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的变法有多彻底?影响深远一直到秦始皇统一

秦国的变法有多彻底?影响深远一直到秦始皇统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156 更新时间:2024/3/14 23:10:56

要说“变法”,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近一些的当然有列强环伺下救国图强的戊戌变法,再远一点还有北宋的王安石变法,而一个更远更著名的,莫过于使秦国由弱变强的商鞅变法。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没有商鞅的变法,秦国最终是不太可能统一的。但是,变法不是小事,那可是将人们原本信奉的规矩都给改掉,秦国究竟是怎样做到这样的事情?变法也不能半途而废,秦国的变法又有多彻底呢?

曾经有一部描述秦帝国崛起的系列连续剧《大秦帝国》,在其第一部中,就出现了历史闻名的商鞅变法。影视剧中对于这一次的变法的描绘,似乎还是有些轻松了。我们现在来看这一次的变法,似乎赞美声总是更多的,的确,它让一个积贫积弱的秦国成为最终横扫六国的大佬,光是“推动历史发展”这一条,就已经足够辉煌了。

商鞅,原是卫国人,姬姓,公孙氏,所以叫他卫鞅、公孙鞅都是没问题的,而“商鞅”则是取自自己立功所获得的封地“商”。他是法家人物,而“法”讲究的就是一个严格,还要富国强兵。早年,李悝吴起这些前辈,对商鞅的影响非常之大,后来魏国国相公叔痤病重时告诉魏惠王,商鞅这个人,要用就好好用,不用就一定要杀掉,决不能让他投奔其他国家。不得不说,公叔痤简直是一语成谶,魏惠王没有用他也没有杀他,他就这样来到了秦国。

战国之初,秦国的实力明显落后,这种情况下,有点脑子的人,如果坐在秦孝公的位子上,都会想要将自己的国家发展强大起来,毕竟没有人愿意整天担心脖子上的脑袋和脚下的土地会有一天离开自己。但是,相信也有很多小伙伴看过这两年司马懿系列的连续剧,他们推行新政,换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就遭到了曹氏宗亲的各种阻挠,更不要提秦孝公的变法了。

谁都想要维护自己的利益,秦国的旧贵族当然也不例外,商鞅就像影视剧中被曹丕推出去挡箭的司马懿一样,与旧贵族针锋相对,誓要将变法推行到底。立木为信,也就是商鞅法令已经准备就绪,还没有颁布下去的时候,取信于民的一件事情。

商鞅的变法条例众多,但是有那么几条,值得一说。

“连坐”,一定很多人都知道,一个人犯罪,与他有关联的几人都会受到牵连,这一条主要是鼓励人们不要徇私包庇,一旦查出来,后果可不轻。奖励军功,这一点看上去可以激发士兵的斗志,但是细究之下,人都是趋利避害,为了活着享受到以前不敢想的军功,奋勇杀敌是有了,人也容易变成战争的机器,这也是秦国军队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焚烧儒家经典,可别再说秦始皇烧书影响多大了,换了谁都不希望自己治下有太多思想学派出现,秦孝公也是一样。

这是第一次变法,时间是公元前356年。六年之后,开始了第二次变法,这一次就要更加深入了,对旧贵族的伤害也非常大。君主当然希望自己手里握有最大的实权,那么贵族们的权力势必会被削弱,这样一来,反对的声势可想而知。

这还只是上层。下层的群众,或许可以因为军功过上好日子,可是,在父母眼里,究竟是孩子重要,还是日子重要,不言而喻。但是变法让无数男丁上了战场,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能活着回来都只能算是命大,可以说,当时的秦国,除了秦孝公这个后盾,没有一个人支持他。

但是,就秦孝公一个人也就够了,毕竟他才是最高统治者,君主的命令,谁又能违抗呢?

