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何时用上扫帚

古人何时用上扫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797 更新时间:2024/1/27 21:44:33

说到扫帚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的吧,家家户户都在用,这个大少卫生的话,这个东西非的重要了,最近不是不是马上春节了吗,所以都要搞扫尘,这个时候小编就要想了,这个扫尘的扫把又是什么时候用上的呢?这些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了,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吧!

1、古人时用上扫帚

古人其实在商周时就能用上扫帚了,并不是明清时期哦,这就早了很多很多很多年了,所以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古人是在商周时期就能用扫帚的哦,商周时期!商周时期!商周时期!

2、扫帚的介绍

扫帚是扫地除尘的工具,多用竹枝扎成,比笤帚大,源于中国。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有个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他想,这一定是鸡的作用,于是抓来几只野鸡拔下毛来制成了第一把扫帚。这亦是鸡毛掸子的由来。由于使用的鸡毛太软,同时又不耐磨损,少康即换上竹条、草等为原料,把掸子改制成了耐用的扫帚。另也指蔾科植物地肤的别名。

3、扫帚的发展历史

帚的历史久远,常见于各化中,扫地除尘的工具,源于中国,常见于生活中所用的工具。

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有个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他想,这一定是鸡毛的作用,于是抓来几只野鸡拔下毛来做成了第一把扫帚。这亦是鸡毛掸子的由来。由于使用的鸡毛太软,同时又不耐磨损,少康即换上竹条、草等为原料,把掸子改制成了耐用的扫帚。

扫帚与笤帚有所不同。扫帚一般指用竹子做的那种大的,用来打扫院子及面积大的场地及马路。而笤帚一般指用高粱头扎的较小的那种,用来打扫屋子。

在西方的魔法中,扫帚是一种飞行工具,一般有巫师驾驶。骑在扫帚把上,扫把朝后,据说可以飞上空。

4、扫帚的国际现状

今天,欧洲、亚洲以及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广泛应用一种用高粱秆做的扫帚。美国总统兰克林为了发展农业提倡种高粱,于是,高粱的栽植遍及美国。有一天,哈得里的一个老农夫需要一把新扫帚,他砍些高粱秆,用绳子扎了一个,既耐用又好用,于是大家争先效仿,开始用高粱扫帚,从而使美国出现了高粱扫帚制造业。直到现在,扫帚仍在应用。许多功能则已被吸尘器代替。

5、扫帚的制作方法

扫帚用的原材料有高梁穗、金丝草、竹梢、扫帚草等。家用通常是塑料扫帚。

凡扎小头或大头的管帚均用散穗的高粱糜子,将其籽粒摔净,去掉叶鞘及箭杆下面的节,然后把中散穗同直千穗(中间有硬芯)分开,挑出中散穗的糜子,在扎笤帚时做外皮,直千的糜子做骨架用。然后把挑选好的外皮用的中散穗箭秆用手工刀破成两半。将准备作笤帚芯的直千穗的箭秆从穗头根部切掉,切掉的箭秆可留作串盖帘用,笤帚把的中间可用一般秫秸充填。再将整理后的糜子平铺在硬实的地面上,用石磙子碾压,压软为止。再将糜子用水湿润(将糜子放在盛水的缸中或掸水、沾水),湿润时间约1小时左右。

准备好扎结笤帚的用具。做一把笤帚需要糜子0.5公斤、铁丝7百克。取一根长四米、粗3~5毫米的油钢丝绳,将其一端系在屋内的一个往脚或门框上,另一端系在走杆中部。走杆后面一端系一条宽7-10厘米、长80-90厘米的胶板带,另一端是可挂可摘的环勾与走杆一端相连。在扎笤帚时,将走杆带系在腰上,取3~4棵芯糜子,再拿4根皮糜子,夹一根作秸,用油钢丝勒紧,压入22-25号铁丝勒第一道,每道绕两圈铁丝。第二道拿4根芯糜子、2根皮糜子、1根秫秸,续在第一道后边,勒法第一道相同。第三、四道同上。第五道即最后一道拿4根皮糜子、1根秫秸、两边各加四根皮糜子,勒两圈,然后向上每隔3~5厘米勒一道。共勒15~17道。将扎好的笤帚用刮板会掉糜壳,为了使其色泽光亮、白净、不霉烂,需用硫磺熏蒸灭菌。其方法是在地上挖一个半米深的坑,把一块硫磺放在碗里或铁盒内,其坑上用木棍等挡架,架上交叉放着笤帚,数量可在百把,其上盖上塑料布,点燃硫磺后,大约熏蒸1小时即可出售。

