年尉,迁司封郎中、知制诰。贞元二年(784)以本官充翰林学士,六月改谏议大夫。"吉、陆、韦、吴都曾充翰林学士,贞元初四人同视草。史载:陆贽长于制诰政论,世称其"榷古扬今,雄文藻思。"韦执谊亦富词藻,而吴通元以文思敏睿为德宗所重,"凡中旨撰述,非通元之笔,无不慊然。"中孚与陆贽等同视草,足见其不仅以诗闻名,而且也是撰拟诏旨的能手。他于文雅之余,亦善理财。"贞元二年(786)迁户部侍郎,判度支两税",即掌管国家的财政收支与夏、秋两税事务。这与上述"贞元中,吉中孚为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典邦赋"是一致的。在此期间,他曾权判吏部侍郎,为中书舍人。不久,卒于京都。

由于新旧唐书都未予吉中孚立传,以致后世凡介绍其人都无字,并说生卒年不详。其实,据《旧唐书》"卢简辞附"所载:"贞元中,吉中孚为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典邦赋,荐纶于朝。会丁家艰,而中孚卒"。即可推算其大约卒于何时。唐德宗贞元共21年,即公元785-805年,贞元中大致为公元795年前后,此时中孚荐纶于朝,偏偏碰上卢纶父或母逝世,须在家服丧三年。而在此期间,他本人亦谢世。故吉中孚约卒于公元798年。他于唐代宗大历初年还俗,征拜为校书郎,约为25岁左右,故他约生于公元740年。史书不言其字,但司空曙在《送吉校书东归》中吟道:"少年芸阁吏,罢值暂归休。独与亲知别,行逢几海秋。听猿看楚岫,随雁到吴洲。处处园林好,何人待子猷"。李端在《宿山寺雪夜寄吉中孚》中亦说;"鄙夫今夜兴,唯有子猷知。"可见"子猷"是实指中孚,即其字也。

《新唐书·艺文志》曾著录《吉中孚诗》一卷,已散失。仅存诗一首,兹录于下:

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官称汉独坐,身是鲁诸生。绝域通王制,穷天向水程。岛中分万象,日处转双旌。气积鱼龙窟,涛翻水浪声。路长经岁去,海尽向山行。复道殊方礼,人瞻汉使荣。

此诗作于大历三年。二年,新罗王宪英卒,国人立其子乾运为王。仍遣其大臣金隐居奉表入朝,贡方物,请加册命。明年,上遣仓部郎中兼御史中丞归崇敬持节赍册书往吊册之。以乾运为开府仪同三司、新罗王。文学史历来评论"大历十才子"的诗风为华美典雅,轻酬浅唱。从吉中孚的这首律诗看来,不仅格律规整,字句精工,而且寄情山水,咏颂了汉家的王化,也反映出唐代中国与新罗(今韩国)的友好往来。卢纶在悲旧诗中称他"侍郎文章宗,杰出淮楚灵。掌赋若吹籁,司言如建瓴。"绝非虚妄。吉中孚仪表非凡,器宇轩昂,仙风道骨,被誉为"才子神骨清,虚疏眉眼明;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他事母孝,李端以"孟宗应献鲊,家近守渔官"的诗句相称。孟宗系古之孝子,流传哭竹生笋的故事。唐代诗人辈出,若银河灿烂,然而夫妻皆善音律,长于诗赋者却寥寥无几。

标签: 吉中孚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自成灭明朝进北京后,为何没有最终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做的一手好广告的闯王李自成带着农民起义军一路从西北杀进了北京城,逼得操劳十七年的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大明276年江山断送“贼”手。后来李自成却被吴三桂“引诱”至山海关,不幸被清军和吴军联合绞杀,大顺政权随之夭折。这段历史大家都很熟悉,但历史上也

  • 明朝皇帝对一众年轻美女不感兴趣,20年独宠一个老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这位皇帝就是明宪宗朱见深,他深爱着大他17岁的万贵妃,而且整整独宠20年,堪称明朝历史上离奇的皇室婚姻。而更狗血的剧情是,这位万贵妃其实是伺候明宪宗长大的保姆宫女。当年,朱见深的父皇朱祁镇兵败土木堡,由叔叔朱祁钰临时代班,朱见深那会才刚刚学会走路。皇太后怕小孙子朱见深遭人所害,就悄悄地安排了身边一个