但这唯一的支持者也总有死去的一天。秦孝公死后,招惹众怒的商鞅自然就成了很多人杀之而后快的对象,其实也可以说,商鞅是秦孝公推上死路的。他死前,没有保护商鞅,因为他知道变法带来了什么样的怨言,这些怨言必须有一个人承受,身为国君的他不能,那么只能是商鞅,一旦商鞅死了,变法的阻力自然会小很多。

也不得不说,继位的秦惠文王也是一代明君,他虽然将商鞅车裂而死,但是他的变法却并没有废除,而是继续执行,他看到了变法前后不一样的秦国,这样的秦国或许是他最向往的。再后来的秦武王死得太可笑,也太早,没有什么大的功绩,秦昭襄王征战而确立了秦国的霸主地位。

再经过秦庄襄王,到了秦始皇,国力的积累,加上统治者的雄才大略,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齐聚,秦国终于成为第一个统一的帝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刘封不去救关羽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如果去了荆州能保住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身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学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然而毕竟是文学作品,罗贯中为了追求戏剧性的情节,难免和真正的历史有冲突,因此我们看待问题还是要从正史上寻找答案。三国中,关羽大意失荆州可谓是蜀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今天我们要谈论的便是历史上刘封没有去救关羽的真实原因。且听小编娓娓道来。刘封

  • 刘备为何要杀刘封?仅仅是因为他没去救关羽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也算是一员猛将,早期随赵云他们一起为刘备入川立下了许多功劳,刘备对刘封也颇为信任,在对他的栽培上也花了不少心思,然而刘备却最终不得不含泪杀了这个义子。大家也许会说这是因为当时关羽围困樊城时刘封没有去救援,其他不仅仅是这么简单,那么这背后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呢,下面就让小遍一一道来

  • 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死后他的子女结果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隋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隋朝在当时的历史上还是很厉害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隋朝很多的历史习惯都延续到了后面的唐朝,以至于唐朝可以得到很多的先进的东西,这就要说到李渊了,李渊当时的隋朝著名的大臣,后来推翻了隋朝统治成为唐朝的开国皇帝,那么,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死后他的子女结果是怎

  • 沙丘政变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受害者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沙丘政变”,很多人都知道这是秦朝历史的转折点,秦始皇东巡死在沙丘,赵高李斯篡改遗诏,将胡亥立为皇帝。这么看来,这一场政变的受益者,显然是赵高李斯胡亥几人,而受害者也就是扶苏以及蒙家兄弟。但是,如果结合后来的事情细想,真正的受益者和受害者却不是他们几个人,那么,又会是谁呢

  • 尉迟恭凌烟阁排第七,秦琼却排最后一位,李世民为何不待见秦琼?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一直有过年贴门神的习俗,用于镇宅求福,门神上的两个人,我们都很熟悉,就是大唐名将秦琼和尉迟恭。两员虎将战功赫赫,都是李世民的“好基友”,为李唐打下天下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后来论功行赏时,李世民明显更偏向于尉迟恭,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中,尉迟恭排第七,而秦琼却是倒数

  • 太平天国陈玉成是不是比其他将领高明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太平天国的陈玉成当然是没有杨秀清出名的,但是如果对这个人非常的了解的话,你会发现这个人也真的很不简单,也有人拿杨秀清和陈玉成做比较,话说陈玉成可就要高明非常的多了,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陈玉成高不高明,没有对比就没有高下,我就拿他与李秀成的关系来进行分析

  • 张良辞官真的是明哲保身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认为,汉朝建立之后,谋圣张良之所以辞官归隐不涉朝政,是因为看得清楚,知道继续留着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于是自请辞官。可是,张家的历史似乎也就到此为止了,从他的祖父张开地,到父亲张平,再到张良,只有零星的关于张良的儿子的记载。如果张良真的只是为了自保才辞官,为什么儿子却会从世袭留侯

  • 商鞅变法的真实内容为什么是邪恶的?商鞅变法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都学过商鞅变法,秦国也正是通过商鞅变法强大起来,最后战胜其他六国完成了统一。不过商鞅变法真的都是利民利国的好政策么?其实商鞅变法背后也有黑暗的一面,要利于一部分人那就要损害部分人的利益,这在当时也只是一个选择题,不过商鞅最后的下场也是非常惨烈,自己出的政策却被自国人给害死了。在历

  • 是谁终结了历史上最无耻的后晋昏君石敬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后晋昏君石敬瑭其实这个人还真的是有点让人看了想打人的冲动了,不过还好还真的是有人替我们收拾了这个人的,那么到底是谁终结了历史上最无耻的后晋昏君石敬瑭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说到昏君,莫过于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君主石敬瑭,不但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人,还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做爹,可

  • 三国时期各国人口都有多少?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人口和疆域是衡量古代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准,中国作为农耕国家,有人有地才有粮食,有粮食才能养得起军队,古代不像现在这么平和,战争时有发生,因此人口一直都是个大问题。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那么当时他们各自都有多少人口呢?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梦回三国,看看当时各国的情况都是怎样的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