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刘封不去救关羽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如果去了荆州能保住吗?

历史上刘封不去救关羽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如果去了荆州能保住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503 更新时间:2024/2/4 20:03:34

《三国演义》身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学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然而毕竟是文学作品,罗贯中为了追求戏剧性的情节,难免和真正的历史有冲突,因此我们看待问题还是要从正史上寻找答案。三国中,关羽大意失荆州可谓是蜀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今天我们要谈论的便是历史上刘封没有去救关羽的真实原因。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刘封,东汉末年蜀国将领,是刘备的养子,作战英勇,性格刚毅,也算是蜀国一员不得多的猛将。早年随刘备东征西讨,后来随赵云他们一起征战西川,立下了不少功劳,刘备对刘封也颇为信任,一直把他当做继承人来培养。后来刘封和孟达一起统领上庸,关羽围困樊城之时曾邀他们发兵增援,但是被拒。接着孟达降魏,和徐晃一起攻打上庸,上庸丢了之后刘封逃回了成都,最终被刘备赐死。

当年刘备入蜀之后,西线大捷,在汉中击败曹操,定军山一役更是斩杀了曹操手下的一员大将夏侯渊。关羽也随之有所动作,围攻樊城,后来水淹七军,生擒于禁还斩杀了庞德,其威名震惊华夏。就在这样一个蜀国全线大捷,日渐强盛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对蜀国影响极大,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蜀国的命运的大事,曹操伙同孙权共同夺取了荆州。而关羽败走麦城,最终为孙权所杀。

关羽围困樊城时,曾派人给刘封送信,要他出兵增援,而刘封却拒绝了,这一事件也会刘封后来的死埋下了伏笔。大家都知道,关羽是刘备结拜的兄弟,他们感情极为深厚,作为刘备的养子,刘封为何却对关羽的求援视而不见呢?难道他就不怕到时候刘备的秋后算账吗?

一,关羽向刘封求援的时候还是在他围困樊城时,那个时候他刚刚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那个时候并未见关羽的颓势,反而是优势,关羽要他们增援并不是救命,而是为了扩大战果。然而上庸刚刚占下,政权还不太稳固,这个时候贸然去增援不太稳妥,因此刘封选择了不出兵增援。

二,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按理说这个时候刘封该出兵了吧,可是真实的情况是,上庸离麦城并不近,而且上庸兵力不足,带一部分去并不能扳回局面的劣势,全部带去的话上庸就丢了,这个一个未必有功却一定有过的结果,刘封肯定不会选择。

三,关羽曾经反对刘备收刘封为养子,注意这里跟《三国演义》是不一样的,并非孟达进谗言说关羽不同意立刘封为储的事情,而是关羽从一开始就不同意刘备收刘封为养子,其实这一点关羽是有远见之名的,因为义子和养子不一样,养子是有继承权的,刘备当时没有儿子所以收了刘封为养子,但是如果今后有了儿子,那刘封该如何自处,所以关羽当时并不同意刘备收刘封为养子。

以上便是刘封没有出兵救关羽的原因。总结来说就是,本来就有点小过节,开始是不需要去救的,到后来心有余而力不足。不难看出,即使刘封出兵救援,荆州还是保不住,因为当时的局势荆州必失,已经不可逆转,而且去救了上庸还得丢(虽然最后上庸还是丢了),不过或许刘封出兵相救了,看在他的态度上,刘备能留他一条性命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何要杀刘封?仅仅是因为他没去救关羽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也算是一员猛将,早期随赵云他们一起为刘备入川立下了许多功劳,刘备对刘封也颇为信任,在对他的栽培上也花了不少心思,然而刘备却最终不得不含泪杀了这个义子。大家也许会说这是因为当时关羽围困樊城时刘封没有去救援,其他不仅仅是这么简单,那么这背后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呢,下面就让小遍一一道来

  • 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死后他的子女结果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隋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隋朝在当时的历史上还是很厉害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隋朝很多的历史习惯都延续到了后面的唐朝,以至于唐朝可以得到很多的先进的东西,这就要说到李渊了,李渊当时的隋朝著名的大臣,后来推翻了隋朝统治成为唐朝的开国皇帝,那么,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死后他的子女结果是怎

  • 沙丘政变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受害者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沙丘政变”,很多人都知道这是秦朝历史的转折点,秦始皇东巡死在沙丘,赵高李斯篡改遗诏,将胡亥立为皇帝。这么看来,这一场政变的受益者,显然是赵高李斯胡亥几人,而受害者也就是扶苏以及蒙家兄弟。但是,如果结合后来的事情细想,真正的受益者和受害者却不是他们几个人,那么,又会是谁呢

  • 尉迟恭凌烟阁排第七,秦琼却排最后一位,李世民为何不待见秦琼?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一直有过年贴门神的习俗,用于镇宅求福,门神上的两个人,我们都很熟悉,就是大唐名将秦琼和尉迟恭。两员虎将战功赫赫,都是李世民的“好基友”,为李唐打下天下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后来论功行赏时,李世民明显更偏向于尉迟恭,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中,尉迟恭排第七,而秦琼却是倒数

  • 太平天国陈玉成是不是比其他将领高明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太平天国的陈玉成当然是没有杨秀清出名的,但是如果对这个人非常的了解的话,你会发现这个人也真的很不简单,也有人拿杨秀清和陈玉成做比较,话说陈玉成可就要高明非常的多了,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陈玉成高不高明,没有对比就没有高下,我就拿他与李秀成的关系来进行分析

  • 张良辞官真的是明哲保身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认为,汉朝建立之后,谋圣张良之所以辞官归隐不涉朝政,是因为看得清楚,知道继续留着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于是自请辞官。可是,张家的历史似乎也就到此为止了,从他的祖父张开地,到父亲张平,再到张良,只有零星的关于张良的儿子的记载。如果张良真的只是为了自保才辞官,为什么儿子却会从世袭留侯

  • 商鞅变法的真实内容为什么是邪恶的?商鞅变法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都学过商鞅变法,秦国也正是通过商鞅变法强大起来,最后战胜其他六国完成了统一。不过商鞅变法真的都是利民利国的好政策么?其实商鞅变法背后也有黑暗的一面,要利于一部分人那就要损害部分人的利益,这在当时也只是一个选择题,不过商鞅最后的下场也是非常惨烈,自己出的政策却被自国人给害死了。在历

  • 是谁终结了历史上最无耻的后晋昏君石敬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后晋昏君石敬瑭其实这个人还真的是有点让人看了想打人的冲动了,不过还好还真的是有人替我们收拾了这个人的,那么到底是谁终结了历史上最无耻的后晋昏君石敬瑭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说到昏君,莫过于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君主石敬瑭,不但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人,还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做爹,可

  • 三国时期各国人口都有多少?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人口和疆域是衡量古代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准,中国作为农耕国家,有人有地才有粮食,有粮食才能养得起军队,古代不像现在这么平和,战争时有发生,因此人口一直都是个大问题。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那么当时他们各自都有多少人口呢?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梦回三国,看看当时各国的情况都是怎样的吧。三

  • 中国历史上人口损失最多的是什么时期?三国人口骤降4000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从汉朝时代算是开启了一个黄金时期,起码内乱是没有了,而且各方面也都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顶峰。不过封建时期,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保证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对于汉朝来说同样如此。东汉末年,从汉献帝被扶持上位以后就决定了汉朝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统治力。而且连年战乱百姓也是民不聊生,人口上的骤减也是令人感到恐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