6、扫帚的工艺流程

选料→摔去籽粒→去掉叶鞘→分选后平铺在地上→压软→掸水润湿→扎结勒紧→去掉糜壳→硫磺熏蒸→成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1901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2021年是辛丑牛年,一时之间关于牛年的各种信息不绝于耳,什么牛气冲天、牛转乾坤、牛运亨通、牛势冲盘、虎气牛喧等等。自古以来,已经过去了很多个牛年,但是1901年,20世纪的第一年,同时也是牛年,就非常有必要拿出来说一说。在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大事件,有些甚至影响至今。对于中国人来说,1901年发生最

  • 西游记十大恐怖之处,连孙悟空都不敢前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西游记》是一部许多人从小到大都熟悉的经典小说,观众普遍只知道师徒四人勇斗妖怪、克服难关的故事。虽然有许多版本和独立的情节被改编成影视剧,但这些版本往往没有充分展现出原作中隐藏的危险和恐怖。在原作中,场景和妖怪的描述更加可怕,以至于孙悟空等角色不敢轻易涉足。今天,本文将为大家盘点西游记十大恐怖之处,

  • 古代官员上朝用什么语言交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官员上朝的时候说的是什么话,是方言还是普通话呢?其实说道这个问题,首先方言肯定就是不可能的了。中国地大物博,北方人说话南方人听不懂,南方人说话北方人听不懂,广东人说话四川人听不懂,而朝堂上的官员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所以方言肯定不可能。然而,接下来的问题是,古代有普通话吗?一:古代“普

  • 青铜门后的终极秘密是不是长生不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青铜门后的终极秘密到底是什么?很多读者认为终极的秘密就是长生不老,因为黑瞎子就是在穿过青铜门后才长生的。不过陈文锦也进过青铜门,很显然,陈文锦并没有长生不老。其实青铜门终极的秘密并不是唯一不变的,面对不同的人,终极的效果也会不同。《盗墓笔记》小说中有很多内容都已经暗示了这点,那下面就来和大家分析看看

  • 现在还有出生于清朝的人吗,有什么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而距离现在最近的“古代”就是清朝末年了,但其实清朝灭亡距离现在也不过只有一百零几年而已,如果有老人的年纪超过了这个年限,他就是出生于清朝时期。那么现在究竟还有没有出生于清朝的人健在呢?他们又生活在什么地方

  • 古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去过兵马俑的朋友们都会发现,兵马俑的身高会比游客要高出很多。慕尼黑大学的一名教授曾经就专门统计过兵马俑的身高,其实说得更严格一些,应该是尺寸,这个教授统计了733个兵马俑的尺寸,他发现最高的兵马俑一米87,最低的兵马俑1米66。这700多个兵马俑如果算一个平均身高的话是1米77,2012年中国成

  • 3000年前方便面长啥样,是如何诞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每当春节来临之时,陕西的礼泉县人民都会吃一种特别古老的面食,这便是“烙面”。烙面的历史最早能够追溯到商末周初时期,其优点为存储时间长、食用方便等等。此面条用热水或高汤冲泡一下就能够食用了,可以说这就是“古代版的方便面”。那么这种“3000多

  • 元灭吐蕃之战详细经过和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元灭吐蕃其实很多人也都知道的,也还是有很多的故事的,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那么也有人要问了,这个元灭吐蕃之战详细经过和意义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吐蕃被蒙古征服,比较类似于『无血开城』。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角是窝阔台次子、西凉王阔端和吐蕃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1230年代,正值窝阔

  • 斯大林的替身是谁,有多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斯大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前苏联的领导人。对于斯大林,不论是功臣还是独裁者,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者,肯定是有无数人惦记着自己的地位的,黑暗中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正盯着自己。既然是改革就会影响到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了自己能更好的坐稳自己的位置,让自己的有更长时间可以作为,找替身自然是必要的。1、

  • 契丹人后来演变什么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内的各个民族复杂多样,自古一直传承到现在。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很多民族的文化是相通的,有些是因为居住的地域相近,有些是因为两族通婚,但是更多的还是保存着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过在从前的古代,中国并不只有这些民族,只是有许多民族因为天灾或者人祸而逐渐地消失在了历史