  • 韩厥: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厥,春秋,历史解密

    韩厥,生卒年不详,姬姓,韩氏,名厥,因其谥号献,故亦称韩献子。他是韩武子韩万的玄孙,韩赇伯的曾孙,韩定伯韩简的孙子,韩舆(亦称韩子舆)之子,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韩厥始为晋国赵氏家臣,后位列八卿之一,至晋悼公时,升任晋国执政,战国时期韩国的先祖。前573年,晋悼公重组四军八卿,晋悼公破格提拔铁面无私的

  • 秦出公:两岁当上国君,四岁失去王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出公,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秦后惠公死后,他的儿子秦出公继位时只有两岁,朝政大权自然落在他的母亲秦小主夫人肩上,但这个小主夫人有点不识时务,没有把持朝政的能力,偏要跟朝中贵族旧势力比量比量,结果不仅害死了自己,还连累了儿子。秦出公两岁继位,四岁就和母亲一块丧失王位,被大臣菌改追杀后扔到了深渊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在秦出公当

  • 到底是刘邦想杀韩信,还是吕后想杀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信,汉朝,刘邦,吕后,历史解密

    淮阴侯韩信的一生跌宕起伏,短短三十年几年的生命,韩信便经历了孤苦、贫困、白眼、欺侮、怀才不遇、平步青云、光芒万丈、身陷囹圄、郁郁寡欢、身死族灭。最初的最初,韩信只是一个拥有着极高军事天赋的布衣,但因为没什么特殊背景又身处和平年代,所以只能做一个凡夫俗子,随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高呼,项羽叔侄率兵渡

  • 揭秘:大明朝的东南沿海为什么会倭患不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在大明朝中后期的所有名将中,戚继光无疑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身为抗倭名将,戚继光是妇孺皆知的大英雄。自大明朝开国以来,沿海就存在着倭患。朱元璋曾为此下了一道圣旨:“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这道圣旨非常口语化,同时我们也能轻易发现:朱元璋在位时期

  • 唐朝最阴险的奸臣是谁?扰乱朝廷,郭子仪都怕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每当一个王朝出现统治危机的时候,一定会产生奸臣。比如说唐朝历史上就有不少奸臣,宋人欧阳修在编写《新唐书》时,特意把唐朝的这些奸臣罗列出来,写出了两卷的《奸臣传》。其中包括许敬宗、李义府、李林甫、卢杞、崔胤等人,那么究竟谁才是唐朝最阴险的奸臣呢?可能有人认为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但

  • 刘备帐下的五虎上将,死最晚的人是谁?得知结果才明白赵云的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赵云,刘备,历史解密

    蜀汉时期五虎上将的名气很大,远超过了曹操的五子良将。实际上曹操的五子良将比五虎上将要厉害很多,但在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可以说是无敌般的存在。那么刘备帐下的五虎上将,死最晚的人是谁?得知结果才明白赵云的厉害!战神关羽关羽无论在正史上还是在演义中,都是三国时期最知名的将领,知名到几乎封神。斩华雄是虚构,

  • 曹丕冒着杀头之罪抢来的甄宓,为什么后来把她赐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那一年,曹丕冒着砍头的危险,把父亲看中的女人甄宓占为己有;两口子恩爱十几年后,日久生厌,最后曹丕不但废了甄宓的皇后之位,还把她赐死了,死状极惨。这是为什么呢?甄宓太美丽,曹丕很不爽甄宓是和大小乔齐名的美女,当初曹丕看上她,主要就是美色。美丽的女人容易招到别人的觊觎,引起闲言碎语,甄宓也不例外,关键还

  • 刚被隋文帝制定的制度,炀帝为啥一上台就改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朝,历史解密

    律令颁布的同时,炀帝大赦天下,并宣布免除关中百姓三年赋役。没过几天,炀帝又密集地打出一套政策制度的组合拳。先是继续推行文帝朝的改州为郡政策,接着又依照古式改革度量权衡。这些改制,大部分在预料之中,朝野并未引起太大反应。如果把炀帝的改制当作普普通通的新朝新气象,那就大错而特错了。两汉之后再度兴起的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